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
區仕美資料整理
荆州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中国地市级 “ 十佳博物馆之首 ” 的美誉。荆州博物馆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战国丝绸;四代越王剑、吴王夫差矛;有战国秦汉漆器;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著《算数书》和萧和 “ 二年造律 ” 的《二年律令》等汉初简牍;有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这些稀世珍宝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荆州博物馆也因此而成为荆州市旅游观光的 “ 第一窗户 ”。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朝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楚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大体上以今天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大致向周边扩展一定范围。当炎、黄部落创造中原文明的时候,南方江汉流域兴起了九黎部落,并创造出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早期楚文化。而后,随着九黎部落被炎、黄部落击败,三苗部落被中原部落所征服,楚文化逐渐消沉了。北方出现了夏、商等奴隶制国家后,南方楚地仍停留在原始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散居的各氏族部落屡遭中原势力的压迫和征伐。即使这样,依然孕育出了楚民族及其后的楚国家,并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各部族融合的中心。
楚国历史文化。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之一,创造了长达800余年的灿烂辉煌文化。楚国独特的青铜制造工艺、丝织刺绣工艺、漆器制造工艺、精深惊艳的哲学、散文、辞赋、音乐、舞蹈和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
中国的漆器制作与使用,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工业发达,特别是雄踞南方的楚国,漆器工艺水平更高。秦与汉代,天下统一,漆器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荆州市是全国出土古代漆器最多的地方,荆州博物馆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最多的单位。本馆陈列的是荆州博物馆多年来考古发掘所获得的漆木器珍品。它们主要是出土于战国秦汉的古墓葬中,种类有饮食器、妆奁器、娱乐器、丧葬器、工艺品等。这些文物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图案似锦,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高层次体现。我们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文物将中国独有的古代漆器文化展示给海内外观众,是广大观众了解中国古代漆器文化的辉煌成就。

虎座鳥鼓架
戰國時期楚國的重要樂器種類。兩隻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隻長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鳴鳳,背向而立的鳴鳳中間,一面大鼓用紅繩帶懸于鳳冠之上。通體髹黑漆為地,以紅、黃、金、藍等色繪出虎斑紋和鳳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繪絢麗輝煌,既是鼓樂,也是藝術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一鳳與虎的組合形象中,鳳高大軒昂,傲視蒼穹,虎卻矮小瑟縮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鳴鳳、嚮往安詳的意識和征服猛獸、不畏強暴的精神。
楚人崇凤,巴人崇虎,把楚国两大民族的图腾物有机地融合于一体,相依相辅,处之自然,毫不牵强,没有一定的艺术眼光与创新意识是办不到的。这件作品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是刚与柔、动与静、力与美的巧妙结合。虎是刚(阳),凤是柔(阴) ;凤、虎是动物,鼓为静物;动作显示凤凰和老虎合作用力,双凤仰首朝天,引吭高歌,双虎匍伏于地,驯服乖巧,整体造型美观、流畅。这种最佳的造型配置,既简洁大方、欢快活泼,又端庄凝重、雍容华贵,其涵义远远超出了乐器本身,而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西漢時期,由於冶鐵技術的進步,鐵器大量使用,冶銅業及其制造業降於次要地位。因此,漢代的青銅器與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相比大為遜色。但因民間日用器皿、皇家及貴族宮廷中使用的奢侈品、裝飾品仍多採用銅器,特別是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鑄造青銅貨幣,所以青銅器制造仍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1966年,在陝西西安市西關南小巷發現一處西漢窖藏,出土了一批西漢貴族用銅器,包括鈁、銅薰爐、燈、鐺等,制造工藝都很精細。其中一件青銅人作跪坐狀,通高15.3厘米,重1.3公斤。長臉,兩大耳豎立高出頭頂,腦后梳有錐形發髻,尖鼻闊嘴,眉骨、顴骨隆起。身著無領緊袖右衽長衣,束帶,赤足。背部有雙翼,膝下也有鱗狀垂羽。雙膝間有半圓形凹穴,底部有一固定器物的插孔。青銅人雙手作捧持狀,手持何物不知。據專家考証,這就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羽人形象。
西漢青銅羽人 |
考古人員展示剛清理過的漢代銅薰爐 |
出自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博山爐是古代常見的一種熏爐,上面有高而尖的蓋,蓋上雕鏤有象征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時將香料放在爐內點燃,縷縷香煙通過蓋上的鏤孔飄散四方,馨香撲鼻。錯金博山爐全器由爐盤、爐蓋和爐座組成,通體錯金絲,爐蓋鏤雕成山巒起伏伏,人和虎、豹、猴、野豬等動物置身其間。足部為透雕蟠龍紋,器腹飾錯金卷雲紋。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越王州勾劍
戰國早期,通長56.2釐米。荊州市荊州區藤店一號墓出土。此劍的劍身近格有兩行錯金銘文,每行四字,字體為鳥蟲書,釋文為 “ 越王州勾自作用劍 ”。州勾是越王勾踐的重孫,在位三十七年(西元前448-412年)。此劍出自楚墓,可能是楚滅越後流入楚地的。

玉覆面
玉质丧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缀玉面罩和整玉面具两种,流行于中国西周至汉代和古代玛雅。根据《仪礼·士丧礼》的记载,在先秦的丧葬仪式中,要用丝织品制成的 “ 冥目”(也称为 “ 覆面”)和 “掩”(也叫 “ 裹首 ”)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缀玉面罩较常见,大都由碎玉或废玉加工制成,中国早在西周时就有缀玉面罩,后来东周时又有玉衣。
古人曾认为玉可以防止灵魂出壳,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正是缘于这种说法,西周时期,一种特殊的丧葬用玉―――玉覆面出现了。它用各种玉料对应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征制成饰片,缀饰于纺织品上,用于殓葬时覆盖在死者面部。当然,这种奢华的丧葬品仅出现于贵族墓葬中。玉覆面在两周盛行一时,发展到汉代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这标志着丧葬玉发展到巅峰。
西周时除保留众多的传统玉器品类外,亦出现一些新兴的玉器品种,主要的有成组佩玉器和专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数量不等,各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凡有饰纹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我们的祖先赋予玉石许多美德,认为玉石具有各种奇特的性能,其中最神异的一项是能使尸体保持鲜活状态,久存不腐。贵族社会中流行的玉敛葬,便是这一观念的产物。玉敛葬和在墓中随葬玉器(包括礼器、佩饰器和兵器等)是有区别的,其目的是通过玉器同尸体的接触而起保护尸体的作用,使之不朽。我国葬丧文化中的这一风习,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玉覆面在西周时已相当流行, 玉件的配置格式并非一成不变,常因墓主身份地位或家境情况的不同而有繁有简。由于眼睛在人的五官中最为重要,所以不论怎么简化,眼玉是不能去掉的,玉覆面的正名称 “ 瞑目 ”,道理即在此。以玉敛尸,大致出于两种心理:一,期望玉可以防止死者尸体腐败,不被邪魔侵犯,并引导死者步入仙界 以荫子孙;二,以玉夸财耀富,显示地位等级。


战国,长20、宽13.9、厚0.23厘米。荆州市荆州区秦家山二号墓出土。用一块墨绿色玉料雕成,出土时覆于死者面部,五官比例协调,刻划出头发、眉毛、胡须。已发现的先秦玉覆面一般为若干块薄片玉器连缀而成,象这样用一块整玉制成的覆面,目前仅见这一件。

人乘龍玉佩
战国早期,长8 cm,宽2.05 cm,厚0.25- 0.3 cm, 荆州熊家冢出土,黄绿色,表面受沁呈灰白色。龙身呈W形,饰谷纹、云纹和长尾涡纹。龙尾上站立一人,双手抄于腹前,着右衽深衣,小袖,深衣上有方块形网纹。

人龙鸟兽合雕玉佩
通高6.7厘米,宽2.3厘米,厚0.5厘米。青黄玉,表面有受沁白斑,半透明,通体磨光,背面光素。正面琢有复杂的纹饰,外轮廓似一兽体。上端的兽头上有盘旋如同蜗牛状双角,浮雕出两个鼻孔,嘴部呈大弯钩式勾喙,颈部修长,后端卷尾。仔细观察玉雕主体纹饰为一屈膝蹲踞之侧面玉人形象,玉人胸腹部为一张口吐舌之龙,人龙下半身躯极似一卷尾卧虎之后半部。玉人圆眼,隆鼻,不见嘴部与下巴,又似 “ 鸟 ” 头,卷云纹耳。玉人头部后侧为一龙,龙张口吐舌与人胸腹之龙口中所吐之舌相连,连接处的纹饰与青铜器上的兽目连接纹相同,龙躯则为人头上的毛发。前后端各钻一孔,中部共钻三个大小不同之孔,这是一件构思奇特,内涵丰富深刻的古玉精品。

木辟邪
木辟邪 - 戰國,長69.5釐米。荊州市荊州區馬山一號墓出土。用樹根雕成。獸首,四足。頭上昂。嘴微張,露齒,短卷尾,作行走狀。四肢呈竹節狀,兩前肢位於軀幹右側,兩後肢位於軀幹左側,四肢上分別雕有蛇、蛇噬蛙、四腳蛇噬雀等圖案。該器造型奇特,是我國最早的根雕藝術品。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爲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根據考古發現,古人不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貝殼等物制作裝飾品,同時也采用樹根或竹根制作裝飾品。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根雕作品“ 辟邪 ”,作爲鎮墓獸的這件根雕作品,虎頭龍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蟬等紋樣,富有動勢,顯示出兩千三百多年前我國古代根雕藝術品已達到了自然形態和人工雕琢巧妙結合的水平。西漢時期,孔子的後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彎曲的形態制作拐杖。南北朝時期,已出現了不少利用樹根制作的杖頭、筆筒、佛柄、抓背、煙鬥等實用品和家具。隋、唐以後,根雕不僅在民間普遍流傳,同時也得到皇室貴族的青睞。
从丝绸文物的出土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和荆楚地区也是我国丝绸文物 发现较为集中的地区。春秋战国是我国丝织业空前发展的时期,但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的丝绸实物,基本上都在两湖的楚国地区,又以湖南长沙市郊和湖北荆州地区为最多。漢繡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地刺繡。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絲織業代表當時華夏絲織品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
漢繡品圖案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葉,葉上還可出枝,追求充實豐滿、富麗堂皇的熱鬧氣氛。這是「花無正果,熱鬧為先」的美學體現。江陵馬山一號墓發掘出的戰國中期繡品,進一步證實了漢繡的這種「花無正果,熱鬧為先」美學思想發展。該繡品中「繡線顏色以紅、黃、綠、蘭等亮色為主,以密集的滿繡填充塊面,或虛出繡紋輪廓內的局部塊面,繡出的珍禽異獸、奇花佳卉富於立體感和虛實感,色彩鮮豔、花紋瑰麗,典雅而富麗」。
現的楚國絲織品至今已的幾十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湖南長沙、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綜合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楚國絲織品和主要種類有:紗、彀、羅、絹、紈、縞、綈、組、縑、綺、綿、絛等,品種十分齊全,幾乎包括了先秦絲織品的全部品種。江陵馬山一號楚墓是一座小型的貴族墓,共出土各類衣物35件,其中有刺繡的衣物有21件。這些衣物由8個品種的絲織物製成,另在四件竹笥中裝有12個品種的452片絲織物碎片。這座楚墓出土的絲織品品種之多,工藝之精,保存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江陵馬山一號墓因此被稱為 " 絲綢寶庫 "。絲織品的大量隨葬說明絲織品已成為貴族炫耀財富的象征。
楚國絲織品的色彩,以紅色、棕色為主,這與楚人崇火尚的風俗相一致。從色譜上進行分析,有黃、紅、紫、藍、綠、褐、黑等色,可見其色譜已經相當完整。僅江陵馬山1號墓出土的絲織品的色彩,就有深紅、朱紅、桔紅、紅棕、深棕、棕、金黃、土黃、灰黃、綠黃、鈷藍、紫紅、灰白、深揭、黑等數十不同色彩的色號。
楚國的染色工藝的石染和草染兩種。石染以礦物為染料,染色方法主要是塗染,常見的有朱砂、孔雀石(綠)、胡粉(白)等。這些都是楚地的石染原料。草染以植物顏料為染料,主要是揉染和浸染。草染的顏色主要有藍、紅、紫、黃、黑等。楚國絲織品上的紋飾,從施紋的技巧而言,可分為編織和刺繡兩種。
編織紋飾是以絲織工藝中的提花技術的發展為基礎的。由於受到施紋技術的限製,編織紋飾的題材和造型也受到局限,主要以幾何紋為主,人物和動物題材隻占少量。提花絲織品的幾何紋樣主要有:大菱形紋、小菱形紋、塔形紋、十字菱形紋等。各種幾何形紋飾中,以菱形紋最為變化多端,奇詭如迷宮。幾何紋飾線條規整勻稱,色彩層次清楚,立體感強,給人以對稱、均稱、平衡的形式美感。
絲織提花紋樣中還有少量的人物紋和動物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大變革,以及人本主義思潮的高漲,對生命與自由的向往在各種藝術形式中反映出來,這種新的氣象在絲織品編織紋飾中的動物、人物紋飾生動地表現出來。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件絛帶上的田獵紋是一個完全寫實的紋樣,描寫的是貴族進行田獵活動的場麵。田獵紋絛用棕色、士黃、鈷藍色相間織出二人禦車追逐獵物、奔鹿倉皇逃命、武士執劍與盾搏獸等戲劇性的生活場景。幾何圖案化的各種人和動物形象都能巧妙抓住對象主要特征予以生動地表現。將這類充滿激烈運動,扣人心弦的場景設計成編組紋樣。這種寫實風格有花紋在先秦絲織品中還是第一次發現。

蟠龍飛鳳紋繡淺黃面衾
戰國時期,長190、寬190釐米。荊州市荊州區馬山一號墓出土。近正方形,上端中部有凹口,並包有彩條紋綺的被識。衿面由二十五片具不同花紋的繡絹拼成,正中是由二十三片繡絹綴成的蟠龍飛鳳紋,左右兩側各有一片舞鳳逐龍紋。衿裏用灰白色絹,裏緣用紅棕繡絹。繡品上部採用S形的對龍作為主題,口銜一條龍尾,下部是高冠展翅的斜立對鳳,鳳下處有一條小龍。在對龍之間,是表現太陽的扶桑樹。華麗的鳳冠和鳳翅構成了整幅圖案,猶如菱形骨架,使圖案的佈局滿而不亂,非常有章法。此種佈局方式在戰國時期的刺繡中已經表現得非常成熟。

舞人動物紋
舞人動物錦 - 從色彩還是織造技術來看,均可堪稱戰國織錦的典範。這件織錦的圖案由寬矩形左右斜排成鋸齒形骨架,矩形內填以雙龍或類似紋樣,矩形外的空間有八組紋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翩翩起舞的舞者,他們頭戴冠,冠尾後垂,著長袍,繫腰帶,表現的或正是楚地的巫術活動。

大幾何紋
戰國時期的大幾何紋均以早期的小幾何紋作骨架,再填以小型的幾何紋。因此,紋樣較為複雜,迴圈度也大,織造起來有一定難度。馬山出土的大幾何紋錦採用的是以勾連雷紋 ( 呈T字形 ) 為主體,再填充中小型的菱形、杯紋、H形、N形及類似萬字紋的紋樣,圖案緊湊,佈局均勻。

龍鳳紋
龍鳳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吉祥物。馬山楚墓中出土的大量龍鳳紋是當時龍鳳藝術的集中表現。豐富的想像加上隨心所欲的變化,使其與明清時期服飾上的龍鳳有著天壤之別。戰國時期的龍鳳極其苗條、秀麗,有著鋒利的爪子、如花的尾巴或羽毛,經常與花藤枝蔓相纏連。而後世的龍鳳則已成為皇權的象徵,威猛而高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