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中國女書法家

 

軒轅氏黃帝,史官蒼頡 ( 公元前二六九 0 年 ) ,見鳥跡蟲文,始創文字,以代繩之政,至秦始皇李斯為相,下達禁書令,變籀文為小篆,程邈改篆為隸,秦漢以後,許多書家,創作演變,成為今優美文字,真、草、隸、篆各體為範本,供國人使用。

中國文字創造之法蕃衍,即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本義。 周禮所記,禮樂射御書數,稱為六藝。書法列為藝術之一。 中國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有非常好的生活基礎,很多完美的書法作品是以書信、詩詞手稿、碑文、墓誌銘、牌匾、屏風、室內裝飾品等形式存在的,這些作品大多具有文字內容和書法的藝術美相得益彰的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竹簡和木牘開始廣泛作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由於簡牘的廉價,文字從此才可能開始被一般的平民所掌握。文字學習和書寫的主要群體,才可能開始由掌握專門技能的人變為一般的平民。而中國書法也開始有了比較廣泛的生活基礎。

衛 夫人河東安邑人(今山西夏縣)。 衛 夫人家學淵源,自幼聰慧好學,酷愛書法,擅長隸 書,得筆法於大書法家鐘繇,深得其「古隸」及「漢隸」筆法,又能熔鐘、衛之法於一爐,獨樹一幟,故被稱做「 衛 夫人體」。 衛 夫人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有重大建樹和比較全面深入的論述 , 她撰有《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 “ 莫先乎用筆 ” 。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于道理,學不該贍,以致徒費精神,學無成功。

衛 夫人又提出,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著重指出,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採用不同的執筆法,並加以具體分析,說: “ 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後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 ” 超出了單純論述執筆的範圍,而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係和 書家修養等作出深刻的論述。

對書寫不同字體時的用筆, 衛 夫人亦有精闢論述,她 認為用筆有六種方法,如篆書是 “ 飄揚灑落 ” ,章草為 “ 凶險可畏 ” ,八分書為 “ 窈窕出入 ” ,飛白書為 “ 耿介特立 ” ,倘能 “ 每為一字,各象其形 ” ,則 “ 斯超妙矣,書道畢矣。 ” 應該說, 衛 夫人關於用筆的論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處,她實質上是就此提出了書法家把握不同字體書寫風格的問題。具體到筆劃上, 衛 夫人針對七種不同筆劃的書寫,提出七條標準, 衛 夫人對七種基本筆劃的描述,形象生動,恰合關竅,實為初學書法者良好的入門途徑。

此外, 衛 夫人在《筆陣圖》中還提出初學書法, “ 先須大書,不得從小 ” , “ 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 ” 等理論原則,也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在上述論述的基 礎 上, 衛 夫人概括她對書法藝術總體的認識,提出了 “ 力筋 ” 之說。她認為: “ 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 ”“ 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 這實質上是 衛 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所得,代表了她對書法藝術理論總的認識,為後代書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徑,也成為中國書法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和評判標準,對歷代書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 大影響。 儘 管衛 夫人的《筆陣圖》參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論點,但 衛 夫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創造,功不可沒。

《筆陣圖》一卷,僅五百餘字,以精練的筆墨,概括的文辭,對筆、墨、紙、硯的選擇,執筆的部位及傳統書法的法則,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是中國古代書法理論文集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對漢字筆劃,《筆陣圖》中有如下論述:「橫」(一)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撇)如陸斷犀像。「折」(乙)似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籐。「捺」似崩浪雷奔。「橫折彎鉤」如勁弩筋節。

學習書法格言分為六篇,一執筆、二臨書、三運筆、四結構、五文具、六雜事,分述前人學書步今摘學書其要

     一、如何執筆  

     學書執筆,至為重要。 衛 夫人執筆法,真書抓筆,離毫一寸二分,行書、草書離毫二寸一分。亦是寫楷書抓筆低些,行草書抓筆高些,便以活動, ( 古時一尺約現在六寸許 ) 。唐太宗論筆法說:大凡學書寫字,抓筆手指要用力抓緊,手掌要空,有人說手掌要容一個雞蛋,筆要正,筆心要圓健,用力抓筆,從肩背到手指,筋力均,指齊掌虛。虞世南筆髓說:筆長不過六寸,提管不過三寸,一真、二行、三草、指實掌虛。

二、臨書思考  

     欲想學好字,臨書前必須觀察碑帖,以廣見識,據王羲之題 衛 夫人筆陣圖後說: “ 羲之年少時侯,跟 衛 夫人學書,將有大成就,後來過長江,遨遊北方名山,見到李斯、曹喜之字,到許昌見鍾繇、梁鵠之字,又到洛陽見到蔡邕所寫「石經」,復在從兄王洽處,見到張昶華岳碑才悟學 衛 夫人字,不會有大成就,乃去學博學名家之字,乃有成就 ” 。 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趙中書泰山金剛經,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留為後人書法範本。

鍾繇是大書家,擅長隸書、楷書、行書。行書和楷書本是東漢出現的新書體,最初在民間流行,經過鍾繇的採用和提倡,魏晉時期的士大夫階層普遍接受了楷書、 行書。鍾繇的書法具「瘦」、「清勁」 、 「天然」的特點,歷代書家都很推崇鍾繇,還把楷書的發明權歸到他的名下,稱他為
「正書之祖」。

三、如何運筆  

     李斯運筆法說:先急迴轉其筆,然後快下,如鷹望物,像鵬的飛逝,要任其自然,不得更改,筆到盡處,像游魚得意,焂然跳躍,舞筆像景起雲,有時捲在一起,有時散開,忽重呼輕,能實踐而深思。鍾繇用筆法也說:鍾繇會寫三體字,以八分為書 ( 楷書 ) 最妙,點像山崩石墜,驟雨之快,書細處似絲髮,輕似雲霧,去筆像鳳遊高空,來筆像遊女入花林,形勢分明,王羲之論書,作字工勢,在乎精思熟察,然後下筆,撇畫捺畫,不宜遲慢,直不宜斜,字肚不要促迫,啄畫要短,轉角要平,不要峻拔,要潔淨,不可見稜角。

四、字之結構  

     我國文字,每個字都有其不同結構,學書者下筆之時,注意文字之結構,先要審思佈置。王羲之論書說:二字合為一體,並不宜闊,二字重疊,不可使其太長,單字不可寫得太小,各字合成的字,不可使其太大,寧可密些,不可太長,字體要正,勿失於怪,字體結構,不可使上面太寬,下面太狹,那就站不住,不可太密,太密像病人畏縮,不可太疏,疏像落湯的雞,不可太長,長像死蛇掛樹,不可太短,太短向踹 扁蝦蟆。

又說:凡人寫字,必須將所臨的字,大字縮小, 小字放大,可以使密疏得當,結構天然,寫字要使橫直相安,長短合宜,假使屈腳蹴體,至相侵逼,上歛下歛,不得寬暢,前後轉折,皆能合度,得其天然。 大凡中央一畫不正,東倒西歪,橫畫要細些,直畫要粗些,至於草法,要遠近相稱,高低得宜,字就平穩,上下左右,相互連繫,互相照應,不可使其孤立。

  歐陽詢書法也說:意在筆前,文向後想,分佈空白,使其相稱,墨要濃些,太淡沒有神彩,太濃又不能運動,筆停滯而不能暢流,字太肥就會鈍拙,太瘦又會露骨,一個點要調和,左右上下要均稱,結構互相顧盼揖讓,字的骨架精神,看字大小,佈置均勻,不使頭重尾輕,不使左長右短,要相稱調和,應斜應正,和人一樣,下面穩重。

字之神氣,要雍容和平,不可有怒張之勢,精神要滿,洒脫磊落,深思此道,就會寫得好字。

衛 夫人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名姬帖》 Famous Concubine Inscription 、《衛氏和南帖》是其中兩幅

衛夫人

傳說中王羲之七歲就 向衛 夫人學習書法,所以 衛 夫人可說是王羲之的啟 蒙 老師。 王羲之由於書法成就甚高,被尊稱為「書聖」。他在七歲時跟從書法 家衛 夫人學習書法,後來集合了各家的長處,樹立起自己的風格。他的行書、隸書、楷書、草書都十分出色,筆勢流麗多變,被形容為「飄若浮雲,矯(敏捷)若驚龍」。著名的書法作品包括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喪亂帖》和《快雪時睛帖》等。

在書法理論方面,鐘繇的《用筆法》, 衛 夫人的《筆陣圖》,衛恆的《四體書勢》,王羲之的《自論書》、《題 衛 夫人筆陣圖後》、《記 白雲 先生書訣》,索靖的《草書狀》等,都是書法家從事書法實踐的總結;而羊欣的《採古來能書人名》,則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書法家列表。人們普遍認為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的第一個高峰,由於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神韻、氣度,後人就用「尚韻」來概括這個時期中國書法的整體風格。

 

摘自《三晉歷史人物》,書目文獻出版社,作者:王小瓏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2301866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