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大押被低估的歷史
區仕美資料整理
位於灣仔軒尼詩道的當舖 - 同德大押,2013年已獲屋宇署批准改建為23層高商廈,2015年8月起展開拆卸工程
古物古蹟辦事處宣佈灣仔軒尼詩道同德大押維持三級歷史建築評級,其理據是該建築是三十年代的普遍建築,故評級不作改動。建築物的價值,除了論其內外特色外,它與社區的關係,及其歷史意義,也應算計在內。如何在保育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城市重建的永恆課題。
「同德大押」處於灣仔主要幹道軒尼詩道附近,屬於黃金地段,業主希望透過改建賺取更多利潤,實屬人之常情。問題關鍵只是,究竟「同德大押」的文物價值有否被低估?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在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同德大押」的轉角位採用弧型設計,乃是港島碩果僅存的戰前騎樓,負責興建該棟樓宇的 Raven & Basto ,在港也興建的不少著名建築,當中包括被列作法定古蹟的景賢里,列作二級歷史建築的聖類斯中學,以及列作三級歷史建築的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
究竟「同德大押」的保育價值如何,還需留待古物諮詢委員會在近日開會時探討,但古諮會的角色只是諮詢機構,「同德大押」的歷史評級即使由三級升至一級建築,還需看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有何後續行動。畢竟,只有陳茂波才有權力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第 2A 條,將某地或某建築定為暫定古蹟,煞停現時的重建計劃 12 個月。
若政府若有心保留「同德大押」,方法也有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根據現行法例購回該建築,然後仿效澳門「德成按」的保育方式,將此改建成「典當業博物館」。事實上,若論外觀和建築特色,「同德大押」均比「德成按」優勝,改建成博物館,既能發揮教育和保育功能。即使從市場角度上來說,不論保留電車還是歷史建築,均能增加香港的旅遊特色,對旅遊業能帶來間接收益。
若重建計劃最終維持不變,政府仍可要求發展商仿效當年舊灣仔街市的重建模式,在重建時保留外殼和底柱。雖然此法將會增加建築成本,但其獨一無二的建築特色,或許也能增加新商廈落成後的租值。愚見認為,這是保育「同德大押」另一個折中辦法。
騎樓式唐樓
因為在灣仔,地佔轉角位的弧形騎樓式唐樓,現在只此一間。事實上,從前差不多整個灣仔都是這一類唐樓。或許就是這種「成條街都係」的心態,使人們冷不防它們已一幢一幢被消失。 這種樓上設有深闊遊廊跨越在行人路上方的唐樓設計(Verandah type),其最大特色是當「成條街都係」的時候,便會在行人路上形成遮風擋雨的騎樓走廊,用作支撐的柱子有節奏地在行人路旁排列著。在20年代至30年代那次填海後,電車路以外的地段全都是這種井井有條的秩序,形成灣仔的特色街景(Streetscape)。
現在灣仔(香港)巳經沒有「成條街都係」這種唐樓呢! 茂蘿街 以一連六幢成為全港最長的連貫戰前唐樓街,不過並非同德押這款騎樓式,而是立面有著懸臂式露台(Canti-levered balcony type)設計,行人路上並沒有支柱。
懸臂式平闆露台在舊唐樓建築中甚爲常見,有測量師估計,啓明道51号唐樓的平闆露台出現倒塌潛在危險,原因可能涉及多個因素,但部分單位将露台改作劏房增加主結構的負重力,相信是主要原因。而這次屋宇署展開拆露台和對樓宇全面勘測,估計需時3個月及至少25萬元勘測費,住戶、業主均會受到牽連。
藍屋唐樓群,由兩組一連四幢及一單幢唐樓組成,是市區中非常珍貴的一群(Cluster),不過也沒有騎樓式,而是有懸臂式露台及齊平式的立面 (flush elevation type)設計。
莊士敦道60A-66號 舊和昌大押屬騎樓式了吧?
(那可是一連四幢的騎樓式唐樓)
和昌大押屹立於香港灣仔莊士敦道,已有百年多的歷史,騎樓式建築風格
九龍區,上海街600-626號在同一條街上可是有10幢騎樓式戰前唐樓!可惜是它們並非是連貫的,最長也只有一連四幢。散落在其他地區的騎樓式唐樓,通常都是單幢或一連兩幢(由於其一梯兩伙的設計),偶爾也會有一連三幢的生還者。若想體會一下走在騎樓底的感受,大部份單、雙幢唐樓也只是約五步以內的路程;最長的一連四幢,應該可以有十多步的路程吧?
轉角位的神奇騎樓
區區一連兩幢的同德押,竟然可以營造出一連五幢騎樓底路程的氛圍,完全把香港其他一連四幢的騎樓式唐樓技術性擊倒,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它是位處轉角位置的弧形騎樓式唐樓。具備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以至能二變五,不是很賺嗎?同類的轉角位弧形騎樓式唐樓,同德押以外恐怕香港只剩下汝洲街269-271號 及 荔枝角道119號雷生春;當中以單幢唐樓雷生春為佼佼者,創造出一變八的騎樓底神話。
汝洲街269-271號
荔枝角道119號雷生春
經營者
同德押的經營者才算是神話。軒尼詩道369-371號約建於30年代,原本屬於地段2619號的其中一部份。於1927年由 潘浩祥購入該地,其後由潘康氏及潘梁氏共同擁有。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從1938年起曾租給一名叫Li Yau Tsun 的太平坤士,就是香港早期的華人知名企業家 李肇源(號右泉)。其後,該物業於1947年再由典當業大王 高可寧 所創立的德成置業有限公司購入。從1948年的香港年鑑可找到同德押的紀錄,表示同德押至少於1948年或以前已經開業了,比起坊間所說的1954年實應至少早6年。
李右泉 在香港早期的業務以開設當鋪為主,堪稱為香港典當業一哥,或有可能同德押最初是由李右泉開設,其後再賣給高氏家族也不定。無論是李右泉或是高可寧最先開設,前者是香港典當業一哥,後者則是澳門典當業大王,同德大押的經營者身分 極其顯赫,這是無容置疑的。高氏家族在香港所屬的大押,現存的就只有中環的 德榮大押、深水埗的 南昌大押(前同安大押),及灣仔這幢 同德大押。而三幢大押中,則以同德大押的規模最大。據說凡屬於高氏的大押,其招牌上均會有「囍」字;而同德大押招牌上的「囍」字,正正就印證了這事實。
建築師
當年新填海所得的整個I.L. 2619地段均由Raven & Basto Architect中的A.H. Basto 巴士度(1894-1974, RIBA, Authorized Architect 1922-41, HKIA 1956) 所建。該建築師在香港設計過很多不同建築,包括唐樓、工廠、學校、獨立屋及教堂,現存的有薄扶林聖類斯中學及聖安多尼堂等。而該建築師樓的代表更有灣仔景賢里及銅鑼灣聖光堂。
研究整理:香港中文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當其時也,1993年起活化作新用途的灣仔舊郵政局、2007年的和昌大押,2008年的舊灣仔街市等,縱然內裏結構及實際用途等或已今非昔比,至少還可留住大廈外部建築特色,讓市民懷緬過去。種種事實都證明,只要當局有心,絕對可以研究任何方法,包括上述景賢里的以地換地方案等,保住這些集體回憶。2012年7月1日上任至今的發展局局長,也換了陳茂波。而陳茂波任內究竟有否成功保育例子,當連港鐵沙中線地盤的宋代方井,最終不過是透過先遷移後重置的形式才勉強保得住;單講灣仔區內,至今也似乎未見一個成功的範例。
中文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項目主任吳韻怡指出,本港現存的戰前唐樓中,全港僅得3座是位處街角兼採用弧形設計,在港島區內僅有同德押, 其他兩座分別是已活化的雷生春,及汝州街269至271號建築。同德押這種設有深闊遊廊的騎樓設計,用作支撐的柱子在行人路旁排列着,形成灣仔的特色街景。
香港最早期的唐樓,都是由青磚砌成,屋頂則是由木結構及瓦片組成的斜頂。這些唐樓闊十五呎,高兩至四層,側邊建有木樓梯連接各層,而部分唐樓亦設有二呎闊的鐵騎樓,供居民享用。十九世紀末,比較新式的唐樓出現:這些唐樓雖然仍然使用青磚砌成,但樓高有兩至四層,每層高四米,而闊度則達到五米。另外,俗稱「廣州式騎樓」亦出現:騎樓由磚砌支柱支撐,跨在唐樓前的行人路,形式一條長長的迴廊。至二次世界大戰前,以混凝土興建的唐樓大量出現;九龍的現存唐樓,大部分皆為這一種。
唐樓另一個特色是地下單位大部分也會用作商舖之用,因而唐樓亦有另一個英文名稱:Shophouse 。有些唐樓更會整幢用作商舖用途:地面為商舖,而樓上則為商舖附屬設施及店主的居室。
隨著社會及經濟發展,大部分的戰前唐樓已被重建為新式建築物,餘下的則仍然有居民居住。由於唐樓內缺乏電梯及浴室這些現代化設施,居住在這些唐樓的居民,居住環境仍然有待改善。
第二街 100 號
東邊街 36 號
皇后大道西1號
皇后大道中172 至 176號
蘇杭街 112 號
荷李活道 60 至 64 號
莊士敦道 60 至 66 號 (已翻新)
石水渠街 72 至 74 A 號
慶雲街 2 至 8 號
皇后大道東 186 至 190 號
施弼街 8 號
第二巷 4 號
西灣河街 118 及 至 120 號
施弼街8號屹立在多層大樓中,只得兩層高,跟附近的高樓大廈相映成趣
香港島第一代唐樓集中在上環和西環,已經全部拆除。從歷史繪畫來看,建於1844年的香港島皇后大道中的一座三層高的唐樓設有露臺,没有天井,厨房在後面。其平面布局成爲以後差不多一百年香港唐樓設計的範本。類似這一座唐樓有1839年廣州同文街的廣府商住建築。這時期香港唐樓的露臺設計有可能受廣州和澳門洋樓的影響。不過,當時香港唐樓並不是全部都開始 “西化”,有一部分仍然保留竹筒屋立面不設露臺的設計。
第二代唐樓大約有三十年,即1870年代至1890年代。第二代香港唐樓, 除承襲廣府竹筒屋平面布局和立面設計外,明顯加入洋樓的露臺設計。當沿街唐樓并排建成,一樓的人行道就被 “騎” 在二樓露臺下,成爲 “ 騎樓”。近年有研究認爲廣州騎樓出現在20世紀初,但没有探討騎樓的起源(湯國華:《領南歷史建築測繪圖選集》,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 探討騎樓起源是需要研究和對比歷史照片和繪畫的。
1874年的公共建築——香港島上環港務官辦公樓,是有回廊的三層高洋樓。在辦公樓旁的唐樓明顯受洋樓影響;其正立面設有露臺、廣府式瓦面,二樓有西式窗。香港灣仔(下環)皇后大道中的臨街唐樓,是兩層竹筒屋,外加露臺而跨在人行道之上,成爲騎樓;歷史照片證明騎樓在1870年代已經在香港出現了。這皇后大道東唐樓的騎樓設計,成爲1920年代中期香港唐樓正立面設計的標準格式。廣州騎樓的出現應與此有關。從1920年代歷史照片所見,灣仔皇后大道東洪聖宫旁的唐樓是騎樓建築,按建築風格,應在爲1900年代至1910年代落成。
灣仔具嶺南建築風格的唐樓
重建後的灣仔李節街
香港中環西洋建築 Zetland Hall 共濟會, 建於1853年;從1860年代歷史照片來看 共濟,l 正立面是有露臺的,露臺下的門廊應該是騎樓的起源。這種門廊也見於1844年的英軍司令官邸。1880年港英政府的一份衛生報告的附圖,展示當時市區唐樓闊15英尺(4.5米),進深45英尺(13.6米)至60英尺(18.18米),兩層高,二樓是住宅,一樓是店鋪。厨房在後面,没有天井和厠所,但有浴室。
第三代香港唐樓
第三代唐樓大約有二十年,即1900年代至1910年代。第三代香港唐樓不再簡單鈔襲廣府竹筒屋的設計,加入改善室内環境的設計。由於香港 第一、二代唐樓進深不足,所以不設天井,通風和採光因之出現大問題。人口擁擠,室内環境衛生惡劣。因此,1894年五月香港西環出現鼠疫,死者2500多人。其後港英政府立例規定,新建唐樓必需有露臺、對流門窗:厨房和小通天安排在後面。目的是爲了加强室内空氣對流,改善室内潮濕和悶熱的小環境。1900年代至1910年代初的新建唐樓二、三、四樓部有露臺,但一樓人行道没有支持二樓露臺的柱子,不算是騎樓。
不過,同期洋樓已有 “騎樓” 設計。例如1905年落成的香港島英軍醫院 (半山波老道10-12 號),一樓是有騎樓的,二、三樓有回廊的:由此可見騎樓是回廊在一樓的應用。早在1870年代,香港灣仔已騎樓建築,而且中環臨海西洋辦公樓,也是騎樓建築。可以肯定騎樓建築的出現與香港洋樓有一定關係。嶺南城鎮騎樓建築的出現,可能受香港影響而出現。
屹立於波老道逾百年的舊陸軍醫院
一八九八年俄國向清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作為港口,同年法國又向清廷租借廣州灣作為海軍基地,令身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備受軍事壓逼。為此,英方斥資擴建中環的海軍船塢,除了填海之外,亦收回毗鄰的陸軍醫院。同時,港府撥出波老道一幅土地給英軍興建新的陸軍醫院,一九○七年落成啟用。
這座醫院佔地龐大,其規模是當時遠東軍用醫院之最。它以紅磚築砌,主樓高三層,分中座和東、西兩翼,每層均有拱形遊廊,具有愛德華時期的新古典建築風格。雖然室內經過多番改建,但麻石樓梯、金屬欄杆、地板和門仍保存至今,讓人看見當年的建築技術,現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日佔期間,該醫院繼續運作,部分地方用作治理受傷的英軍戰俘。一九六七年,英軍在九龍衛理道興建另一間陸軍醫院,波老道這座建築給予是年創校的港島中學使用,至一九七三年遷出,之後供政府不同部門作為辦公室。一九九○年,當局以象徵式租金租予猶太人小學及多個非牟利機構,副樓則撥給「母親的抉擇」用作提供領養服務。
建於1905年的一座唐樓,特點是:
1.二、三樓有陽臺;
2.一樓没有騎樓;
3.對流門窗;
4.厨房在後面,但没有厠所、浴室和供水系統;
5.屋面不鋪瓦,改爲水泥頂
(香港大學建築係:《測繪圖集:上册:香港歷史中式建築》,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9年。)
第四代唐樓
第四代唐樓的時間不長,約有二十年,即1930年代至1941年。第四代唐樓已經發展爲固定的樣式,一樓有騎樓、二至四樓有露臺、厨房在後面、墻身、樓層和屋面已全面用水泥鋼根修建、後面還有小院子,因爲當時大糞是可以賣錢的,用作肥料,所以不設冲水厠所。
騎樓建築從1920年代起,在兩廣、福建和臺灣各城鎮相繼出現,成爲當時建築的統一式樣。其時東南亞城市,如新加坡、馬六甲、吉隆坡和檳城等地市普遍有同類建築。1930年代建成的公共建築——香港灣仔警署正立面一如唐樓,内設有沐浴設施和厨房,屋面爲水泥結構。 二戰之後,香港市區收集大糞作肥料已日漸减少,冲水厠所是商住建築的必需原素。1946年起香港唐樓完全放棄騎樓的設計,並引進厠所和浴室設備。二戰後之後,香港唐樓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香港唐樓發展有四個階段:
1.開始階段:1840年代至1860年代,基本保存竹筒屋的平、立面布局。厨房在後面、
不設衛結浴設施,也没有天井。屋面用瓦。
2.發展階段:1870年代至1890年,立面設有陽臺,厨房在後面、不設衛浴,没有天
井。部分唐樓的一樓已出現騎樓。屋面用瓦。
3.成熟階段:1990年代至1920年代,立面設有陽臺,厨房在後面,不設衛浴,没有
天井。設有小後院(通天)和對流門窗。屋面用瓦,或用水泥。
4.没落階段:1930年代,立面設有陽臺,厨房在後面,不設衛浴設施,也没有天井。
設有小後院和對流門窗。一樓全部設有“騎樓”。屋面改爲水泥結構。
1946年以後,香港新建樓房不再使用唐樓設計,騎樓亦不復存在。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38201&secid=38259
香港的蓮香樓原設有三間,現僅存一間於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該店創業於1918年),其戰前粵式茶樓的獨特形象維持至今,已經深入民心,成爲香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電影《花樣年華》也看中 “蓮香樓” 的懷舊氣息而在該處開記者招待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