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鐵獅子胡同與孫中山

鐵獅子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以前是一條死胡同,現在已被擴寬改建成超級大馬路,並以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名字命名為「張自忠路」。

鐵獅子胡同名稱來源於明代,當時這裡有座天春園,園前有一對鐵獅子,胡同因此得名;雖然這兩隻鐵獅子現已不見蹤跡,但這一條路上仍有若干高大的石獅傲然蹲坐在古式宅府的大門前,還有路旁只見樹木淩空而立、卻不見府內景觀的長長灰色圍牆,都讓張自忠路成為北京極具特色的一條馬路, 到此發發思古幽情,也對中國歷史有更多的感受。

鐵獅子雖沒了,但這條路上仍有不少石獅子,別具有王府時期的威嚴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位於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原名鐵獅子胡同。清代這裡有三座府第:東為和親王府,中為貝勒斐蘇府,西為和敬公主府。


鐵獅子胡同深處,孫中山臥病在床,彌留之際,一段段往事,一位又一位故友重現眼簾。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時,一眾親密戰友竟相繼離開自己,餘下的就只有「革命之父」的美名。他注定了在臨終前,接過一張關於革命與愛情的成績表,功與過原來不曾如他所願。

鐵獅子胡同名稱來源於明代,當時這裡有座天春園,園前有一對鐵獅子,胡同因此得名; 明朝時,這裡是田貴妃的父親、也就是崇禎皇帝的岳父田畹的官邸。

張自忠路3號,就是古時的天春園,也是一歷經多起歷史事件的處所,幾乎可說是十九、二十世紀中國的縮影。清軍進京後,天春園變成和親王府和貝勒斐蘇府;民國初年,此地是國民政府的海軍總部, 1912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它成為了總統府;1924年北洋政府時期,這裡又搖身變成段祺瑞政府辦公廳所在地,段祺瑞並在此發表正式演說,國父應邀北上與段祺瑞還有一竿子北方政府官員, 共商國事,洽談籌組聯合政府, 就是在這裡開會; 行館即設於此,直到病逝為止(國父是病逝後再被送回協和醫院,並非直接在協和醫院病逝的)。1937年日軍侵華,宅邸又成為日軍華北司令部;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在此舉行盛大的開學典禮,現在則是人大學文獻資料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院區。這一處宅邸,可真是看盡人世滄桑哪!

1954年,將地安門東大街、張自忠路及東四十條西段全長2506米的道路拓寬為10米至12米,張自忠路由衚同變成了大街。1999年,將東起東四十條立交橋,西止官園立交橋全長7062米的道路拓寬為28米至33米,成為北京城區東西6條幹道之一,為表達方便統稱為“平安大街”,張自忠路是其中的一段。

北京清代陸軍部海軍部舊址位於張自忠路3號,原段祺瑞執政府舊址。2006年更名為“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曾經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就發生在這裡。簡松攝

清末陸軍部、海軍部舊址建築群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西元1906年),其前身為和親王府、貝勒斐蘇府,後兩府內建築全被拆除。用慈禧挪用的海軍經費修頤和園剩下的款項在此興建了三組磚木結構樓群,由中國建築師沈琪設計,1907一1909年建成。中間的主樓為歐洲古典式灰磚樓,前後面三間樓門,中部門廳以上三層,兩側及翼樓均為二層,外檐為聯拱柱廊。樓體滿布精細的磚雕花飾,門窗、天花、地板和護壁板全用優質木材精雕細作,華麗壯觀,表現出歐洲折中主義風格。主樓的東、西、北面各有一座樓房,形成一組樓群。在這組樓群的東西兩邊各有一組風格相同的建築。東部作為海軍部,西部作為陸軍部。大門在主樓前,朝南,面闊五間,灰筒瓦懸山大脊頂,中間三間開門的中國木構建築形式,東西山墻外露七架梁。門前有3米多高石獅一對,隔街對面有一座懸山頂磚雕大影壁。民國初年袁世凱的總統府和國務院設於此。1924一1926年為段祺瑞執政府駐地。1926年于執政府大門前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抗戰勝利後,此處改為國民黨十一戰區長官司令部。

2006東城區有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段祺瑞執政府舊址更名為“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並名列其中。


這組建築的整體風格是倣英國維多利亞式,體積感、裝飾性很強,
從中可以看到英國國會大廈的影子。

據了解,此處原為清雍正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府邸。1885年,清朝創辦了海軍衙門,總理海軍事務。“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後,清政府撤消了已無海軍的海軍衙門。1901年之後,清政府實行“新政”,將兵部、練兵處、太仆寺合併為陸軍部,1906年興建了東西兩組西洋巴洛克式磚木結構樓房,西部為陸軍部,東部為陸軍部所屬的貴胄學堂。1907年清政府重建海軍部,後將貴胄學堂改為海軍部。

孫中山行宮(孫中山逝世所在地)位於張自忠路23號。原是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的田妃娘家,叫天春園,清末改為增歸園。民國初年是當時外交總長顧維鈞的住宅。顧維鈞在中國內憂外患之時從事外交工作,雖說“弱國無外交”,但在顧維鈞的外交生涯中卻有可圈可點之處。1919年1月28日,顧維鈞被派往巴黎參加巴黎和會。會上顧維鈞力主中國收回山東權益,而日本代表牧野則要求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利益應由日本繼承。顧維鈞對所有的與會代表說:“西方有位聖人叫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耶路撒冷,如今成為基督教的聖地,誰也不可侵犯。在場的先生們,應該同意我的話吧?”眾人點頭。顧維鈞又說:“我們東方也有一位聖人,叫孔子,不但在中國,就是鄰近的日本,也承認他是聖人。”顧維鈞問牧野:“您說對不對?”牧野點頭。顧維鈞隨即環顧眾人,高聲說:“山東是孔子的故鄉,是中國人的聖地,也是所有認為孔子是聖人的聖地,當然不容侵犯了。”牧野瞠目結舌。

1924年馮玉祥邀請孫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計時,孫先生到京後他的行館便設在這裡。孫先生因旅途勞頓,肝病復發,于1925年3月12日在此逝世。現居室按其原狀佈置陳設。為三進院落,四週回廊環繞,花園幽美。門口挂有 "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室" 匾。外間西墻上鑲有一長方形漢白 玉刻石,上刻"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三月十二日上午九 時二十五分孫中山先生在此壽終。"刻石上懸挂孫中山遺像。右方鏡框內是在此寫的《總理遺囑》,左邊鏡框為致蘇 聯書。條案上放著《建國方略》、《中山全書》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樣子陳列。1984年定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