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樂器
早在1988年,敦煌壁畫樂器複製就被立項科研,1992年,由敦煌研究院承擔的科研項目“敦煌壁畫樂器仿製研究項目”通過了國家技術鑒定,當時,由我國的敦煌學界、音樂界著名專家18人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聆聽了複製出的54件樂器的演奏;在之後的11年,研究專家們終於在過去的54件樂器基礎上,成功研製出此次展出的樂器規模。截至目前,樂器製作已全部完成,共計吹、拉、彈、打四大類、44種、180件。
有關專家考證,在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共有樂舞洞窟240個,其中繪有樂器44種、4000多件、樂伎3000多身、不同類型的樂隊500多組。而要將這些文化遺產得以保留的惟一方法就是保持其生命力,使之得以流傳。
唐代樂器
唐代與外族的交流頻繁,外族的音樂、舞蹈傳入中國的同時,也陸續傳入一些中原本來沒有的樂器,部分樂器已失傳,有些至今仍流傳演奏,以下將介紹唐代開鑿的敦煌石窟壁畫常見的樂器。
琵琶﹕共鳴箱為梨形,四弦(另有五弦琵琶),頭部有曲項、直項兩種。早期演奏姿勢為橫抱,南唐以後才演變為直立彈奏。
《反彈琵琶》是敦煌壁畫《無量壽經變》的局部,系中唐作品。反彈琵琶是敦煌繪畫中藝術表現手法最具特點的畫面。也代表了敦煌藝術的最高繪畫水准。其繪畫色彩和舞蹈動作明顯帶有西域少數民族的特點。是盛唐時期對外交往的友好見證。
反彈琵琶的 ‘伎樂圖 ’是很有代表性的唐朝壁畫 , 它形象反映了時代的社會文化氣氛。觀無量壽經變中的舞樂場面 , 美麗的舞者屈身向前 , 高抬右腿 , 舉起琵琶放在身後 , 和著激動人心的樂曲 , 跳著歡欣的舞蹈。舞者手中的琵琶在背後撥弄 , 且連彈帶舞 , 動作難度極大 。舞者體態豐腴 , 翩翩翔飛 , 洋溢著青春的光彩。面畫典雅 , 正好是唐宮樂舞的生動縮影。南壁繪金剛經變 , 在寶蓋下畫兩身飛天 , 相對飛舞 , 散花供養。飛天結雙髻 , 為童子狀 , 巾帶上揚似疾風而下。
‘伎樂圖 ’
阮 : 又稱「阮咸」,共鳴箱為圓形,長柄,十二品柱,四弦或五弦,文獻記載它的歷史比琵琶還早。相傳是由晉代 “ 竹林七賢 ” 中的阮鹹創制的,故命名“阮鹹”。
阮阮琵琶
笙 ﹕中國古老的樂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笙由斗子(也稱笙鬥)、簧管、吹嘴三部分組成,早期斗子是由葫蘆製成,唐代以後改成木製,後來再以銅取代。
吹笙鼓簧,宴樂熙和,在文化品格上顯得超邁脫俗。
箜篌﹕屬於豎琴體系,應是由中、西亞傳入,早期文獻上有橫箜篌、豎箜篌兩種,但這兩種是完全不同的樂器,這裡所談的箜篌是指豎箜篌,其音色音量不及古箏、琵琶,所以明朝以後逐漸消失。豎箜篌有點像西方現行的豎琴,但是豎琴是這一兩百年才發展出來的樂器。是一種撥弦樂器。名稱來自古代西域的譯名。弦數因樂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臥式和豎式兩種。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
中國古代流傳的箜篌是臥式箜篌和立式豎箜篌。豎箜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亞述、巴比倫以及埃及、希臘,所流行的豎琴。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橫笛 ﹕笛又名橫吹、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輸入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傳統的笛子,竹製,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吹奏時,由竹管內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而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圓潤,獨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現力豐富,故深受人們喜愛。
橫吹,主要以天然竹管製成,有一吹口、數個按孔。與橫笛相類似的樂器為「箎」,兩者的分別在於:箎六孔,兩端封閉,全身髹漆;笛不髹漆,也不封口。另外敦煌壁畫中有一種「異形笛」,形似一般橫笛,只是在吹口一端,多出一小節枝狀物,可能是裝飾或便於攜帶、懸掛之用。
橫笛 異形笛
豎笛﹕古時名稱很多,例如直笛、豎吹、單管、中管、幢簫、尺八等。和豎笛有些相似的是「篳篥」(兩者的差別在於 - 豎笛較長,吹奏時指按靠下,篳篥較短而細,有哨嘴,指按靠上。
豎笛 篳篥
篳篥名稱可能是由突厥語或匈奴語直接音譯過來。以竹或木做管,頂端有用蘆葦或麥秸做的簧片,管身開洞,豎吹。聲音高亢凄厲。古代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經常使用的一種樂器,傳入中國後,經過改造,而管和嗩吶可能都是篳篥改造的產物。
鼓﹕敦煌石窟中常見鼓有以下三種 -
「羯鼓」是同柱形的膜鳴樂器,是西域傳入的樂器,深受唐玄宗的喜愛,在唐代是樂隊中具有指揮地位的樂器。是古代龜茲樂、天竺樂、高昌樂、疏勒樂的樂器,源出羯,所以稱為羯鼓。杜佑《通典》:「羯鼓,正如漆桶,兩頭俱擊。以出羯中,故號羯鼓,亦謂之兩杖鼓」[1]。羯鼓用山桑木製造,形如漆桶,用小架承托,用兩支黃檀木鼓槌打擊,聲音焦殺鳴烈。最宜於高樓晚景,明月清風中演奏,「破空透遠,特異眾樂」
羯鼓是唐玄宗至愛的樂器,他說,羯鼓是「八音之領袖,諸樂不可為比」。
羯鼓是用山桑木圍成漆桶形狀,下面用床架承放,用兩隻鼓槌敲擊。羯鼓的聲音急促、激烈、響亮,尤其適用於演奏急快節奏的曲目,可以在戰場上用於戰鼓為戰士搏擊助威。同時也可在高樓上玩賞風景時演奏,時值明月清風,鼓聲凌空可以傳的很遠,特性與其他樂器差異很大。
羯鼓的槌杖一般是用黃檀、狗骨、花椒等木材制做而成的。木料必須乾燥,杜絕潮濕之氣,使其柔韌而滑膩。只有木料乾燥,敲出的鼓聲才最清脆響亮,而滑膩是使羯鼓能奏出如同戰馬奔跑的蹄聲。圈鼓身漆桶時要用剛硬的鐵,鐵要經過精煉,圈卷時應該均勻。鐵如果不剛硬,則鼓邊上下不齊,鬆緊不一。圈卷時不均勻,則鼓皮有緊有松,敲擊時受力不勻衡。就像弦樂器的琴弦系得不好而使琴聲散逸不准一樣。這樣的鼓,敲出的聲音也會不符合音律。
「腰鼓」的特徵是細腰,以繩拉束兩鼓面,演奏時將鼓繫於腰間,兩面皆可敲擊。
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
「答臘鼓」,古稱楷鼓,為扁平圓桶狀,以繩索繃緊兩鼓面,演奏時一手托鼓,一手拍擊。
在隋唐以前,南北朝的歷代統治者大都非漢人,因此大量的外來音樂得以傳入中原,風行於朝中與民間,為漢族音樂注入了新的生機。到了隋唐,更以胡樂為主體,制定各種朝廷饗宴音樂。根據唐六典記載:「凡大燕會則設十部之伎於庭,以備華夷。」文中的「十部之伎」就是以西域各地音樂為主,包含中原的傳統音樂所組成的十種風格的音樂。
每種音樂皆有舞蹈表演。在演奏上更突破傳統漢族樂器編制,加入了大量打擊樂,如: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雞婁、鼓羯鼓、腰鼓及銅鈸,可見音樂中含有強烈的節奏感。另外還有箜篌、琵琶、五絃琵琶、篳篥、貝等外來樂器增加了多樣的表現性,使得中華音樂的基礎,繼春秋戰國後又有了新的拓展。
彩繪說唱俑 (六人)
自左至右:答臘鼓、排簫、唱歌、豎笛、 橫笛、琵琶) 現藏於陜西省博物館
這是由五個盤腿而坐的樂師和一位交腳而坐的表演者組成的說唱表演團體。五位樂手分別演奏琵琶、簫、橫笛、答臘鼓和笙,左起第二位是說唱演員。它們全都穿著圓領長袍,頭戴幞頭。說唱者和打鼓人為典型胡人,深眼高鼻,絡腮鬍子。他們沉醉在自己表演的戲曲之中,表情非常生動。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鼓」舞大概是在商代。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表明,當時已經有了關於擊鼓撞鐘「奏舞」的記載。
漢朝有《建鼓舞》和《盤鼓舞》
南北朝石窟中則繪有《花鼓伎樂》
唐代《腰鼓舞》十分盛行
宋代有《花鼓舞》
元代有《百面鑼鼓》
清代有《太平鼓舞》
這些「鼓」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在民間流傳着。至今中國各地仍有不同風格的「鼓」舞流傳着,一類是氣勢磅礴的鼓舞,如陝西《安塞腰鼓》、山西《花鼓》、甘肅《太平鼓舞》;一類是小巧俏麗、邊唱邊舞的小型鼓舞,如安徽《鳳陽花鼓》。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演奏陶俑
這組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詞的演奏陶俑於1995年於西安出土,演奏的樂器包括:豎空篌、拍板、橫笛、排簫、琵琶、笙等。
鼓 ﹕敦煌石窟中常見鼓有以下三種。「羯鼓」是同柱形的膜鳴樂器,是西域傳入的樂器,深受唐玄宗的喜愛,在唐代是樂隊中具有指揮地位的樂器。「腰鼓」的特徵是細腰,以繩拉束兩鼓面,演奏時將鼓繫於腰間,兩面皆可敲擊。「答臘鼓」,古稱楷鼓,為扁平圓桶狀,以繩索繃緊兩鼓面,演奏時一手托鼓,一手拍擊。
羯鼓 腰鼓 答臘鼓
方響 ﹕有音律的打擊樂器,將十餘片厚薄不一、上圓下方的長方條形鐵板,編掛在木架上,多用於宮廷,民間少見。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敲擊樂器,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八音分類屬「金」,因其音片呈長方形而得名,用鐵或銅等製作。從史籍看,方響始於南北朝的梁代,唐宋時期盛行
拍板﹕也稱檀板、棹板,簡稱板。
上圓下方的木板數片串起,以手對擊發聲,有擊拍的作用。
塤 ﹕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以陶土燒製而成,周代列入八音之「土部」,狀似雞蛋,但上尖下平,其形制大小與音孔並不一致。
貝 ﹕也稱海螺、蠡或梵貝,將天然的海螺磨出吹口,音量大,但無音高。主要是早期印度東傳佛教的樂器。
吉祥螺, 為佛事活動使用的樂器之一,又稱梵貝。八吉祥組合,以法螺之形,象徵佛法所傳之法音,妙音吉祥響徹世間。
吉祥八寶聚合的圖案
吉祥帆—即勝幢, 形容佛法的神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吉祥結 ,又稱無窮盤、幸運結
吉祥寶瓶, 喻佛法深厚堅強,
吉祥傘-- 即寶傘, 喻佛法運轉傳播張弛自如,貫通無礙。
吉祥輪--即法輪, 即佛法的代稱。
吉祥魚, 形似金魚,喻佛法具有無限生機,
吉祥蓮花,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 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
樂器相關圖文資料參考自《敦煌石窟全集:音樂畫卷》)
敦煌220窟
北壁初唐 “东方药师净土变” 中的歌舞图
东方净土,是佛教中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该处以琉璃为地,是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相互辉映的佛化国土。依《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此一佛土“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这是依药师佛本愿所证成的依报世界。在药师净土里,除了药师佛之外,另有日光、月光两大上首菩萨,以及八位引导众生进入净土世界的大菩萨。
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時代結束之後,有未來成佛的兜率天弥勒佛,被称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被称为“现世佛”;东方安置着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也被称为“现世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虽都被称为“现在佛”,但药师佛以“现世利益”为重。他以眾生的现世利益为中心,曾立下了十二个大愿;当他成佛时,信守诺言,向众生伸出拯救的手,救治现世众生困苦。民間相信,藥師佛可幫助信徒消災、延壽、保健。
第220窟经变画中的歌舞场面
图中两边是伴奏乐队,中间有四个女性舞者,分为两组,各在一个小圆毯子上翩然起舞。伴奏乐队共28人。
右侧上席有筝、排箫、尺八、方响(十六板)、筚篥、琵琶(形制特异:曲项、槽近圆形、五弦、五柱、手弹);下席有笛(二人)、杖鼓(三人)、拍板、钹、一人似在歌唱。
左侧上席有拍板、筚篥、尺八、笙、竖箜篌、铜钹,一人情况不明;下席有拍板、贝、鼓三种、笛、一人似在歌唱、一人情况不明。
这个乐队,从其乐器来看,似为清乐、西凉、龟兹的混合乐队。从乐人的服饰、形貌来看,除部分汉族乐人外,不少是西域的乐人。中间的舞者,有两人上身赤裸,头戴宝石冠,头发散开,下身穿宽大的长裙,双臂挽着飘带,在作大幅度的旋转动作。
据《维摩诘经讲经文》“ 萧笛弦管,螺钹铂铜,齐声而竟演官商,合韵而皆吟法曲,”
“ 紫云楼上排丝竹,皇国庭前舞《柘枝》” 的话来看,此图在佛前表演的有可能就是《柘枝》这类来自西域的大曲。
第220窟北壁 阿弥陀经变中的乐队
药师经变,根据《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绘成,主尊是七身药师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是治疗众生生老病死之痼疾的大药王。他有胁侍日光、月光菩萨,还有十二药叉神将,保护众生免于苦难。画面以东方药师净土七佛为主体,八大菩萨侍立左右。水池中央的宝台,以红蓝两色琉璃铺成,富丽繁华。宝台的栏边,有侧身倚栏而坐的菩萨,手捧莲花,合掌礼佛,水池中碧波荡漾,莲花盛开。宝台两侧是神将和圣众,神将上方是赤身三面六臂的阿修罗,下方是裸体忿怒相的力士。
画中的神将,身着甲胄,头戴宝冠,宝冠上饰以动物肖像,现在可辨的有蛇、兔、虎等动物,这是以十二动物生肖对应十二神将。七佛上空飞天翱翔,前临曲池流泉。药师佛前中原式灯楼和西域式灯轮并出,在 “灯山火木” 照耀下,展现出规模巨大的舞乐场面。两侧乐队共有28人,分坐在两块方毯下,乐人肤色各有不同,演奏着中原汉民族的乐器、西域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吹奏乐和从外国传入的弹拨乐等共15种。
两组舞伎在灯火辉煌中翩翩起舞,一组展臂挥巾,绺发飘扬,似在旋转;一组举臂提脚,纵横腾踏,这大概就是传自中亚的胡旋舞和胡腾舞。
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為中亞一帶的民間舞。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亞撒馬爾罕一帶)」之說。隋、唐《九部樂》、《十部樂》中均有《康國樂》部,「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 舞蹈伴奏以鼓為主, 舞蹈特點是快速連續的多圈旋轉。唐詩描寫該舞旋轉美姿如迴雪飄颻,似蓬草飛轉,像羊角旋風,若奔車輪盤。縱橫騰踏應弦鼓,千匝萬轉不停歇。旋轉舞動之急速,致使觀眾難分背與面。
敦煌220窟唐代壁畫伎樂天急轉如風的舞姿圖,以及寧夏鹽池唐墓出土的石刻舞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胡旋舞》的風姿。
刚毅奔放的胡腾舞
胡腾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男子独舞,流行于北朝至唐代,当时深得中原贵族赏识,风靡一时。其特点是既雄健迅急、刚毅奔放,又柔软潇洒、诙谐有趣。主要舞蹈动作包括勾手搅袖,摆首扭胯,提膝腾跳,以腿脚功夫见长。
唐诗描述 “胡腾舞” 说:
“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织成番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
“桐布轻衫前后,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首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软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胡腾舞,舞者必为男性,且是胡人。男子站于一盘上,足不得越于此盘。翻腾起舞,带有几分醉意,舞姿更佳。在粟特人墓葬出土的石榻中,多有表现墓主生前宴饮场面的胡腾舞者。如虞弘墓出土石椁,安伽墓出土的石榻。
胡腾舞的节奏较快,伴奏音乐自始至终都以欢快跳跃的旋律作为基调。舞者以急促多变、纷繁复杂的舞步及高难度的腾跃、空转、大幅度的弯腰等技巧动作为其特征,舞姿矫捷豪放、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其雄健的舞风令观者 “四座无言皆瞠目。”
唐代胡腾舞曾风靡中原朝野,故而在各地的文物古迹中留有许多生动的形象。如:河南安阳县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瓷扁壶上,有一幅反映胡腾舞的舞蹈图像。 图中的五个男性表演者,鼻高目深,一人弹琵琶,一人吹横笛,一人击铜钹、一人双手欲拍掌。舞者立于四人中间,正挥动两臂踏步而舞。
隋朝 虞弘墓石椁上的胡旋舞场面
如果說《胡旋舞》更多的是由女性表演的話,那麼隋唐時另外一個從西域傳來的舞蹈《胡騰舞》就完全是男性舞蹈了,它體現了男子豪放、粗獷的性格。段安節的《樂府雜錄》把《胡騰舞》列為唐代舞蹈中的健舞一類。為甚麼叫胡騰舞呢?大概是因為該舞蹈以跳躍見長,以急促多變的騰踏舞步為主,故名「胡騰」。
|
胡騰舞的動作節奏非常快速,舞中多作圓轉。舞蹈在地毯上表演,開始時,舞者痛飲一杯酒,然後將酒杯一拋,借勢起舞;有時舞者先用本民族語言,說幾句祝福的話語,便跳起舞來。音樂多以絲竹、琵琶為主,聲音嘹亮激越。這正是我們在新疆舞蹈中所看到的那種熱烈奔放的格調,至今在中亞一帶,仍盛行這種跳躍動作很多、踏步節奏複雜、技巧高難、風格豪邁的舞蹈。顯然,這與《胡騰舞》是一脈相承的。
北朝的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
故宫博物院所藏有一幅表现胡腾舞的舞蹈图像,那急促跳跃的瞬间动态,真实地再现了胡腾舞的历史风姿, 腹部两面均模印5人一组的胡腾乐舞图案。中央一人于莲座上翩翩起舞,右二人一吹奏横笛,一人打拍。左二人,一执琵琶弹奏,一人双手击钹。五人均深目高鼻,身穿窄袖长衫,腰间系带,脚蹬长靴,是当时西域人的形象。
乐舞图佚名 壁画 纵142、148堙米 横141、137厘米 陕西省苏思晟墓画墓
成于唐天宝四年 (745),1952年发掘。墓内壁画有 “四神”、男侍、侍女、“胡腾舞图”等。此二幅来自 “ 胡腾舞图”,为舞者两侧的乐队。上图为左侧六人,前排三人分持琵琶、笙和钹,后排三人,一指挥,一横笛,一击拍板。下图为右侧五人,前排三人跽坐,分持竖笛、七弦琴和箜篌,后排二立者,一吹排箫,一为乐队指挥。人物形象写实生动,神情刻画入微,线条奔放流动,是一幅盛唐风俗画的精品。
再如:甘肃山丹县境内出土的一只 “ 胡腾舞铜人”,高10.5厘米,连座高13.4厘米,舞者深目高鼻,头戴胡帽,身穿窄袖长袍,着皮靴,身背盛水葫芦,右臂提举,左臂垂前,右腿上提,作舞蹈状。
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中的醉胡腾队舞,当是在继承唐代胡腾基础上编制的队舞,至今中亚及新疆一带传统民间舞蹈中仍保存了与之风格特点相近的男子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