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維多利亞城
區仕美資料整理

維多利亞城(Victoria或City of Victoria,譯域多利城)位於香港香港島西北岸,為英國人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後建立,中心為聖公會的聖約翰座堂。


1860年代的維多利亞城

1903年當時的香港政府豎立了七塊維多利亞城界碑,分別位於克頓道、薄扶林道、寶雲道、舊山頂道、黃泥涌道、域多利道和馬己仙峽道,除馬己仙峽道的一塊外,全部被保留至今[3]。界石每塊高98厘米,上刻「City Boundary 1903」字樣。現今界石只是一個粗略標誌城市邊界的象徵標記和歷史遺蹟,不具任何法律意義。


黃泥涌道的維多利亞城界碑

19世紀晚期,維多利亞城 (即今中環一帶)已商廈林立,市政建設井然有序,其歐式城市的規模與氣派,在當時的南中國一時無兩,與廣東地區的鄉鎮文化形成強烈對比。1897年晚清維新變法倡導者康有為遊歷香港,頓感西方“治國有法度”,何況在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南來香港,對於香港宏偉的城市建築與安穩有序的社會環境更為之震撼。興盛穩定的香港與當時動盪不安的中國內地可謂兩個極端,孫中山在港求學期間逐漸形成革命救國的思想。

 


1890年中環大會堂


1895年中環畢打街


1940年中環皇后大道中

1841年1月26日,英國軍隊在今港島西環的水坑口登陸,佔領香港島。1842年8月29日,中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英國於1843年4月5日宣布香港為英屬殖民地。

「四環九約」- 當時華人對維多利亞城約定俗成的叫法。

「四環」,即下環、中環、上環及西環。
「九約」,即

(一)堅尼地城至石塘咀;
(二)石塘咀至西營盤;
(三)西營盤;
(四)干諾道西東半段;
(五)上環街市至中環街市;
(六)中環街市至軍器廠街;
(七)軍器廠街至灣仔道;
(八)灣仔道至鵝頸橋
(九)鵝頸橋至銅鑼灣。

而「四環九約」正是香港從一八四零年代發展起來的區域。

港督府:
最早的三任港督都是租用房子作為官邸的。如第一任港督租住政府檔案室,第二任港督戴維斯 (J.F.Davis) 租住昔日副商務監督莊士頓 (A.R.Johnston) 的住宅,即今位於炮台里的香港特區終審庭;第三任港督般咸 (S.G.Bonham) 租住灣仔春園街的樓房。

港督府位於上亞厘畢道,始建於1851年,屬新古典主義建築物。第四任港督寶靈 (J.Bowling) 開始入住。它曾多次重修,如1889年、1900年、1942年等,都有較大規模的修建工程。1889年興建副翼,1942年日治期間,興建了一個日式的塔樓,把正樓和副樓連接起來,成為現在的形貌。

舊三軍司令官邸:旗桿屋 (Flagstaff House)
始建於1844年至1846年,當時稱為司令總部大樓,是域多利兵房的一部份樓高兩層。直至1978年為止,都是英國駐港三軍總司令的官邸 (辦公及居住地方)。屬喬治風格(Georgian style),仿格林威治皇后大宅(Queen's House at Greenwich)。1932年,官邸改為現時的名稱。於香港日治時期,官邸曾被日軍佔領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重建,有多立克式(Doric order)及愛奧尼克式(Ionic order)風格。1978年,這座建築隨著前域多利兵房移交給香港政府發展而改變用途。1984年7月,原址改為茶具文物館,而於1995年則在原址旁邊加設新翼 (即 羅桂祥 茶藝館)。

在過去百多年中,這座建築物曾多次維修──1860年代,在游廊下加建鐵柱作支撐,以加強游廊的結構;1897年,將木製游廊改為鐵製游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更改為三合土而成為今天的模樣;日本侵佔香港期間,樓頂被炸毀而需要重蓋;1981年交予巿政局管理,重修為一座以中國茶藝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名為「茶具文物館」,並盡量保存這一座古老的建築物在十九世紀時的舊貌;1989年8月13日,茶具文物館被列為法定古蹟;1991年5月,香港公園開幕,茶具文物館成為了香港公園的一部分。


羅連信樓 (Rawlinson House):

建於二十世紀初期,是英國駐港英軍司令的官邸,現時已改為紅棉路婚姻註冊處的辦事處。

卡素樓 (Cassels Block):

位於堅尼地道7A,與聖約瑟書院接近,是維多利亞軍營的其中一個營房,現在加以保留,並改為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覽各種西方色彩的視覺藝術品。

維多利亞城開發初期,中環「政府山」(鐵崗)出現了總督府及聖約翰座堂等重點建築物,而皇后大道 (Queen’s Road) 成了沿海地區的主要幹線,並產生了兵營、郵局、醫院、貿易公司、銀行、警署及住宅等。

香港開埠以後,上環成了華人的聚居地,早期有唐人街之稱,故保留了不少華人生活習尚的特色。歷史悠久的建築物和機構有荷里活道的文武廟、太平山街的廣福義祠、東華醫院等,而文武廟及東華醫院更被認為是香港早期華人力量的標誌。

文武廟:
建於1847年,是香港著名的古蹟,籌建者是當時香港華人社會中最富裕的幾個地主豪商如盧亞貴、譚亞財等捐建。文武廟是當年上環華人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華人社會議事、教育和仲裁的地方。文武廟供奉文昌帝和關帝;據民間傳說,文昌府掌管世間的功名和官位升貶,故很多為人父母者都拜文昌,希望子孫得中功名。而關帝即是三國時的關雲長,死後為道教中人奉為神靈,被認為是守信重義,掌管財祿的神祇。文昌和關帝兩者都代表了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價值,故此深受華人的信仰。

尖沙咀興建軍營:Whitfield Barracks
1892年,在今九龍公園位置興建惠費爾軍營,陸續建有多座營房、護土牆、防空洞等。1967年,香港政府將兵營交予巿政局管理,巿政局將兵營改建為九龍公園。至今公園內仍保留了四座約建於1910年的舊兵營,包括Block S4, Block S58, Block S61, Block S62。其中Block S61, Block S62 改成香港博物館(本已定於1998年中遷往尖東科學館道新館,但未能依期完成。),Block S4於1997年5月改為健康教育展覽及資源中心,Block S58成為了香港博物館的工作室和香港考古學會的會址。

一九0四年,電車在港島行走,但雙軌車路僅鋪至銅鑼灣。早年的維多利亞城,城市範圍不包括銅鑼灣,界限在摩頓台口。今日香港中央圖書館東北角,原立有「城市界碑」(City Boundary Stone)。這裏原是「皇后運動場」 (Queen's Recreation Ground),乃陸軍練習馬球的地方。皇后運動場包括了現在的皇仁書院、銅鑼灣球場、中華遊樂會、民安隊訓練中心及巴士站一整片地方。前《香港法例》(The Law of Hong Kong)刊載:維多利亞城東邊的界限,是以皇后運動場的西界做起點。「老香港」應還記得這個經驗:早年的電車到達銅鑼灣總站,是在聖保祿學校前的小廣場繞圈回頭的。座椅可前後推擺,一不留神,電車繞彎突停,椅背傾仆,雖然緊握,亦會被牽跌,狼狽不堪。

一九五0年銅鑼灣未填海建公園前,是一個海面;一八八三年築防波堤,成為漁船避風的港灣。這個避風港灣泊不少漁艇,當時水上人換季,以岸上渣甸倉的大木棉樹開花為準,當木棉花開,便將棉被捲起,交給「二叔公」代為收藏。他們炮製海鮮,早年名馳遠近,「避風塘炒蟹」,飲譽至今。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