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斯里蘭卡 區仕美資料整理

1830年代,英國將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大批遷至斯里蘭卡,並扶持其佔據了各個方面的主導地位,由此與當地的主要民族僧伽羅人結怨。斯里蘭卡獨立後,泰米爾人於1972年成立了猛虎組織(1976年 改稱 「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走上「獨立建國」的道路。1983年,猛虎組織與斯里蘭卡政府開戰,戰火一度蔓延到可倫坡。1987年,印度出兵協助斯政府清剿猛虎組織,迫使其簽訂停火協議。1990年印軍撤離後,猛虎組織重新反攻並迅速控制北部廣大地區,在賈夫納半島建立起「泰米爾政權」,此後雙方戰爭不斷,目前已造成6萬餘人喪生。

在挪威等國斡旋下,2000年 起雙方開始和談,2002年2月,猛虎組織與斯政府在斯德哥爾摩簽署了一份永久性的停火協議,斯政府也於當年9月4日解除了對猛虎組織的禁令,使其成為合法組織。同年9月16日 至 18日,斯政府和猛虎組織在泰國東南部春武里府的梭桃邑海軍基地舉行了首次和談。 6年來,儘管雙方先後進行了8 輪 直接談判,但他們之間的武裝衝突一直不斷,停火協議已名存實亡。

2009年 5月15日斯里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已宣布,將在48小時內解救出猛虎組織控制區內的所有被困平民,並將收復所有被該組織控制的領土。5月16日斯里蘭卡政府軍收復斯反政府武裝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猛虎組織)控制的最後一段海岸線。同日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總統在約旦訪問時說,斯政府軍已經擊敗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猛虎組織)。5月17日猛虎組織承認與政府軍長達25年的戰爭失敗,宣布放下武器,結束與政府軍的戰鬥。斯里蘭卡政府方面則表示無法相信猛虎組織「放下武器」的聲明,政府軍將繼續進攻猛虎組織控制的最後一片叢林,以收復「每一寸國土」。5月18日,斯里蘭卡政府軍在穆萊蒂武區擊斃反政府武裝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最高領導人普拉巴卡蘭後,宣布斯里蘭卡內戰結束。


Anuradhapura

位於文化金三角的北端,是遊客到斯國探訪古蹟文化之旅的第一站; 在1500年的歷史中這座城市一直都是身為斯里蘭卡的首都,如果所有的考據正確的話,表示在羅馬還沒建立之前,這個城市早已經是繁華之都了。Anuradhapura 是斯國人心裡的聖都,目前分為兩個部分古城、新城,古城是主要的遺址保留區域,這豐富的王朝遺址或是寺廟等一直到1912年才被英國的考古學家從深林中發掘出來,是目前斯國最據文化資產的地方,認真論起來也可以說是東南亞裡算出來數一數二的文化中心了。

Anuradhapura –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located in the north central part of the Island was the first capital (5th century BC - 9th century AD), the centre of the island's Buddhist civilization and undoubtedly the grandest city of ancient Sri Lanka. In antiquity and the interest, it is the equal of any ancient 'buried city' in the world. The oldest historically documented tree on earth (over 2,200 years old) - The Sri Maha Bodhi, brought as a sapling of the tree under which the Buddha attained enlightenment, and the island's oldest Buddhist shrines - some dating back to the 3rd century BC, impressive white 'dagabas' (relic chambers) and monuments embellished with handsome stone carvings or sculpture, pleasure gardens, beautifully executed stone baths and ponds and a superb irrigation system of reservoirs and canals are the main attractions of Anuradhapura.

Anuradhapura 阿努拉德普勒城市以 Sri Maha Bodhi Tree 為中心發展,曾經為昌盛的宗教、政治中心(斯國高達 75% 的佛教徒),當然這棵聖菩提也在1982年名列遺產名錄。曾經是佛祖圓寂的菩提樹 根據記載:Anuradhapura 的菩提樹種植於 公元前 288年,而樹源是來自於釋迦牟尼佛圓寂的那棵菩提樹,是這樣的:這棵斯菩提樹 (Sri Maha Bodhi Tree),是在西元前三世紀時,由阿育王的妹妹 Sanghamitte 公主,將佛祖釋迦牟尼頓悟時依靠的那棵菩提樹籽冒出的新苗、或是說分枝,帶到這裏栽種而長成的,目前也被確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種植被子植物,在斯國,這棵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的菩提樹,可以說是戒備森嚴,需要經過層層的檢查關卡(人身檢查),才可以靠近。




Ruwanweli Seya

Specific places to visit are - the Brazen Palace (2nd century B.C.), with 1600 significant stone columns are the remains of a magnificent multi-storied residence for monks – an engineering marvel at the time.



Ruvanveliseya佛塔(大寺塔),興建於西元前2世紀。

Ruvanveliseya佛塔塔高102公尺。

Brazen palace

Ruwanweli Seya (2nd century B.C) the most famous of all the dagoba’s, originally depicted the perfect water-bubble shape that modern restoration has not been able to accurately reproduce, Samadhi Buddha (3rd century B.C.) regarded as the finest rock culpture in the island - depicting the Buddha in a state of deep meditation, Isurumuniya rock temple (3rd century B.C.) known for its rock carving of the “Lovers”, Kuttam Pokuna, twin ponds (3rd century B.C.) which were used by monks of this glorious era as a bathing pool. Thuparama (3rd century B.C.), the oldest dagoba in the island – enshrines the right collarbone of Buddha, Ratnaprasada with the best preserved Guard Stone, Mahasena’s Palace with its renowned Moonstone, Abayagiri and Jetevanarama – a huge dagoba said to the largest brick built structure in the world.

斯里蘭卡的佛塔建築約自公元前三世紀由印度傳入,阿努拉達普拉古城遺址中,現存幾座斯里蘭卡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多寶羅摩塔(Thuparama Dagaba)、魯班瓦力塔(Ruwanweliseya Dagaba)、與祇園山塔(Jetawanarama Dagaba)。 其中多寶羅摩塔是斯里蘭卡最早的佛塔,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當時的國王天愛帝須 (247-207BC)建此塔供奉佛缽與佛陀頸骨舍利。於1862年重新修建,現呈鐘形,高19公尺,此塔四周還殘留有許多石柱,上覆以塔蓋,塔蓋現已不存。

Thuparama佛塔 斯里蘭卡最早的佛塔,建於西元前250-210年,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Mahasena's Palace This ruined palace northwest of the Abhayagiri is notable for having the finest carved moonstone in Sri Lanka. This is a peaceful wooded area full of butterflies, and makes a good place to stop and cool off .

 


三大佛塔之一的Juthavana 佛塔(Dagoba)。
也是最高的磚造佛塔,高達115公尺





At the entrance to the rock temple is a large pond. Above the pond there is a carving of bathing elephants and on the top level of the stairs there is another carving of a man seated in a royal pose and a horse head. This carving is thought to be carving of Agni and Parjanya. Parjanya is the god for rain.

Isurumuniya is most famous for the stone carving of a couple located there. This carved stone was found in the royal pleasure garden and brought here. There are many interpretations for this carving.

Isurumuniya is famous for the stone carving of ’ The Pair of Lovers’ .  This depicts  a young couple in love.  Some are of the view that this represents Saliya, the son of  Dutu Gemunu and Asokamala. Prince Saliya gave up the throne to marry the  ‘Chandala’ ( a cast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owest in the hierarchy of castes )  girl  called ‘ Asoka Mala’   with  whom he had fallen in love. The figure at the middle of the two lovers , they say, is King Dutugemunu who has come there to give his  blessings to the couple.

Polonnaruwa 波羅那露瓦古城 – this medieval city,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rose to fame as the capital (10th - 12th century AD) after the decline of Anuradhapura. The entire landscape of the region is punctuated by huge man-made reservoirs, the most famous of which is the Parakrama Samudra or the Sea of Parakrama, larger in size than the Colombo harbour. The monuments are relatively well preserved and give clear evidence of the glory of Sri Lanka's past. Highlights are the Royal Palace complex including the Kings Palace and Audience Hall, the Quadrangle with its concentration of ancient heritage and the spectacular Gal Vihare complex of four massive images of the Buddha, cut from a single slab of granite - a highlight of ancient Sri Lankan rock carving. Som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the Hindu influence – the Temples of Shiva, intricate statues of Hindu Gods, fascinating Budhis temples, the Lankatileka and Watadage, the Galpotha, the Lotus bath, the Kiri Vihare Dagoba and the remains of a former Temple of the Tooth are other impressive sights.

Polonnaruwa是斯里蘭卡的第二任首都,在11世紀斯里蘭卡人驅逐印度人後,發現Polonnaruwa的自然條件更適合生存,於是遺棄當時已有1500年歷史的Anuradhapura,搬到這裏居住


Polonnaruwa於14世紀起趨於荒廢,直至20世紀初,
才復建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


Potgul Vehera 圓舍利殿


昔日的城市,現在只剩下一根根石柱


Gal Vihara 於此寺廟內有三座不同形態的大佛,
由左至右分別是坐佛,站佛和卧佛

Lankatilaka Vihara 由 Parakramabamu 國王於十二世紀所建的佛殿,高五十五尺,面積有一千零九十二平方公尺,可惜圓形的屋頂已經崩塌, 其宏偉的外型及外牆細緻的石刻圖案,都令我看得如癡如醉


Lankatilaka Vihara Buddhist monastary on a rock,
Kandy, Sri Lanka. 14th century.

波隆納魯沃古城裡不僅有考拉斯時期的婆羅門教遺址,還能看到帕拉克拉馬一世於12世紀時修建的花園城市遺跡。 古城為十一世紀的皇城,建有皇室浴池和樓閣。閣中有石雕柱,閣門立獅,以月亮形石為臺階。古都的大型人工湖,為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所建造。

波隆那汝瓦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作為首都,歷史上發展的黃金時期是國王帕拉卡馬巴胡一世Parakkamabahu I (1153-86) 與尼桑卡馬拉King Nissanka Malla (1187-1196)兩位國王在位時。此段時期,無論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發展都達到最盛。帕拉卡馬巴胡國王一世勤政愛民,積極整頓國家內憂外患不安的政局,進行對外貿易與交流,包括阿拉伯、東南亞諸國與中國。佛教經過數十年的劫難後,在其領導下展開了新的局面。

帕拉卡馬巴胡國王一世興建了著名的佛教大學Alahana Pirivena,至少可容納一萬名學子,校區面積超過80公頃, 建築設備可謂一應俱全,包括有可容數千人的講堂、禪堂、餐廳、宿舍、藏經閣、醫院、藥草浴池、火葬場等。同時還興建多所佛寺,如祇園寺、楞伽提羅迎寺Lankatilaka與Gal Vihara。於近王宮處,建造一圓形佛寺供養佛牙。

Lankatilaka 佛殿中央一尊以磚砌塑高達13米的佛像,這是斯里蘭卡現存最高佛殿之一。佛像頭部、雙手均已破損,現僅存殘破的身軀。這時受到南印度的Chola王朝的藝術工匠協助,興建了許多建築與雕塑,注入了新的藝術風貌 這段時期可說是斯里蘭卡佛教藝術的文藝復興時期。

這時期的建築風格氣象開闊而宏偉,國王帕拉卡馬巴胡的皇宮堪稱經典之作,原為一座高七層有一千多房間的岩石與木構的建築,宮殿的圍牆厚達三米,從現存斷垣殘壁中,仍可見千年前建築的雄偉與華麗。皇宮東面是會議廳 (Audience Hall),是國王臨朝聽政與朝臣會商國家大事的地方。現僅存地面的基座與石柱,台階分為三段,前兩段入口處地面都有一個美麗的月石,第三段左右兩側則是守護神獸,每一段台階兩旁的的護欄與神獸造形設計的都極為巧妙而完美。


Polonnaruwa with inset showing Jetavanarama Area

帕拉克拉瑪巴胡國王是錫蘭歷史上最傑出的國王之一,他驅逐腐敗的僧侶。致力促進人民幸福,留下了不朽的功業,並將波羅那魯瓦建築成為一座堅固的城市,城內包括王宮、樓閣、亭榭、游泳池、公園、遊樂園和佛寺。在宮殿的廢墟上,到現在還保存著當時待客的大廳,以及為僧侶建造獨特的蓮花浴場。它所塑造的許多大佛像和所建的神壇,也完整無缺的保存著。其中屹立著巨大的四十四尺高的釋迦牟尼佛像,最能使人覺得涅磐的淨境近在眼前。

遺址散佈在帕拉克拉瑪巴胡國王建造的大型人工湖東岸的北部。這個人工湖,是國王對斯里蘭卡最大的貢獻,占地一萬八千畝,是國內最大的灌溉系統。這個人工湖在八百多年前,曾被入侵的泰米爾人所破壞,後來又加以修復。主要的遺址有突出于湖區的巴胡一世的宮殿舊址、供奉佛牙的西塔達克和哈塔克兩思遠、尼山卡摩羅寺院,以及圓形的祠堂等。其中,城內的王宮坐落在舊市區的中心地帶,是帕拉克拉瑪巴胡大帝七層宮殿的遺址,一樓大廳面積有四百平方公尺,現存的遺址只到二樓階台而已。但從廢墟的結構、厚重精緻的剪綵,可以想像當年這棟超級皇宮的宏偉華麗,同時皇宮的排水系統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來看,也感覺得到它的複雜。

皇宮西邊湖岸旁是一個很大的水閘 ( Ancient Sluice),利用這個水閘和所建的渠道引水灌溉所有的農田,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代的憎伽羅人已有很進步的水利工程技術。水閘南邊是一個湖濱休息室,據說這裏曾經是一個漂亮的花園,巴胡國王及家人的閒暇時間,大部分都是在這裏消磨的。

波隆納魯沃古城 (Ancient City of Polonnaruwa) 遺產概述: 波隆納魯沃於公元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僧伽羅王朝曾建都在這裡。雖然只有兩百多年歷史,但卻殘留了許多遺蹟,也就是現在的舊城,大多數是在帕拉克拉馬巴胡一世和尼山卡摩羅國王在一一八七年至一一九七年之間所建,他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主要的宮城遺跡在湖的東北岸,兩任的國王分別在此興建自己的宮殿,靠近湖邊的是尼山卡˙馬拉(Nissanka Malla)國王的皇宮,佔地較小。穿過皇家浴池,接近湖邊有一座無窗戶幾層樓高的建築,經考古學家證實是尼山卡˙馬拉國王的皇陵。 公路的另一側則是波羅迦羅摩巴忽王宮的遺址,宮城呈長方形,據說原來殿高七層,但現在只能見到兩層的遺址,這座宮殿長、寬各五十公尺,配上相等面積的庭院,單一層樓就有一百多間房間,這也是當地人傳說中的「千房宮」。在這個遺址中現存比較著名的像是皇家浴場(Kumara Pokuna)、議政廳等建築,皇家浴場呈正方形,四周的矮蘭和浴池的石造建材上,都有精細的彫刻圖案,整體的建築表現了錯綜複雜的幾何學設計。而議政廳的裝飾有大象和其他各種動物的石雕,入口的守衛像則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王宮的入口也是一塊半圓型的精雕月石,細心的遊客可以發現,輪迴的動物少了「牛」,根據史學家的研究,波羅那魯瓦皇朝時期,佛教與印度教是共存、共通的,國王的后妃也有諸多是印度教徒,為表對印度教聖牛的尊重,不被踩在腳底而予以刪除,形成特有的波羅那魯瓦月石。在宮城的範圍內也存在兩座印度教濕婆廟(Shiva Temple),其中巨大的石雕陽具,更是吸引不少遊客的注目和莞爾。

聖台區 ( Sacred Quadrangle) 是遺址的中心位置,也是宮城內一個重要的景點,素有斯里蘭卡小吳哥窟之稱。聖台是一塊約100平方公尺隆起的平地,四周興建了歷任國王為供奉佛牙的瓦他達塔 ( Vatadage) 和 兩座佛牙廟 ( Dalada Maligawa) ; 哈塔達格 ( Hetadage) 佛牙寺是尼山卡˙馬拉國王興建的,意即「六十件遺骸之屋」,阿塔達格 ( Atadage) 佛牙寺是維迦雅巴忽 ( Vijayabahu) 國王所建的,意謂「八件遺骸之屋」,整個聖台區就是皇族膜拜、祈禱、禪修、冥想之所在地。而位在西南角深受南印度藝術影響的冥想廳吐帕拉瑪亞 ( Thuparamaya ) 和東北角的石書聖地 ( Gal Potha),也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地方。

阿努拉德普勒聖城 (Sacred City of Anuradhapura)

遺產概述:阿努拉德普勒,是斯里蘭卡的古都之一,也是國內最古老龐大的城市,位置坐落在國境北部。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後的十一世紀間,一千五百年來都是斯里蘭卡的首都,此城市分為老城和新城兩部分,老城殘存許多古蹟已成為斯里蘭卡的考古中心。

公元前五世紀時,北印度王子維加雅 (Wijaya) 帶領700名隨從來到錫蘭島所建立的錫蘭王朝,之後就定都於此。這個城市的發展是以位於火車站西邊的一株菩提樹為中心,由於蘭卡人對於這棵樹的尊敬,所以四周以石牆圍起來,在石牆外還圍上一圈金色的欄杆,牆內有三段基台,覆以潔淨而且細軟的沙。二、三千年來多次的毀滅性戰爭,這株佛樹完全沒有遭受到任何傷害,同時他也是印度教泰米爾人所崇敬的聖樹。

樹前的伯拉貞宮(Brazen Palace)是在公元前一世紀因樹而建的寺廟;宮名的由來是當初興建時,屋頂以木頭包覆黃銅而成金碧輝煌,可惜僅維持十五年即因火災而燒毀。由於這座寺廟佔地2500平方公尺,是由一千六百根石柱所構成,所以又稱為「千柱廟」,據說當年樓高九層,可以說是相當宏偉壯觀的寺廟,裡面的雕刻、雕塑、繪畫和碑文相當豐富而且完整,其中包括藝術雕塑品的月石(Moonstone ; 是佛廟門前必先踏上的一塊由花崗岩雕成的半月形石塊),其上雕刻的是象、牛、獅、馬和天鵝、蓮花以及象徵忌妒、仇恨、憤怒、廝殺的雕花圖騰,根據住持的解釋那是象徵人世間的輪迴,腳踏其上必須放下心中惡象,喻意進廟前先淨心。

整個阿努拉德普勒古城遺跡,則是由魯般瓦利沙亞佛塔(Ruvanveliseya)、傑塔瓦那佛塔(Jathavana Dagoba)以及阿巴亞基利佛塔(Abhayagiri)等三座大塔包圍鼎立。佛塔,當地稱為達戈巴 ( Dagoba),是半圓形白色外表建築物,頂上有方塔及圓錐形尖塔,裡面埋藏的是佛教聖人骸骨或舍利,佛塔的四面並沒有門可以進入。三座大塔直徑都大約90公尺,其中以阿巴亞基利佛塔(Abhayagiri)最高,達120公尺,傑塔瓦那佛塔也有115公尺。阿巴亞基利佛塔目前正在進行整修,企圖恢復它的舊觀。

三塔之外,其他還有以雕刻精細聞名的皇家浴池,被譽為「最美麗浴池」的「雙池 ( Twin Ponds)」、舉世聞名的公元四世紀石雕大佛,加以舊城區內古代修建的複雜灌溉系統,遺跡至今猶存,還有皇家樂園,古稱「蘭摩蘇‧烏耶那」,意為「金魚公園」,園內有避暑別墅、涼亭、遊廊、人工湖和浴池等。城東約13公里,還有斯里蘭卡佛教搖籃之稱的密興多列 ( Mehinthale)聖山

加勒古城及其城堡(Old Town of Galle and its Fortifications)

遺產概述: 1963年由荷蘭人建造的佔地36公頃的加勒古城至今仍位於加勒鎮的南方,離可倫坡約3小時車程,加勒古城是以珊瑚礁岩所構建的城牆,城牆內保存著完整的荷蘭式建築,以及隨著殖民歷史的葡萄牙、英國等形式的博物館與教堂。 雖然歷經海嘯,但城牆仍然發揮它保護城池的功能,使得加勒古城在這樣的世紀大災難中保留了若干的歷史紀錄,城牆的最前沿是加勒燈塔,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似乎不夠雄偉,可是別小看這個燈塔,這可是當時海上絲路東西航道的最南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座指標,只要看到這座燈塔,無論由東往西或由西往東的帆船,就必須折返向北,由此可見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