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區仕美資料整理

最近隊友們舉行了城市漫步的活動,這一天把中環的行人天橋系統走過了,認識了城市設計的概念,也參觀了香港的歷史建築。more photos

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又稱中環行人天橋網絡,它是位於香港港島北部,近維多利亞港,中西區的一套行人天橋大型網絡設施。

系統由香港政府及中環各大地產發展商分期互聯建成。發展商包括香港置地、怡和、信德集團等,在部份地方設有樓梯及電動扶梯方便行人,而部份連接兩座大廈的天橋則設有空氣調節。在金鐘一帶有另一個行人天橋系統,經由炮台里、「長江公園」及長江集團中心,與中環的行人天橋系統連接。

1970年代,置地在當時的中環海旁興建康樂大廈(今怡和大廈),為方便行人來往,便興建了一條橫跨干諾道中的行人天橋,連接太古大廈(今遮打大廈),康樂大廈及香港郵政總局。置地亦在其發展的大廈之間興建多條行人天橋連接。1980年代初,交易廣場落成後,政府興建了一條行人天橋連接置地天橋,並沿海旁向西擴展,連接當時的中環碼頭及上環信德中心。一些位於皇后大道中的大廈,如渣打銀行大廈及中匯大廈,亦興建了行人天橋連接置地的物業,成為網絡的一部份。
1993年,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啟用,並經恒生銀行總行連接至政府興建的行人天橋。1998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機場快綫香港站落成,部份沿干諾道中興建的行人天橋被拆卸,改為連接國際金融中心。2000年後,政府再興建一條平行的天橋連接環球大廈與交易廣場。

中環系統

範圍
• 東:中環置地廣場、太子大廈、港鐵香港站、中環站
• 南:中環恒生銀行總行、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中環蘇豪區、半山干德道
• 西:上環信德中心、港澳碼頭、港鐵上環站
• 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中環碼頭、港鐵香港站

華人行前身為第二代香港郵政總局(皇后大道中)及第一代香港最高法院(畢打街)舊址,於1922年以呎價50元售出,1924年,第一代華人行建成。1985年,和黃地產集團收購華人行業權,由長江實業重建第二代華人行。

樓高23層(包括閣樓及兩層地庫),地面為商舖,21層甲級寫字樓樓面面積共達260,000平方呎。據報華人行在1970年代確實承諾興建行人天橋連接相鄰大廈而獲得2,100平方米的面積回贈;只因當年沒有把有關協議寫入地契, 或因地契條款漏洞多多,包括沒有為完工日期設限,令發展商得以開脫。

行人天橋系統由中環大地主置地公司於1970年代建立雛形,連接當時新落成的康樂大廈(今怡和大廈),與其他置地物業如遮打、歷山、太子大廈和文華酒店。

商業建築之間由一道道天橋連接,形成香港獨有的都市風景,天橋系統的建立,主要因為中區交通繁忙,尤其干諾道中路段,完全實行人車分隔,提高行人與汽車的流動速度與安全性;商廈之間的小型天橋則方便租戶與消費者。但有人感受天橋系統卻架空了庶民街道生活。利用高架天橋連接商廈和平台花園,令行人與街道生活割裂,無法建立感情聯繫,亦是一種社會控制的手段。

行人天橋打破了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界限

就如中環的四通八達建築群網路,一定是建築師熟悉了解之後,知道人們的需求,才作出人性化的規劃。」「建築通常會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如果以獨立的建築物來看,香港建築的特色也許比不上外國,但按照整個城市的形態為一個整體,很多建築物結合在一起就顯出特別的地方了。」香港建築師學會的嚴迅奇對本港建築如是談。

究竟甚麼是香港的文化?香港文化又帶來怎樣的建築性格?在嚴迅奇看來,香港地少人多,就香港人的生態而言,人們生活節奏快,似乎不願浪費每分每秒,異常注重效率,建築物的設計自然亦隨之講究實用性。

香港建築物在設計時還注重融合於交通網絡中,滿足人們生活急速,講求便捷的需求。嚴迅奇列舉了中環的三維交通系統——地下、地面以及天橋的有效結合。「各建築物之間都是有牽連的,從這幢大廈到那幢大樓,可以從四通八達的『通路』中盡情穿梭,打破了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界限。」

嚴迅奇還道出了本地建築物的最大特點:建築物和建築物之間,以及建築物與城市之間有種互動感和親切感,是相比其他城市的優勢所在。香港建築的實用性與外國相比可屬遙遙領先,這與城市性格以及港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不過,也許正是因為港人過於注重建築的效率和實用,難免忽略了公共空間的藝術性,造成了建築大樓千篇一律的設計。

「人們通常不會想到,這處是否需要添一個美麗的花盆,那處是否需要一片空地用來憩息,快節奏的實用文化全都體現在建築上面,造就了公共空間的文化。」

(本文摘自由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世界不是平的」第二集(1月14日)內容,節目主持為劉雅欣、葉冠霖,這集嘉賓是建築師嚴迅奇。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1/13/FC0701130004.htm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