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泉州的伊斯蘭教
區仕美整理

泉州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方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有4個阿拉伯穆斯林來中國傳教,其中有兩位在泉州傳教,去世後就葬在城外一個風景秀麗的山丘上,後人稱此山為「靈山」,其墓為「聖墓」。

「艾蘇哈卜清真寺」
泉州豐富多彩的宗教寺廟中,當屬開元寺、天后宮、清淨寺最富盛名,也最具代表性。



清淨寺又名麒麟寺、「艾蘇哈卜清真寺」,俗呼清真寺,位於泉州市塗門街中段,佔地面積約二千五佰平方米,創建於伊斯蘭曆四百年,也就是西元1009年,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建造的,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1961年被中國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十大名寺」。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

臨街的寺門為典型的中亞風格,由一面立牆和一個帶有雙凹半穹頂的門廊,以及連接的有半穹頂的甬道構成。

泉州擁有全國最豐富的伊斯蘭文化遺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裡就陳列著二百多件伊斯蘭教石刻。

伊斯蘭教石刻

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教寺建築石刻,一類為墓葬建築石刻。墓葬石刻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形式:墓碑、塔式墓蓋石、祭壇式墓葬石刻和拱北式陵墓建築門楣石刻。在墓碑中年代最早的是伊斯蘭曆567年(1171年)。石刻的雕刻圖案除了雲月和幾何圖案為伊斯蘭教所特有外,其他如花卉、枝葉等,與泉州發現的基督教、印度教、佛教、摩尼教等的石刻圖案幾乎一致,表明中西方文明藝術的相互影響。石刻的文字以阿拉伯文為主,部分為波斯文和突厥文,有的混刻漢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於同一碑中。它們對於研究伊斯蘭教傳入泉州的歷史,外國穆斯林在泉州的生活、從事的職業及其對泉州社會生活和海外交通貿易興衰來說,都是珍貴的資料。

http://www.chiculture.net/20205/html/d17/20205d17.html#


公元1322年重修聖墓的阿伯文碑 泉州海交史博物館內的伊斯蘭石刻

摩尼教是3世紀波斯人摩尼所創,唐代傳入中國,9世紀40年代由中原傳入福建。元代在晉江縣華表山建有“ 草庵”,奉祀摩尼。從草庵發現宋代“ 明教會”瓷碗,以及“清凈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等摩崖石刻等遺跡看,宋元時期泉州草庵無疑是摩尼教活動的中心。明代以後,摩尼教在福建逐漸式微。


泉州景教徒墓碑

宗教的多元性

作为一个早期开放的对外贸易港口,泉州鼓励外商定居,容许各种外来宗教并存。除了佛教、道教与本土的民间信仰外,各方教士也随商人拥入泉州建寺传教,相继传入的外来宗教有伊斯兰教、婆罗门教、天主教(包括景教)、摩尼教等,泉州因此有“ 宗教博物馆”之称。当地人民对各种宗教持兼容并包的态度,对各种宗教的区分并不那么严格,往往把佛教、道教的祀神同视为中国的“佛”,而把婆罗门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的称为“蕃佛”。

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贸易活动而传至泉州。元朝,泉州的“ 礼拜寺增为六、七”,有遗物可考的也有三座。现在所知较早的一座是圣友寺,建于回历四百年(公元1009—1010年),并在回历七百一十年(1310—1311年)进行修葺。其次是现在涂门街的清净寺,创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311年),创建者是随商舶来泉州的撒那威人纳之卜•穆滋喜鲁丁,元朝至正九年重修。其门楼建筑是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所普遍流行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形式。尚存的礼拜寺门楼,甬道和礼拜殿的部分建筑至今仍引人注目,是泉州的重要名胜之一。元明之际,泉州兴起排斥蒙古、色目等外族人的风潮,阿拉伯穆斯林纷纷外逃,晋江陈棣、惠安百崎等地因之成为颇有特色的回族聚居地。


泉州清净寺


剩下的石柱和牆壁等結構仍然可以想像當初的宏偉氣派。





天主教于唐代初期传入中国。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记载,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天主教的聂斯托利派从中亚传教至中国,当时称为景教,并在元朝时期得到元廷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得以盛行。1293年,受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的孟高维诺取道海路来到中国,此后被任命为大都大主教与全东方之总主教,据其时的文献记述,泉州先后有三任主教,至少有两三座罗马天主教教堂。泉州的罗马天主教教堂现在已经无遗迹可寻,但是泉州陆续出土有基督教教徒石棺和墓碑石墓顶数件,上刻十字架、天使、莲花以及各种花纹图案,碑石上还有古叙利亚文字或拉丁、巴思巴文字,这些遗物成为元代基督教曾经在泉州活跃的最好证据。

婆罗门教是印度教的前身,它随着印度人的活动经过海道传播到爪哇群岛,竟至泉州。泉州临漳门外有一处罕见的石笋遗址,高3米余,底部直径1.26米,是为印度的“ 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遗迹。至今在泉州发现的印度教神像、石柱和各种石刻,已达300多方,各种石刻包括神祇造像、石龛、石柱、柱头、柱础、门框等,且都雕有印度宗教故事。其中有“磨盘”形石龛,有的刻“磨盘”和大象,有的刻“磨盘”和母牛,比较突出的有现存于泉州海交馆的印度教善神毗湿奴的单体立身造像,以及开元寺大殿后檐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元代,泉州城南建有一座印度教寺院“蕃佛寺”,毁于元末兵乱,根据陆续发现的遗物可以断定,“蕃佛寺”颇具规模。确凿的实物可以肯定,印度教在泉州广为传播,因而才有一座或数座印度教寺的兴建。


泉州開元寺大殿後面的這根柱子,本來是印度教寺廟的遺物。

開元寺本身是閩南古老的寺院,著名的是大雄寶殿後方兩根非常特別的石柱。開元寺大雄寶殿是西元1637年(明崇禎十年)的遺物,又稱為「百柱殿」。


大殿須彌座束腰處的獅身人面像也是印度教寺院的遺物

「明教」也就是摩尼教。史料記載,唐朝,呼祿法師來泉州傳教,死後葬在泉州清源山下。現存於泉州的草庵摩尼教寺是世界上唯一的摩尼教寺遺址,寺內依崖壁鐫就浮雕波斯摩尼光佛是世界的文物瑰寶。





泉州草庵是迄今世上已發現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




摩尼像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