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竹简

區仕美資料整理

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 “发汗” 脱水,称之为 “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

竹简 我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后来又有铸之于钟鼎,凿刻于石碑上。而用于阅读的,则主要是竹书。在东汉发明纸张之前世界。竹书和纸书的装订方法完全不同。这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大致能看得出来:几根长短不一多少不等的竹片,用绳子或皮条串在一起,就是被称为“册”的竹书了,也叫简策。《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意思是说,长短不一的竹简用两根绳子编串在一起就是象形的“册”了,而“册”的作用是书写天子的符命,即诸侯进见天子时接受册封的命令。但实际上“册”的书写内容要广得多,并不局限于天子的符命,如《战国策》就是当时用“册”编串而成的一部史书。

竹简在书写之前,有一道杀青的工序:用火烘烤除去油焦。杀青时,竹油会像汗水一样渗出,所以竹简又被称为汗简。汗简上记载的历史就叫青史,也叫汗青。古人所说的“青史留名”、“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青史”和“汗青”,指的就是历史。与纸书相比,竹书不易翻烂,但编串的绳子却会磨断,所以又有形容勤读的成语“韦编三绝”。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所以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到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的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一九九三年秋,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沙洋县纪山镇抢救性清理发掘了郭店一号楚墓。该墓虽小,发掘前又曾两次被盗,但随葬器物却很丰富,有礼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器,喪葬器、料器、竹简等,根据墓中陪葬物得知、墓主人生活在战国中晚期,其身份为上士。郭店楚墓随葬物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八百余枚竹简,一经公布于世,即在海内外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

郭店楚简经过专家们长达五年的艰辛整理,确定为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道家典籍两篇,分别为《老子》(甲、乙、丙)、《太一生水》;儒家典籍十四篇,分别为《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性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语丛四》,这批典籍降《老子》、《缁衣》见诸传世本,《五行》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外,其余皆为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佚籍。

《太一生水》篇共存简一四枚,竹简两端平齐,简长二六· 五厘米 ,两道编线,其间距一○· 八厘米 。篇末有篇号,作墨块;篇中有句读号,作短横;有重文、合文号,均作两短横。

 

整理步驟 -

l 揭剥清洗

出土后的竹简很容易因脱水而变形脆化, 所以工作人员要把出土后的竹简立刻浸泡在水中。

 

清洗分三步进行:

  • ①粗洗:清洗竹简无墨迹的地方及简上粘连较厚的淤泥;
  • ②细洗:采用多次换水的方式清洗简上和两字之间的泥垢;
  • ③精洗:细致清洗凹凸不平的竹简,熟练的运用笔锋采用挑、抹、揉、点等技巧,剔除细小的泥垢。

l 脱色拍照

为使文字获得清晰的拍摄效果,便于研究者阅读考释,需对其进行脱色处理,即通过化学方法使简牍从现有的深褐色还原为字迹清晰的米黄色。早期竹简脱色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草酸。现在采用的是Na2S2O8法(连二亚硫酸钠法):即用金属离子络合、有机基团还原、添加剂保色等最新技术,对走马楼竹简做脱色处理。在适当的温度、时间、浓度、PH 值、添加剂等条件下,改变木素中发色物质的苯醌结构及松柏醛结构,使之成为无色物质。

l 脱水修复

竹简脱水经历了从乙醇—乙醚法到乙醇—乙醚—填充物法的阶段。现在用 (十六醇)填充方法来对走马楼竹简做脱水处理,使之能在自然条件下长期保存。脱水完成后必须做修复处理。由于吴简大多开裂、残断,其脱水后的修复工作量很大,难度也不小。主要工作人员都要熟悉修复操作。吴简经过修复后,与脱水之前相比,不仅形体保持了一致,字迹清晰,而且开裂、残断部分得到恢复,有利于其长期保存及文字的识读。

竹简是研究战国楚文字和西汉初年书法的重要资料

先秦时代, 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 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着, 它从稚拙阶段渐趋完美, 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简千余枚, 上为墨书秦隶。

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 用笔有波势的倾向, 这是隶书的萌芽。西汉时 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

 

竹简的字体可以分为四类,

  • 第一类常见于楚国简帛, 字形结构是楚国文字的本色, 书法体势则带有 “蝌蚪文” 的特征,可以说是楚国简帛的标准字体;
  • 第二类出自齐、鲁儒家经典抄本, 但已经被楚国所 “驯化” 带有 “鸟虫书” 笔势所形成的 “丰中首尾锐” 的特征, 为两汉以下《魏三体石经》、《汉简》、《古文四声韵》所载 “古文”之所本;
  • 第三类用笔类似小篆 与 “古文篆书” 比较接近, 应当就是战国时代齐、鲁儒家经典文字的原始面貌;
  • 第四类与齐国文字的特征最为吻合, 保留较多齐国文字的形体结构与书法风格。竹简书法俊朗, 疏密得宜, 对研究中国书法史有很重要价值 。

http://www.csswwj.gov.cn/bhcg/whycbhyj/200904/t20090426_134545.htm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