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青銅鏡
資料整理區仕美

在玻璃鏡出現之前,鏡子是用銅造的,準確地説,是青銅鏡。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在距今 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時期,就開始使用青銅鏡,經歷了商、周、漢、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後,青銅鏡才逐步為玻璃鏡所取代,退出人們的生活。銅鏡被人們使用了約 3,800年左右的時間,可算是中國古代諸種金屬器物之中沿用時間最長、使用範圍最廣、又對人們日常生活産生過許多影響的古器物。


齊家文化時期的銅鏡

資料來源



中國古代銅鏡是古代重要的生活用器,從戰國時代開始較為廣泛地使用,直至明清時期,綿延三千餘年。不僅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許多銅鏡鐫有優美的銘文和圖案,工藝精美。銅鏡個體雖小,但其方寸之間卻凝聚了濃郁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因此,古代青銅鏡已成為古玩收藏領域的一個重要門類,越來越顯示出其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



戰國時期的銅鏡紋飾精美多樣,常見有山字紋銅鏡,通常以飾山字形數量命名,以三山青銅鏡、四山青銅鏡為多。連弧紋鏡、龍紋鏡,戰國時期也相當流行,通常在鏡背後鐫刻三條或四條龍紋,使龍紋成飛騰狀,顯得異常矯健有力,為青銅鏡極品。



四龍紋青銅鏡 直徑20 cm


               獸紋青銅鏡

戰國時期的銅鏡紋飾精美多樣,常見有山字紋銅鏡,通常以飾山字形數量命名,以三山青銅鏡、四山青銅鏡為多。連弧紋鏡、龍紋鏡,戰國時期也相當流行,通常在鏡背後鐫刻三條或四條龍紋,使龍紋成飛騰狀,顯得異常矯健有力,為青銅鏡極品。

資料來源




.               狩獵紋青銅鏡 直徑19.6 cm

在古代,銅鏡是愛情的信物,江西玉山縣一座唐代墓葬曾出土了半面銅鏡。原來,古時如果夫妻有一個先去世,就將他們平時使用的銅鏡分成兩半,先隨墓葬埋入一半,另一半則隨後去世的人入土,相約來世可以 “ 破鏡重圓 ”;銅鏡是圓的,象徵著美滿、吉祥,母親給出嫁的女兒佩戴銅鏡,就是祈求她婚姻美滿,生活幸福;道教認為,銅鏡能辟邪,所以懸于門上;古代衙門懸挂 “ 明鏡高懸 ” 匾額,以示公正;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以歷史當鏡子,“ 鑒 ” 在古代就是鏡子。




六山紋青銅鏡 直徑19.7 cm


四獸紋青銅鏡 直徑19.5 cm



四山紋青銅鏡 17.5x 17.3 c m

中國銅鏡藝術的鼎盛時代就雄踞了一千多年。

第一階段:約從西元前500年的春秋晚期至西元前206年的戰國結束,歷時將近三百年。第二階段:西元前206年的西漢到西元220年的東漢止,歷時四百多年。
第三階段:約西元600年至907年的隋唐,又是三百多年。






             三山獸紋青銅鏡 直徑19.5 cm

銅鏡其紋飾工藝,既反映了銅鏡的主題內涵,也是銅鏡最具美學價值的部分。它涵括了各種幾何、動植物、神獸仙人、民間故事、生活百態、祈願祝福等,有些精美的可媲美畫作,或映照出各種社會內容。紋飾各具時代特徵:殷商時期多用葉脈紋、平行線紋、多圈凸弦紋等;西周時期多用重環紋、鳥獸紋等;春秋戰國時期多用山字紋、鳳鳥紋、蟠螭紋等;漢代除繼續沿用戰國鏡紋飾外,最流行的紋飾有規矩紋、草葉紋、星雲紋、連弧銘文紋、蝙蝠形柿蒂連弧紋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則多用獸紋、變形四葉紋、瑞獸紋等;隋唐時期多用瑞獸紋、四神紋、花鳥紋、寶相花紋、海獸葡萄紋、十二生肖像紋等。

資料來源
  

在歷史上,銅鏡一直是王公貴族享用的奢侈品,在早期使用上還有一定的級別限制。漢代早期,銅鏡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社會生活類紋飾大量出現。如歷史人物,車馬出行、歌舞宴樂、雜技馬戲等紋飾,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王公貴族的奢侈生活。

商和西周青銅器紋飾中的人像不多,其中較多是與動物紋共同組合,多寓有超現實的神秘含義。真正表現人類社會生活情景的畫像類紋飾出現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其題材主要有:

〖宴飲〗 高台上賓主饗宴,有僕佣環侍,周圍還有鐘鼓奏鳴、歌舞翩翩。
〖弋射〗 射手張弓向天,以系有絲繩的箭射鳥。
〖射禮〗 貴族彎弓拉矢,輪流射向布侯。
〖狩獵〗 獵手或正追逐走獸,或持劍、盾等與獸搏鬥,或正彎弓勁射走獸。
〖戰爭〗 士兵或正徒步揮戈格殺,或以雲梯攻城,或在城上擲擂石而下,或於舟上划舟    
衝殺,或以步兵跟在戰車後面掩殺衝鋒等。
〖採桑〗 婦女在樹上採桑,下有人相接。
〖建築〗 有樓台、城牆等建築物。戰國青銅器在紋飾方面的重大變化之一是出現以人的  
真實社會活動為題材的寫實性圖像。這一類作品比較廣泛地反映了戰國時期的
社會生活和歷史內容,主要題材有狩獵、採桑、樂舞、庖廚、宴飲、水陸攻戰、
習射等,情節場面複雜多樣,題材意義重大、深刻。
西漢晚期王莽至東漢早期,出現了四乳禽獸紋、多乳禽獸、四神規矩紋等,這期間主要產自浙江紹興的畫像鏡、半圓方枚神獸鏡是其中佼佼者,其工藝以高浮雕為主,刻劃極為精細、紋飾內涵豐富,多有銘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意識。之後還有連弧紋、變形四葉紋、龍虎紋和夔鳳紋等,紀年銘文亦開始流行。

四神規矩鏡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隋唐銅鏡,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緻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準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隋唐銅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唐初年間,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瑞獸鏡比較盛行、瑞獸鏡是隋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類型。它除了繼承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又有了新的創新。瑞獸葡萄鏡是唐鏡引人注目的鏡類,它揭開了唐代鏡主題紋飾的序幕。



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的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富麗絢爛的時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時期,主要流行對鳥鏡、瑞花鏡、盤龍鏡。

唐代鏡最大特點之一是藝術樣式或藝術手法的多樣化。銅鏡藝術也呈現出濃郁“盛唐氣象”。唐代的狩獵紋鏡、打馬球鏡,洛陽出土的著名的螺鈿人物宴樂鏡等,亦表現了唐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此外,唐代和以後的銅鏡上出現了大量反映道教文化的紋飾,表現了道教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影響。五代以後由於政局變化,銅鏡鑄造也有明顯的時代差異和獨特的民族風格。至明代銅鏡鑄造業已是江河日下,逐漸被實用的玻璃鏡所代替了。

古代銅鏡除了高超的藝術性外,還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在鑄造工藝、合金配比等方面都值得琢磨和研究。除了那精美的鑄帛工藝和紋飾令人讚美之外,防鏽工藝之精妙也深受推崇:即使深埋地下數千年,至今仍不鏽蝕,著實是個不解之謎。據介紹,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記載了製作銅鏡的合金比例:「金錫半謂之鑒隧之齊」,即銅50%、錫50%。近代學者使用科學的分析手段,發現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其出產地域和時代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

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加入合金后,提高了銅鏡鑄造質量。《淮南子修務訓》中也有明確記載:「明鏡之始下型,朦然而未見形容,及其扢以玄錫,摩以白旃,鬚眉微毫可得而察。」《呂氏春秋達郁》中更有早先秦兩漢時,人們是用白氈蘸著「玄錫」來磨鏡開光的記載,漢鏡就曾有「和以銀錫清且明」、「和以玄錫清而明」的銘文。

通過秦代的 “ 鎏金龍鳳紋銀盤”、漢代的 “ 四神紋” 瓦當、隋代的青瓷鳳頭龍柄壺、唐代的龍鳳紋銅鏡、宋代的鳳紋龍把玉碗……可以看到,龍鳳圖案自秦漢時期便開始出現在皇家以及顯貴的日常用品以及把玩飾物之中。
       · 
戰國錯金銀狩獵紋鏡                    東漢石氏車馬人物畫像鏡。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