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是前荔枝角醫院(是香港一個已停用的醫院建築群),位於九龍荔枝角青山道800號,獲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三級歷史建築。該址已改建成饒宗頤文化館,推廣中國藝術中國文化。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參與「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旨在把這個三級歷史建築物變成一個更有現實價值和意義的文化之城。其理念是融合自然環境、民族風情、趣味活動、歷史課堂、文化交流於一爐,使人們不僅在休閒中學習文化、繼承遺產、陶冶情操,也在參觀和活動中增長知識,認識歷史,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傳承。

饒宗頤文化館,是一個園林式的大型建築群,內有幾座紅磚瓦頂矮屋,現時開放的部分只包括藝術館和保育館,兩館之間有個荷花池,予人優雅閒適之感。文化館展出約六十件饒教授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學術著作等,保育館則有展覽和互動遊戲,介紹該址在百年內,原來曾作不同的用途,從而認識香港歷史;至於其他開放的部分,會有多用途廳、劇場、課室、資源中心等等,屆時就可以有更多教育活動。

兵房的荔枝角醫院,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便曾被改建成一座主要給痲瘋病人使用的醫院,及後痲瘋病逐漸受到控制,病人數目日減,荔枝角醫院便再被改變成一座供精神科長期病患者療養的醫院,有約四百名病人,平均住院日數近一千五百日。在2000年初,醫院管理局便計劃將原本住有四百多名長期精神病患者的荔枝角醫院,改變成一所長期護理院。把部份需要較多醫護服務的病人,轉送到其它精神科醫院,然後從這些醫院中交換回一些正在輪候長期護理院的病人,最後將這長期護理院交予社會福利處來管理。據醫院管理局的文件稱,這樣便可將騰出來的資源和人手,調配到正計劃增加床位和服務的大埔醫院及東區醫院的精神科內,以配合全港整體精神科床位分佈發展的需要。

File:Lai Chi Kok Hospital.JPG
荔枝角醫院這個山頭的歷史

它依山臨海而建,早在十九世紀末,該地曾設有九龍關深水埗分廠。1887年粵海關設立九龍關分關,由英國人摩根 ( M.t. Morgan) 出任分關稅務司。1895年,深水埗分廠改為關廠,監視海上船隻活動,其後改為鴉片驗證及商品徵稅,現今仍保留「九龍關地界」碑石, 立於文化館東邊的山坡上。研究估計,它於一八八七年豎立,證明此地當年是中英分界的地帶。荔枝角填海前,文化館的位置依山近海,居高臨下,可監視海面,因此,清朝時這裏曾經是關廠地址,即是現今的海關,與出入口有密切關係。

File:Jao Tsung-I Academy, Lai Chi Kok (Hong Kong).jpg

饒宗頤文化館外貌

深水埗關廠

於1899年撤走, 其後1900年至1910年間,英資公司在此興建華工屯舍「豬仔館」,供等候出洋打工的華工暫居。「保育館」,展品之一的時間軸上,清晰顯示着荔枝角醫院的前世今生,關廠只是序幕,醫院曾經歷了不少用途,在二十世紀初,這裏曾是華工團社,即是被賣豬仔的『豬仔館』,學者做過研究,來到這裏的華工來自東北三省,被運送到南非做採礦。

華工
(Chinese Workers)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中介公司欺騙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然後前往海外,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澳洲,甚至是遠至古巴秘魯國家,進行刻苦的勞動工作。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譯名 巴拉坑)。 政府後來禁止華工的運輸,紅磚矮房群棄置了一段時間後又有不同命運,擔當了檢疫站,更於1920年被英國政府用作監獄:「因為中環的域多利監獄爆滿,部分犯人被移至這裏,建成九龍首座監獄— 荔枝角監獄,囚禁男性犯人。1931年加建女子監獄,位置在今天的中區和上區; 設有小型醫院,被譽為「模範監獄」。

1937
年赤柱監獄建成後 ( maximum security men’s prisons),荔枝角監獄關閉,1938年改為傳染病醫院,因為環境清幽,遠離鬧市的特點,成了傳染病醫院,隔離患上麻瘋、霍亂和白喉等絕症的病人。初期專門醫治痳瘋病人,其後研究霍亂病源和診治方法。新界及九龍的病人均在荔枝角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直到五、六十年代,醫術進步,這些病不再可怕,荔枝角醫院才變成精神病院,1975年瑪嘉烈醫院啟用後,荔枝角醫院改為精神病療養院,照顧病情穩定的患者,及後2000年發展為長期護理院,名「荔康居」,至2004年完成任務後關閉,自此空置。

荔枝角醫院於2008年成為首批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的7幢建築物之一[3],最後由中國國學大師饒宗頤擔任名譽會長的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成功獲選進行活化,以「香港文化承傳」為理念,用作推廣中國藝術和文化,預計2012年中落成[4],除設有展覽館、綜藝館、有蓋庭園、書室外,另有89間旅舍房間及咖啡室等設施。該址最初計劃稱為「香港文化傳承中心」,但最後則定名為「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活化項目分兩期完成,第一期於2012年6月22日啟用,市民可參觀藝術館、保育館、天光雲影、禮品閣、舊更亭和古石牆等歷史景點。第二期工程預計於2013年完成。饒宗頤文化館佔地約30萬呎,首期開放範圍約3千呎。當全期保育工程完成後,將可提供約180個青年旅舍宿位和餐廳。

保育馆则以「百年使命」为题,通过文字、历史图片、人物专访、影片及互动资讯,介绍文化馆馆址的历史演变,让公众认识这个活化保育项目。至於「中区」和「上区」在内的其他区域的设施及景点,预计明年全面开放供市民参观和使用。 

下區另一景點「天光雲影」荷花池,位於藝術館與保育館之間,水池內荷花含苞待放,蓮葉隨風在水面飄浮,跟四周的綠樹相映成趣。

 

資料補充

2009 年「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從 102 個非牟利機構提交的114 份申請書中,選出六項項目,以保存和活化「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歷史建築 ( 雷生春、荔枝角醫院、北九龍裁判法院、舊大澳警署、芳園書室和美荷樓 )。除北九龍裁判法院由獲選機構自行斥資建設外,政府會撥款 4億 9,000 萬元資助其餘五座建築的復修成本,和近 1,100 萬元作其中四個社會企業營運所需的資助。發展局同時宣佈將納入第二批活化計劃的歷史建築包括位於灣仔的藍屋建築群、九龍城的石屋、沙田區的王屋村古屋、前粉嶺裁判法院及於是審批中沒有獲推薦任何申請的舊大埔警署。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