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裝
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經變畫最多的朝代,窟內的四壁幾乎都被大型經變畫佔領。飛天亦主要畫在大型經變畫之中。在題材上,一方面表現大型經變畫中的佛陀說法場面,散花、歌舞、禮贊作供養;另一方面表現大型經變一中佛國天界---“西方淨土”、“東方淨土”等極樂世界的歡樂。飛天飛繞在佛陀的頭頂,或飛翔在極樂世界的上空,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雲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遊。飄曳的衣裙,飛卷的舞帶,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贊仙女詩: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虛。
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
http://mypaper.pchome.com.tw/062101/post/1323047825
唐代流行女裝作者:李淑芬
在中國的唐代,富足的物質基礎和相對寬鬆的社會環境使得當時的文化空前發展,詩歌、繪畫、音樂、舞蹈等領域群星璀璨。和唐朝政府有過友好往來的國家,曾經有三百多個。唐朝對外來文化採取欣賞和包容的態度。燦爛的中國文化,通過外國的友好使者傳到世界各地,這些使者也把自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
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唐代服裝,從特定角度體現了唐代這種繁榮、恢弘、大氣的文化特 征,呈現出當時華麗開放的審美風尚。當時最盛行的文學樣式——唐詩,對此作了充分的詮釋。唐朝詩人白居易《繚綾》詩中寫道: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唐代服飾的繁榮
時至今日,東亞地區的一些國家,仍把唐朝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影響之久。在唐代也有流行服裝。唐代女裝被當時詩人稱之為「時世妝」。詩人白居易的《時世妝》詩: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無鬢堆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昔聞被發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髻堆面赭非華風。
中國服飾(隋唐篇)
隋唐代服飾結合了許多民族的特色,由於魏晉南北朝以來,各民族的長期文化融合。以及唐代時,回紇、吐蕃、南紹等使者帶來各地的文化,使唐代服飾更加豐富美麗。
唐代女性的裙子,款式非常多,當時流行寬大的長裙,裙子上有各種裝飾,像刺繡、繪畫、印花,更有的裙子上鏤金,穿珠玉,鑲寶石,綴羽毛,出奇制勝,除了單色的裙子之外,還有兩種以上顏色拼成的裙子。唐代女性十分重視化妝,她們喜好塗胭脂,畫眉毛。
唐代女性服飾造型華美,品類豐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種:
(一) 襦(或襖、衫)、裙裝
女上衣和女裙配套的服裝,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棉衣,有窄袖、長袖、無袖多種,而裙子則為長方形的方片直裙,圓弧形多褶斜裙或喇叭裙多種。它的特點在於領口常有變化,如圓領,方領,斜領,雞心領,袒領等。
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鬆,也有夾衣或棉衣。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衫是無袖單衣,功用吸汗,有對襟及右衽大襟兩種。衫在春秋天也可穿在外面,但和穿在外面有短袖的衫不同,後者稱為背子或半臂。
隋唐時襦和襖的領型受外來服裝的影響,除交領、方領、圓領之外,還有各種形狀的翻領。翻領以對稱翻折的莊重造型,把觀眾的視線導向穿衣人的首腦部位,收到傳神的效果。當時還把領、袖口等衣服結構部位當做紋飾的重點,加施鑲拼綾錦或金彩紋繪及刺繡工藝,加強裝飾美的風采,使著裝效果更加雍容華貴。
衫子屬夏服,是漢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沒有襯裡的單衣。唐朝衫子多為寬領大 袖,以紗羅縫製,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肌膚。
“半臂”,是一種緊身、半袖,領口寬敞,袒露胸部的短上衣。“胸前瑞雪燈斜照”,“粉胸半掩疑晴雪”,即為這種服飾的描寫。其特點主要集中在領口,有圓領、方領、斜領、雞心領、袒領等。盛唐時因思想開放,興起袒領,初為宮廷嬪妃、歌舞伎所服,後為仕宦貴婦所垂青。穿著袒領短襦,一般可見胸前乳溝。在永泰公主墓壁畫中,宮廷女官的上衣衣領都低至胸部,豐腴的頸項與乳房上部都露在外面。陝西李重潤墓中石槨上的宮裝女子像,身穿寬袖領衫,領口開敞,並且刻畫了外露的乳峰形象。《搗練圖》和《簪花仕女圖》中對這種袒胸服飾也有描繪。。
《簪花仕女圖》(局部)
搗練圖卷畫作細節描寫十分精微生動,生活氣息甚濃,畫家表現婦女搗練活動,不只是描繪搗練、絡線、織修、熨燙等的活動過程,他既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畫某些富有情趣的細節。婦女形象均爲豐頰碩體,服飾豔麗。線條勻細,轉折不大,富有彈性。設色柔麗,以重彩渲染,給人以活潑明快的感受,體現了盛唐人物畫的典型風格。
張萱《搗練圖》不僅爲我們提供了盛唐時期宮廷貴婦勞動的場景,而且展示出唐代服飾的華美及特色,發髻、頭飾,化妝等等信息,還有生活用具如:炭火爐、凳子、熨鬥等,爲了解盛唐情形,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
穿襦裙或袍衫的唐朝貴族以及仕女騎馬圖
裙子的造型向來都是一種長方形的方片直裙,方片裙的結構和人體的立體結構不是一種有機的適應,所以方片裙穿起來下擺不齊整,不是最完美的裙形結構。唐代初期流行緊身窄小的服裝款式,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或束胸、貼臀,寬擺齊地的樣式,既能顯露人體結構的曲線美,又能表現一種富麗瀟洒的優美風度。這種裙子的結構必須和人體的主體結構有機適應,所以是一種下擺呈圓弧形的多褶斜裙,或喇叭裙。
由於受到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影響,唐代女性服裝便廣泛吸收西北各個少數民族的 風格,創造出新一代的服裝樣式。這一時期流行所流行的主要服裝樣式,有:
A在隋代時期就已興起的短衫襦高腰長裙
B西北地區的胡裝盛服,還有
C打破男女思想.充分表現出婦女陽剛之氣的"女著男裝"以及
D呈現女性美的"袒胸"服裝。
唐代衣裙的款式,從初唐到盛唐在美學風貌上有一個從窄小到寬鬆肥大的演變過程。服裝樣式方面,也流行大髻寬衣,中唐以後,服裝中加強了華夏的傳統審美觀念,服式越來越肥。敦煌莫高窟103窟壁畫樂廷瑰夫人行香圖中盛裝貴婦和此時三彩俑(後人稱胖姑娘)常服婦女服式都是如此,樂廷瑰夫人所穿即為「鈿釵禮衣」, 為朝參、辭見、昏會之禮服。
唐代女子還流行一種短袖衫,謂之“半臂”。半臂長及腰際,一般都用對襟,穿時在胸前繫結。
唐代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國》
《舊唐書·文宗紀》還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唐文宗傳旨諸公主「不得廣插釵梳,不須著短衣服。」當時他似乎在鼓勵穿較寬鬆的衣服。以後不過十年工夫,服裝樣式就很快向豐腴型發展,至開成四年(公元839年)正月,在咸泰殿觀燈,因延安公主穿了十分肥大的衣裙走來,唐文宗見了大怒,立時將她斥退,並下詔對駙馬竇澣罰俸兩月,進行了經濟制裁。當時的寬體長裙,普通用5幅絲帛縫製。也有用6幅、7幅、8幅,甚至12幅的。
按唐代布帛幅寬制度是1尺8寸,唐大尺的長度約合0.29米,12幅裙的寬度就達3.48米了。穿起那麼肥大的寬鬆裙走路很不方便,所以又穿高頭絲履,絲履前面裝有 一塊很高的履頭,讓履頭勾住長裙的下擺才能邁步走路。與之相配稱,頭上還要戴假髮,梳高大的髮髻,插很多金釵銀篦金步搖之類的頭飾,才能協調。
同年2月,淮南節度使李德裕到朝廷提出了裙長和袖寬尺度標準的建議,規定原袖闊4尺(合1.18米),改為1尺5寸(0.4425米),裾曳地4尺,令改曳地5寸(0.1415米)。唐代裙裾的紋飾加工也非常講究,唐代小說《許老翁傳》,講天寶年間益州(四川成都)士曹柳姓者之妻李氏,穿「黃羅銀泥裙,五暈羅銀泥衫子,單絲羅紅地銀泥帔子,蓋益都之盛服也。」銀泥是用銀粉繪畫的紋飾, 罨畫是五彩的手繪花紋。
此外裙子用金縷刺繡、印花、織花、彩色相間等工藝加工的,更為多見。裙腰高至乳部之上,以大帶係結,大膽地誇張了女子的腿部,又似現在北韓族婦女穿的裙,上短下長。布料多為紗羅製品。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這又是唐代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僅以輕紗蔽體,這種裝束與當時恩想開放有密切關係。
唐時期的女子的裙,是腰頭高至胸部,半袒露胸部,裙長可拖地,並且造型瘦俏。從唐壁畫中可以看到唐女子穿衫襦、長裙,亭亭玉立的秀美形象。裙的色彩以緋、紫、黃、青等為最流行。襉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色彩的裙料亙相拼接縫製而成的一種長裙,以幅多為時尚。唐時,不分尊卑、貴賤部喜歡穿,中唐以後很少見。
花籠裙、百鳥裙,是在唐代貴族婦女中盛行的兩種裙式。所謂“花籠裙”,是指用一種輕軟細薄而透明的絲織品,即單絲羅,上飾織文或繡文的花裙,罩在其他裙之外。唐中宗時,安樂公主曾令制一種“單絲碧籮籠裙”,上面用細如髮絲的金線繡成各種形狀的花鳥,可推想這花籠裙的精美纖細程度。
《大明宮詞》裏的太平公主
百鳥裙,是將很多鳥的羽毛、絲、羅捻線織成的裙子。據傳也是安樂公主首先令人制做的。(唐書,五行志}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毛織二裙,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而百鳥之狀皆見”。接著貴臣富室紛紛仿傚,“山林奇禽異獸,搜山蕩谷,掃地無遺”當可推想百鳥裙在當時的盛行程度。
(二)帔帛
帔帛,是流行于唐代的一種婦女服飾。大概裝置像圍巾的叫“帔帛”,像馬甲的叫“披子”。她們時而把它披繞在肩背上,兩端垂在臂旁,有的一面垂得長些,一面垂得短些,在裝飾形式上取得變化,符合審美法則,也有的把兩端捧在胸前手上,有的是一面垂在膝下,一面披背後,妤像一條長巾,還有的帔帛較寬,垂端湊在胸前且結帶。看上去好像一件馬甲。
在敦煌壁畫中,可看到這種圍巾式帔帛的形象。大英博物館藏敦煌石窟發現輯本“ 觀世音菩薩像”、“佛畫片斷”、“極樂凈土圖”,敦煌石窟發現“引路菩薩圖像”、“釋迦圖像”等畫中都有這種帔帛裝飾的形象。據史料記載,唐代規定士庶女子,在室者搭帔帛,出嫁者則披帔子。帔子、帔帛制度,到宋代還很盛行。
在唐代的繪畫或陶俑中,都可以見到婦女穿著窄袖的衣服,袒著胸口,露出半隻臂膊,系著束到乳房以上的長裙。在她們的肩背上還披著一條長長的圍巾。這圍巾兩端垂在臂旁,有時一頭垂得長些,一頭垂得短些。有時把圍巾兩頭用手捧在胸前,下面垂至膝下。有時把右邊一頭固定束在裙子系帶上,左邊一頭由前胸繞過 肩背,搭著左臂下垂。有時把披0在兩肩旁的垂端湊在胸前,好像穿著一件馬甲。形式很多,都很合乎審美的要求。這種長圍巾就是「帔帛」。
實際上帔帛在東晉時尚未出現,敦煌莫高窟 288窟北魏壁畫女供養人及285窟西魏女供養人已有帔帛。但南朝陶俑身上仍未見。中古時鮮卑、契丹、回紇、吐蕃服裝均無帔帛。《大唐西域記》卷二說印度有「橫腰絡腋,橫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時期的菩薩塑像中常能見到,似現代「紗麗」一端搭於肩上,任其下闊部分散拂於腰際者,與帔帛形式也不相同。
敦煌莫高窟第194窟唐代彩塑,菩薩面龐圓潤,體態豐腴,薄衣輕紗,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取向。
《舊唐書·波斯傳》:「其丈夫……衣不開襟,並有巾帔。多用蘇方青白色為之,兩邊緣以織成錦。婦人亦巾帔裙衫,辮髮垂后。」從波斯薩珊王朝銀瓶人物畫上, 所見女裝也有帔巾,與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新疆丹丹烏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畫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西亞文化,與中國當時服裝發展的內因相結合而流行開來的一種「時世妝」的形式。敦煌莫高窟390窟許多隋代女供養人都有帔帛。
唐代除莫高窟壁畫之外,從陝西乾縣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入葬的永泰公主墓壁畫及石槨線刻畫宮女圖,周昉《簪花仕女圖》、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唐人《宮樂圖》,到莫高窟98窟五代于闐王后曹氏像等,都有帔帛,畫出了帔帛的各種花色和披戴的方式。唐代詩文中關於帔帛的描寫也很多。中國衣料向來以絲綢見長,從戰國秦漢到東晉,婦女服裝常常做成長袖或飛動的帶飾,來美化婦女柔美輕盈的身姿。帔帛正是發展了傳統服飾藝術以虛代實,以動育靜的藝術法則,吸入西域服飾的特點為我所用,使我民族服飾更加豐富。
因為年代久遠,唐代留下來的畫作並不多,《宮樂圖》是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後人可以從中看到唐代畫家的表現法、唐朝仕女的服裝、樂器,以及宮廷的生活,非常珍貴。《宮樂圖》描繪宮中的仕女,演奏樂器的情形。畫面中有十個坐著的宮女,加上兩個站著的侍女,一共十二人,她們有些演奏樂器,有些在喝茶,有些在打拍子,充滿溫馨的氣氛。
(三)裲襠、半臂和褙子(背子)
裲襠是一種套穿於大袖衣的外面而不遮掩大袖的短袖外套,而民間女子也穿長襦和繡花裲襠。半臂和背(褙)子也是短袖式的罩衣。《事物紀原·衣裘帶服部·背子》引《實錄》記載,說隋大業年間內官多服半臂,唐高祖減其袖,稱為「半臂」。后稱「背子」。其式樣為袖短於衫,身與衫齊而大袖。《中華古今注》說隋大業末,煬帝宮人、百官母妻等,穿緋羅蹙金飛鳳背子為朝服。唐天 寶年中,四川向朝廷進貢五色織成褙子。
在新疆阿斯塔那地區206號唐墓曾出土身穿團窠對禽紋錦半臂的女木俑,衣身緊小,下配直條紋長裙,頗具今人背心審美風度。另據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龜 茲壁畫供養人所穿半臂有兩種形式,一種半臂的袖口平齊,還有一種半臂在袖口加飾褶襇邊。
在西安出土的唐舞女俑,也可見到此種加褶襇袖邊的半臂。半臂的造型 特點,是抓住衣袖的長短和寬窄處理作審美形式變化的關鍵,在功能上又能減少多層衣袖厚度帶給穿衣人動作上的累贅,它既合乎美學的要求,又合乎功能科學的要求。直到今天,半袖式衣衫仍然是現代服裝造型的主要形式。
唐代也有將半臂穿在外衣裡面的穿法,唐永泰公主墓石槨線雕人物及韋泂石槨線雕人物,衣服肩部都有一種隱約呈現半臂輪廓的裝束,就是這種穿法的寫照。另外唐代常有在肥大的禮服袖子中部加綴一道褶襇邊的裝飾袖,使服裝上臂得到強調,這種手法,也仍在現代女裝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運用。盛唐以後,因社會習尚以豐腴為美,穿半臂的人就逐漸減少。
唐 齊胸襦裙
唐 半臂襦裙
(四)幕離與帷帽
幕離和帷帽都是為婦女出行時,為了遮蔽臉容,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帽子。這種帽子多用藤席或氈笠做成帽形的骨架,糊裱繒帛,有的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後用皂紗全幅綴於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綴於帽檐上的皂紗稱為帽裙,幕離的帽裙長可障身,到永徽(公元650年至655年)以後,帽裙縮短至頸部,稱為帷帽。帷帽四緣改為垂掛一圈網子,可以不妨礙視線,考究一些的還在網簾上加飾珠翠,就顯得十分高貴華麗了。幕離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因西 北多風沙,故用幕離來遮蔽風沙侵襲,原是實用性的,但傳到內地,與儒家經典《禮·內側》:「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的封建意識相結合,幕離的功用就變成防範 路人窺視婦人的面容為主了。遮蔽風沙的實用功能轉化為體現封建意念的障身功能,幕離的形式也就漸漸演變成帷帽。
到唐高宗神龍(公元705年至707年)年間,幕離就徹底被帷帽所取代。宋代著名的繪畫《清明上河圖》和 元代永樂宮壁畫及明代《三才圖會·衣服圖會》中,都能看到帷帽的形象,說明帷帽和封建社會封閉女性的意識相符合,就能一直保留下來。
玉女 三清殿北壁東側
玉女 三清殿0神龕扇面墻外東面
(五)女著男裝
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又一種反映。這種女裝男性化的風尚是受外來影響所致。《洛陽伽藍記》五講于闐國「其俗婦人袴衫束帶乘馬馳走,與丈夫無異。」《文獻通考·四裔考》九講占城風俗「婦人亦腦後攝髻,無笄梳,其服與拜揖與男子同。」這種異族服飾風情,首先在唐宮廷中仿效,《新唐書·五行志》說唐高宗有一次在宮中宴飲,太平公主穿著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腰帶上掛著紛、礪七事(即算袋、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歌舞於帝前。帝與武后笑道,女子不能做武官,為何這般裝束?
《新唐書·李石傳》說到禁中有兩件金烏錦袍,是唐玄宗和楊貴妃二人游幸溫泉時穿的。這種女穿男裝的裝束,在唐永泰公主石槨線畫、唐韋泂墓石槨線畫、唐李賢墓壁畫、唐張萱《 虢國夫人游春圖》、敦煌莫高窟晚唐17號窟〔即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藏經洞的洞窟,高僧身後左壁所繪持杖供養女子身上,都有具體的形象。
婦女著男裝是唐代社會興盛期服裝的另一大特點。這種裝束先是流行於宮中,后逐漸普及到民間,深受廣大女子的喜愛。頭戴襆頭、身穿圓領袍衫、腳穿皮靴,是唐代三百年來男子的裝束。從唐初期閻立本的《步輦圖》再到五代時期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不同時期的繪畫聯繫起來,便可看出唐代三百餘年間,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男子都非常流行這種裝束。這種著裝意識對唐代女子也產生了一種滲透式的影響。唐代女子很喜歡穿一身典型男子服飾,跨馬馳騁,從唐代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國》和周的《揮扇仕女圖》中,便可看到女子著男裝後於秀美俏麗之中又別具一股英俊倜儻的風度。
步輦圖
女著男裝在中國封建社會是極為罕見的,儒家認為 “男女不通衣服”。女子著男人的衣服被認為是不守婦道,而在天寶年間婦女著男裝已不少見,表明了漢代以來儒家禮教對婦女的桎梏在某種程度上被打破了。同時,這也表現出唐代女子對新奇事物有一種極大的熱情,在服飾上追求變化與創新,能大膽地穿戴男裝、胡服來充分表現自我。同時她們又在髮髻和面妝上爭奇鬥妍,把一個大唐社會妝扮得艷麗無比。這是唐代國力強盛、開放、發達、文明、博大、自由的必然結果。
《揮扇仕女圖》卷,又名《紈扇仕女圖》。藏故宮博物院,相傳為唐周昉所繪。絹地,不論從主題還是畫面來看,都突破了六朝以前有著濃厚鑒戒意義的列女、孝婦、賢妃、聖後等題材的婦女畫束縛,而描寫了貴婦的現實生活。
唐代婦女服飾獨步古今,服飾之絢麗多彩、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舉世聞名。它是歷代婦女服飾中的佼佼者。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充滿朝氣、自由的時代精神,令人振奮又使人心醉的唐代婦女服飾藝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及其精神的載體,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反映出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兼容性和獨特性,仍是今天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服裝設計師創作的源泉。
顧愷之《列女圖卷》南宋摹本(局部)
(六)回鶻裝
回鶻是唐代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原稱回紇,唐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紇可汗請唐改稱回鶻。唐代回鶻族人民與漢族人民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回鶻婦女服裝及回鶻舞蹈,對唐代宮廷及貴族婦女產生較大的影響。回鶻裝的特點是翻折領連衣窄袖長裙,衣身寬大,下長曳地,腰際束帶。翻領及袖口均加紋飾,紋樣多鳳銜折枝花紋。頭梳椎狀的回鶻髻,戴珠玉鑲嵌的桃形金鳳冠,簪釵雙插,耳旁及頸部佩戴金玉首飾,腳穿笏頭履。
甘肅安西榆林窟第10窟甬道壁畫供養人五代曹議金夫人李氏像,甘肅敦煌莫高窟第205窟入口處壁畫曹議金夫人供養像,莫高窟第61窟北宋女供養人像都有這種回鶻裝的具體形象。回鶻裝的造型,與現代西方某些大翻領寬鬆式連衣裙款式相似,是古代綜合希臘、波斯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產物。
第17窟仕女图
(七)胡裝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八)唐代的舞蹈服裝
舞蹈服裝是生活服裝的升華,同時又是生活服裝的審美先導。漢代舞女打扮一般為高髻大袖,《後漢書·馬廖傳》記載著一段當時長安的諺語:「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可見城市舞蹈服裝對社會的巨大影響。
隨著社會對外經濟文化交往的增多,舞蹈藝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西域舞蹈已伴隨絲綢之路的暢通而流入中原,為中國上層社會所讚揚。南北朝時南方舞蹈也以接近西陲的河西舞女為尚。唐代舞樂空前繁盛,據《唐六典》和《文獻通考》等書記載,唐代舞蹈就達數十種之多。唐太宗時宏文館直學士謝復所寫的《觀舞賦》,描述舞女「曳絹裙兮拖瑤珮,簪羽釵兮珥明璫,弦無差袖,聲必應足,香散飛巾,光流轉玉。」十分注重歌舞 聲容音樂與服裝的綜合效果。唐代各種舞蹈,多有定式的舞衣,如《七德舞》披甲執戟。《九功舞》戴進德冠(進德冠是形式介於進賢冠與通天冠之間的一種非常華 貴的冠式)、紫褲襦。《上元舞》衣畫雲五色衣。《大定舞》被五彩文甲、持槊。《聖壽舞》金銅冠、五色畫衣。《光聖舞》烏冠,五彩畫衣。《宴樂舞》緋綾為袍,絲布為衣。《長壽舞》衣冠皆畫。《萬歲舞》緋大袖,並畫鸚鴿、冠作鳥像。《龍池舞》服五色紗雲衣,芙蓉冠、無憂履。《獅子舞》二人持繩秉拂、服飾作昆 侖狀。《景雲舞》花錦為袍,五綾(五枚斜紋地組織的綾)為袴,綠雲冠,黑衣。《傾杯舞》樂工淡黃衫、文玉帶。《文舞》服委貌冠,玄絲布大袖,白練領 褾、白紗中單,絳領青絲布大口袴,革帶烏皮履,白布襪。《武舞》服弁平巾帽,金支緋絲布大袖,錦騰蛇(騰蛇以錦為表,長八 尺,中實以綿,像蛇形)起梁帶,豹文大口布袴,。《坐舞》舞童五人衣繡衣,各執金蓮花。《八佾舞》著畫績,文衣長大,武衣短小。《霓裳舞》虹裳霞帔 步搖冠,鈿瓔累累珮珊珊。上面這些舞蹈大體屬於傳統禮儀場面的中國式舞蹈。
另外一類屬於西域傳入的流行舞蹈,所穿舞蹈服裝也帶有強烈的異族風貌。如廣為唐 代詩人吟誦謳歌的《柘枝舞》和《胡旋舞》、《胡騰舞》均是。紅色或紫色刺繡或手繪的窄袖羅衫,珠玉刺繡卷檐虛帽,紅錦靴,裝飾飄帶,是柘枝舞的基本服裝。
《胡旋舞》和《胡騰舞》以配合弦鼓節拍作旋轉舞蹈為特色,有時站在一個小圓毬上轉蓬騰踏,兩足終不離於毬上。舞蹈服裝也是尖頂番帽,小袖胡衫、寶帶、錦靴。
唐代舞蹈服裝的設計,追求新奇,思考是很細緻的。《教坊記》記載《聖壽樂》的服裝,衣襟上都綉著一個大團花,再在這件繡衣的外面籠上一件與繡衣顏色 相同的短短的縵衫。舞者出現時,觀眾看見她們穿的只是一種單色的衣服。舞到第二疊時,「舞者相聚到場中,當即從領上抽去籠衫,各入懷中。觀眾忽見眾女文綉 炳煥,莫不驚異。」服裝設計者把服裝與舞蹈進程結合起來考慮時空效果,使觀眾獲得幻覺一般的新鮮感受,這種設計構思是非常出色的。
唐代舞蹈服裝形式眾多,在唐代洞窟壁畫、雕塑、陶俑和繪畫中保存著豐富的形象資料。
(九)唐代女鞋
唐宮廷女鞋,官服一般穿「高牆履」,前頭高出一長方形鞋頭,系南北朝笏頭履演化而來,如高出方片是有分段花紋的,稱重台履。其次穿軟底透空錦靿靴, 與翻領小袖齊膝襖及條紋小口袴配套,可稱女裝男性化的胡服式樣。第三種為尖頭而略上彎的鞋,似從漢之勾履演變而來。武德間婦女穿履及線靴,開元初有線鞋、大曆時有五朵草履子、建中元年進百合草履子,文宗時,吳越織高頭草履,內加綾縠,此外還有金薄重台履、平頭小花履等。《車服志》說民間婦女,衣青碧纈,平頭小花履、彩帛縵成履及吳越高頭履。線鞋在遼寧博物館有實物,系用麻線編成。新疆也有實物出土。
http://www.newsancai.com/big5/traditional/137/20561-2009-12-27-10-22-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