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秦兵馬俑

區仕美補充資料

秦兵馬俑製作之初都是彩繪的,但經歷了2000多年焚毀、坑體倒塌和多次山洪沖刷等變故,出土時大多數秦俑的彩繪已喪失殆盡,即使殘存有部分彩繪,也由於保護技術的不成熟,很多秦俑在出土的短時間內便出現了彩色漸退、脫落的狀況。兵馬俑彩繪保護技術的成功,解決了古代彩繪藝術品保護的難題。根據文物專家介紹,秦俑在製作之初,從服飾、兵器到膚色、相貌,都是仿造真人真馬寫實製作的,所以勇士裸露的膚色一般都被塗成與正常膚色接近的粉紅色。



兵馬俑

    「從彩繪保護成功那一刻起,秦俑保護才走上科學之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祺說。

大多數秦俑已非色彩斑斕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3個坑,共有八千來個陶俑,2000多個已出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袁仲一說,它們原本都是通體彩繪,並且各不相同。  袁仲一說,很多人認為,兵馬俑出土時本是花花綠綠,因為考古人員工作不到位,它變成游客們所見的灰頭土臉。其實,2200多年來,秦俑坑曾歷經水火等磨難,一號二號秦俑坑被火燒過,一號坑是大面積過火,二號坑是局部過火,大量黑色灰燼殘留在夯土牆上。三號坑沒遇大火,但破損程度最為嚴重,陶俑基本被砸了個遍,有的碎成粉末,根本沒法修復。地處驪山腳下,3個坑都遭過洪災,再加上深埋地下多年及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蝕,使得絕大多數兵馬俑出土時已非色彩斑斕,只有或多或少的顏色殘跡。相對而言,二號坑彩俑保存得最好,但全身大面積有彩的俑只有十幾個。一號坑已經發掘出的1800多個陶俑,大多像本文開頭所說,只剩一些痕跡讓人浮想聯翩。

在歷史學家筆下,秦俑是亮麗的︰衣服色調明快,以紅綠二色為基調,已出土的彩繪秦俑中,70%以上的袍衣和俑褲是紅色或綠色,可謂大紅大綠。紅色是血與火的符號,象征著力量與地位,而綠色代表著豐收、富饒。

特殊工藝造就了特殊難題

歲月摧殘,秦俑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多數變得支離破碎,斑駁陸離,露出黑褐色。 這種黑褐色,是當年涂在陶俑表面粘合陶俑和顏料的生漆。時過境遷,它變成顏料脫離陶體的催化劑。

秦俑的彩繪工藝有點兒特殊︰先在陶體表面涂上1至2層生漆,後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刷上1至2層不同的礦物顏料,最後對眉毛、眼楮、胡須等細部進行描畫。漢代以後,彩俑大多沒有生漆打底。特殊的工藝造就了特殊的難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執行副領隊容波說,秦俑出土時,礦物顏料和生漆層均已老化,顏料內部、顏料與生漆間、生漆與陶體間的凝聚力和黏附力都很脆弱,而夾在中間的生漆層對濕度非常敏感,一旦失水會劇烈地收縮、龜裂、起翹、卷曲,拖著彩繪一起脫離陶體。

生漆層對濕度多麼敏感,科研人員做過一個實驗︰將彩繪陶片從相對濕度100%的保濕箱放到相對濕度60%的普通房間內,1分鐘後,生漆層的兩端明顯起翹,4分鐘後,大部分起翹。怎樣加固生漆層,是保護和修復彩繪的關鍵,也是難點。容波說,一般的加固劑,很難滲過生漆層使其與陶體、顏料重新緊密,也難阻止失水的生漆層劇烈皺縮。

除彩繪外,兵馬俑坑的保護與修復工作還有三大類︰陶俑、青銅器、土遺址,比較而言,彩繪的保護與修復最難。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祺說,出土時,許多彩繪像灰燼一樣浮在陶體上,風吹不得,手摸不得,特別脆弱,最佳搶救時間比其他三項短得多。

處理過的彩俑10年未變色

秦俑彩繪保護真正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助德國先進的文保理念和科研儀器,有了質的飛躍。在文保技術與研究方面,德國一直處于國際領先水平,1888年建成全球第一個文保實驗室。博物館遍布全國,達5000多座,逛博物館幾成全民興趣。
陝西豐富的文物資源吸引著德國人。接觸、溝通、協商,1992年,德國巴伐利亞文物保護局與陝西省文物局簽署協議,就秦俑文物保護技術研究進行合作,主要包括秦俑坑土遺址加固、秦俑彩繪分析加固、石質鎧甲修復技術以及秦俑修復技術改進4個方面。合作方式是雙方互派人員,德方以提供資金和設備為主,中方以提供彩俑樣本和研究方案為主。但如何保護、加固秦俑彩繪,對德國人而言也是新課題。袁仲一說,德國文物的彩繪不是用生漆作底。協議簽訂當年,現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總工程師周鐵前往巴伐利亞做研究。直至目前,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與文物保護修復的26人中,絕大多數去德國交流過。

尋找彩繪脫落的原因、分析彩繪層次和成分、研發加固劑加固彩繪,成為最後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題。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失敗,原地打轉的挫敗感蠶食著中德科研人員的信心,周鐵說,特別是1995年,無論是中方還是德方,對成功幾乎不抱希望。1997年,既能抗皺又能加固彩繪的技術終于在德國實驗成功︰先用聚乙二醇和聚氨酯乳液混合液敷滲,再逐級提高溶液的聚乙二醇濃度敷滲處理方法。

抗皺劑和加固劑聯合保護法簡便、易行、實用,尤其適用于發掘現場和不易移動的彩繪文物的保護。容波說,1999年4月份,考古人員開始進入二號坑棚木以下接觸陶俑,由于清理彩繪上的泥土耗時長,而彩繪保護是越快越好,稍有延誤便會失水卷曲、脫落,所以,保護工作只能在現場進行,那是用這套方法首次保護整體彩繪俑。

從開始發掘到完成保護,秦俑的清潔工作最耗時、最考驗耐心,一般需要一兩個月。容波說,要先用手術刀將粘附的泥土削至離彩繪面約5毫米處,然後用細而不銳的扦子垂直、密集地扎向彩繪面,扎松、扎散泥土,再用牙科調拌刀壓散泥土,最後滾動濕棉簽粘掉土垢。泥土與彩繪粘得太緊時,得考慮使用高濃度的保護劑。當時用抗皺劑和加固劑聯合保護法處理過的彩俑,10年後的今天基本沒有變色,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綠臉俑」。

在這跪射俑的方陣中﹐有一尊非常獨特的綠面跪射俑。這個俑除了白睛黑珠和黑色的頭髮之外﹐臉部全是被石綠顏料涂成的綠色﹐和其他一千多尊肉紅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為何他的臉是綠色的 ? 有人說﹐他可能是“ 軍中儺 ”﹐是在遠古軍隊中主持驅疫逐邪的巫術祭祀活動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軍中的巫師。

綠面的跪射俑

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有一個弓弩兵方陣﹐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組合而成﹐陣表是立射俑﹐陣心是跪射俑﹐每列8個﹐共20列﹐共有跪射武士俑160個。之所以稱之為跪射武士俑﹐是因為它們與秦俑坑中眾多陶俑形狀不一﹐它們的姿勢不是立姿﹐而是跪姿﹐上體伸直並和頭略轉向左側﹐雙目凝視左前方﹐雙手在胸右側一上一下握著弓弩。

這種俑在秦俑坑中顯得很獨特﹐因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米左右。其姿態優美﹐英俊瀟灑﹐神態莊嚴﹐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綰一發髻﹐髻根用朱紅色帶束紮﹐足登方口翹尖齊頭履。從一鞋底外露處可以看到﹐鞋底的針腳因為人著地後摩擦的輕重而疏密不同﹐其繩結痕跡清晰可見﹐其寫實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工匠們可謂匠心獨具﹐把跪射俑的形體塑造得惟妙惟肖﹐力求使靜態的雕塑給人以動的感覺﹐使其身上的甲片隨身體的曲轉而流動﹐腳上的鞋子隨著腳掌的著地而折曲﹐衣服的紋理也伴隨體態的變化而曲折飄浮。上身挺直﹐臀部緊貼左足跟﹐從而使身體的體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當射擊時﹐則重心穩﹐用力省﹐便於瞄準﹐容易射中目標。

抗皺劑和加固劑聯合保護法實驗成功的同時,周鐵等人又找到另一種保護秦俑彩繪的辦法——電子束輻照固法︰用水溶性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逐級敷滲,再用電子束輻照引發交聯聚合反應。 這種方法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容波說,優點是彩繪保護效果更佳,色澤自然,穩定性好,缺點是不適宜處理眼角、胳膊彎等彎曲部分,更為實際的問題是,所需設備費用昂貴,並且體積龐大,只能在室內作業。

對于秦俑彩繪加固技術,周鐵非常自信,目前已整體修復彩俑30多座,其中包括一些漢唐時代的彩俑。憑著這些,2004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拿回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憑著這些,2005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成為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就此承擔起國內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研究任務。最近,保管部文物修復室內,出自山東青州香山漢墓的若干件彩繪陶俑正躺在桌子上接受「整容」。

對文物盡量少干預,保持殘缺美,這一理念已跨越國界被廣泛接受。吳永祺一直強調,文物保護不是使其成為金剛不壞之身,而是在靜態下盡量延長其存留時間。 彩繪加固法再先進,也不能修復出大紅大綠的秦俑,臉部彩繪保存最多的「綠臉俑」,那份綠也是淡淡的、散見的。平日里,它和其他被整體加固過的彩俑藏在密閉空間內躲避塵土與光線,只有克林頓、普京這樣的貴客才能睹其真容。

陶俑出土時,有些顏料沾在泥土上一起脫落。周鐵認為,把顏料從泥土上取下來貼到陶俑上不成問題,難點在于怎麼對準位置,「文物保護研究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數字化延續文物壽命?

文物保護是項奢侈的事業。吳永祺說,首先要有文保意識引導,其次要有雄厚資金和現代科技托著,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搞不好文物保護。文保技術發達國家紛紛伸來橄欖枝,使他的科研人員迅速與世界接軌,比如與比利時楊森公司合作研究秦俑遺址及相關文物的防霉保護,與美國沙漠研究所合作研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室內大氣污染特征等。以保管部為例,現有化學、微生物、激光拉曼、文物保存環境4個實驗室,所配儀器設備已與德國同行看齊。周鐵說,這些設備總價值五六百萬元。

文物保護的未來之路,吳永祺認為數字化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向,以使文物的壽命真正永久延續,比如秦陵地宮,他希望將來出現一種技術,不用開膛破肚就能看到《史記》里描述的秦陵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2009年6月,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開始,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6月9日,秦始皇帝陵對外公佈了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大量陶俑 “身著” 彩繪,發現兵馬俑被焚燒痕跡,首次發現戰車上有 “盾”、戰車不同部位的不同木質……眾多謎團被一一揭開,世人看到2000多年前秦人真實的一面。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