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重塑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薛力(北京)(2008-04-12)作者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http://www.zaobao.com/yl/tx080412_501.shtml


又是清明节,中国各地庞大的扫墓队伍,连同重修孔庙、春节的爆竹开禁等,彰显了文化传统的回归。但除了"捡起"以前的风俗习惯外,中国还缺少什么?这涉及到一个重大问题:在物质日渐丰裕的情况下,如何重塑中国人的价值观?即,如何在融合现代性的条件下确立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仅仅是在晚近以来很短的时间里才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这端赖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之实现。通过发达的社会分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飞速的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其结果是,现在的发达国家虽然农业人口仅占1-3%,依然有能力大量出口粮食,大部分人口则转而致力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充实。

忽视了生活的终极价值

   一般而言,对于人来说,精神满足比物质满足更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以前,大部分人不得不疲于物质生活的追求罢了。但现代化依然有重大的不足,最主要的一点是,没能解决"生活的终极价值和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从根本上说,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信仰宗教,可宗教信仰属于情感范畴,根本经不起理性的拷问,但这个次优选项却是人类迄今所能找到的最优答案。所以,即使到了科学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部分人依然是:通过信仰并不存在的各种神来解决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著名的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才断言,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聪明,世界上的所谓进步,不过是人的不变的能力在不断与新的客体进行着搏斗。

   对于宇宙而言,人是渺小的,但渺小而有限的人类却一直在追求伟大而无限,以此展现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是人性的普遍特点。只有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没有超越个体的价值追求,通常会导致生命的虚无,精神空虚由此产生。所以,有的人虽然贫穷,却具有国家与世界情怀;许多人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转而追求普世情怀;更多的人,不管是否有宗教信仰,在自己追求温饱的过程中也会对弱者施以援手。

   天人合一乃中华文明视野的世界观,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应该符合"天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这一文明绵延数千年,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合理性。但在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碰撞中,却暴露了其软肋:未能通过快速的科技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发达的社会分工来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缺乏基于现代工业的军事能力,政治制度压制人的思想和公民权利。

   20世纪中叶,中国解决了国家的军事能力和政治制度问题,但在经济的现代化上走了一大段弯路,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直到20世纪下叶,才意识到工业化加上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注重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和居住问题,初步树立起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而全面的现代化还要经过至少两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美国式生活方式的陷阱

   现在的问题是,生活得到改善的国人迈入了片面追求物质丰裕的误区,相当部分的中产阶级(或曰中间阶层)以及初步摆脱贫困的人群纷纷把豪车大屋当作自己的生活追求。殊不知这是一个"美国造"的现代性陷阱(trap in modernity),这种生活方式是靠高能耗、低税率、透支未来、美元的国际地位等等来支撑的,根本不具有普适性,也是不可持续的。发达国家(如欧洲与日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措施避免走上这条道路。美国的生活方式在中国更不具有可行性。且不说中国的人均收入才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未来只要有一半的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能源,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所有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估计也没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处于急速发展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价值观的重塑和身份的再定位: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需要确定何为"中国性"(Chineseness),即"中国精神"是什么?它必须是自己独有的,同时又包含一些普世性的成分,这样才能用于给自己定位并对全世界产生吸引力。基于"中国精神"的国家战略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为世界所承认。

   其次,在个体层面上,需要确定何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源自文化,而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普适性的部分和独特性的部分,前者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后者则构成不同文化的特征。中国人之为中国人,主要不是因为居住在东亚,也不是因为具有黑头发黄皮肤,而是因为它绵延5000年的文化。但 20世纪的风云激荡,加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中国人成为"有知识没文化"的群体。
构筑起完整的"中国精神"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尚未确立或牢固树立起相应的价值观,精神信仰近乎真空或不够充实。国人现阶段过度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总体上缺乏终极关怀,其原因除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外,或许与此也有相应的关连。考察世界历史不难发现,物欲膨胀而精神贫瘠,是现代化过程中阶段性的必然伴生物。

   过度追求物质满足的做法不可取,精神追求又由于价值观的阙如而难以实现,那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还是要回到价值观的重塑上来。国家层面上,通过结合传统文化精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发展起来的创新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开放思想以及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等四个方面,构筑起相对完整的"中国精神",据以确定国家身份,引导人民,构建国家战略。

   个体层面上,不排斥外来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更要体认以儒道阴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结合传统与外来思想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活准则:既要仁爱礼智信,也要平等博爱民主;以天人合一与可持续相结合为情怀,物质享受但求节制有度,把更多的时间与能力用于思考、阅读、运动、帮助他人等使精神愉悦的活动中。

•作者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