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不畏浮雲遮望眼 聖火灼痛兩個民族兩種文化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9538&Itemid= 64 撰文 皇甫平 2008/05/01, 週四

文章簡介 夏兆鵬

4 月 30 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 100 天。

   從 3 月 30 日在希臘舉行奧運火炬交接儀式以來,這一個月過得很不平靜。火炬從倫敦、巴黎、舊金山,傳到新德里、堪培拉、長野、首爾,既受到當地居民和海外華僑、留學生的熱烈歡迎,同時也引起一些不滿於中國政府處理西藏問題手法的人們夾道抗議。為保證火炬的順利傳遞,各國警方不得不採取線路保密、臨時改道、縮短路程、暫時熄滅火炬、逮捕抗議人士等措施。一路上,支持北京奧運會的海外華僑、留學生與支持西藏 “ 獨立 ” 的人士頻頻發生衝突。象 徵和平、團結的奧運聖火,想不到竟如此灼痛了中國漢藏兩個民族、中西方兩種文化。

   辦奧運會,中國人近百年的企盼。當它終於要在中國首都隆重舉辦的時候,忽然讓我們遭遇如此 尷尬。在我們兩次飽蘸激情申奧時,曾經以為奧運會是在自家庭院裏搭台唱戲,向全世界展示民族崛起、太平盛世的舞台;卻沒有考慮到,奧運會也像一架天文望遠鏡,把主辦國種種不盡如人意的瑕疵聚焦和高倍放大。我 們在潛意識中,期待全世界通過北京奧運會驚嘆於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讓全世界華人揚眉吐氣。但我們未能清醒地意識到,世界各國人民、大眾傳媒、 NGO (非政府組織),包括某些別有懷抱的政治勢力也會借助奧運會,對我們國家的治理方式、處事習慣議論紛紛,並且期待我國在舉辦奧運會過程中民主、人權、法治會有明顯變化。

   中外兩種不同趨向的期盼相互碰撞,期然不期然地借奧運聖火的傳遞,引爆了上述的 尷尬局面。奧運會的機遇和挑戰原本就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

奧運代表中國融入世界的 渴望

   北京舉辦奧運會、上海舉辦世博會、中國加入 WTO 、對外開放、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等等,都反映了中國人民融入世界文明主流的真誠 渴望,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沒必要、更不能因 為外部的打壓和内部的疑慮,而改變我們前進的方向。

   在改革起 步時,鄧小平出訪日本、美國,推動中國這個大國走出毛澤東時代的閉關鎖國。在日本,鄧小平在參觀新幹線和 產量是中國長春一汽 99 倍的日 產汽車公司時,感慨地說: “ 我懂得了什麼是現代化。 ” 在美國休斯敦,鄧小平觀看套馬比賽,從騎士手中接過牛仔帽,戴在頭上。一個共 產黨國家的領袖欣然接受美國文化的標誌物,那一刻被媒體定 格,成為中國打開國門的象 徵。

   在冷戰結束、世界多極化的時代,儘管還存在冷戰思維殘餘的干擾,中國人依然不失時機地推進對外開放的制度化。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離開政壇前夕,應邀與美國小布什總統在得州克勞福德農場散 步、蕩舟, 為中美之間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加入 WTO 的努力遭遇西方敵意和國内疑慮夾撃的 歷史關口,朱鎔基不畏罵名出訪美國,而後在北京親自出馬與美國人談判最後七個棘手問題。據中國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回憶,當美國人抛出前三個問題時,朱鎔基都只有一個回答: “ 我同意。 ” 龍永圖著急了,不斷遞來條子。沒想到朱鎔基一拍桌子 說: “ 龍永圖,你不要再遞條子了。 ” 進入到第四個問題時,朱鎔基 說: “ 後面四個問題你們讓 步 吧,如果你們讓 步我們就簽字。 ” 美國人緊張地商量了五分鐘後,同意了中方意見。中國加入 WTO 的最大障礙一舉排除了。

   分管外貿的前副總理 吳儀,積極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處理中外貿易爭端有理有節。在中美知識 產權談判中,美國人說 “ 我們是在和小 偷談判 ” , 吳儀立即反唇相譏: “ 我是在和強盗談判。請看你們博物館裏的展品,有多少是從中國搶來的。 ” 美國貿易代表巴舍夫斯基女士讚揚 吳 儀是一位 “ 極其坦率的國家利益的維護者 ”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在 吳儀退休前夕稱 她為 “ 中國人民的傑出代表 ” 。 吳儀則平淡地說: “ 我是一個推銷員,我推銷的是我的祖國中國。 ”

   中國沒有自外於市場經濟。從改革前公有制勞動者佔社會勞動者總數的 99.96% ,到今天,非公經濟,包括私有經濟與港資、台資、外資,在中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中國也沒有自外於高新技術,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互聯網國家和第一大手機國家,網民 2.21 億,手機用 戶 5.39 億。在經濟接軌、科技接軌的同時,中國在現代政治制度、社會管理、文化交流上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共公開宣示以依法治國、民主政治為目標,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黨内民主、反腐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都在碎 步前進。

   從民眾到政府,中國如此擁護和愛護北京奧運會,代表著一種在文化上站起來、與世界平等交流的熱切期盼和誠摯努力。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已經整整 30 年,中國人民在用實際行動結束黑格爾當年的一聲嘆息: “ 中國是一切例外的例外,邏輯到了中國就行不通了。 ” 對於中國人民來 說,北京奧運會是一場偉大的際遇。借用 80 年代一部中國電視政論片《河殤》的解 說詞:

   太平洋來千古不息的藍色波濤,一直在默默地召喚這個躺在大陸上的古老民族 ……
   我們正在從混濁走向透明。 
   我們已經從封閉走向開放。 
   千年孤獨之後的黄河,終於看到了蔚藍色的大海。

西方文化霸權在中國民間引起反彈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與世界文明對接的善意和誠懇,經常遭到深懷文化偏見的西方媒體、政府乃至相當一部分國民的誤解。這些文化歧見、經濟壁壘與政治傲慢、軍事打撃,很容易讓中國年輕人聯想起從鴉片戰爭開始積壓在民族心頭的百年屈辱。

   就 說此次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的西藏問題, 它在 歷史上一度出現過的離心傾向,都與英帝國主義的挑撥離間 有關。英軍侵略過亞東、江孜,藏族軍隊保衛家園奮起反撃。十三世達賴雖然有過投英反清、流亡印度的坎坷,但最後還是幡然醒悟,回到拉薩,重新歸順中央政府,堅定地拒 絕了英國人炮製的 “ 麥克馬洪線 ” 。在近現代中國的内憂外患中,藏族與漢族同胞一道浸泡在中華民族的苦難中,面對西方霸權,内心充滿悲憤、屈辱和不平。藏民的英勇無畏,藏族領袖的深明大義,是中華民族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讓那些對中國的領土完整心懷不軌的政治勢力卻 步三思。

   在這一個月中,我們觸目驚心地看到,對新中國成立 59 年的政治歧視,對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 168 年的文化輕視,對中國改革 啟動 30 年後和平崛起的排斥,依然存在。有的甚至呈現歇斯底里的症 狀。 CNN 主持人卡弗蒂稱中國人為 “ 暴徒和惡棍 ” 、稱中國出口商品為 “ 垃圾 ” 的言論,就是一例。

   我對這些天來聚集在一些城市 “ 家樂福 ” 集會抗議的中國年輕人們表示理解,但對他們抵制行為並不贊同。中國已經是 WTO 成員國,號召抵制外國商品和商家,不是一個聰明的舉動。我們要警惕狹隘民族主義和民粹思想對年輕人的影響,政府也需要採取措施防止中國投資環境的滑坡。不過,我也要提請西方社會理解和尊重中國人民 歷史悲情的鬱結,以及 部分西方媒體在這次奧運火炬傳遞中對中國拙劣貶抑所引起的反彈。有作用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 值得西方社會認真反思。

   許多中國年輕人不能原諒西方一些媒體和 NGO ,因為它們對拉薩和其他藏族聚居區騷亂的事實真相,對漢藏之間豐富複雜的民族關係,做出了主觀的剪裁和片面的解讀。在拉薩 “3·14” 騷亂中,明明是漢人受到少數激進暴力藏人的打 砸搶,他們卻把藏人說成是大規模受害者;明明是中央政府抛金撒銀支持西藏發展,引進内地人才,資助基礎教育,普及現代科技,修建進藏鐵路,種種努力雖有不盡完美之處,但統統被說成處心積慮毁滅西藏 固有文化,這不是缺少起碼的公平與公正嗎?難道西方人希望我們的藏族永遠生活在交通落後、信息閉塞、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社會,以一個民族的時光停滯為代價,才能滿足西方人對雪山聖域的唯美欣賞?

   許多中國年輕人不能原諒西方一些媒體和 NGO ,因為它們對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迎接奧運會的熱情,也極盡譏諷。在奧運會的組織細節上,我們極盡地主之誼,雖然對國際慣例運用起來還有點生疏、笨拙,經常好心辦 傻事,但畢竟代表著中國人民與世界文明主動對接的嘗試,其中包括與西方文化的對話。但我們的誠意與種種努力,卻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様遭遇一 些西方人士的圍追堵截,這不寬容,更屬不智。

我們也要警惕對外的不寬容

   在抗議西方文化霸權、抵禦可能存在的政治圖謀之時,我們也要反躬自問。奧運會與 WTO 一様,既幫助中國分享人類普世文明的紅利,同時也體現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要求,而非中國一己之意志。世界上沒有免費搭載的國際體系便車。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超越,大家以世界公民的胸懷,去認識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 值觀,學會在多元的環境下和諧相處。中西方之間的文化隔閡之墻,需要從中西方兩面來拆。我們自身的做事方式,與國際社會的交往方式、表達方 式,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中國也曾有過對外的不寬容。 1972 年,應周恩來總理邀請,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華拍攝紀録片《中國》。由於安東尼奧尼回避了 “ 文革 ” 中甚囂塵上的政治 說 教,把鏡頭對準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 狀態,遭到嚴厲指責。《人民日報》奉命發表評論員文章《惡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給《中國》扣上 “ 反華影片 ” 的大帽子。直到江青 垮台後,才在外交部一個文件中承認此事 “ 強加於人,給外國人以不良影響 ” 。中國文化部長訪意時,特地登門向安東尼奧尼道歉。

   對於率先睜眼看世界的自己人,中國近代史上也曾發生過令人痛心的誤解和排斥。中國第一個外交官郭嵩燾,在擔任駐英法公使期間,被滿朝士大夫參劾為 “ 漢奸貳臣 ” ,著作《使西紀程》書版被 毁,郭托病辭職後,回到家 鄉,家門口被鄉紳糊上詆毁謾罵的大字報。

   今天,我們在向西方堅定而強有力表達中國的國家利益、民族尊嚴時,也需要保持和養成一種多元包容的文化心態。我們需要理性地表達自身立場,並慎重對待與己不同的聲音。殘疾人火炬手金晶在巴黎用身體保護聖火時,我們可以高聲讚美她;當她反對抵制 “ 家樂福 ” 時,更不能反目成仇。我們有充分的正當性,向一部分西方媒體的失實報道和惡意評論提出嚴正抗議,西方媒體對中國現實的 “ 有色眼鏡 ”“ 刻板印象 ” 還會長期存在,需要我們長期地溝通,包括做出解釋、提出反批評,並坦然接受另一種文化的審視。在西方信奉資訊公開和言論自由的文化環境中,惡意和敵意的報道只是其中的一種聲音,我們可以表達不滿,但不能指望其徹底消失。

   在多元的輿論環境中,新聞報道對各方意見的反映大體上還是均衡的。我們需要的,只是設法增加中國立場的感染力。新聞報道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由於資訊封閉和文化隔閡導致的報道失實,會在事態的持續發展、後續報道中得到補充和糾正。一個奧運會在即的國家,不宜因為某些失實和惡意報道,導致民眾對外國主流媒體的大規模敵視。因為主流媒體的背後,可能是所在國相當一部分民意。民意與民意的分歧,只能靠對話來解决。

   加劇中西方文化隔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西方之間的資訊落差。我們要繼續提高中國内部的資訊透明度,更要高度尊重中國人民的知情權。遇到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 涉及民族關係、宗 教問題,都要及時報道,坦誠透明,新聞公開,天不會塌下來。我們不能指望通過國内那一套行之有效的媒體管制達到期待的對外宣傳效果,必須學會在多元化的聲音中進行媒體公關,包括突發事件的危機公關。在拉薩 “3·14” 騷亂時惟一留在現場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駐北京記者詹姆斯 · 邁爾斯發回的報道,恰恰證明了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發布的真實性 —— 警方在騷亂現場相當克制。這 說明外國記者並非都有政治偏見,更不都是敵對分子。

   中國需要社會穩定,公權力需要適當的權威來維持社會秩序,但公權力完全可以而且必須放到陽光下運行。透明和開放是度過危機最好的方式。我很贊同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蔡名照在拉薩騷亂後對路透社的表態:中國政府不會因外界的指責而動怒,也不會封鎖運動員撰寫的有負面評價内容的博客,希望奧運會成為全世界記者用不同的視角看中國的一個契機。

   我們應當看得更清楚,成功舉辦奧運會除經濟實力、體育實力外,很重要的是要有政治、文化、社會、人民素質等軟實力。僅靠經濟起飛、體育金牌就顧盼自雄,技壓天下,那只是自我陶醉、自損形象。

處理民族宗教關係需要高度人文素養

   西藏、新疆和台灣問題, 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這是一個大前提。在這個大前提下,還有很多具體問題,包括民族問題、宗 教問題、社會問題、 歷史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渴望和平發展的中國人民,與少數藏獨暴力分子當然是水火不相容 。這是民族大義、大是大非。但漢藏兩個民族之間長期以來尚未完全消融的隔閡、誤解、恩怨,並不都是大是大非問題。因此,需要耐心的溝通,尋求坦誠的共識。漢族作為政治、經濟上長期佔有領先地位的民族,尤其需要勇於承認其缺點和不足,特別是勇於反思 歷史上曾經給藏族帶來的傷害。 “ 大躍進 ” 後三年大饑荒中,藏族同胞與漢族同胞一様饑腸轆轆,以前作為牛、馬、驢飼料的油渣、麥糠也曾成為藏人哄搶的食物。在 “ 文化大革命 ” 的癲狂中,藏區聚居區寺廟曾受衝撃,經文被燒 毁,僧尼被迫還俗,一些地方藏民窮到連碗也買不起的地步。十世班禪憤然呈上七萬言書 給毛澤東,在那個黑白顛倒的年代卻被囚於秦城監獄。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宣示,改革開放以來,胡耀邦對藏族同胞傾注了滿腔真情,中央政府傾囊而出支持西藏建設。西藏財政 每 10 元錢中就有 9 元來自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 2007 年西藏人均 GDP 超過 12000 元,高於内地不少省市。西藏在全國較早實現了城 鄉免費義務教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包括農牧民也能享受到每人每年 100 元的醫療補助,雖然這標準還相當低。中央政府不惜巨資,維修布達拉 宫、羅布林卡與薩迦寺,組織了西藏九大佛教工程,還組織校勘出版藏文《大藏經》,搶救整理藏 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這些都是漢藏兩族同胞有目共睹,不容任何人抹殺。

   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對西藏輸入富裕還不等於輸入幸福。藏族是一個具有豐富精神生活的民族,對西藏的支持援助要 “ 唯物 ” 也要 “ 唯心 ” 。要充分關注藏民和藏傳佛教的精神需求,一絲不苟地尊重藏族獨有的文化風俗習慣,無微不至地愛護西藏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制止對草地的超載放牧,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對珍稀動物的濫捕濫殺。

   對於達賴喇嘛,我們要堅定地重申反對藏獨、反對暴力的政治原則立場,同時也要善於做精神文化層面的溝通和批評。達賴擅長把包含政治利益的訴求,包裝成對某種精神文化純潔性的捍衛。簡單地貼上政治標簽,甚至進行人格謾罵,斥為 “ 披著袈裟的豺狼、人面獸心的惡魔 ” ,並不能在政治上搞臭和打倒對方,反而在精神文化層面給國際社會留下個回避交流對話的生硬粗魯形象。

   我們也要正視和承認在西藏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某些社會問題,比如基層幹群關係如何更融洽,内地經商 戶與本地藏人如何共同致富。我們需要更加靈活的社會管理體制和民族自治機制,避免社會問題政治化。睿智的領導者總是擅長把政治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分解、演化 為一個個具體的社會問題,因勢利導,各個撃破,而不是相反,動輒把不同利益群體提出的不同的利益訴求扣上 “ 別有用心 ”“ 政治陰謀 ” 的大帽子,讓這些訴求向政治化的問題聚攏和引爆。因此,處理西藏問題的有關部門領導一定要從傳統政治的思維定勢中解脱出來,以更實事求是的態度處理西藏獨特社會矛盾和民族宗教的問題。

   漢藏兩族有著共同推崇的 歷史人物,如孔子、關羽、包拯。在古代,漢藏之間和親、修好、吊祭、會盟、封贈連綿不 絕。拉薩大昭寺前的唐蕃會盟碑,漢藏以舅甥相稱。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國王松贊乾布,解放初期解放軍進駐拉薩,都從内地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 文化成果。藏傳佛教也在内地廣泛播撒。北京的雍和 宫、頤和園、白塔寺,青海的塔爾寺,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昭廟,山西的五台山,杭州的靈隱寺,都滲透著藏族的建築、雕塑和壁畫。西藏土地改革極大地提高了農牧民的社會地位,漢藏關係的社會基本面沒有根本變化,對漢藏民族和諧要有充分的信心。

   我贊同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的見解:中央政府管理少數民族和宗教事務的官員需要具備高度的民族學、人類學素養,能走進藏人的内心世界,對藏族文化熟悉到痴迷的程度。乾隆皇帝為了接待六世班禪,以帝王之尊惡補藏語。我建議,政府的自身定位不妨站得更高一些,既要做社會秩序的維護者,還可以更多地扮演調和鼎鼐的社會仲裁人角色,做中國大家庭内漢藏兩個偉大民族之間隔閡、誤會、衝突的仲裁人,同時也不妨做藏族内部精神領袖達賴與激進暴力分子(如藏青會)之間的仲裁人。在此,我想起康熙皇帝的一段箴言: “ 帝王治天下,自由有本原,不專恃險阻。守邊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是也。 ” 這是 歷史治藏經驗的深刻總結!

以平常心面對世界

   西藏地處黄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三大古文明之間,雅魯藏布江是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形成的裂縫。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拔比泰山高出三倍的雅魯藏布江,不應成為不同文明之間的阻隔。

   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在《星期日電訊報》發表的文章 說得好: “ 中國融入世界不是憑著一顆誠心就可以的,擋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墻太厚重了。 ”“ 我擔心中國人民與西方人士相互之間的觀感,將迅速走向對立。 ” 火炬傳遞只是奧運會的前奏曲,下一個焦點將轉到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國運動員、裁判員、遊客、 NGO 和政府首腦來到北京,必然帶來一些不同的價 值觀和社會評判視角。北京奧組委一再發出呼籲,不要把奧運會政治化,希望北京奧運能够避開西藏、人權等問題的困 擾。但我們也無法要求所有來北京的外國人都只為體育而來,更無法要求他們與我們一様觀察評判問題。我們將如何對待與自己的立場不一致的聲音?這對我們融入全球化是一個考驗。

   顯然,政府要盡快從全能政府的角色中擺脱出來,面對國際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發言主體都從同一個視角、同一個立場發言。中央政府關注國家統一、社會秩序;北京市政府關注北京的安全、交通、反恐;北京奧組委關注奧運的正常進行、不受干擾。

   與此同時,不妨鼓勵市場化媒體、 NGO 、網絡 “ 意見領袖 ” 和廣大網民都成為發言主體,鼓勵他們對西藏問題和北京奧運會發表獨立的報道和評論,可以發出與政府立場不完全一致的聲音。近年來,在厦門 PX 事件中,在南方雪災中,網絡公民記者自發到現場踏訪拍攝,發回第一手報道,彌補了正式媒體報道不足的缺憾。這次拉薩騷亂,如果允許和鼓勵拉薩居民、受害者、旅遊者在互聯網上講述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對於讓全世界了解騷亂真相和中國人的心聲,肯定是利大於弊。至於西藏經濟和人權的改善,民族政策的進 步,西藏現代化過程中對文化特性的影響,漢藏之間的誤解、敵意及其化解,由非官方機構和人士來評論效果肯定更好。資訊透明度和輿論多元化,是四兩撥千斤、消解敵意的一個 好辦法。

   記得中西方關係同様很不平靜的 1999 年,從 5 月我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到 12 月簽署 WTO 中美雙邊協議,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扭轉危局。從西方火炬接力風波,到北京奧運開幕還剩下 100 天時間,時間更為緊迫!令人欣慰的是,中外有識之士已在各自努力,為即將到來的盛會衝淡乖 戾、營造和諧。

   從聖火風波的漩渦巴黎,法國參議院議長克里斯蒂安 · 蓬斯萊 4 月 21 日飛抵上海,飛機一落地就去探望了在巴黎遭遇示威者襲撃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議長給這個上海姑娘捎來一封法國總統薩科奇的慰問信,信中對金晶在巴黎受到 “ 不能容忍的襲撃 ”“ 表示不安 ” ,聲明此事 “ 不能反映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感情 ” , “ 中國人民對此感到受傷是可以理解的 ” 。在向來感情衝動的法國,政治家開始冷靜下來,考慮如何緩和來自中國的憤怒情緒。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近日會見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NBC )奧運部主席迪克 · 埃伯索爾一行。在中國媒體和民眾嚴詞抨撃 CNN ,質疑西方主流媒體對拉薩騷亂報道嚴重失實和敵視中國時,國家副主席出面對 NBC 的奧運報道表示 “ 感謝 ” ,並希望各媒體集團 “ 共同努力 ” ,使奧運會轉播工作圓滿進行。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表態。我們必須主動找到與國際媒體交流的辦法,鼓勵客觀公正的報道,降低相互妖魔化的敵意。

   中國政府通過新華社發布消息,近日準備與達賴的私人代表進行接觸磋商。社會運動理論中的經典 說法是,爭取 温和派,把激進派晾在一邊。美國對法塔赫和哈馬斯就是這様的策略, 值得我們借鑒。我們可以敦促達賴喇嘛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約束藏族激進分子的暴力行為,切實符合諾貝爾和平奬得主的身份,多做對包括藏族在内的中國和平發展有益的事情。

   實際上,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為營造與奧運會相適宜的開放環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尊重奧林匹克慣例,中國政府從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放寬外國記者在華採訪限制,到外地採訪不再需要專門申請, “ 只需 徵得被採訪單位和個人的同意 ” 。一些過去登録不便的網站,從維基詞典、美國之音到花花公子,現在都可以點撃瀏覧了。在 涉奧場所,可以銷售境外報紙、期刊。中國文化部還向全世界遍撒 “ 文化請柬 ” ,邀請 80 多個國家的 260 多台優秀劇(節)目和近 160 項 兿術展覧,在奧運會開幕前來北京獻兿。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國已經出口家用電器、皮鞋、紡織品,中國還要爭取 “ 出口 ” 思想、價 值觀, “ 出口 ” 生活方式、處事態度和從容淡定的大國風範。奧運精神是人類普世文明價 值的一部分 ,與多元表達的人權意識本質上是一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後可能出現的某些雜音,本身也是奧運文化氛圍的一部分。不宜表現出奧運在手、神聖不可侵犯的心態,動輒指責別人違背奧運精神。要避免輕率地指責人家 “ 反奧運 ” 。

   奧運需要主辦城市、主辦國的政府與國民表現出成熟的文明心態,依照理性、法制的原則,對待反對意見,營造開放和諧的輿論環境,做國際社會中 值得尊敬的一員。借用海峽彼岸的一句口號: “ 從感恩出發,從謙卑做起 ” 。以這種態度化解社會不和諧因素,包括貧富之間、城 鄉之間、民族之間的差距、隔閡、誤解和歷史的恩怨。我們在 舉辦奧運會的過程中,肯定存在這様和那様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正如温家寶總理今年在全國 “ 兩會 ” 記者招待會上懇切陳辭: “ 中國人想把奧運會辦好這顆心是真誠的。我相信 13 億人民微笑著面對世界,全世界人民也會微笑著對待中國。 ”

   科學昌明、經濟全球化的 2008 年,不會有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更不會有清朝末年的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之亂。北京奧運把一顆真心放在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手心,希望我們這個星球傳布理解、尊重和博愛的傳奇,因為北京奧運的口號是: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 (全文完)■

編者注:皇甫平是原《解放日報》評論員,《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以 1991 年底至 1992 年初的 “ 皇甫平系列評論 ” 而聞名

來源: 《財經網》

 

 

ase: 269.23.7/1410 - Release Date: 5/1/2008 5:30 PM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