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华鹰派剖析
谭中
http://www.zaobao.com./yl/tx060302_501.html
Posted on Tuesday, March 07, 2006
日本栏拙文《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着重阐述了印度中间派对华态度,现在想对印度鹰派作一分析,读者可以得到有关中印关系比较全面的景观。
先谈谈产生对华鹰派的历史背景。印度从英殖民地变成独立共和国是和平过渡,被形容为“用银盘送上的礼品”。开国总理尼赫鲁所接收的是英殖民主义者训练出来的文官队伍与军警(包括情报机构,是英国人的强项)。换句话说,印度政权从娘肚子里出来就亲西方。英国在1950年代失去亚非殖民地以后,开始变得温和,美国变成世界反共堡垒,印度的对华鹰派就归于美国门下。
早期反华势力大
独立后的印度和美国过从甚密,尼赫鲁和其他要人频频访美,印度的文武百官大批送到美国深造。这些人的思维结构中必然会根深蒂固地从西方的立场对共产主义的新中国抱着挑剔、疑惑、敌对、不信任的态度。长期在尼赫鲁身边的印度情报局长马利克(B.N. Mullik)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他退休后写的回忆录《我在尼赫鲁身边的岁月:中国的背信弃义》(My Years with Nehru: The Chinese Betrayal),宣扬支持西藏独立。如果完全相信书中所言,连尼赫鲁骨子里都是反华、反共的。从这一例子就能看出印度对华鹰派势力的强大。
1950和1960年代,美国情报机构和台湾军事情报机构以印度为基地招募并训练西藏叛乱军队,主要是马利克串通一些外交部官员背着尼赫鲁干的。有一次(在1950年代后期),尼赫鲁恼火了,他公开道出,中印边境的噶伦堡(Kalimpong)是个“间谍的城市”,这话是冲着西方国家到西藏搞颠覆说的。
1971年美国不再把中国当作敌国,印度鹰派就失去后台。但当时中印交恶,印度上层精英中,相信马利克等人的宣传,认为中国在1962年的边界战争是“从背后刺尼赫鲁一刀”,因此鹰派的观点仍有很大市场。
再有,1962年印度国会通过决议,宣布中国为“敌国”,印度积极扩军并在中印边境加强防备。印度军方变成反华宣传的腹地。1968年印度在新德里建立“国防研究分析所”,重点在研究如何对付中国。可以笼统地说,研究所的人员骨子里都是对华鹰派。
并非骨子里反华
从1960年代开始,印度购买了苏联和英国的新式侦察机在印中边境拍摄照片、窃听地面联络电话。印度情报机关翻译成都与拉萨之间的商务电报,想从中刺探军情。这种机制至今仍然原封不动。印度国防部内部文件一直把中国当作“敌国”。
国大党执政时,对此讳莫如深。1998年,社会主义信徒并长期搞工人运动的费尔南德斯当了国防部长,心直口快,公开说了出来,中国舆论对他大肆讨伐,以为他是印度最大的鹰派,其实冤枉了他。2002年他不顾沙斯威胁毅然访问中国,变为亲华健将。
将鹰派冠以“对华”是想说明两点:(1)对华是鹰派,对美可能是鸽派,总之是具有针对性的;(2)由于国际关系舞台从不上演独角戏,鹰派都是“反应式”(reactive)的。请看印度鹰派反华的诸多理由:1962年印军败于中国之手、中国拥有核武器同时把导弹对准印度目标(不知是准确情报还是猜测)、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加强国防科研、中国可能在巴国和缅甸建立基地、中国迟迟不亮出“实际控制线”地图证明不积极解决边界纠纷、中国不明确支持印度安理会入常等。
还有一点:印度对华鹰派并非骨子里反华。已经被称为“神话人物”的资深文官苏伯(K. Subrhamanyam)是新德里“国防研究分析所”的创建所长,坚决主张印度拥有核武器,一度被中国舆论视为“鹰派”。
他刚当所长正值德里大学几个“中国通”每周一次碰头谈中国发展情况。他把有空调设备的办公室给我们当会议室,自己旁听。他曾经在国防部内部会议中称赞人民解放军有长期作战经验,批评印度高级军官指挥无能。他退休后经常在报上撰文评论与战略有关的国际形势,对美国多有指责。1999年巴基斯坦游击队占领喀拉昆仑山脉的几个山峰,印军久攻不克,事后政府成立特别调查小组,特请苏伯主持查清责任。
鹰派不了解中国
苏伯以后,印度再没有像他那样具有权威性的战略专家了,印度对华鹰派队伍顿然失色。现在在国内、国际上较有名的是新德里“政策计划中心”(Centre for Policy Planning)的美国留学的研究员恰兰尼(Brahma Challaney)。现在印度报刊上看到的反华言论几乎全部是他的大手笔。他也常在美国《华盛顿时报》与《国际先驱论坛报》上撰文宣扬“中国威胁论”。
但是,他也像苏伯一样,在当前印度和美国在达成核能合作的具体协议的争执中,认为不应屈服于美国的意志而牺牲印度的利益。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他的“语录”中,也有“中国比印度的真正优势在于领导有方以及富有远见”的话。
印度对华鹰派民族主义较强,不对其他国家有任何幻想,在国际对策中总是从坏的结局思考得多,最重要的是宣扬强硬外交而不拿民族利益作保持和谐的代价。他们的观点和西方相同,也经常从西方的言论中摄取逻辑力量,但绝大多数不受西方利用而去搭反华“大车”。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很多反美言论激烈的知识精英,多半在美国留过学或对美国有深刻了解,而印度的反华言论却多半出自没到过中国、不懂中文、对中国情况不怎么了解的人。这样看来,中印之间各界人士越多沟通,印度对华鹰派就会越少。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学者,现旅居芝加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