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李焯芬佛家四諦自求道
文:黃載言[2006-12-04]h ttp://paper.wenweipo.com/2006/12/04/OT0612040006.htm

「要理解人生所有事件、事物存在的原因,從佛家角度來看,始自『緣生』、『緣滅』。以我多年來執意改善的水利工程為例:親眼目擊災害為人們帶來的創傷,能悟出其中道理,以冷靜的態度去認清事情發生的由來,則能待之以平常心。佛家所謂四諦:苦、集、滅、道,概括萬物因果,正如處理水利,進行減災防災前後,就得去了解『水』與『土』所能衍生出來的問題。」李焯芬說。

事物,由塵世種種組成;組合近乎因果,生滅一瞬間。

李焯芬,香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從事水利、減災防災工程近30年;除了修橋築路外,年少已愛上文字熱愛寫作。近年醉心佛家思想,把其理念灌注於寫作,希望讀者由生活點滴裡悟出「佛」。

訪問間,記者發覺李焯芬經常提及「因果」;由黃毛小子至大智若愚,他的「因」,卻非來自佛家思想,而是來自中華文化的根,來自文學,來自文字。「緣」來自鄉土文學,來自葉聖陶的小說《倪煥之》。

修水利 活得自在

年輕時,李焯芬喜歡閱讀五四後的小說及翻譯文學作品。近代的作家如蕭乾、蕭紅、端木蕻良、巴金等,這些作家喜愛述說農村社會的貧苦災荒。當時內地八、九成人口皆生活在農村。有說以農立國,水利可說是農村的命脈。基於沒有正式水利系可修讀,隨即選擇了土木工程系,圖能實現我的願望。那時起,我的夙願就是改善國家的水利建設。」

196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其後李焯芬出國到加拿大,攻讀研究生課程。他強調,選擇到加拿大全因當地河流不乏,絕對適合研究水利發展。完成課程並在當地教了幾年書,繼而任職水利部門總工程師,至80年代初,李焯芬回來參與三峽大壩工程的可行性評估計劃。

「三峽工程發展至今已二十多年,預計至2008年最後兩個機組完成,總算完成大業。」能觸動他情緒的農村作品,是葉聖陶於192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倪煥之》。「小說講述一位農村教師的生活,葉聖陶筆下呈現了一種能激發讀者雄心的情緒。」

李焯芬說,文學作品的薰陶,令他立志以改善水利為己任。

體驗母愛 以文為報

李焯芬向記者表示,當年香港大學曾有過叫「香港大專生社會服務隊」的組織。「組織橫跨60、70年代的10年時間,每年籌劃約4次義工服務工作,每次約有近百人參加,項目多在7、8月暑假期間進行。周末則多到農村裡進行文化工作,例如到學校裡教學童唱歌、講故事或放電影給他們看。由於我修讀土木工程,服務計劃凡涉及修橋築路的,由我來負責畫設計圖、釘板等相關工作,身體力行。」

青年人的剛烈熱忱,看在父母眼裡還是一大堆憂慮及反對。「適逢暑假,服務隊一行人每到山區,一去就是幾星期。有回被不知名昆蟲叮到臉,到了深夜,傷口腫得厲害兼發高燒,隨隊的醫科生見勢色不對,就把我送進醫院。」李焯芬憶述時,有點英雄氣概之感。 

然而,李媽媽前往探病時,雄心之偉不敵母愛之大。 

「臉腫得像『豬頭』,要留院一周調理。我不敢告訴媽媽,平日還有撞傷擦損、踏到釘等『家常便飯』,免得她不准許我繼續參加團隊。」母親無量慈愛,李焯芬報以文章「請罪」。

當時那群熱血青年還創辦名為《大路》的刊物,抒發眾人的志願及理想。在2004年該組織慶祝其40周年推出紀念特刊。當中輯錄李焯芬以「佚名」撰寫《兒不肖》一文,向母親表示感恩。

 「已不記得何年執筆,現在重看,百感交雜。」

領悟 慈悲的滋味

近年李焯芬的寫作方向,融合不少佛家理念,他認為以當下事件為藍本,讀者最能投入其中。佛家思想有四諦:苦、集、滅、道,李焯芬指這道理能融於塵世眾事。「萬物萬事歸因果,再以水利為例:水災水患,了解其『苦』(原因)來自水,來自過度砍伐引致泥土疏鬆;『集』(融匯),明白自然環境與原因衍生出來的種種,即把問題的根與外在關係結合,從中認知;『滅』(解決),了解後還得以有效方法將問題解決,圖減去災害;『道』(執行),有效去實踐。我覺得,如人們能夠透過這思想去感受身邊一切,更能悟得箇中奇妙。」

以四諦,自求道。從慈悲,悟人生。是李焯芬最想讀者能獲之得著。

也許,所有悟皆源自個人的參透;從周遭瑣事、文字得到,並在不自覺地啟發不少人。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