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本頁 > 日本文章 > 隊友意見

 

隊友意見

楊昌力兄及各位隊友:

5月4日凌晨我發了兩通電郵,引起了楊兄等多通電郵回應,自那時迄今就『特輯』內容及中日關係,多位朋友也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我本欲及早回應,惜俗務纏身,懇請楊兄見諒。以下幾點管見,欲與大家分享:

發刊詞:
我5月4日電郵曾說:鑑於服務隊已解散,我們目前又沒有一個決策機制,任何文章、觀點只能代表個人或大多數人的共識……但這些言論觀點有沒有代表性?我認為是有的。……『發刊詞』還是用得上,發刊詞者,一群服務隊隊員心聲也,非代表每一位而矣。為此,我認為經大家抱著求同存異的態度,多番討論,可以用『一群前大專社會服務隊隊員』的名義登發刊詞於隊的網頁上。將來若能夠就『特輯』組成編委會的話,特輯上網或發表時,也可以『編委會』的名義(不是隊的名義)發表『編輯的話』,當然發表前應當經過編輯會成員討論,以多數人同意,達成共識。就是編委會選稿及資料時,也應採用此態度。特輯的內容大網,同意發給各隊友提意見,這既發揮集思廣益,也是大家一個共同學習的好機會。昌力兄提出的發刊詞名為:『呼籲全球隊友支援“特輯”編纂工作書』Jap Special Work Camp announcement特輯名稱為:『抗日戰爭結束60週年紀念特輯』,很好。

『特輯內容』:
楊昌力、梁熾焜、林鼎彝諸兄等已就內容提了一個很好的大網。在中日戰爭的部份,除了提及南京大屠殺等日軍侵華罪行外,建議也收集一些我國軍民英勇抗敵的悲壯事跡,不光是台兒莊首場大捷這類人所共知的戰事,也希望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小村落、小人物的奮勇抗敵事跡。最近香港鳳凰衛視深夜播出的『九‧一八』後,東北抗日聯盟一些軍民抗日的資料片段特輯,值得一看。其中一位年輕母親於就義前寫給她幼兒 -- 『寧兒』的一封簡單遣書,既流露了母愛的柔情,也顯示了烈士的剛強。

此外,由於抗日戰爭後,隨即爆發內戰,國軍因不得民心而退守台灣。國軍給一般老百姓的形象並不好。退守台灣的國民政府對抗日事跡宣傳不多。相反,內地便很多。令不少國民得到的印象總是只有八路軍、新四軍和共黨領導下的游擊隊英勇抗日,國民黨領導的軍隊就是貪污無能,以至兵賊不分。事實上,在八年抗日戰爭中,與日軍在主要戰場上對疊、牽制日軍的主力還是國軍。例如在死守上海的十九路軍的戰斗,便值得一書。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當時雖貪污秧民,但他與國民黨當時的抗日名將,實實在在是領導全國軍民奮勇抗敵,亦應忠於歷史,恰如其份地給與他們一個公道的評價。近年北京的歷史學家,在這方面也有所改變。

 

5月4日的電郵中,我就鮑觀滔兄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回應。當時我是就他電郵提及的內容借題發揮,我同意他的看法:不認為中國是日本文化的母親;不應以日本經濟作為我國的經濟模範;要記歷史教訓,不是鼓勵仇恨;中日之帳未了,與我國戰後迄今仍處於分裂狀態有莫大關係,在這樣的國情下,養成一些知識分子反日是虛,無病呻吟,(各按自已的政治立場)反共或反國(民黨)是實。我也支持昌力兄提倡抵制日貨。我更提議,養成少用日貨的習慣。我提出理據說明在中日角力中,最有效也是最上策是對日打經濟牌。最後,我提出了對日本民族性的一些主觀評價。

雖然鮑兄的看法是針對楊昌力兄的『發刊詞』草稿而提出,我的看法卻僅是就鮑兄所言借題發發揮,並不是針對楊兄的『發刊詞』而評論,當時,我跟本沒有回看楊兄寫了甚麼。當晚,不,是當天凌晨三時多開始寫該電郵,完稿發送時已是晨早6時,在半睡眠狀態,未及細心修文,引致楊兄誤會,謹此致歉!現謹就楊兄所言,回應如下:

以史為鑑:
我提出要記歷史教訓,不是鼓勵仇恨。這不是針對楊兄發刊詞中所言。是建議日後『特輯』,以致評論中日關係,應抱此態度。這句話事實上是我用來經常警惕自已。免因抗日戰爭受長輩、親友、以至本人的感受而影響客觀的評價,也不會受狹隘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影響而有所偏頗。平情而論,楊兄發刊詞中大多數看法是我同意並讚賞的,但並不是說可以照全收。例如用詞方面,又例如:日本與俄國就北方四島之爭,與中國及韓國之爭,有明顯不同。該四島是二次大戰未期蘇聯對日宣戰後,從日本手中奪取的。戰前日人在島上生活。迄今每年還有不少日人前往島上的掃墓。當然,這也涉及1905年日俄戰爭中俄國戰敗後,承認庫頁島南部屬日本領土的一段歷年。釣魚島則不同,它是屬於中國大陸棚伸延的部分,中國人也有比日本人先登陸該島的歷史證明。

反日是虛,反共反國是實,不應罵已方政府『賣國』:
這句評價更非針對楊兄於4月29日電郵中Better late than never!『歡迎連戰主席率領國民黨反躬大陸』一文。我是指香港坊間及一些中文網站的一些反共言論。坦白說我對中日之爭的評論,注視焦點不可能是服務隊內幾位隊友的電郵,(說真的,有幾多通呀!)
相反,我頗同意楊兄上述文內所提,因為不少是客觀的事實。況且,我雖大概尚未與楊兄謀面,但楊兄愛國愛民(族)的言論,常揚溢於電郵,且學識廣博,令我獲益良多,我很敬佩,楊兄絕非假愛國之徒。

經濟模範:
楊兄認為日本經濟有今日的地位,其中必有成功之處,足以為我國借鑑。若從這樣的看法,我是同意的。看來我與楊兄對『經濟模範』的概念有所不同。任何成功的經濟,均有可借鑑之處,這樣說是永遠沒有錯。對我而言,借鑑與模範是兩碼事。過去一百年,日本經濟崛起,便加入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向外掠奪資源行列,戰後日本經濟復興,主要拜韓戰及越戰之賜,並不藉得我們效法,視為模範。當然,日本經濟強大也與勤奮的人民、傳統的文化優點、社會制度及國際環境有關。

文化母親、文化大師兄:
楊兄的觀點,恕我不能苟同。今早太累了,明天繼續。我會詳細提出我的看法。像楊兄所提的大中國文化觀,在中國人中頗多。我會對此提出一點批評,這是拋磚引玉的交流,對事不對人,不敬之處,預先在此謝過。

馮以超
05-05-14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