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壁畫上的生活場景
作者:艾紹強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和訊讀書網

“有了問題,有了疑惑,我就來敦煌,這裏的壁畫可以給我答案。”高春明十多次到敦煌莫高窟,他已經出版了多部關於中國服飾史的著作,其中漢唐時代的許多材料都是來自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舉凡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婚喪嫁娶、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甚至像刷牙、洗臉、上廁所、打架鬥毆這樣的生活細節,在壁畫裏都有表現,比如第290窟有表現佛誕生時“臭處變香”的蹲廁圖。許多人可以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研究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發現。
敦煌研究院資料中心主任張元林對我說:“敦煌壁畫藝術從公元5世紀到14世紀的營建歷史,其實也是一部中華服飾發展的形象歷史。”


張元林在敦煌壁畫裏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服飾現象,他認為唐代的服飾與現在的時尚服飾相比也一點不落伍。比如莫高窟盛唐時期第445窟北壁《彌勒下生經變》中描繪貴族婦女剃度出家的場景中,一青年女子身著半翻領的胡服男裝;在同時期第130窟描繪貴族婦女出行場景的壁畫中,有一梳雙抱髻的少女也身著圓領小花的男式胡服,這些都反映了當時女子盛行穿胡服男裝的風尚。在第220窟南壁繪於初唐時期的壁畫上,兩個童子身著漢族傳統的紅色交領半臂、綠色短褲,另一童子著背帶條紋的波斯小口褲,幾乎就是現在的T恤衫背帶褲,這種唐代兒童服裝上的“時尚”,在今天仍十分流行,其實它們最早都是些外來品。而今天兒童所戴的圍嘴、穿的肚兜等也早在敦煌唐代壁畫中就見到。


唐朝人結婚時怎麽舉辦婚禮呢?由於地域的不同,婚俗禮儀也各不相同,敦煌文書上記載了婚禮的一些細節,但不夠形象,敦煌壁畫給了我們直觀的畫面。從盛唐到西夏時期的《彌勒經變》中,普遍繪有“嫁娶圖”,表現了《彌勒下生經》中所說的彌勒世界人壽八萬四千歲,“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的內容。在敦煌壁畫中有40多幅婚宴圖,細致地表現了婚禮的場面。


這些圖中,婚禮宴飲多在帷帳中舉行。第445窟的“婚嫁圖”表現了婚禮儀式的全過程:新郎迎親、樂舞助興、拜堂成禮、奠雁之禮、共入青廬、舉行洞房同牢合巹之禮。


在畫面上,屋外的庭院中設帷帳及青廬(唐人稱為“百子帳”),帳內左側為宴請賓客的宴席,席上賓客對坐飲宴;右側是新郎、新娘,他們正在拜堂行禮:新郎五體投地跪拜賓客,新娘盛裝,與儐相側立於旁,侍者往來忙碌其間。男跪而女不跪,正好驗證了《唐書》記載的“自唐武後欲尊婦人,始易今拜,是則女屈膝下拜……”中心為樂舞場面,舞者正在起舞助興,研究者認為此舞就是史籍中所說的“綠腰舞”,也稱“六么舞”。


儀式中除新郎、新娘為客人敬酒外,可以看到客人列坐在一種低矮的長方形食床(桌)旁。從畫上看,唐五代時的敦煌,食桌已完全代替了案,人們圍坐而食,一般每張食床坐8~10人,床上盤置蒸餅等食物,每人面前放盤碟,由廚師或專人將食品分給每位進餐者。客人手持酒杯,作喝酒狀。有意思的是當時的洞房不是一個房間,而是一種帳篷(叫青廬),設在房間的西南角的“吉地”之上。新郎新娘,“同牢盤(用同一個盤子吃肉),合巹杯(用同一個葫蘆做的瓢飲酒),帳中夫妻左右坐”。這種婚禮來自很古老的傳統,又明顯地受北方少數民族習慣的影響,不僅敦煌如此,中原也如此。


除了“婚嫁圖”外,敦煌石窟壁畫中還有表現男女談情說愛的場面。第85窟《報恩經變》中的“樹下彈箏圖”,就是對美好愛情的歌頌。 《大方便佛報恩經》記載,印度波羅奈國太子善友為救濟眾生,入海赴龍宮求取如意寶珠。在獲寶歸途中,被弟弟惡友刺瞎雙眼,搶去寶珠。善友太子流落他鄉,在利師跋國為王宮看守果園。善友悲於自己的不幸遭遇,常於園中撫箏彈奏,以抒情懷。利師跋國公主偶然入園,聽箏知音,生愛慕之心,遂不顧國王父親的反對,與善友結為夫妻。婚後,善友披露自己的太子身份,雙眼復明,偕公主返回波羅奈國,索回寶珠,變現衣食珠寶救濟眾生。壁畫就表現了“樹下彈箏”這一情節,畫面上善友太子撫箏彈琴,公主面對而坐,聆聽入神。樹影婆娑,綠草如茵,至善至美的愛情在一瞬間定格,令人神往。

作為佛教的宣傳品,壁畫的內容都是有佛典的根據的,如《下生經》說:
雨澤隨時,谷稼滋茂,不生草穢,一種七收。用功甚少,所收甚多。
因此敦煌壁畫中出現了80多幅“農作圖”,反映農耕生活的場景。
當然這些場景都是當時社會的直觀反映,莫高窟445窟中的“一種七收圖”,壁畫不僅將犁地、播種、收割、運輸、打碾、揚場、入倉等10多種農耕生產的全過程繪入畫面,而且還描繪瞭如犁、鐮、掃帚、木杈、木鍁、槤枷、簸箕、耱、耙、鋤、鐵鍁、扁擔、秤、斛、鬥、升等20多種生產工具,有些工具是河西地區特有的,有明顯的西北地方特色。


壁畫上所繪的三腳耬,可以一邊犁地,一邊將種子通過空心的漏鬥撒下,同時能完成開溝、下種、覆鬥三道工序,而且一次可以播種三行,行距均勻相等。這實際上是現代播種機的始祖,遠在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期,關心農業的皇甫隆任敦煌太守時,就教當地農民使用這種智能化
的農具,而直到18世紀三腳耬才傳入歐洲。圖中的曲轅犁,也是當時最先進的農耕工具之一。曲轅犁將前代的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且在轅頭上安裝可以轉動的犁磐,便於轉彎調頭,可以提高耕作速度,而犁平和犁箭可以調整入土深度,適應深淺不同的耕作需要,犁壁和保護犁壁的犁策,可以翻土,起畝做壟利於精耕。唐代陸龜蒙的《耒耜經》對此犁形狀有詳細記載,但沒有圖像資料,後人不知其形。敦煌壁畫提供了曲轅犁的具體形象,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根據《耒耜經》及第445窟的圖像製作了曲轅犁的模型,使人們對中國古代這一先進的生產工具有了明確的認識。


壁畫中還有許多非常生活化的場面,如莫高窟第23窟的“雨中耕作圖”,畫面上烏雲密布,時雨普降,一位農夫正揮鞭策牛,雨中耕作;另一畫面則表現農夫一家三口坐在地頭,父子捧碗吃飯,農婦關切地註視著他們;而在另一塊地上,一個農夫正肩挑著莊稼往回走。這一妙趣橫生的田頭小景,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情趣。


歷史上敦煌曾經是遊牧之地,壁畫上也有不少反映畜牧業的畫面。
如莫高窟第159窟畫一山莊,門口立一中年婦女,手捧奶缽。阿難立其前,持缽乞乳。維摩立阿難後。右上側為一大母牛,腹下蹲一婦女擠奶。母牛張嘴搖尾,呼喚面前的小牛,小牛仰頭踢蹄,拼命前奔,然而頸上的套索,被一男孩用力拉著,不許它去。畫工緊緊抓住母牛呼喚、小牛前奔這一瞬間,將這對母子之間的舐犢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第148窟“牛王舐目圖”表現的是,善友太子赴龍宮取得摩尼寶珠,歸途中被弟弟惡友刺瞎雙眼,昏倒路旁,適逢群牛紛沓而至,牛王以舌舔善友目中毒刺,解其痛苦,並力護善友免遭踐踏。畫面上除表現牛王以舌舔善友眼睛外,還畫出了群牛在草場上悠然吃草的情景,整個畫面儼然就是古代的牧場。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重鎮,石窟壁畫中還出現了商鋪、旅店、酒肆等反映古代商業情況的畫面。如第85窟有一幅“肉肆圖”,是《楞伽經變》“斷食肉品”情節之一。畫工依經文,繪一肉鋪,鋪內豎立的架子上掛滿了待出售的肉,門前擺放了兩張肉案,一張案上放著一隻宰好的整羊,另一張案子上放著肉塊,店主正操刀割肉,案下捆伏一待屠宰的肥羊,稍遠處一隻狗在翹首仰望,似在期盼主人的恩賜。畫面雖與經文本意不相一致,但卻真實表現了晚唐五代敦煌地區商業市場的一角。


莫高窟多幅《維摩詰經變》中,都繪有“酒肆圖”,表現維摩居士“入諸酒肆,能立其誌”的情節。畫面為一酒店,內有數人,圍桌對坐,桌上擺著酒瓶和酒碗,大家正在開懷暢飲,維摩詰立桌前,手持麈尾,作高談闊論狀,店外一舞者翩翩起舞,一侍者端盤立。這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區商業發展的又一寫照。


莫高窟第61窟有一幅長13.45米、高3.42米的五臺山圖,是敦煌規模
最大的山水人物圖,也是最大的全景式歷史地圖。畫面詳細描繪了東起河北鎮州(今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500裏的山川地形及風土人情。畫中繪有城郭、寺廟、樓臺、亭閣、佛塔、草廬、橋樑等各類建築170多處,一些著名的史跡至今尚存。其間有高僧說​​法、信徒巡禮以及各種靈異現象。畫面中。最神奇的是,建築學家梁思成曾經三赴五臺山,尋訪一座叫佛光寺的唐代建​​築而未果。後來在《五臺山圖》中發現了一座優雅的寺廟和一座玲瓏剔透的寶塔,上面清晰地標註“大佛光之寺”。 1937年夏天,梁思成按圖索驥,終於在第4次上五臺山的時候,在深山中找到了佛光寺和那座亭閣式寶塔,發現都是保存完好的唐代木結構建築,這一發現甚至改寫了中國建築史的某些篇章。


莫高窟的經變畫,如唐《勞度叉鬥經變》中,描繪“外道”最終皈依佛法時,常常進行洗浴、剃度、揩齒的情景。揩齒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畫上畫的: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藥物,抹在牙齒上,再用牙刷去刷。有研究者統計,在唐宋壁畫中有14幅刷牙圖,其中唐代壁畫中的揩齒、刷牙圖是中國最古的口腔衛生方面的繪畫,並且所有的刷牙者都是蹲到地上的。現在公認的史實是:歐洲的第一把牙刷出現在公元1780年;1840年在法國生產,後來再傳入美國,敦煌壁畫上的刷牙圖說明,中國人的口腔衛生史比歐洲人早800年!
有人統計發現敦煌壁畫中一共畫了6000多件樂器,箜篌、琵琶、排簫、蘆笙、橫笛、古箏、銅鈸、拍扳、手鼓、鞀鼓、阮弦、胡琴、方響、腰鼓、銅鈴、撥浪鼓等無所不包,其中拉弦樂器胡琴還是敦煌壁畫中第一次出現的樂器。 1988年甘肅省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樂器復原的研究,最後由北京民族樂器廠仿製出了34種54件古代樂器,其中一種叫“方響”的樂器本已經失傳很久,根據洞窟壁畫中的形象仿製了出來。


壁畫中數以萬計的建築畫面,是一部從北朝到西夏800年間的形象建築史,比如第85窟有“製陶圖”,第321窟有“修建圖”。而壁畫畫的紡車、織機和歷代壁畫中的絲綢、棉、麻、毛織品圖案,不僅顯示出了古代紡織技藝的高超,也反映了“絲綢之路”絲綢貿易的繁榮。各種用途的車和造型多樣的船,說明了中國古代製造車船的先進技術。在唐代的《父母恩重經變》中,描繪有一個婦女推一輛四輪小車,小車中有一嬰兒酣睡,小車造型與現代育嬰車幾乎相同。壁畫中有大量軍事裝備方面的資料,古代兵器就有數十種。在西魏時期敦煌壁畫“500強盜成佛圖”中便可以看到馬鐙。馬鐙經由西遷的民族先傳到西亞,然後再傳入歐洲。北魏至元代壁畫中有不同形制的提系桿秤和天平,是考察衡量器的極好材料。壁畫上作透明狀的碗、杯、盤、缽、瓶的繪圖,數量幾近百件,其時代自隋經唐歷五代到西夏,所畫的這些玻璃器皿或是拜占庭式,或是波斯式,或為伊斯蘭式。有學者提出,中西陸上交通之道“不僅是絲綢之路,而且也​​是玻璃之路”。


壁畫中有不少日天、月天與諸星等天文圖像,莫高窟61窟甬道上畫有二十八宿神像並且穿插畫了黃道十二宮,不僅莫高窟獨有,而且是天文學方面的珍貴資料。宋初35窟“熾盛光佛並諸星”壁畫中僅以“人馬宮”等二宮代替天文圖像“黃道十二宮”的形式,這在國內外同類題材中是一種獨創。五代、宋、元壁畫中還有一些日、月天象圖。

大量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壁畫說明,敦煌石窟,不僅是藝術,也是歷史。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