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訪問李美賢

文︰譚淑美;圖︰郭錫榮 來源信報優雅生活

李美賢和李焯芬教授的家在薄扶林港大高級教職員宿舍,偌大的客飯廳,擠滿她的收藏,櫃枱、走廊、書架……連梳化、餐椅都有被吞沒之勢。五千年前的馬家窰文化陶器、一千五百年前的佛像、整箱滿清紮腳鞋……沒錯,是一整箱。寶貝太多了,數以百計的民族服飾,不得已寄存在貨倉。記者到訪之時,是下午四點正。「你很準時。」她沒有開大燈,客廳晦暗,連同一屋的珍藏,到處瀰漫陳舊的氣息。


古代卡片盒


梳鬍子的梳

問她最貴的收藏是什麼?她說,最貴是以10萬元買回來的敦煌經卷,現在不知升值到什麼價錢。而數萬元買回來的雍正贈西藏龍袍,估計可能升值至過百萬元。但她強調不是用來投資的,沒興趣知道實際價錢去到什麼水位。

龙袍的颜色有四种——黄、白、红、蓝,即明黄(这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月白色、大红和石青色。过去说的 “八旗” 也是这四个颜色——正黄、正白、正红、正蓝以及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到了雍正时期,龙袍就定为这四种颜色:石青、明黄、大红、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头的。到了乾隆时期,把颜色比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蓝色,所以蓝色的龙袍越往后颜色就变得越淡。

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变化当中的。皇帝因为有礼制管束着,所以龙袍的形制都是一样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

敦煌经卷亦称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由于敦煌在4—10世纪间曾为中国西北文化中心,政治、经济十分发达,佛教也很兴盛。自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然后砌一泥墙于外,并于其上绘画,以此作为伪装。此后,这些文书便被封存于该私室中达900多年,成为名闻中外的敦煌遗书。这些经卷如此珍贵,尚未能在省博展出,也有多种原因。据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蔡路武说,一方面是省博书画展厅尚没有与经卷有关的专题,另一方面,经卷不易保存,不适合长期作为展品进行展示。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三 中国馆藏敦煌文献
来源:菩萨在线

中国馆藏敦煌文献

佛像庄严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三_中国馆藏敦煌文献

大家以為現代才有的東西,例如踢波用的釘鞋,其實清代的「三寸金蓮」鞋底已有這種設計,大概是防滑用途。是否很令人震驚?未算。當攝影師想把其中一隻鞋平放拍照,誰料它無論如何不到一秒就彈直起來。這個詭異現象連李美賢以前也沒有察覺。攝影師說出這個「驚天大發現」後,大家感到好奇,於是三個人傻傻的在大廳上試齊所有釘鞋,果然全是不倒翁!喜愛踢波的攝影師認為鞋底設計可防止「拗柴」。李美賢望着自己的寶貝,喃喃自語道:「那時的手工藝真的很好,下次(講座)要講下!」

蒙古餐具

戰國名片盒

現代人用打火機,遊牧民族用火鐮。李美賢收藏了好幾個清代的火鐮,有的很迷你,比1元硬幣大不了多少。「你看,多趣致!」李美賢向記者展示一些像銀包的小東西,有的用羊皮做,鑲了寶石,外有鐵條或銀條,入面裝了火絨(植物,手感有點像棉絮)及燧石(又稱火石)。人們生火的時候,拿着火絨及燧石,在鐵條或銀條敲擦幾下,咔嚓、咔嚓,就可以生火。「我在北京古玩店買的,問老人家才知怎樣用。」她示範幾下如何生火,當然沒有真的生火,那個火絨只是一毫子那麼小,她捨不得。

她還有一些古代名片袋,繡了花,非常雅致。記者看古裝片,從沒見過古人會交換名片。 「有,叫名刺吖嘛。(上面寫什麼?)寫自己的名字,好像現在一樣。若你去拜訪人家,人家不在,就留下名刺。(幾時開始有名刺?)好早,春秋戰國已有,甚至可能更早!」她並沒有收藏名刺。記者翻查資料,果然,中國不少古籍如《後漢書》也有記載。至於為何叫「名刺」,有說紙張未流行,古人在竹木上刺字;第二個說法是,名刺可通報姓名,而「刺者,通達也」。古代的名刺,除了寫上名字,也有人寫籍貫及官銜。現時日文中的「名片」也寫成「名刺」,據講就是中國傳過去的。

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清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着。它能起联系感情,架设友谊桥梁的作用。有位诗人赞誉它是:“透明的使者,春天的信笺。”‭ ‬名片在中国,经历了谒、刺、帖、片几个历史阶段。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

原始社会没有名片,那时人烟稀少,环境险恶,人们生存艰难,交往很少;文字还没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结绳记事也只存在于同一部落内部,部落与其他部落没有往来。到了奴隶社会,尽管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也没有出现名片。奴隶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固着在土地上,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少量世袭奴隶主,形成小的统治群体,由于统治小圈子长期变化不大,再加上识字不太普遍,也没有形成名片的条件。

名片最早出现,始于封建社会。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本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 “谒”。 所谓“谒” 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纸张还没发明),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制国家进一步发展,随汉初疆域扩大,“谒” 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到了东汉,“谒” 之名称被“刺”所取代,材质仍为竹木之类。有人还在“刺”上添加了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峰之用,名曰“ 爵里刺”。这种官场名片有专门的书写格式,要把所有的内容在“刺”的中央写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长刺”。
这种小名片,为何不称 “谒”,而改称为 “刺”呢?这个小小问题,却是1700多年以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的学术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汉朝刘熙《释名》认为“刺”是指书写。曰:“书曰刺,书以笔刺纸简上也。” 梁朝人刘勰《文心雕龙》认为 “刺”是通达的意思。曰:“刺者,达也,若针之通结也。” 明朝人田艺衡《留青日札》认为“刺”是指削竹木。曰:“古者削竹木以书姓名,故曰刺”。他们分别从书写、作用和制作不同角度作了各自的解释,各成一家之说。笔者以为,谒的意思是请求接见,刺的意思是通报姓名,两者所用有差。

这种新的名片,兴起于汉末,流行于六朝,尤以魏晋为盛。刺的使用在士大夫中是相当普遍的。以投刺为嗜好的南朝梁人何思澄,每晚都削木书刺,天明即驾车外出投刺访友,晚上归来,一大把刺也就投光了,天天如是。那个时代,人们不仅生前用谒、刺,也用谒、刺随葬,供在阴间使用。若是“拜见”神仙,不用竹简木刺,而用 “金简玉刺”。谒的形制、称谓都比较郑重,也都是用于下对上的,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是一种古老的大名片。刺的内容、形制,简便而亲切,虽也有用于下对上的 “下官刺”,但主要是用于士大夫间,以通爵里姓名,是一种小名片。


中國油燈博物館藏南朝瓷質雙層七盞油燈

不少現代人的日常用語,其實都來自古人生活,譬如說「省油燈」,李美賢真的也收藏了一個省油燈!「油燈的設計有小孔,可注入涼水,令它不會過熱,減低油的蒸發速度。」


宋代雙龍瓷質省油燈

拜倒石榴裙也有典故
「石榴進入中國後,人們開始用石榴的花液染布,唐代貴女很流行穿這種紅色染布裙。」敦煌石窟第一百三十窟也有石榴裙的壁畫,顯示盛唐時貴婦出外的情景。

周昉《簪花仕女图》


“石榴裙”,南朝时已有,上窄底宽,颜色鲜红,对比强烈,白居易称之为 “血色罗裙”,当时娱乐圈女星甚是喜欢,时诗人万楚在《五日观妓》所记艺伎穿的便是石榴裙:“ 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杨贵妃爱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规定,臣僚见到杨贵妃要行跪拜之礼,“拜倒在石榴裙下” 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石榴裙,以其石榴红的颜色命名,其实是一种偏暖色调的大红裙。红色在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最易引人注目,是一种热烈奔放的色彩,从色彩心理学上来说,不会令人产生悲伤感,反而能带出快乐激昂的情绪。一个身穿石榴裙的女子,会被那种鲜艳的红色映衬得光彩焕发、明媚夺目。

李美賢說:「皇帝最高格的禮服不是去party,也不是去ball,而是去祭祀。冠冕堂皇的『冠冕』說的是皇帝祭祀時穿的服飾:頭戴冕冠,身穿冕服。」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冕服會依得不同嗰場合有不共樣嗰等級差異,主要體現嘚冕冠上「旒」數量、長度,衣裳上嗰「章紋」嗰種類、隻數等內容。冕服分做六級:

1.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所用,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 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綉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統共十二章,故係叫「十二章服」。

2. 袞冕: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裳綉藻、 粉米、黼、黻四章紋,統共九章。

3. 鷩冕:王祭先公、饗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紋,裳綉藻、粉米、黼、黻四章紋,統共七章。

4.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紋,裳綉黼、黻二章紋,統共五章。

5. 絺冕:王祭社稷、先王所用,配四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綉粉米一章紋,裳綉黼、黻二章紋。

6.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時所用,配三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無章紋, 裳綉黻一章紋。


十二文章


劉備著冕服圖

成家立室又是什麼意思?

「古代富裕人家的floor plan,先有『大門』,第二道門稱為『閨』。女子不出閨門,即是連家裏第二道門都未行到出去;接下來是『堂』,用來見客;再入去是『室』,即居室。『入室弟子』的意思,就是很close的人,才會讓他入室。『成家立室』,結了婚,當然大家都一起入室了。」

香閨呢?
「古人很喜歡香薰,不論衣服或被子,都要被香熏過,連床的蚊帳四角都掛了香囊,所以就叫香閨。曹丕有次騎馬,馬受不了他的香味,突然發癲,令曹丕坐不穩,他生氣起來殺了這隻馬。這件事證明古時男人也十分喜歡香薰。」

問她最後一個問題:為何戀戀於古人物件?她說,想推廣中國文化,卻不想沉悶說教。「我們念歷史,只講朝代興衰,亡國因哪位奸臣所害。若我由貼近生活的日常物件談起,不是更能引發大家的興趣嗎?」

她在講座帶給觀眾有趣的知識,換來不少人投桃報李。她手上有多款齒木,即古人用來刷牙的樹枝,是四方八面送給她最有意思的禮物。


謝謝同學委員會的安排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