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展覽
區仕美資料整理

現正在歷史博物館展覽。透過從全國各地主要文博單位借來的文物,向公眾展示漢代政治、藝術、社會生活和文化發展。

油灯

从春秋到两汉,油灯成为重要的礼器,《周礼》中就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灯用作明器,还有长命灯或长明灯的寓意,隐喻为死者驱除黑暗,导引灵魂。因此,树也非普通树木,当为神树,对于死者来说,可借之作为通天之工具。树干攀援而上,翘首而望,正是蕴含沟通天地之意。在先秦遗物上可以看到不少祀树与焚树的画面,树形灯作为我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在艺术史上具有令人瞩目的地位是无疑的。其中树形灯中著名的有在河北平山县出土的战国时代的树形灯,而在岭南出土的,则只有贵港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扶桑树形铜灯 (rosemallow shaped bronze lamp)。

扶桑树形铜灯主干呈圆柱形,上细下粗,下端为宝瓶形,覆盘形底座。从主干分为三层,每层向外伸出三条枝干,每一枝干顶端都承托一桃子形灯盘,每枝在水平面上投影无重叠。灯盘中心有一枚支钉形的烛钎,用于插蜡。主干顶端平置一金乌形灯盏,其背部内空,中心有一插蜡锥。正与《山海经》所记相合。主干、枝杈、灯盏、金乌分别铸造,后用榫卯套扣,合为一体,可以自由装卸。

这盏象征光明和通天神的灯具,从某种程度讲,可谓是贵港城历经两千多年不弥久不衰的最好见证物!至今为止,笔者还无法找到这盏二千多年前的灯具九枝灯盏同时点燃的效果图,只能依靠想像力来想像那铁树银花的灿烂与眩目!正品行货的扶桑树形铜灯早已典藏于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希冀他日,在贵港新博物馆建成开放之时,馆方能够能够复制一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复制品在馆内醒目位置,毕竟,这象征着中原汉文明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照耀当时的岭西之都—郁林郡治地。


宏偉壯麗的青銅鑄像

西漢青銅雕塑,以陝西興平茂陵東側出土的《鎏金銅馬》、廣西貴縣風流嶺出土的《大銅馬》與《軍吏銅俑》、西安漢城遺址出土的《銅羽人》等最為精美。


鎏金銅馬


鎏金铜骑马俑

这匹大铜马是目前在广西境内发现的铜马中个体最高大雄伟的。铜马分头、耳、身躯、四肢、尾等九段铸造。整匹马的体形呈长方形,肌肉发达,颈部显粗,四肢刚劲有力。大铜马右前腿提起,作前奔嘶鸣状,是一匹拉车的雄马。这匹大铜马是在贵县风流岭的一处墓葬中的车马坑内 与 整套装饰华丽的铜马车的零部件、一件高鼻深目的西北铜 “胡人” 驭手同时出土的。


羽人

即汉代人心目中的神仙形貌。长脸尖鼻,颧骨与眉骨隆起,两长耳竖立,头发向后梳成锥形髻。曲膝坐,身体微倾,着无领紧袖交襟长衣,宽肩束腰,背部双翅上饰卷云纹,两臂前伸,双手作抱物状,两膝间有半圆形竖洞,底部有一小孔,原来应该手持物件。造型古朴,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铜羽人

羽人的演变

秦汉时期修仙风气盛行,人们渴望成为不老神仙。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与不死同义,因此汉代墓室壁画上出现了大量表现羽人升仙的场景,以羽人引导的乘龙飞升图最为有名。洛阳博物馆便收藏有升仙画像石棺、壁画等。

汉代羽人形象的出现与道教关系密切,当时也将道士称为羽士。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日益兴盛,佛教对道教羽人也进行改造和取代,羽人造型逐渐变化:先演变成能升空的神仙,后来演变为飞天等佛教形象。

東漢青銅雕塑,以甘肅武威擂台東漢墓出土的一件《馬踏飛燕》銅馬最為有名。


簡潔生動的兩漢陶俑

漢承秦制,諸侯王或貴戚,亦用陶兵馬俑隨葬,例如1965年發現的咸陽揚家灣漢墓從葬坑中,出土騎兵俑500多件,步兵俑1800多件,高度都不超過 68公分,多數敷彩,造形洗練,神態威武,裝備精良。

六博是漢代非常流行的一種博奕,後來開始衰落,玩法便逐潮失傳,但在漢朝的陵墓中找到很多棋盤的陪葬品。


绿釉陶六博俑,汉代,河南省灵宝市出土,藏于河南博物院。

从记载可知,因为所掷之箸数为六,又两人手中之棋分别为六,因此,习惯称此游戏为“六博”。关于六博的组成,最基本的包括刻有 “TLV” 图案的博局、六箸(或二焭)和十二颗棋子,其他的如博席、博囊、割刀、削刀等。

六博图像,是在两汉时期十分流行的题材,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博局为中心,在画像石、画像砖和铜镜上表现为两组人物(或仙人)进行六博的场面,其分布范围遍及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四川和浙江等地区;另一种是仅借鉴博局上的“TLV”图案,将其作为主要装饰,表现在博局镜和花钱上。

汉代画像砖——六博

四人博戏俑(灵台县博物馆藏)


陵墓前的吉祥之物石天祿和石辟邪

石天祿能夠鎮邪驅煞,守護死者的靈魂

石辟邪


彩绘三人樽上倒立杂技俑

汉代,百戏杂耍盛行,倒立就是流行的表演项目之一; 百戲 是指兼有音樂歌舞成分的雜技表演。漢代時期,百戲不僅是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也為貴族所鍾愛,甚至以此招待國賓,彰顯漢王朝之繁榮與興盛。在百戲表演中,雜技屬於重要一環。儘管名目繁多,但其基本功總離不開腰、腿、筋斗和頂四部分。 ...

彩绘三人樽上倒立杂技俑

汉代,百戏杂耍盛行,倒立就是流行的表演项目之一; 百戲 是指兼有音樂歌舞成分的雜技表演。漢代時期,百戲不僅是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也為貴族所鍾愛,甚至以此招待國賓,彰顯漢王朝之繁榮與興盛。在百戲表演中,雜技屬於重要一環。儘管名目繁多,但其基本功總離不開腰、腿、筋斗和頂四部分。 ...



灰陶加彩乐舞杂技俑

杂技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来华经商、传教、生活定居的异国、外族人增多,杂技亦大放异彩,品种随之增多,文献中就记载

传教、生活定居的异国、外族人增多,杂技亦大放异彩,品种随之增多,文献中就记载有 “胡人幻术”。

在山西博物院 “民族熔炉” 展厅内,便有这么一组北魏杂技俑(出土于大同市曹夫楼村),它由9个俑人组成,其中6人环绕着表演者,或聚精会神地观赏,或鼓掌喝彩。中间三人则在表演,其中一人即整套杂技俑的核心者,他站于场地正中,一手扶腰一手扶长杆,杆上有两个身材较小的表演者上下翻飞着。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9个俑人都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形象,也就是被称为 “ 胡人” 的外来民族。

满城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

灯作卧羊状。羊昂首,双角卷曲,身躯浑圆,短尾。羊颈后有一活钮,臀上安一小提钮,使用时可将羊背向上翻开,平放于羊首顶部作为灯盘。灯盘呈椭圆形,子口,一端有一小流嘴,便于安置灯捻。羊尊腹腔中空,可储灯油。

羽纹铜凤灯

羽纹铜凤灯 - 聪明的古人,制作的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中空,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烟灰经灯罩纳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水中

铜鼓是一种平面曲腰、中空无底的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滇、黔、川、粤、桂、湘、琼等省区,使用于民族生活的不同领域。铜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组成。鼓面圆而平,是敲击发音的部分,下接鼓身,连接部分略外凸,形成球状弧度为胸。腰部略细,内收如束腰。往下鼓身又扩大,呈喇叭口部分为足。鼓身两侧各有两个半环形的耳。鼓面主体为太阳纹,周围有许多层称为“弦”的同心线条,弦数多少不等,弦与弦之间由宽窄不等的图案组成,称为晕圈。鼓身四周的表面,也有多数平行的晕圈,晕圈中铸出的纹饰图案绚丽多彩,有虫鱼、鸟兽、花卉、舟船和人物等。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而成。
按不同形制和花纹,铜鼓可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

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主晕为衔鱼翔鹭纹,其余饰栉纹、勾连雷纹和锯齿纹。鼓身九晕圈,饰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体人,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或花身水鸟,水中有游鱼。鼓腰饰八组羽人舞蹈纹,每组二至三人,头戴羽饰,下身系展开的羽裙,两臂外展,双腿叉开作舞蹈状。舞上空有衔鱼的翔鹭。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铜鼓实测重30750克。

http://photo.blog.sina.com.cn/list/blogpic.php?pid=a4e6c7f4gceee418ee004&bid=a4e6c7f401014xlw&uid=2766587892

鼓身上的纹饰,有衔鱼的翔鹭,还有头戴羽冠的划船者,保存完整,纹饰精美,铜鼓重
30.75千克

铜鼓上的羽人划船纹

翔鹭纹铜鼓鼓胸纹饰展开图

铜鼓的这种传播途径,与经由海上的贸易线路或者民族迁徙线路有关。贵港往下沿西江至广州、经北流河和南流江到达合浦,两地皆可再经海路通往域外。在广西贵港市出土的 “ 翔鹭纹铜鼓 ”,从其所处区域、纹饰特征与传播途径来看,可以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证。


 

巨大的铜鼓建筑,足有三层楼高,铜鼓是最能代表壮族文化的器具,是古代壮族舞蹈娱乐、拜神祭祀、练兵打仗的必备之物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