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抗日勝利六十週年紀念特刊
 


八年抗戰 > 正面戰場作戰記

參考資料 :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 江蘇人民出版社 区仕美資料整理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入侵中國。侵華日軍制定了一個狂妄的戰略目標,企圖通過佔領中心城市來迫使中國在3個月之內投降。從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至1945年中中國獲得抗戰勝利的八年中, 正面戰場的作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

• 1937年7 月7 日盧溝橋事變至1038年10月武漢失守
• 武漢失守至1941 年12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
• 太平洋戰爭開始至日本投降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內, 日本侵略軍憑武器裝備是佔絶對優勢, 所以連續發動進攻, 企圖在三個月內擊敗中國軍隊, 攻略若干重要城市, 迫使國民政府屈服, 以達其速戰速決的戰略目的。中國軍隊則在 ’持久消耗戰略’ 的方針下, 節節防守, 堅強抵抗 , 以消耗敵人戰力 , 保存我軍主力 ; 以空間換時間, 擴大戰場, 分散敵軍兵力。

‘七七事變 ’ 發生後 , 日本決定動員40 萬軍隊侵華 , 7 月30日 攻陷平津後 , 向山西, 河南, 山東進攻, 同時增兵華東, 進攻上海。1937年8月13日,日軍開始進攻上海,淞滬會戰打響。為速戰速決,日軍先後投入30萬兵力,動用了300多架飛機、幾十艘軍艦。國民政府也調動了最精銳的部隊進行防守,將70多萬兵力先後調往淞滬戰場。

戰鬥打響後,國民黨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指揮4個師的兵力,在空軍配合下向上海匯山碼頭之日軍展開攻擊。戰鬥異常慘烈,幾度處於膠著狀態。在戰鬥中,中國軍隊士氣高昂,前赴後繼,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對抗著敵人飛機坦克,有許多士兵為了阻擋日軍的進攻,身上綁著手榴彈衝向敵人坦克,與敵軍同歸於盡。戰鬥持續了8天,中國軍隊共殲敵6000多人。

隨著日軍的不斷增援,中國軍隊逐漸處於劣勢,但仍然節節抵抗,先後在羅店、寶山、南北塘口等地給日軍以重創。最值得一提的是擔任掩護主力撤退任務的謝晉元團,孤軍奮戰在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800壯士堅守陣地4天4夜,以傷亡40餘人的代價,斃敵100餘人。在此戰中,成千上萬的上海民眾聚集在蘇州河南岸,聲援中國軍隊。一位勇敢的少女還遊過蘇州河,將一面國旗獻給抗日英雄們。謝晉元把國旗高懸在樓頂上,激勵官兵鬥志,表示血戰到底的決心。

 

在四行倉庫奮戰的八百壯士

由於日軍擁有絕對的武器優勢,11月12日,上海淪陷。淞滬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斃傷日軍4萬多人,粉碎了日軍 “速戰速決” 的戰略企圖,為華東地區大批工業設備的內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中國落後的武器被日軍優勢火力控制, 傷亡重大 , 有十多萬將士為國捐軀。

一個月後 , 日本佔領南京, 並制造了震撼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事件。1938 年3 月中旬,日軍兩個師團分東西兩路向南進攻,企圖會師臺兒莊,進而攻佔徐州。然而東路的師團在進攻臨沂時受挫,損失4500人,仍未突破中國守軍的防線,兩路日軍會合的企圖落空了。

台儿庄一战

日軍西路師團於1938 年3月14日進攻滕縣,3000多中國守軍血戰3晝夜後全部陣亡,滕縣失守。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估計日軍可能會孤軍深入,便主動放棄了嶧縣、棗莊,誘敵深入,同時將主力轉移到臺兒莊北面山區,插到敵軍背後。果然,磯谷師團一路直撲臺兒莊。中國守軍英勇抵抗,激戰數日,人員傷亡7/10,3/4的陣地失陷,但將日軍牢牢地拖在了臺兒莊。

為了奪回陣地,第31師師長池峰城決定組織敢死隊,與敵決一死戰。26日黃昏,營長仵德厚率部從西門突入城內,與敵人逐墻逐屋地爭奪。仵德厚不負眾望,他身先士卒,揮舞著大刀與敵軍戰在一起。頓時,槍聲、殺聲、爆炸聲響成一片。經過一夜激戰,敵人屍橫遍地,殘部向西北城角退逃。28日,中國軍隊收復了臺兒莊。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主力按原定計劃迂迴到敵後,將兩部敵軍分割包圍,經過激烈戰鬥,磯谷師團除一部突圍北逃外,其餘全部被殲。臺兒莊戰役大獲全勝,共殲敵2萬餘人,成為中國軍隊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勝利。

台儿庄一战得手,是正面戰場開戰以來的一次最大的勝利 , 歼灭了两万日军,却滋长了国民党军队部分将领的自满情绪,竟然在敌人两北两路夹攻的情形下还坚持要再进行一次徐州会战,数十万大军险些被敌人合围,要不是靠花园口决堤挡了一下,结果
肯定很惨。

在1938年3 月至10月, 正面戰場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的戰役主要有平津作戰 , 南口爭奪戰 , 淞沪會戰 , 南京保衛戰 , 忻口會戰 , 太原保衛戰 , 徐州會戰 , 豫東會戰和武漢會戰。10月底日軍攻佔了廣州及武漢 。 中國軍隊以英勇頑強的獻身精神 , 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訓練均優越的日本侵略軍, 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

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路線 , ,採取單純陣地防禦的作戰方針, 導致軍隊損耗過大。要達到持久消耗戰略的目的 , 應在戰役戰鬥上採取積極的攻勢防禦, 以外綫進攻的運動戰為主, 以必要的陣地戰為輔。但國民黨却用了與敵人硬拼消耗的陣地戰, 企圖以戰役上的持久戰達到戰略上的持久。這種陣地的持久消耗的作戰固然能消耗敵人, 爭取時間的作用, 但並不適合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

就算如此, 正面戰場的鬥對抗日戰爭起了巨大的作用 – 首先, 嚴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狂妄氣焰, 粉碎了日本侵略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 其次, 對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建立 , 發展起了支援作用,而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也支援了正面戰場。

淞沪会战 :
1937 年 8 月 13 日~ 11 月 11 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 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 33 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 5 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 :
1937 年 12 月 1 日~ 12 月 13 日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 12 月 12 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 , 残酷杀害中国军民 30 余万人。

太原会战 :
1937 年 9 月 13 日~ 11 月

1937 年 9 月 13 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 2 万余人。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

徐州会战 :
1938 年 1 月~ 5 月 21 日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 4 ~ 5 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 1 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
1938 年 5 月 21 日~ 6 月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 ,被以薛岳为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 :
1938 年 6 月~ 10 月

历时 4 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 , 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 4 万人、近 10 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第二階段

日本佔領廣州 , 武漢後, 戰區擴大, 戰綫延長, 正面戰場上中國主力部隊未被消滅, 國民政府仍在繼續抗戰。敵後戰場的游擊戰嚴重威脅其後方, 日軍必須使用大量軍隊才能保持 ‘點’ , ‘綫’ 的統治。侵華日軍駐地分散, 兵力嚴重不足, 加上日本國內經濟因戰爭消耗而逐漸下降, 勞力不足, 資源貧乏, 因而已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全面進攻, 被迫放棄速戰速決的方針, 停止戰略進攻, 改取戰略持久作戰, 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進攻為主, 軍事進攻為輔的方針。對正面戰場實施局部有限攻勢, 不再以攻城戰略地為主, 而以打擊和削弱中國軍隊的 ‘反消耗戰’ 為主 , 積極培植偽政權, 鞏固既佔領地區的統治, 大力掃蕩佔領區的抗日游擊部隊, 並實行經濟掠奪政策, 妄圖達成 ‘以華制華’ 和 ‘以戰養戰’ 的目的。

武漢失守後, 在南岳的軍事會議上, 我軍總結敵人改變戰略 – 以戰養戰 , 主守戰略, 決定基本戰略方針仍為持久消耗。在武漢以前, 我軍全取持久抵抗 , 逐步退軍, 向敵行退却消耗 ; 武漢日後轉變為 ’攻擊消耗戰’ 。為此 , 要求有限度的攻勢或反擊 , 同時對軍隊進行整訓 , 實施輪番作戰, 並加緊建立新軍, 準備反攻。在作戰指導上 , 要求

• 正面部隊加強緃深配備 , 層層設防 ;
• 在戰鬥技術上 , 當第一, 二防守部隊在消耗敵人一部兵力後, 即退入兩側山區, 担任側擊或在敵後進行游擊戰
• 掌握大學大量機動部隊 , 以使不失時機地將其投入戰鬥
• 當敵人撤退時立即轉為追擊 , 退入山區的部隊實施側擊, 堵擊, 共同圍殲人

在此期間 , 主要戰役有南昌會戰 , 隨棗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南寧會戰, 棗宜會戰, 上高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及中條山會戰。南昌會戰 , 第一次長沙會戰和南寧會戰也都由防禦戰鬥發展為進攻戰鬥。從1940 年起 , 由於國民黨反共傾向的發展 , 歐洲戰爭的爆發, 美國對日態度日趨強硬 , 國民黨統帥部的對日戰略由積極整軍, 準備反攻, 倒退為靜觀時局, 保存實力 , 待機而動的方針 , 作戰轉向消極, 被動。

進入1939年冬天,日軍開始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等根據地的聯繫,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随枣会战 : 1939 年 5 月 1 日~ 20 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消灭毙伤敌军 1.3 万人,第 5 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 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

第一次长沙会战 :
1939 年 9 月 14 日~ 10 月

日军动用 10 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 , 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 在中国军队反击下,日军伤亡达 2 万人,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伤亡 3 万多人。

桂南会战 : 1939 年 11 月 13 日~
1940 年 10 月 30 日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 10 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

枣宜会战 : 1940 年 5 月 1 日~ 6 月 18 日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豫南会战 :
1941 年 1 月 25 日~ 2 月 7 日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 。 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 9000 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

上高会战 :
1941 年 3 月 15 日~ 4 月 9 日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 傷亡 高达 1.5 万人。

晋南(中条山)会战 :
1941 年 5 月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 4.2 万余人,被俘 3.5 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 1/12 , 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

第二次长沙会战 :
1941 年 9 月~ 10 月 1 日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 1941 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 7000 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 7 万人,日军伤亡 2 万人。

 

第三階段

正面戰場有第三次長沙會戰, 遠征軍人緬援英作戰, 浙贛會戰 , 鄂西會戰 , 常德會戰 , 緬北滇西反攻作戰和抗擊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綫的作戰 ( 豫湘挂會戰 )。第三階段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 , 國際 , 中國內形勢都發生了變化。日本在政治誘降與軍事打擊均不能使國民政府屈服 , 而又找不到擺脫被動局面的辦法時 , 歐洲戰場的德軍正處於戰略進攻的頂峰時期 : 法, 荷等國已經投降 , 英國也危在旦夕 , 侵蘇德軍已佔領烏克蘭 , 逼近莫斯科 , 似乎很快即可稱霸歐洲。

日本當時認為這是奪取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大好良機 , 以為一旦控制了東南亞等地的豐富資源, 就可以確立 ‘長期不敗的姿勢’, 再利用這一成果解決中日問題, 迫使中國民政府屈服, 故突襲珍珠港 , 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 , 日本海 , 陸軍連連勝利 , 幾乎將美, 英, 荷在太平洋地區的軍隊全部殲滅。於是在中國再次發動大規模戰戰略進攻的準備 , 企圖在1943 年夏 , 由華北方面軍奪取西安 , 延安 , 成都; 華中方面軍奪取重慶 , 以迫使中國屈服。

但是1942年下半年, 日本在太平洋的作戰開始轉向被動 , 德軍在蘇聯亦被阻於斯大林格勒 , 遭反攻; 日軍在中國敵後戰場發動了5 次 ’治安強化運動’ 消耗 , 損失了大量人員 , 物資 , 但仍未能實現殲滅中共軍隊的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的企圖。日本不得不停止進攻陝西 , 四川的計劃。1943 年秋季後 , 整個戰局對日本更為不利 – 在中, 美空軍聯合打擊下 , 中國戰場上的制空權逐漸為中國掌握 ; 至1944 年初 , 日本在太平洋的制空 , 制海權亦基本喪失 , 其海上交通綫已難以維持。

為了打開中國大陸交通綫 , 日本發動在1944 年下半年打通了平漢 , 湘挂 , 粵漢路 , 正戰場損失巨大。1945 年5 月間, 德國投降 , 太平洋方面美軍已攻佔硫黃島 , 登陸沖繩島。日本面臨 ‘本土決戰’ , 即下令收縮戰綫 , 撤出湖南, 廣西 , 江西方面湘桂, 粵漢沿線日軍將兵力轉用於華中, 華北。

 

第三次长沙会战 :
1941 年 12 月 23 日~ 1942 年 1 月 6 日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 5 万余人。成为“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

浙赣会战 : 1942 年 4 月~ 7 月 28 日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 15 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 17148 人。

鄂西会战 : 1943 年 5 月~ 6 月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党第 18 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 4000 人。

常德会战 : 1943 年 11 月 2 日~ 12 月

在日军 3 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 57 师 9000 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 16 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 2 万人。

 

豫中会战 : 1944 年 4 月~ 5 月 25 日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沙)衡(阳)会战 :
1944 年 5 月~ 8 月 :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 48 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

桂(林)柳(州)会战 :
1944 年 8 月~ 12 月 10 日 ;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湘西会战 : 1945 年 4 月~ 6 月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 1 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 2 万余人,被迫撤退。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 , 國民黨認為勝利在望 , 抗戰積極性有所增加 , 獲得了等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 並派出遠征軍入緬 , 支援盟軍作戰。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是支撑着中國抗日戰場所需的大量戰備物資以及大後方的經濟供應。1942年夏,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滇缅公路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由于海陆已无通道,只能开辟空中航线,于是飞跃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运诞生了。驼峰航线的开辟,不仅粉碎了日军大规模的侵略和封锁,而且为支持一个庞大的战场而实行大规模的空运开了先例,在稳定亚洲战场和人类反法西斯统治和侵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 , 太平洋戰爭前期美 , 英, 荷軍節節失利 , 而盟軍又採取的是 ’先歐後亞’ 戰略方針 , 國民黨大為失望 , 因此在對日抗戰上又轉為以保存實力為主的消極應戰。雖然日軍未能達到其總的戰略企圖 , 但在反西斯戰爭全局極為有利的影響下 , 中國軍隊在八個月內 , 喪失了70 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 160 座城市 , 7 個重要空軍基地和36 個軍用機場 , 如此潰敗 , 造成極不良的國際影響。日軍收縮戰綫 , 北撤兵力時 , 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發動局部反攻 , 於1945 年5 月收復南寧 , 6 月收復桂林。8 月14 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 中國抗日戰爭及世界反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參考資料 :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 江蘇人民出版社

 

 

 
聯絡我們 | 投稿 |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發表意見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