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徐悲鸿

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从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师事达仰,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德,1927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1933年在巴黎画展,法说什么选购十二幅,辟专室陈列。旋赴欧,在德、意及苏联举行画展。抗战后,屡在国内广州、长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为救济祖国难民,举办画展。历任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著名油画《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

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双马

扬蹄

来源: [转载] 网络


悲鸿笔下动物各有灵性


(徐悲鸿 1951年作 九州无事乐耕耘 )

徐悲鸿以画马而著称于世,实际上他的其他动物题材画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人们长期关注他的马 ; 這幅《九洲无事乐耕耘》原是徐悲鸿赠送给他的证婚人郭沫若的极品,也是一件绝世孤品。

《九洲无事乐耕耘》画于1951年春,晨霭薄雾中农夫农妇与牛在田里辛勤耕耘,洋溢着一种和平的气息,是徐悲鸿绝无仅有的一件宏篇巨制。此幅上款署:“九洲无事乐耕耘,沫若先生为世界和平奔走,席不暇暖。兹借出席第三次和平大会归来,特写欧阳纾诗意赠之,和固所愿,但农夫农妇皆英勇战士也。1951年春,悲鸿。”这是徐悲鸿为参加世界和平大会谴责战争、呼吁和平而胜利归来的老友郭沫若专门创作的,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徐悲鸿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结识郭沫若,徐悲鸿结婚时的证婚人就是郭沫若和沈钧儒,足见此件作品徐悲鸿所下功夫之大。

较之徐悲鸿另两件力作《愚公移山》和《春山十骏》,此件作品精彩不让毫厘,而且尺幅巨大,更是不可比拟。悲鸿画作,以马题材的最多,其他动物次之,而人物画最为稀少,大多存在于徐悲鸿纪念馆及其他博物馆。此作画面栩栩如生,人和动物之画法融会中西,应是悲鸿画作中的代表作。

综观徐悲鸿的艺术成就,数量多而成就高的首先是素描,其次是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的创作,他们数量不多,但集中反映了画家的思想与内在世界,突出代表了他在创作上的艺术成就。接下来就是他的动物画了,其动物画数量大、种类多,既是他中晚年抒发个人情怀的主要方式,也突出地体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成熟风格。

责任编辑:博雅艺术

http://www.manyart.com/Info/html/Show/Famous/xubeihong/20051007274.htm

徐悲鸿所画的奔马,桀骜不凡,自由奔放,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风格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

从1939年秋至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徐悲鸿除应邀赴印度讲学外,大部分时间都侨居南洋,并先后在新加坡以及马来亚的吉隆坡、槟榔屿、怡保先后举办过4场筹赈画展。当时华侨积极支持祖国抗战,他们竞相抢购,使得徐悲鸿的作品,除非卖品外都被销售一空。

画展结束后,徐悲鸿将卖得的画款,全部捐给祖国以救济难民,而自己分文不取。这既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佳话,也是华侨史感人的篇章。

徐悲鸿的抗战名画《放下你的鞭子》,在北京巡展时的估价为3000多万港元,然而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竟以7200万港元成交。这不仅大幅度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纪录,而且再次创下了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的新纪录,在海内外收藏界引起很大反响。


徐悲鸿的抗战名画《放下你的鞭子》

《放下你的鞭子》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逃难入关的父女以卖艺为生,过着亡国奴的生活。一天,女儿因饥饿晕倒,但老父却举起鞭子抽打,迫其继续卖唱。一位观众气愤之中夺下老父的鞭子并指责他没有良心。在老父诉说自己也是不得已的遭遇之后,四周响起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至此,这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王莹的演出,是徐悲鸿于1939年10月间在新加坡的一个广场上看到的。大概是王莹的演出十分投入和观众的反响异常强烈而令徐悲鸿相当感动。随后,他用10天的时间便创作了这幅唯一以抗战为题材的名画。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