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的滄桑 李焯芬
小時候,聽老師講我們民族的文化歷史。她說黃河是母親河,是民族的搖籃。千百年來,就像歌曲裹描述的:多少英雄故事在她身上扮演,聽來教人悠悠神往。及長,當上了水利工作者,常遊走大河上下,對大河多了一點了解,一份眷愛。對母親河千百年來經歷的蒼桑,也無感觸。
人們說:一桶黄河水半桶沙。黃河自蘭州以下,水很黃,含沙量很高:這是客觀事實。千百年來,人們在黃土高原上不斷代木,嚴重破瓌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黃河。大河進入華北平原後,流速驟降,泥沙沉澱於河牀上,令河牀不斷升高。至開封時已比两岸民居高出七至十米,黃河成了名乎其實的懸河。每遇大水,河水漫過河瑅,常尊致大洪災。中國歷史上不乏黄河氾濫成災,災逼哀鴻遍野的記載。
今日的黄土高原,大都是牛山濯濯,沙塵滾滾的黃土地。翻查一下史書,不難發現黃土高原在春秋時代還是有森林覆蓋的。時至今日,仍有少星的林區因緣際會地倖存下來。例如在晉西南浦縣的東嶽廟一帶,因為是東嶽大帝廟所在地,一直沒有伐樹,至今仍是蒼蒼鬱鬱,與周邊光禿禿的黄土高坡形成了强烈的對比。
植被的破壞不但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還改變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循環,造成了降雨量的減少及地區的乾旱化。十多年前,我隨水土保持工作者到晉北和晋中,在光禿禿的黄土高坡上做植被再造試驗。可惜因為氣候乾旱的關係,當年種下去的樹苗至今仍是小得可憐的小樹。植被一經破壞,要重新培植並不容易。現在祇能改種草本植物或灌木了。要綠化黄土高原,尚需幾代人的斷努力。
五十年代為了治理黄河,修建了三門峽大壩。當年依靠蘇聯老大哥做工程設計,未有充份考慮黃河的泥沙問題。大壩建成後一年多,泥沙己嚴重淤塞水庫。後來破天荒地在大壩底部用人工爆破的方法,修築了两條冲沙隧道,用水把灞後泥沙冲定。自此以後,中國許多大壩,都在施工時預留冲沙孔,以便清理壩後泥沙。三門峽水庫的泥沙把河牀抬高,比支流渭河的河牀還高。結果是渭河的水難以注入黃河,造成了渭水倒濯的現象。两年前還做成了渭河流域一場大水災。三門峽工程是個失敗的水利工程,未有在人与自然之間取得適度的平衡。日後當引以為戒。
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亦与時並進。近數十年來,在黃河兩岸修建了無數的引黃工程,大量抽取黃河水。這導致了黃河在開封以下,經常出現斷流的現象。中國人平均水資源量只及世界平均值的四份之一。中國北方缺水問題特別嚴重,制約了許多地方的發展。這個問題在二十一世紀將會日益尖銳;故有南水北調之議,擬把長江流域部份的水送到北方去。此舉當然對環境有重大影嚮,必須先做好周詳的綜合環境評估及審議,充份預計工程對環境的長遠影響及對策;避免重蹈三門峽的覆轍。
作為母親河,黃河撫育了華夏民族的成長。千百年來,她的子孫們不齗地問她索取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源。子孫們的苛索,己讓母親河不勝負荷,疲態畢露,甚至老病叢生了。該是時候回饋母親,好好照顧母親,讓她重拾昔日的光芒与生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