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馬 鞍 山 郊 野 公 園
區仕美資料整理

位 於 新 界 東 部 的 西 貢 半 島 中 部 地 峽 , 佔 地 二 千 八 百 八 十 公 頃 , 由 南 部 的 飛 鵝 山 起 , 包 括 馬 鞍 山 的 主 要 部 分 , 因 而 得 名 。 馬 鞍 山 郊 野 公 園 與 西 貢 郊 野 公 園 及 獅 子 山 郊 野 公 園 連 接 , 在 馬 鞍 山 上 形 成 面 積 遼 闊 的 康 樂 地 帶 。

成 立 於 一 九 七 九 年 的 馬 鞍 山 郊 野 公 園 , 除 了 內 陸 的 馬 鞍 山 部 分 外 , 白 沙 灣 及 牛 尾 海 之 間 的 白 沙 灣 半 島 , 也 屬 於 公 園 範 圍 。 從 公 園 內 的 高 處 , 可 以 遠 眺 海 岸 及 離 島 的 景 色 , 其 中 的 高 山 包 括 馬 鞍 山 、 牛 押 山 、 大 金 鐘 、 大 老 山 及 飛 鵝 山 等 。 範 圍 內 著 名 的 郊 遊 地 點 , 有 觀 賞 香 港 夜 景 的 飛 鵝 山 、 位 於 百 花 林 的 孫 中 山 母 親 墓 地 , 及 露 營 熱 門 地 點 基 維 爾 營 地 等 。

馬 鞍 山 地 形 峭 拔 , 山 路 崎 嶇 難 行 , 只 適 合 有 豐 富 遠 足 經 驗 前 往 。馬 鞍 山 高 七 百 零 二 米 , 在 新 界 區 繼 大 帽 山 之 後 排 行 第 二 , 而 以 全 港 計 則 排 行 第 四 。 馬 鞍 山 與 牛 押 山 相 對 , 形 成 馬 鞍 形 狀 , 故 名 馬 鞍 山 。 旅 行 人 士 將 它 分 為 馬 鞍 頭 ( 即 馬 鞍 山 主 峰 ) 及 馬 鞍 尾 ( 牛 押 山 ) 。 在 新 界 多 處 , 都 可 以 看 見 這 個 「 馬 鞍 」 。


馬 鞍 山 郊 野 公 園 最 獨 特 之 處 , 是 它 把 西 貢 半 島 和 沙 田 分 隔 開 。 馬 鞍 山 最 聞 名 的 山 坡 位 於 其 東 北 面 , 但 也 最 為 險 要 。 由 於 東 北 面 登 山 的 路 較 難 行 , 所 以 由 南 面 出 發 , 經 昂 平 高 地 登 山 較 佳 。 大 金 鐘 西 面 山 脈 有 幾 條 通 往 馬 鞍 山 的 小 徑 。 走 過 高 原 草 地 後 , 便 看 到 一 堆 火 成 岩 , 這 就 是 馬 鞍 山 的 頂 峰 。 沿 着 一 條 由 砂 礫 堆 砌 而 成 的 小 徑 , 可 登 上 馬 鞍 山 之 巔 , 這 裏 可 飽 覽 由 北 面 的 赤 門 至 東 面 的 西 貢 半 島 全 景 。


馬鞍山脊

牛押山,又稱馬鞍尾,為馬鞍山的副峰,位於主峰之北面,高海拔 674米。站於牛押山峰頂,除面對的馬鞍山主峰外,還可欣賞到山下十四鄉一帶的景色,亦可眺望榕樹澳及滿佈魚排的企嶺下海。

於峰頂東北面有一隱徑通馬尾脊,繼而下走馬鞍山市,但此路比吊手岩更難更危險,非經驗豐富的行山者切勿硬闖;而通往主峰的「正途」則在峰頂南面。此段山脊被稱馬鞍背,路徑需先下走一段至低坳位置,然後再上攀更高的主峰;這段的險要程度雖比吊手岩略遜,但兩旁深谷,又是對畏高者的一大考驗。經過尾段艱辛上攀的荊棘泥級後,便到達此行之最高點:馬鞍山山頂

馬鞍山,除了是個新市鎮的名稱外,也是座山。馬鞍山外貌確像一個馬鞍,由兩個山峰組成,分別主峰「馬鞍山」(馬頭峰)及副峰「牛押山」(馬鞍尾),兩座山峰中間的山脊下陷部份則為「馬鞍背」。因馬鞍山多險峻直壁,故又名企嶺,山下的企嶺下足可佐證。

崎嶇路徑

吊手岩 Tiu Shau Ngam 牛押山西面一座海拔 588 米的小山,和大嶼山的狗牙嶺一樣以山脊險要的山徑聞名。由吊手岩至牛押山的距離雖不長,但路徑卻異常崎嶇離行,有時也有好心人留下繩索,不然稍一不慎,便一落千丈呢!

這段路徑大部分時間均需手足並用,而且兩旁絕壁處處,見者心寒,畏高者必定腳軟。路途中亦有不少位置,兩旁佈滿及人高的長草,需掩臉並以雙手開路才可前進。萬幸的是這段路徑也頗明顯,要小心慢走。

喜愛遊山玩的朋友,會覺得這路線不是很難;但對於行山經驗不多的人就不宜嘗試這路線了。郊野公園管理局亦豎立了不少警告牌提醒郊遊人士︰通往馬鞍山峰附近的山徑崎嶇難行


吊手岩峰的北面有兩道劍脊背指烏溪沙,西為【黃金壁】,東則是【吊手岩北岬】,此岬上部尤其峻削,巨壁如塔阻截,需迂迴扳林以避其險.


 

黃竹洋村 -黃竹洋有一條廢村,叫黃竹洋村,祗有幾戶老人家居住,村前整片禾田都荒廢,荒田側有條水坑,水源直流落企嶺下

環繞四周……發現村內其他居民已四散,只剩下破損門、窗及幾近荒癈、失修的村屋……



只餘十數村民之黃竹洋村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