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
區仕美資料整理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
- 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
- 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
- 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
- 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各期的特征:-
二里头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目前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
狭流平底爵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夏朝,止于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商周最盛。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 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 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礼器是宗庙中和宫室中陈设的器物,使用于各种祭祀、宴飨和各种典礼仪式的场合,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所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和祭祀有关的器物,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中使用的器物。
二里头文化期的青铜礼器,现仅限于饮酒器爵。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型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段式和短体束模式等数种。足有长短两类,长足为三角尖锥形,短足为三角段形,有些短足可能是使用损蚀所致。有的做成镂空状,是为二里头文化期的特点。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二排圆钉状纹饰。有的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冈期上因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夏代爵胎體輕薄,製作粗糙;橢圓形器身,流長而狹,短尾,流口間多不設柱,平底,一般沒有銘文和花紋,偶見有連珠紋者。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在城的东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铜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发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多起。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要的发现。
综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计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斝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现。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的器形更为发展,商代青铜礼器的体制业已形成。属于二里冈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冈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巳相当厚重。
觚(讀作「孤」)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觚盛行於商代和西周。
商代中期的獸面紋觚
商代中期的獸面紋斝
斝(拼音:jiǎ)是中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
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
鬲 ( 粤音 “力”)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广泛使用,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鬲在形制上类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主要用於烹調稀食。
西周早期的濒鬲
青銅角的問題 -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 有的有盖
《考工記•梓人》疏引《韓詩》:「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斝)。」若依此說,則角與爵的容量為四與一之比。自宋以來,定形狀、大小似爵,但無流無柱而具雙翼若尾者為“角”。 若承認前述兩者的容量關係,按所謂的“角”與爵容量相近,且除無流無柱外,其餘亦皆近似,實難以驟指為不同器類。另以所謂「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的觀點來看,傳世之所謂“角”皆裝飾華麗,做工精緻,是否真是“卑者”所用?
商代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要大的多。在当时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的时期,青铜器在当时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祭祀与战争中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青铜兵器的大量使用使商王朝的军事力量要远比周边方国部落强大,从而保证了商王朝国家稳定和对周边地区的控制权。在国家大大小小的各类祭祀中,青铜器又是最重要的礼器,维持着商王朝的等级秩序、阶级关系和贵族权威。商代青铜器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重要特征。
夏代时青铜器的地位还不足以承担这些重要的社会功能,当时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陶器。而周以后,能够承担这种社会功能的就不再只是器物,而是以意识形态的条文制度为主了。只有商代这一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赋予了商代青铜器这一重要特征,并使商代青铜文明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文明发展史中都占据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商代青铜器有不同的组合形式、不同的规模形制、严格规定的使用场合,这些特征使青铜器具有了非常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差异, 从而体现出商代的一些基本礼制如等级制、宗法制、丧葬礼制、祭祀礼仪、社会习俗等。。以规模较大的墓葬为例,这些墓葬中青铜礼器多以 “鼎、觚、爵” 为基本组合。规格更高一些的墓葬则在 此组合的基础上,再配以炊器和食器簋,或酒器尊、卣和盉,或水器盘,其中最常见的加上尊。而规格稍低的墓葬则在 “鼎 (鬲) 、觚、爵” 的基础上省去一类器。
觚
簋
觚爵组合数量的多少、其他青铜礼器种类数量的多寡与墓主身份基本上是成正比的。青铜器上的纹饰也能够体现出商王朝的等级制度。青铜器上纹饰覆盖面积的多少、纹饰的精致程度、有无扉棱等都反映着不同等级的差别。级别越高的墓葬所出的青铜器纹饰越精美,多是通体饰纹饰,且有扉棱,满装三层花,层次分明。级别越低的墓,青铜器纹饰会越粗糙。
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
主体是兽面纹,也称饕餮纹。饕餮纹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贪吃无厌并具有神秘色彩的怪兽,古人对兽和神的人形化, 生有角、爪、尾,其实是以常见的牛、虎、羊为原型创造的; 将其变形后形成的纹饰。古時的人企图借助于猛兽的形象来杜撰神灵,神灵又具备有效的感召力,集合力量,协助本部族与自然灾害和其他部族抗争。人形和兽面结合起来,形成神灵的图纹,是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过渡。
饕餮紋主要特徵是它的主體部分為正面的獸頭形象,兩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與耳。有的兩側連著爪與尾,也有的兩側作長身卷尾之形,實際上是由兩條夔龍紋以鼻梁為中心,側身相對組成的。
兽面纹表现出的主要是神性,它在商代青铜器上的大量运用,正反映出商代是一个神性弥漫的社会。
兽面纹示意图:1.目,2.眉,3.角, 4.鼻,5.耳,6.躯干,7.尾,8.腿,9.足
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
商代晚期 大禾人面纹方鼎
人面周围有云雷纹
青铜云雷夔龙纹枕花纹
青銅器目錄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角与爵之容量为四与一之比。
角的造型与无柱的爵很像,只是流与尾同为尖状。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
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觯 (zhi,音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 (音四公)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尊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
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周礼•寿宫》记载了裸礼 (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 用彝、朝践用尊的事宜。
尊流行于商周,因其特殊地位,不仅汉代沿用,甚至到宋代徽宗年间仍制作有 “宣和三年尊 ”。
卣(音有) 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盉(音和)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 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罍 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 清酒百壶”,《孟子》上说:“ 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i,音仪) 《左传》有 “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 “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 “胡” 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盨(xu, 音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dui,音对)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爵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商代青銅器中酒器繁多,門類豐富。商代早期青銅器胎薄,以光素無紋居多;商代中期,青銅器以平雕一層花為主,以獸面紋居多,且無雲雷紋底紋;商晚期至西周時期,青銅器種類豐富,食器、酒器、水器、車器、兵器等皆有。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造型華麗,紋飾精湛,變單層花為三層花;銘文字數逐漸繁多,由一字銘增加至數百字,史實清晰,具有研究價值。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制的衰落,禮器減少,而媵器、弄器增多,紋飾更加精細、繁縟、富麗,出現了蟠螭紋、蟠虺紋、繩紋、鳥獸紋、宴樂狩獵紋等,由抽象紋飾逐漸轉為寫實紋,銘文以自作用器居多。出現了新的器類,如匜、敦、鑒、高柄豆。此時期青銅器壁薄均勻。新的工藝——錯金銀、嵌松石、銅鑲銅和鎏金技術達到了高峰,亦可稱為青銅器中之上乘之作。
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种类与特征
器体开始冶铸花纹,纹饰主要有饕餮纹、夔纹和云雷纹,有的还配以弦纹、圈带纹和目雷纹。器体主纹为兽面纹,多以粗犷、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多变体,除巨大的兽目为象征外,其余条纹表现的各个部位并不具体,手法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
商代中期,尊、杆等器肩上已饰有高浮雕的牺首。此时所有的兽面纹或其他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除兽面外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 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
爵:扁体平底,窄长流,口间立二矮柱,三锥状足支点似不稳定,底下外壁有人形的范线与三足相连,腰较二里头文化的铜爵略粗,口沿保持稍加厚的作风。
斝 (酒器)的形制和同期的敞口陶斝相似,但颈下铸两周弦纹。上體呈喇叭口狀,敞口內有加厚的寬邊,一側有向上凸出的三角錐狀柱。與柱相對一側有一半環形耳。方形腹上有不大顯著的圓餅形裝飾三個,腹下有三棱狀袋足三個
青銅斝
盉的器形与二里头文化的铜盉相似,管流加长且微向前倾斜;另有斜管流、顶开鸡心状, 后侧有大鋬、下有三宽袋足盉,最寓有特色。杆作小口折肩。
尊、觚的圈足有火“十” 字镂孔。觚:饮酒器, “乡饮酒之爵也。” 口、圈足均呈喇叭形,细长身,器身常饰扉棱。
青铜簋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 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簋圆侈口,卷沿,四兽耳附长珥下垂,腹特深,腹壁近直,高圈足有宽边。颈部饰三排排列有序的乳钉纹,簋身饰一周细直棱纹,上下有两道弦纹(古器物上最簡單的傳統紋飾,在青銅器上呈現為凸起的橫線條),下腹饰一周四排乳钉纹。圈足上饰四组饕餮兽面纹,中有脊棱。
簋的形制很多,发展变化也较大。商代早期,簋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到了商代晚期,双耳簋开始增多。西周时期是簋的盛行时期,不仅出土数量增多,而且形制亦趋复杂,除双耳圈足簋外,还出现了四耳簋、三足簋、四足簋和方座簋等。西周前期的双耳簋上就出现了珥。到了西周中期,又出现了带盖的簋。到了西周晚期,又出现了在双耳附珥簋的圈足下加铸三个支点新器种。
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器身多饰兽面纹,云雷、乳钉等纹饰,有的器耳还做成兽面状,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大量的形象逼真的仿铜陶质簋。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
鼎、鬲的腹一般较深,口沿上置半环耳,两耳、三锥状空心尖足呈‘耳在两足问的空裆排列,另一耳与一足相对应,呈不平衡状;鬲腹与分裆问外壁饰有两周凸起的人字形纹。
壶为盛酒器
我国商代早期的酒壶,主要有瓠形壶和长颈圆壶两种。瓠形壶口较小,容器像瓠,上小下大而伸长,有圈足。长颈圆壶则口小颈长,器腹圆鼓,下有圈足。无论哪一种,其特征是鼓腹。
到了商晚期有明显变化,器腹下垂,圈足较宽侈,上无大方形孔。无提梁,作贯耳形。长颈圆体壶尽管在提梁或大小,高矮方面有所差异,但比较一致的是垂腹。
盘似盆、无耳,圈足上有宽大“十” 字孔。
工具和兵器的形制仍多仿石器和骨器,继承了二里头文化同类器具的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变化和改进,如斧、钁、矛顶端有銎眼,用以纳柄;镞有两翼和血槽;戈的援内有凸起的栏,援较窄,一般的无胡无穿。
需:盛水或盛饭的食器。侈口、二附耳、圆腹、圈足,形似附耳簋。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偶有方盂。
刀:形制多样,用途广泛。用于兵器时,直体翘首、单面侧刃用于砍杀。有的似削,柄多饰兽首。常见于商代。
矛:刺兵,用于刺杀。 由矛身、骸、秘、鐏阴部分组成。矛身为矛头带刃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骹,多呈圆锥形,内空,用以安矛秘。两侧各有一个环钮或小孔供以穿绳,捆绑矛头,以防矛头战时脱落。秘端有鐏,亦呈锥状用来插地。商至战国发达。
钁:破土起土农具。古称大钮(锄)。体形长大,顶端有方銎,可安柄。流行于商至战同。
斧:砍伐工具。形状近似现代的斧。有平刃和弧刃之分,顶有銎可装柄。
商朝时期,青铜纹饰是从早商时期简单的方格纹、绚(绳) 纹、网纹开始的,进而出现了兽面 (饕餮)纹、涡纹、云雷纹、连珠纹、夔纹等。
早期青铜器的纹饰虽然是占代文明的产物及其重要的表现,吸收远古时代各种新石器文化,经过长期融合、选择而产生的。中商时期,青铜纹饰是从早商时期简单的方格纹、绚(绳)纹、网纹开始的,进而出现了兽面(饕餮) 纹、涡纹、云雷纹、连珠纹、夔纹等。
龙纹大鼎是西周前期的饪食器,原器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腹深54厘米,重226公斤,1979年出土,现藏于淳化县博物馆。
腹部有三牺首大鋬,鋬耳下有钩形珥,为铜鼎类所仅见。口沿上缘饰兽面纹状展开龙纹,竖角奋足,鳞身卷尾,下衬细雷纹地。中鼻有棱脊,正中对兽面,口下浮饰一牛首。兽面咧嘴奋爪,作啖牛之势。足上端饰带鼻棱脊兽面纹。此鼎形体庞大雄奇,造型魁伟端庄,纹饰典雅庄重,是迄今已知西周最大、最重、最精美
的鼎。
此鼎纹饰一改晚商那种繁缛复杂的"三层花"风格,只在耳侧和口沿下饰六条曲身卷尾龙。龙角高竖,獠牙利爪,隔扉两两对峙。扉棱之下附饰圆雕牛首。布局疏朗,简洁明快。龙作为纹饰有多种含义,首先是水神,是水中的灵物;再者,龙又是天象中的苍龙星宿的象征;三是古代华夏民族视龙为自然力量的代表,认为龙有征服自然的超能力;另外,中国人对龙的崇拜起源很早,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龙族,夏商周都以龙自居。而商周奴隶主贵族们把龙的形象雕铸在祭祀和宴飨的青铜礼器上,无疑是想把自己标榜成龙的后裔,即所谓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诗经•小雅》),用以镇慑奴隶,光耀祖先。
青铜纹饰中,兽面纹居数最大,变化也细微,但皆以动物头部正面形象为主。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其基本特征是中为鼻梁,或铸宽大的鼻梁,或以狭窄的扉棱为鼻梁,或以器物的棱扉为鼻梁。商晚期及西周早中期兽面纹的鼻梁上有 “◇” 菱形纹。
鼻梁两侧为对称的目,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这是早中商青铜器上兽面纹的特征。有的目为 “◇” 臣字形,此为商晚期至西周早中期兽面纹的风格,直至西周晚期,兽面纹退于次位,兽目也只有睛了。目侧有耳,商晚期至西周早中期的兽面纹的目两侧有叶片形 “叶” 耳。商早中期和西周晚期均未有之。上部为额,额两侧有角,或是外卷形角,或为内卷形角,或为曲折角,或为牛角、鹿角等,角的形状多种多样,商晚期兽面纹角的特征最为明大,有的口向外扩张成方形,有的口还生出一个或两个獠牙,有的口部还带刺形。时代越晚,这些特征表现得越明显,直至西周晚期兽面纹退位。
商 羊角青铜兽面
这件兽面高16.5厘米,重560克。薄体面具,浇铸成形,浮雕造型。额顶一对粗大羊角,外翻卷曲。面庞狭窄,臣字眶目,大眼圆睁,十分突出。鼻低微隆,两翼宽阔,似见鼻孔,面无下颌。薄壁轻盈,眼实不透,不见孔洞,亦无銎管,无法系戴或固定,只能手持遮面。
青铜簋
它敞口束颈,双耳对称,耳的正面各有一只怒目暴突的饕餮,吃的意念不言自明;双耳间配置了两个对称的兽头,凶悍之风更为浓烈;兽头两侧,是几组回首顾盼的夔兽,阔嘴短身;腹部正中,则是由云雷纹构成的菱形格,点缀其间的乳钉,使这细密的几何纹也充满了勃勃的野性。
商朝的统治者铸饕餮,号召节俭,劝贪婪。饕餮的历史传说告诫人们做事,索取应有节制。一个人把周围的一切东西都视作是自己的筹码,然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种人很可怕,就如饕餮喜欢吃东西一样,他所追求的欲望广,标准高,所伤害的人也很多,是极其有害的。饕餮的象征意义是我们对后代进行德育教育的好题材。
商代(16世紀B.C~11世紀B.C)青銅器發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見,花紋繁縟精緻,並有一些神秘主義的色彩。青銅器有很多腹中是素紋的,邊沿是夔紋及草龍紋,或凸起來的人面紋,還有獸紋、角葉紋、蟬紋、梟紋,等等。銅器花紋陰道深而底平,花紋非常規矩有力。
初期銅器花紋糙而平紋多,多為薄胎銅器, 兽面纹主要是单层装饰。中期母模型鑄造無縫,花紋非常細緻,細回紋填空,有的細如鬃毛。芝麻粒大的空間,也填上小點點長形或方形細回紋。商代銅器如方圓、卣、簋、壺等,足內多是平底,且有凸形網紋,網紋為菱形組合。 商代銅器上多有銅釘,這是器物鑄造後,用銅水補孔形成的; 也有用分鑄法的,但較少。如器物上的耳、獸頭,可先分別鑄好,再放在鑄器模上,在澆鑄器體時銅水便會將其與器體聯結成一個整體。在商代還沒有大、小焊接技術,以銅焊銅(即大焊)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 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夔纹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中商时期,铜器的花纹为单层(一层),无云雷底纹的刻画,这是区别于晚商铜器的一个重要方面。晚商时期,冶炼技术高度发达,铸造工艺精细,范模制作精巧,雕刻工具镂刀犀利,镌刻技术娴熟自如。因此,这个时期青铜纹饰出现繁荣阶段,除了兽面纹、夔纹、涡纹、连珠纹外,还出现了龙纹、蝉纹、蚕纹、鱼纹、鳞纹、瓦纹、龟纹等。此时期的兽面纹的目变方,睛为圆,额上的立耳变大而方,两侧的爪变得长大,而且锋利,大口獠牙,鼻子也渐方大。同时,变中商时期的单层花纹为三层花纹。三层花纹为底纹、粗纹、细纹。底纹就是主纹问细而大小的 “回” 字纹,也叫填空纹;粗纹即为主题纹饰,就是鼓出的纹饰;细纹便是主纹上雕刻的阴道花纹。
在商二里冈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间,有几批青铜器出土。这些器物有某种商代早期的特点,然而已有较多的演变;也有某些殷墟时期青铜器特点的肇始。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斝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早期虽已出现了宽肩的大口尊,这类器形在此时有较大的发展,像阜南的龙虎尊和兽面纹尊这样厚重雄伟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从未出现的。
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龙虎尊纹饰的主题是"虎口衔人"。关于这一主题,有人认为:在这里,"人"应是那些奴隶,"虎口衔人"反映奴隶社会的残酷、恐怖。对于这种传统的解释,另外一些考古学家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应该是在表现一种巫术主题。
特色 -
瓿这类器形,也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早期体型较高的罍,在这时发展为体型比例较低而肩部宽阔的式样,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巨型兽面纹罍是其典型。这时的圈足器上的形和方形的孔,与早期相比,有所缩小。
鼎、鬲类器比较突出的变化是一耳不再与—足对立,形成不平衡状,而是三足与两耳对称,成为以后所有鼎的固定格式,但这时浇铸时芯范悬封的方法还没有完全解决,因而中空的鼎足还有与器腹相通的情形。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纹饰分为两类,
一类是二里冈期变形动物纹的改进,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较精细而密集,圈足上的兽面纹仍保持早期的结构和风格。
第二类是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这类兽面纹双目往往突出。如果不是浮雕,则无论是头像还是体躯都没有明显的区分。这方面的实例如藁城的瓿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罍,已采用较多的高浮雕附饰,但线条轮廓有浑圆感,与晚期浮雕轮廓线峻直锐利的风格不同。
這隻玉鳳, 造型十分華麗, 鳳冠上的長羽錯落有致地飄垂在胸前, 尾部的尾羽亦分岔下垂至足部, 與西周中期青銅器上典型的花冠鳳紋十分相似。
商代中期青铜器一般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但个别器上发现铸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但是没有发现被祭祖考的日干之称。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
犧首獸面紋銅尊
这件尊口部侈大,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见的式样。此尊的肩部有三个牺首,体现了商代中期铸造技术的发展。肩腹部兽面纹精丽工整,结构紧密,兽目及躯体上与方整齐排列的羽状纹饰更见绵密精细的气质。但整个图象仍有强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兽面的主干和地纹没有明显的区别。
商晚期至西周時期 (后期 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青銅器種類豐富,食器、酒器、水器、車器、兵器等皆有。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造型華麗,紋飾精湛,變單層花為三層花;銘文字數逐漸繁多,由一字銘增加至數百字,史實清晰,具有研究價值。商代青铜文化的分布很广,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的地点,不在少数。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其间青铜器的风格从凝重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
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兽面形的所谓饕餮纹,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主要标志,对该部族具有极为重要的神圣意义和保护功能。
商代青铜器的花纹,多为平纹、二层花纹、三层花纹的;图案则是被夸张与改造过的各种动物形象,如四条腿的动物,在图案中被改为两条腿,有的动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纹等。平纹铜器的饕餮纹,在形象之间多以回纹填空,大空间填上大方空细回纹,小空间填上小方空细回纹,微小空间填上小点方细回纹或小长方空细回纹。二层花纹的纹饰多是窄而凸,常为夔龙纹,空间填上细回纹。三层花纹的纹饰在器物上凸起,旁边凹下去的空间填上细回纹,这是三层花纹的特点。
三层花纹的铜器,多有起脊的,如商方鼎,四面是饕餮纹,口下夔纹,鼎腹中饕餮面纹,中间起脊,四角起脊,脊上有豁口纹。
商代青铜器有很多腹中是素纹的,边沿是夔纹及草龙纹,或凸起来的人面纹,还有兽纹、角叶纹、蝉纹、枭纹,等等。
商代铜器花纹的另一特点是阴道深而底平,花纹非常规矩有力。商代初期铜器花纹糙而平纹多,多为薄胎铜器。中期母模型铸造无缝,花纹非常细致,细回纹填空,有的细如鬃毛。芝麻粒大的空间,也填上小点点长形或方形细回纹。
商代铜器的又一特点:方圆、卣、簋、壶等,足内多是平底,且有凸形网纹,网纹为菱形组合。
商代铜器上多有铜钉,这是器物铸造后,用铜水补孔形成的。商代铜器也有用分铸法的,但较少。如器物上的耳、兽头,可先分别铸好,再放在铸器模上,在浇铸器体时铜水便会将其与器体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商代还没有大、小焊接技术,以铜焊铜(即大焊)是战国以后才有的。
周代铜器从铸造工艺来看,比商代铜器粗糙,带铭文的较多,如周代的虢季子白盘,兽头环,平糙纹,铭文多达百余字。盂鼎,腹是至素纹,口下是兽面纹、夔纹,铭文达二百多字。此外铜簋、豆、等等,多数是糙纹,铭文二三十字的举不胜举。
春秋时代的铜器同西周铜器相近,但花纹已有所演变进化,出现了瓦棱纹、鱼鳞纹、蛇纹、爬兽纹,等等。
战国初期的铜器与春秋时期的类似,但到中后期就大不相同了。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鎏金、银的技术和镶嵌的技巧,在这时的青铜器物上右面发现旋工、铆钉、打眼的痕迹,也有了雕錾花纹及铭文的痕迹。
从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花纹、铭文上看,各朝代交替时期的器物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到中后期,就逐渐分道扬镳了。
汉代青铜器很多都是素纹,大部分还是铸造的,也有的花纹、铭文是用錾子雕刻的。比如汉代的鎏金杯子、奁、盒、碗等用具上的花纹,多是雕刻的。
汉代以后至唐代的铜器,铸造的花纹很多,其中有打料的铜、金、银器,并且也有了大、小焊的技术
三层花
主题花纹凤鸟纹/夔龙纹/兽面纹,红色标注的,则是对于凤鸟纹等纹饰的进一步修饰:阴刻卷曲纹。这就是所谓 “三层花” 的装饰工艺。此时已经是商代晚期,开始追求富丽繁缛的装饰效果,云雷底纹、龙凤兽面纹为主纹并而亚夫方罍尚有别的精妙之处:随着青铜铸造工艺的发展,在商代晚期,合范铸造等工艺的发展使得先分体铸造、再合体联铸成为了可能,于是他们在器壁上用高浮雕的羊角兽作为装饰,使得整器的立体感进一步加强。晚商时期纹饰华丽繁缛,工整细致,三层花纹为此时期的一大特点。故质胎多厚,刻纹多深,纹饰多突起,多呈对称,对称中间亦有一个中点,有的以兽面为之,有的以器物的扉棱为之。
兽面纹 是从中原同类纹饰脱胎演化而來,皆都简化变体,不施地纹,变成象征性、图案化,别有意趣。例如丹徒大港母子墩兽面纹簋,在吴地尚属有兽面纹形象的代表作,但变形蜕化。所谓兽面,实际并无兽目可踪跡,使中原创意饕餮的那种繁缛神秘和威严性尽失。
夔龙纹 变幻多端,省略中原龙纹、顾龙纹的头或躯或无尾、足,完全成为图案化的各种变体S形或C形等纹饰。还有的龙饰耳作立体形,神奇生动,如皖南出的双龙耳尊。丹阳司徒有扁体簋作镂空形式的夔龙耳,堪称奇绝。
鸟纹 在吴国铜噐上运用较多,花样亦多。有作立体装饰,如母子墩卣盖上的提手鸟、壶的盖飞鸟,破山口大铜盘口沿上的立鸟,以及北山顶、青龙山鸠杖首上的鸠鸟等,造型都非常生动、写实。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鸟,在中原铜噐上是不见有的。用于噐腹的鸟纹饰,都采取单线条刻划的独特手法,简洁明快地勾画出一只小鸟,如高淳出提梁卣的阳线鸟纹,破山口铜盉的阴线鸟纹,还有母子墩鼎腹则以寬凸线形式,把垂冠长啄鸟的形象完全布成几何图案狀。
颈上的一带立鸟纹,鸟尾上翹与头齐平,尾尖向上作分叉式样,这在商周的鸟纹中是没先例的。腹部华美的成对大凤鸟,顶冠不象中原那样皆垂于鸟首之前,而是向后卷曲。所有这些,都别出心裁地异于中原鸟纹饰。
乳丁纹 仿中原而又异于中原,亦彰显吴噐特征。中原铜器乳丁纹大而寛疏,以云雷纹为地且每一乳丁单位均有框限。吴噐则大相径庭,作乳丁菱纹。另外,有呈一枚或二、三、四枚乳丁成组对称布局在其他纹饰上。还有作细密的小圆点形作条带主体纹饰,如丹阳司徒瓿。是为中原乳丁纹饰中从来所没有的。
垂鳞纹 中原铜噐垂鳞纹片宽大呆板,双线勾划,一般作三层装饰。而吴国铜噐上的垂鳞纹细小,呈多层分布或遍体密密麻麻,尤如鱼鳞一般,极富形象化的写实性。
交连纹 吴国铜噐最富特色和独家所有的典型创造纹饰之一。该纹饰运用数量大,种类多,学术界对之称谓不一,有称“纠结草叶纹”、“变体夔纹”、“勾连鸟纹”,各种双勾线或实线以草叶形的个体组成单元,各单元横向展开并竖向单层或双层相交,形成交连纹。其形态实难捉摸,准确名称不好定夺,此亦可谓吴噐纹饰的一大特性吧。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的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饰。从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见出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在青铜器艺术中,它们被熔铸,重构成充分体现奴隶制社会精神面貌的新形象,与造型结合,所产生出的精神威慑力度是早先的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饕餮
饕餮纹
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有首无身,食人未咽 …….。主要特征是它的主体部分为正面的兽头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与耳。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形,实际上是由两条夔龙纹以鼻梁为中心,侧身相对组成的。
饕餮•夔龙•凤鸟
商代工匠艺术家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青铜器纹饰──饕餮纹。在商代社会生活中,它无所不在。饕餮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动物。牛、羊是祭祀活动的主要 “牺牲”。 饕餮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
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
青花夔龙纹盘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与商明显的区别为纹饰简净质朴,线条疏畅,但铭文占据了主要位置。
夏、商、周三代所發現的青銅器,其功能均為禮儀用具和武器以及圍繞二者的附屬用具,這一點與世界各國青銅器有所區別,形成了中國傳統特色的文化體系。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
- 形成期是指龍山文化時代,距今約4500∼4000 年;
- 鼎盛期即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
- 轉變時期指是戰國末期到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所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形成期:
紅銅與青銅器並存,並出現黃銅。銅器品種較少,多屬於日常工具和生活類,如刀、錐、鑽、環、銅鏡、裝飾品等。一般小遺址也出土銅製品,一般居民也擁青銅製品。此外,這個時期的青銅製品多樸實無飾,就是有紋飾的銅鏡也僅為星條紋、三角紋等等的幾何紋飾,絕無神秘感。
鼎盛期:
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最常見紋飾之一,是饕餮紋,也稱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
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証史、補史的作用。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製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夔龙黄玉佩
长23.6厘米,宽11.4厘米,厚0.4厘米,重183克。
边有棱,两面浮雕谷纹。器为全身蜷曲,挺颈回首的夔龙形,龙头短角前曲,枣核形眼,眼睑较长呈弧形,上吻圆而长。拱身,两侧有足和卷毛饰。上半部有一系孔。此件是1977年中山王 墓陪葬墓出土的形体最大的玉器。
铜十五连盏灯
通高82.9厘米,座径26厘米,重13.8公斤。
由灯座和七节灯架组成,全灯仿若一棵茂盛的大树,树干周围伸出7节树枝,托起15盏灯盘。每节树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状各不相同,便于安装。树枝上装饰着夔龙、鸟、猴等小动物。全灯各盏上下错落有致,无一重叠,构思奇特造型新颖。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高41.1厘米,最大径39.5厘米,重8.8公斤。
器上部较小、下部肥大,显得十分稳重。腹部以一道凸弦为界,上部为压划兽形纹间卷云纹填波折纹和S形纹,下部三足磨光。
到了戰國時期雖然仍有許多精美的青銅器物產生,但是由於歷史已經前進了,發展了,人類社會已經在向鐵器時代邁進,這時的青銅已是落日余輝,光芒不再。而到了漢代也就只剩下一些地方性的青銅文化還有些特別價值了。這時候在形制和纹饰上一改过去的风貌,大胆突破宗教神秘色彩,体现出强烈的地方性和清新感, 使中国青铜器进入了第二个高潮这时的青铜器物在种类和造型上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如铜镜开始流行纹饰也由过去的粗犷放达一改而为工细纤七追求华美的艺术效果。 纹饰设计还出现了社会生活的新题材如表现宴饮、渔猎等,浓厚的生活气息路然器物之上。
周天子式微,春秋前期的百年之內的青銅器,是西周後期的自然延續,諸侯國藉以炫耀並提高自己的地位與身份。此時由於生產技術提高,青銅器工藝又有了新的發展,由以前的渾鑄進步到分鑄、焊接法,豐富了器體造型,後來又發明了脫蠟法。在器物的種類上出現了帶蓋豆、盆、罐,等兵器數量顯著增加,勾帶、銅鏡開始盛行,並開始鑄造貨幣。
渾鑄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 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分鑄法:為了鑄造更複雜、更精良的青銅器,在渾鑄法的基礎上,出現了難度比較高的分鑄法。 分鑄法又可分為「後鑄法」和「先鑄法」。
「後鑄法」,是在主體鑄件上,加鑄各式各樣的附件,如鼎耳、把手、裝飾紋樣中高浮雕的部份等等,豐富了青銅器的造型變化。
「先鑄法」 則是預先鑄好青銅器上的一部份鑄件,然後放到陶範中和主要部份一起鑄造出來。商代的分鑄法以「後鑄法」較多,春秋戰國時期則以「先鑄法」為主流。
失蜡法,又称脱蜡法,是一种铸造方法,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上已经使用这种方法,现代的精密铸造中称为熔模精密铸造。先用蜡制造模,应用到翻沙上,就是将蜡制的样品埋入铸造的沙型中,夯实,然后加热,使沙型变得结实,蜡融化倒出,再将熔化的青铜或铁水倒入。一般翻砂是用木模或原型,得将砂型做成两半,再合在一起,模具必须可以从半个砂型中取出。而失蜡法不必取出模具,因此可以铸造形状非常复杂的物品。现代精密铸造使用非常细的铸造沙,也是先做蜡模,然后将沙喷到模具上,高温烧制沙模,可以做出非常精细,形状非常复杂的模具。
失蜡法在中国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楚共王熊审盂,曾侯乙墓也曾经出土了青铜尊盘。
“盘” |
“尊”
|
楚風
春秋中晚期之青銅器,主要以襄陽、江陵出土為代表,器類上出現了敦、缶、鐘、鉦、錞于等器。形制和紋飾雖大致延續早期風格,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特色逐漸明顯,尤其是來自楚國的影響。如錯金銀器及鎏金工藝,這時期的裝飾花紋工整細緻,流行花紋有蟠螭紋、蟬紋與繩紋,精細華麗的風格亦見楚風之增長。
缶
青銅敦
蟠螭紋玉壁
山西侯马铸铜遗址出土。钟舞部模。长17.5、宽13.2厘米。两螭相互缠绕。一螭锋外露,眼及转角外凸起,身填细密云纹。
戰國時期戰國初以來,楚在長江中、下游已發展出極具鮮明特色的文化,而且還持續不斷向其周邊地區進行影響。戰國時期,早期仍沿用春秋時期所有青銅器形制,青銅器的鑄造仍處於高峰期,此時由於治鐵業開始發展逐漸取代青銅的地位,但青銅仍在生活用雜器和雕刻飾物等方面發揮它的作用,裝飾花紋逐漸擺脫了宗教神密氣氛,動物紋飾進一步抽象化,變為幾何紋,並出現了一些宴樂、狩獵、征戰等反映當時生活的題材。
戰國前期出土的青銅器有編鐘、列鼎、蓋壺、水陸攻戰壺、鬲、盤、等等。戰國中、後期出土的器物包括:虎噬鹿器座、翼龍、犀牛座以及龍鳳方案座等豪華的錯金銀器,紋飾大量的利用金、銀、銅之嵌錯工藝。各種變形鳳紋、鳥紋、捲雲紋、波折、三角、菱形幾何紋的運用其鑲嵌的技巧和圖案與戰國前期不相同,技藝之精湛、造型之生動,為其他器所不能比擬。
虎噬鹿器座 長55.5釐米 高22.1釐米,河北平山縣三汲公社中山王墓出土
戰國中、後期出土的器物包括:虎噬鹿器座、翼龍、犀牛座以及龍鳳方案座等。豪華的錯金銀器,紋飾大量的利用金、銀、銅之嵌錯工藝。各種變形鳳紋、鳥紋、捲雲紋、波折、三角、菱形幾何紋的運用其鑲嵌的技巧和圖案與戰國前期不相同,技藝之精湛、造型之生動,為其他器所不能比擬。
鑲嵌,即在金銀器表面上鑲嵌珍珠、水晶、綠松石、紅綠寶石等材料的飾物,一件器物上往往飾多種飾料。
錯金銀,是在銅器鑄範上先刻上凹槽或在銅器鑄成後刻上凹槽,然後在凹槽內壓嵌金銀條絲,再將其打磨與器表平整。
戰國後期
青銅器的鑄作很多向實用發展,器類相對的減少,器物的裝飾逐漸退化,多為表面上樸素無紋的器物,形制有較缺乏精美的鑄器。戰國後期青銅器能夠為秦漢所承接的器物只有青銅鏡,由於青銅鏡大量的需求其水準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战国时期,青铜镜虽小,但和其他青铜器一样,还不能作为商品在社会上流通,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不是人人都能用之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相对丰富,使青铜镜这种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生活器具,在整个社会的使用情况开始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在这面青铜镜的铭文中可略见一斑。
战国山字镜是我国古代青铜镜种之一,铸造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的楚国,
为楚式镜。
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各国都需要大量的青铜原料来制造兵器,青铜镜只能为一些达官贵族所使用,又由于当时的雕塑技术还处在一个萌芽状态,所以,战国镜不论南方北方,其镜背纹饰起伏都不大,其剖面的几何形状除缘与钮以外,其余部位基本都属平板。西汉以后,政治相对稳定,青铜镜的使用逐步普及。
...............................
參考資料
中國小通史第一册
金盾出版社出版
中國1000 個基本事實歷史
廣東人民出版社
文物中國史 – 夏商周時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
文明的奠基 – 原始時代至春秋戰國
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