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政府山」

區仕美資料整理

「政府山」可溯源自英軍於1841年管治香港後,將花園道、上亞厘畢道、己連拿利、雪廠街及炮台里所圍繞的山坡劃為行政及管治中心,稱為「政府山」。政府山具體範圍東至花園道,南至上亞厘畢道,西至己連拿利,北至皇后大道中。在這個範圍的政府建築計有中區政府合署(舊政府總部)、禮賓府(香港行政長官官邸)、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香港終審法院)等等。非政府建築則主要包括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會督府及香港動植物公園。

governmentHill
中區政府合署

中區政府合署分為中座、東座及西座;中座和東座大樓相連,在1957年建成,西座為後期加建。港英政府時期為香港總督、行政局及布政司署等的辦公處。


20世紀初的總督府相片

 

代表了香港歷史的政府山
隨著添馬艦新政府總部大樓於2011年建成及啟用,位於「政府山」的中區政府合署辦公室將會遷出,特首09年的《施政報告》已表示,清拆政府總部西座,改作商業用途,東中兩座改為律政司辦公室。古物古蹟辦事處曾聘英國保育建築師事務所進行研究,顧問報告建議,應保留建於1954及1956年的東、中座,因建築物具較佳建築及歷史價值,應進行歷史評級以作保護,但西座及在97年後加建的保安圍欄便可清拆,並遷移現時大部分車輛通道,將該處美化成公眾花園,成為座堂花園延伸部分,擴大「政府山」的綠化面積,更建議設立為「特別保育範圍」,範圍包括有香港公園、動植物公園、禮賓府花園、中區政府合署用地、聖約翰座堂與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之間的花園、炮台里一帶、聖公會用地等,以完整保留該區的獨特性,並能突顯該處見證香港殖民地歷史發展的意義。

中區政府合署(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位於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曾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的所在地及最主要辦公大樓。香港政府主要官員及部門,包括行政會議、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的辦公室、多個政府機構及大部分決策局,包括保安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均曾經在此辦公,並且曾經有46名立法會議員在此設有辦事處。

在葉靈鳳的《香港島滄桑錄》(1989)中這樣介紹政府山:皇后道花園轉角處有塊空地,一般被稱為瑪利練兵場,從這空地上,包括聖約翰大教堂,以至工務局等政府機關在內,這地方在以前就被叫做政府山,因為早年政府機關、總督府、郵政局等,都是設在小山之上。在瑪利練兵場西面山腳,面對著皇后道𣿬豐銀行後面,那座紅磚建築物就是前港督府,即今法國傳教會。之前總督的辦公室曾一遷再遷,由兵頭花園上面移至灣仔春園街一帶。若仔細留意從中環到香港仔的道路,沿路里程碑的計算,就是從莊士敦道的這座建築物開始。

曾經設於大樓的政府總部決策局/部門/立法會設施
• 東座
o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o 勞工及福利局
o 保安局
o 運輸及房屋局
• 中座
o 行政會議
o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o 保安局
o 運輸及房屋局
o 財政司司長私人辦公室
• 西座
o 中央政策組
o 公務員事務局
o 發展局
o 教育局
o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o 環境局
o 民政事務局
o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
o 政務司司長私人辦公室
o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
o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o 46名立法會議員辦事處[
o 政府牙科診所


添馬艦發展工程完成後,行政長官、行政會議及政府總部亦已經遷離中區政府合署。2010年9月,政府推出《回復綠色中環》計劃諮詢公眾意見。內容包括保育東座及中座,改為律政司辦公大樓;而西座則重新興建為商業寫字樓大廈
回復綠色中環 - 中區政府合署新面貌
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為2009-10年《施政報告》公布「保育中環」的八個保育項目之一,倡議獲公眾廣泛支持。有關保育計劃主要會保留相連的中座和東座大樓,待現時的使用者於二○一一年年底遷往添馬艦新政府總部後,轉作律政司的辦公室。西座大樓於一九五九年落成,為一單棟建築物,歷史價值和建築特色較低,會拆卸作商業發展,並提供土地在中區這一帶建造一個新的花園,供市民享用。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擬議計劃有四個特點:
加強中環的綠化環境、
改善行人連繫、
保育現有文物區和
確保建築設計與四周的發展共融。
「在四個特點中,加強綠化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以回復中區綠化空間為目的,拆卸西座大樓後,將闢建總面積6,8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這包括發展商在西端5,720平方米發展用地內提供的公眾休憩空間,以及東端的政府土地,面積與皇后像廣場面積相若。闢建公眾休憩用地,可讓中區政府合署回復到中座、東座和西座三幢大樓仍未興建時的舊貌,並把綠化範圍由香港禮賓府向下伸延至炮台里和雪廠街。所有現存的古樹名木,包括中座中庭的紫檀樹,均予以保留。

擬在發展用地西端興建的商業大廈總樓面面積為42,000平方米,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以上150米,樓高約32層。新建的商業大廈低層會採用全綠化外牆和平台的設計概念,可以舒緩皇后大道中和雪廠街這個交通繁忙的路口視覺上的壓迫感。公眾休憩用地和背靠的翠綠山丘將有助優化附近古蹟和歷史地標的環境。行人可由皇后大道中經炮台里或新建的商業大廈直達公眾休憩用地。一條新建連接嘉軒廣場的園景行人天橋,將與中環現有的行人天橋網絡連接。

新建的商業大廈會從雪廠街往後移,以便進行道路擴闊工程,並提供較大的行人通道空間。擬議計劃能平衡保育與發展,是負責任的方案,既回應了市場對中區商廈持續的需求,同時顧及公眾對優質城市環境的需要。

3幢政府大樓建成於50年代—東座在1954年落成,中座於1956年落成,西座在1959年落成,是典型的現代主義建築,以實用為主的建築風格,美學上的主要考慮是建築物的比例和崇尚簡約線條,卻沒有多餘的裝飾,同類型的建築還有在1962年建成的香港大會堂和在1958年建成,但已拆卸、等待「重建」的天星碼頭。

專家的研究報告建議保留中座及東座,並作適當的用途,而新的用途須配合原來設計,並須對原政府總部所在地予以尊重,政府將安排兩座建築物改作律政司辦公室。至於建築特色相對較低的西座會被拆卸,部分土地用作公園,餘下的便作商業發展。不過,3座政府辦公樓建築價值的重要性,卻遠遠不及其所在地「政府山」的歷史價值。

政府山是香港開埠以來涵蓋宗教、政治、法制建築的權力中心,以花園道、上亞厘畢道、忌連拿利、雪廠街及炮台里為邊界,當中包括多幢法定古蹟,如聖約翰座堂、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禮賓府等,而且區內綠樹成蔭,與毗鄰的動植物公園和東面的香港公園連成了中環鬧市中的一片翠綠空間,在密不透風的石屎森林間發揮市肺作用,內裡都是比較低矮的建築物,與周遭的樹木互相協調。百多年以來,政府山的改動甚少,可說是很難得地仍保存了開埠時的完整性。規劃署「香港最具景觀價值地點研究」報告中,更將該區評為具最高景觀價值的地段。


聖約翰座堂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中環炮台里一號)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Former French Mission Building),又譯前法國海外傳道會大樓,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位於香港島中環炮台里,現時為香港終審法院的所在地。1915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當時主要在越南以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兩廣和東北傳教)購入該座建築物重建,作為行政總部之用途,工程於1917年3月完成,外觀一直維持至今。香港日治時期,日軍曾經佔用該座大樓為日本憲兵總部。1953年,香港政府購回大樓,最初為香港教育署總部,1965年改為維多利亞城地方法院,其後於1980年再成為香港最高法院所在地。1983年,大樓再改為香港政府新聞處辦公室,1989年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1997年起,該大樓用作香港終審法院。

重建於1917年的大樓,屬於新古典風格,現時在香港已所剩無幾。整座大樓以花崗石和紅磚蓋成,樓高三層,並附有地窖及角樓。而其北面有一座圓頂的小教堂。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城市規劃會委員及古諮會成員林雲峰曾表示,政府總部、美利大廈等都是上世紀中殖民年代的優秀建築,其中美利大廈設計實用,窗戶方位能避開西斜的日光,可說是有著節能環保概念。他又指法國巴黎的舊城保育區,能帶動區域旅遊經濟的發展,所以建議港府舉辦設計比賽等活動,作提升保育區規劃質素之用。


美利大廈

美利大廈窗口方位經過精心設計,以防止過多的直射陽光進入,此設計於1994年贏得「建築物能源效益獎」的優異獎。

政府山一詞,並非新詞彙,早在 1841 年已經出現。開埠時港府將雅賓利渠與忌連拿利渠之間的山坡闢為政府用地,定名「政府山」( Government Hill )。後來山坡上陸續建了砵甸乍府第(法國傳道會大樓原址)、輔政司署(政府合署東座)、美利砲台(砲台里)、總督府(禮賓府)、聖約翰座堂等;美利炮台,又名中央炮台,是香港開埠後英軍在香港設立的第一座炮台,位於現時香港島中環中區政府合署的附近,即炮台里一帶,鄰近當時的美利操場。炮台建於1845年,負責防衞整個維多利亞城。炮台因位處較內陸位置,隨着維多利亞城的發展,最後於20世紀初棄用。
美利炮台鄰近的軍事建築包括美利兵房、美利操場及威靈頓兵房 (位 於 今 日 軍 器 廠 街 警 察 總 部 附 近 , 舊 日 威 靈 頓 軍 營 以 北 , 落 成 日 期 和 皇 家 炮 台 相 若 ) 等。現存於中環的炮台里,就是因為美利炮台而得名。

現時香港對於古蹟的保護,可以分為點與面的保護,有些地方因為有大量的古蹟群,聯合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所以需要一片的保護,如屏山文物徑就是將大批的古蹟如七星樓、私塾、祠堂等一大片古蹟聯合起來保育。不過這在香港只是少數,而較多的則是以點的建築作保育的對象,例子俯拾皆是。


前立法會大樓

立法會大樓(Legislative Council Building)位於香港中環昃臣道8號,建成於1912年,建築風格呈現新古典主義,並揉合遠東地區的建築特色,大樓上的泰美斯女神像是香港法治的著名象徵。大樓外部於1984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曾先後用作最高法院及立法機關,在香港日佔時期更曾經被作為日軍憲兵總部。隨着香港立法會在2011年10月遷往添馬的立法會綜合大樓,大樓移交給司法機構改為香港終審法院,預計2015年投入服務。


最高法院大樓與皇后像廣場 (1942)


1915年的最高法院大樓,可見鄰近的香港會及舊大會堂

2009年4月16日,行政長官曾蔭權宣布同意將立法會大樓移交司法機構,作為終審法院大樓。。這座樓高三層的建築物由花崗石建成,採用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同時揉合遠東地區的建築特色。整座大樓仿效古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以典雅的拱頂作冠飾,四周更築有每根高17米的愛奧尼亞式圓柱,中央為圓頂建築,雄偉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大樓的四坡屋頂以雙層中國瓦片鋪砌,並用雕琢華美的中國傳統柚木托架承托屋簷。柚木托架上雕有祥雲圖案,可見大樓的建築亦受中國建築藝術的影響。 為配合香港的亞熱帶氣候,大樓地下築有拱廊,一樓築有露台,以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大樓內部,以及提供散熱功能。

大樓面向皇后像廣場的中央門廊部分築有三角楣飾 Pediment
(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特色)

三角楣飾是希臘羅馬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常用的建築
橫樑上一種三角形的裝飾形式,由柱子或壁柱支撐。


三角楣飾及拱頂

皇家盾形紋飾、真理之神阿勒忒亞 ( Veritas )
及憐憫之神克勒門提那 ( Clementia ) 雕像

楣飾頂部為英國國徽為設計的皇家盾形紋飾:左上方與右下方各刻有三頭獅子,代表英格蘭;右上方的一頭獅子代表蘇格蘭;左下方的豎琴代表愛爾蘭。盾徽由英格蘭獅子及蘇格蘭獨角獸護持,頂端雕有皇冠,下刻有最高統治者的銘辭「DIEU ET MON DROIT」(我權天授)。倚在皇家盾形紋徽兩旁各有一尊雕像,左面為真理之神阿勒忒亞 ( Veritas)雕像,右面為憐憫之神克勒門提那 ( Clementia)

遮打花園原址前身是香港木球會,英國人認為香港平地少,要發展務必靠填海,故 19 世紀着力於填海工程。1890 年 4 月 2 日,為紀念中環填海工程動工,由當時訪港的干諾公爵豎立該基石。1975 年,當時政府認為木球會屬私人會所,佔用公共地方不太恰當,木球會遷至黃泥涌峽,土地則成為港鐵中環站的建築工地。中環站 1980 年啟用後,原址改建為遮打花園,當途人經中環地鐵站 J2 出口向前行,便可見到這基石,


1903年的原址,當時為香港木球會的球場。


皇后像廣場 Statue Square

廣場原本豎立多個銅像,除了現存的匯豐銀行總經理 Thomas Jackson (昃臣爵士),以表揚他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外,還包括維多利亞女王、英王愛德華七世、王后雅麗珊、英王喬治五世及王后瑪麗等銅像,可謂王室家族的權力展示。 香港日治時期,日軍熔了多個銅像製作武器,維多利亞女王銅像被日軍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則豎立了一個石碑,宣告香港已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王銅像歸還,但放置銅像的位置在 1940 年代末期計劃擴闊遮打道工程,女王銅像改為放置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原址則只剩下昃臣的銅像。

廣場原本豎立多個銅像,除了現存的匯豐銀行總經理 Thomas Jackson (昃臣爵士),以表揚他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外,還包括維多利亞女王、英王愛德華七世、王后雅麗珊、英王喬治五世及王后瑪麗等銅像,可謂王室家族的權力展示。 香港日治時期,日軍熔了多個銅像製作武器,維多利亞女王銅像被日軍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則豎立了一個石碑,宣告香港已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王銅像歸還,但放置銅像的位置在 1940 年代末期計劃擴闊遮打道工程,女王銅像改為放置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原址則只剩下昃臣的銅像。


1920年代的皇后像廣場



最盛時期,皇后像廣場裡共有9個銅像。

政府於1950年代重建皇后像廣場,加建了噴水池、涼亭及園林綠化設施,具包浩斯的建築風格。廣場北面的干諾道中行人隧道於1959年4月2日啟用,是香港首條行人隧道,連接愛丁堡廣場碼頭及香港大會堂。1980年2月12日,港鐵中環站及其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出入口(K出口)啟用,川流不息的行人成為了皇后像廣場平日的特色景象。

包浩斯風格最突出的一個思想,就是「形式源於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簡單地說,便是建築物及各組成部份的設計均以功能為原則,以乾淨線條取代沒有實際用途的雕琢裝飾,力求以建築物的形式忠實地表達它的用途。與殖民時期或愛德華時期著重花巧裝飾的風格大異其趣。

中環街市窗戶的設計,也是包浩斯的特式。窗戶不再是在牆壁上開一個一個的口子,而是以橫向線條造成長條形的「窗牆」,成為牆壁的一部份,可說是今天常見的玻璃幕牆的始祖。窗牆的功能,便是使一向擠逼潮濕的街市,得到最佳的天然採光及通風效果。

政治美學
曾經在政府部門工作 5 年,早年經常出入政府山的學者陳雲,認為政府山的價值除了歷史建築,還有很多別具象徵意義和價值、隱含在政府合署建築群的細節和風
景。這些元素,他稱之為「政治美學」。

線條
政府合署建築群外形方方正正,門面樸素,以 50 年代港府的財力和權力,本來可建一批高大輝煌的建築,但當時政府非常克制,沒有擺出一副官威,行政中心看上去跟水務處、郵局,甚至官立小學差不多,予人謙卑、平和、毫無壓力的感覺。陳雲更說:「市民一向可以自出自入,直至 2003 年 50 萬人大遊行之後。」

字體
各座入口的名字,以楷書和隸書混合體標示。楷書公正、官樣,便以隸書柔化,秀麗而不花巧。「無形中帶出當時政府的管治信息,秀麗的書體隱去權威,代表低限度干預。」

麻石
50 年代未有先進器材,以人手將麻石打磨砌成圍牆或者一些基柱,手工其實很貴,但就象徵「建基於大自然」的一種深層而內斂的政府權威。

綠帶通道
政府山上有很多天然綠帶,種滿松樹、桑樹、葵樹,亦有很多野生小動物棲息。陳雲回憶:「以前辦公室正對一片樹叢,工作得悶,或者吃飯休息時,望向窗外經常都發現松鼠和葵花鸚鵡蹤影。」除了綠帶,山坡之間還有很多通道,四方八面通到政府總部,陳雲分析,綠帶可柔化王權,穿透的通道更是面向市民的政府回應大眾基本需要自然而生的。

教堂
象徵一種普世價值觀監察,是一種建築格局的隱喻。為什麼政府總部建在教堂旁邊?

聖約翰大教堂

俗稱大教堂,位於花園道,1847年奠基,1849年建成,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其間在1865年進行擴建工程,成為今日的模樣。二次大戰期間,日軍曾以該教堂為總部。二戰後多次重修,舊貌仍得以保存。正門前有紀碑一座,用以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殉難者,旁邊地下平放麥士維士兵的墓碑,以紀念在香港保衛戰時在教堂前殉難的士兵。教堂北牆上另有威廉大尉紀念碑石,以紀念他在1857年時於廣州城下殉難。現時,它仍是對公會港澳教區的主堂。

寧要舊回憶 不要新地標
從保留中環警署、甘棠第建築以至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事件都引起市民廣泛的關注,都可見社區發展及集體回憶已日漸為市民重視,政府豈能因主政者的好大喜功而破壞現時政府山這個重要的香港歷史文物。因此民主黨的建議是把添馬艦的新總部作為特區政府最高的決策中心,大規模削減政府建議的發展規模,只讓特首辦公室、行政會議及各司局級最高級的官員進駐,不但新總部的高度可進一步縮減,保護維港海旁及山脊線景觀,而總部佔添馬艦用地的發展比例亦可減少,讓市民有更廣闊的海旁休憩空間,最終目標是建立一條貫通西環中山公園至添馬艦的海濱走廊。
而現時的政府總部的建築物則應該保留,作為政府各局的副秘書長及以下官員辦公室;而因政府總部搬遷而騰空出來的空間,則可改為一間「政府博物館」,讓市民增加對香港政府的歷史及運作的了解和認識。相信這個建議不但可以保留這些重要的歷史文物,限制發展的模式亦可回應市民及關注團體對中區未來由於過度發展,而以致額外交通需求的憂慮。

香港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歷史及社區記憶,而不是一個人工的地標。

發展的背後

倘若政府山將來被出售予私人發展商,政府諮詢文件裡的建議根本沒有追溯權力,一大片所謂「公眾花園」只會成了虛名,淪為發展商的私人土地,市民自由出入的權利被賣了,更難以保證商場頂部的樹木得以倖存。到頭來,商業不單不會促進保育,相反,保育倒成了商業的消費工具,借作保育地段商業化和私有化的掩體。政府山從開埠到回歸,已經成為了香港行政及法律的權力中心,具有一種深層象徵意義,在這重要議題上,政府卻以虛構、沒有法律效力的諮詢內容,以圖借市民的手來淡化政府山的象徵意義。轉眼間諮詢期於月底便將要完結,市民大眾對發展內容仍未有廣泛的討論和了解,眼下實在有需要延長諮詢期以讓普羅大眾建立討論空間和共識取向。

前車可鑑

說到底,整個發展計劃最終還是售予私人發展商的商業項目,而在這一前提之下,政府在出售後根本沒有權力可以影響發展用地的各項設計,擁有地權的發展商沒有義務為政府定立的保育項目進行保留,只要符合城規條例便可以進行發展,可是城規會的職責不是負責保育項目,只會聆聽來作為意見之一。但在政府諮詢文件中,卻從建築外型,乃至於天橋設計都彷彿落實無誤,這無疑是誤導市民對政府建議方案 (出售政府山) 的取向。

尖沙咀前水警總部1881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前水警總部是首個讓私營機構參與保育和發展為旅遊設施的項目,政府在當時的文件中描述「就推動文物旅遊方面,規劃署現正進行一項研究,將尖沙咀前水警總部保留,並發展作為文物旅遊景點」。並於其後發表了一份有關前水警總部的發展建議書,提出了若干建議。最後「發展商長江實業投得該處發展權,把其改建為五星級古蹟酒店,面目全非。後來長實向城規會申請縮減酒店房間數目以增加商場比例來謀利,政府亦沒有追究補地價的問題。

前水警總部原本綠樹成蔭,原有 192棵樹木,長實中標後一度要求砍伐園內逾 70%樹木,被城規會駁回,後來長實闖關成功,現在僅有 18棵樹得以倖存。日後酒店房間收費媲美五星級酒店,套房每晚收費最高達一萬元,非一般人負擔得來,普羅市民根本無法享用這古蹟。營運了一段時期後,有市民到酒店後園打算拍照留念,卻又被保安以私人地方為由喝止。

「地政總署當年與長實訂立 1881地契時,留了很多灰色地帶,並無具體列出保育要求和營運管理規範等,換言之長實是可以「為所欲為」。現時長實每日只會在指定時段安排市民參加免費導賞團參觀酒店內部,而只有 1881前方的露天廣場是可以讓市民與遊客自由拍照。」

保 存 文 物 區
用地附近有法定古蹟、歷史地標及其他「保育中環」項目,包括前法國海外傳道會大樓、聖約翰座堂、香港禮賓府、中座和東座大樓、美利大廈及香港聖公會建築群。用地坐落於中西區文物徑中環線的中央位置, 而該文物徑是本港市民和遊客常到之處。闢設公眾休憩用地有助提升這些法定古蹟和歷史地標的環境, 讓市民共享一個饒富歷史文化氣息的舒適環境

添馬艦新政府總部來年落成,將是主要政府部門辦公室。中區政府合署的部份建築物,將會保留,作保育用途。發展局目前計劃,中座、東座將會保留,而西座則會拆卸,地皮交地產商發展,建地底商場,及一幢甲級商業大廈,高三十二層。地產商須闢地綠化,建公眾休憩空間,大小與皇后像廣場相若。是為了 ………..

中環的優質商廈在供不應求之下,租金只會繼續飆升,隨時可能會再造成另一個泡沫。另外租金的不斷上升,加重了不少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甚至會妨礙外資來港投資。要解決這個問題,當然不是要政府用行政手段去壓抑租金,因為這是干預市場的行為,不利香港自由經濟市場。

作為一個有遠見的政府,應該運用土地的供應量,去調節市場對商廈的供求,令市場可以健康發展。相信大家都知道現時中環核心金融區土地已所剩不多,所以當添馬艦總部落成後,原來政府總部的地皮便成為政府唯一用作調節中環商廈用地的工具。所以如果政府真如議案所言(議案最終不獲通過),禁止出售政府山的地皮,政府又如何調節市場的供給呢?而且當市場知道政府已無地可用時,在商言商,一定會把租金再進一步提升,況且土地有限,不愁沒有東家,長遠而言只會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文匯論壇)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