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拍攝廢墟情懷
區仕美資料整理

2
清水灣已荒廢的邵氏片場滿佈原卷菲林,充滿歷史價值。(Sing Chan攝影作品)

他指那裏的23座建築物,每一座都很有保留價值,但當中只有1座被政府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評級只是行政制度,在法律上沒有任何保障能力,即使評了級也只是反映文物價值。如果要全面不清拆來進行保育,就必須將建築列為法定古蹟才有用。」Sing Chan直言政府只懂評級,根本未有實際行動保育文物。

Sing Chan指廢墟拍攝有個不明文規定,拍攝者都不會公開廢墟地點,因為以前曾經有一些破壞份子到那些公開了的廢墟,偷竊及縱火,破壞了那裡的環境。但即使如此,他仍會藉著一些照片中細節透露這些廢墟在哪裡,他相信關注廢墟的人自然看懂那些蛛絲馬跡。

廢墟充滿人情回憶
廢墟一般被描繪成陰森死寂的鬼域,但Sing Chan卻認為廢墟充滿人情人性。「雖然廢墟中的那些舊物不一定很值錢,但卻充滿了我們這一代或上一代的回憶。現時大部分廢墟都是私人物業,Sing Chan直言「發展商只是對那塊地皮感興趣,他們只想清拆地皮上的建築,按他們的藍圖發展。」若政府不參與保育這些具歷史價值的建築,這些廢墟不單人跡罕至,最終甚至會消聲匿跡。

Sing Chan在中環拍攝舊街市時,感覺有很大落差,自己身處一個荒廢了的街市,望出去,近在咫尺的竟是中環地價最貴的商廈,他質疑政府為何認為這地方非常有價值,卻把它丟空了十多年也未發展。

4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2008/05/12.html

香港其實並不乏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可惜每當談及保育,政府只想着如何「不虧本」,在這樣的思維之下,美其名是將歷史建築物「保育」,實際是將其「活化」成賺錢工具,束之高閣,掛上「平民莫進」的牌子於門外。如 和昌大押、前水警總區總部(現稱Heritage1881)、舊灣仔街市等,紛紛被「保育」成高級食肆、名牌商場或豪宅,普通人只能望「價錢」而卻步,在門外留影。而歷史建築物活化後,縱使勉強能保存外形,但其歷史價值已不復見。

反觀外國,活化歷史建築物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以英國諸多的特色碼頭為例,布萊頓碼頭(Brighton Pier)及 黑池碼頭(Blackpool Pier)將原本供旅客登船的碼頭活化為遊樂場,成為遊客、市民日常休閒玩樂場所。這些古蹟活化後,更迎合該社區的需要,與居民生活緊密連結,融入當地社區之中。

6

8

布萊頓碼頭(Brighton Pier)
10

黑池碼頭(Blackpool Pier)

中環街市建於1858年, 德輔道中80號
中環街市前身是廣州市場,興建於1895年的, 第二代採用維多利亞式設計,中央設有塔式建築,於1937年拆卸。第三代街市的設計特色是包浩斯建筑风格‭, ‬簡單的橫向線條,以實用功能為主。包浩斯建筑风格大约流行于1920-1940年代,由于第一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相当贫穷,而且大量房屋和建筑物都在战争中被炸毁,所以当时的德国是急需重建大量的建筑物,让国民重投生活。当时的德国不可以沿用欧洲常见的古罗马式、维多利亚式、爱德华式等旧有模式来建造房屋,因为战后的德国根本没有如此多的资源来建造美伦美玩的建筑物,只能采取简单而直接的方法来兴建。

包浩斯建筑方式就是用最简单而且最直接的方式来建造一座大厦,完全放弃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而引发的建筑风格,不会再花大量的资源来雕刻各建筑部分。这是与文艺复兴时代所盛行以美学为先的建筑方式是截然不同,而且亦放弃了沿用多年的黄金比例,因为包浩斯建筑方式是主张建筑物应该以功能为先,外型其次。因为包浩斯建筑方式是以实用为主,所以设计建筑物时不会再刻意美学观念来设计,亦不会盲目地跟从黄金比例来设计大厦外型,反而主张建筑物的外型是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来调节。

这一种实而不华的建筑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便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虽然这些建筑物的外型平凡,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但这是相当低成本而且高效益的建筑方式,能够短时间之内解决人类对建筑物的需要。再加上混凝土的兴起,所以令包浩斯建筑方式的灵活度变得更大,而且可以更切合功能上的需求。

香港到底有多少包浩斯式的建筑呢? 据我所知,应该就只有中环街市和湾仔街市两座建筑物的,因此中环街市对香港建筑史来说是相当珍贵。

12
湾仔街市

14
中环街市

西營盤曾是軍營,亦是早年華人聚居地。1850-60年代,難民因太平天國湧入香港,政府遂井然有序規劃街道,方便安頓和管理增長的人口,以正街為中心,橫街由低至高有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及高街,兩旁並由直街東邊街和西邊街包裹。

公立方便醫局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 這座兩層高的白牆紅磚建築物與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息息相關。當時許多華人鼠疫病死。華商建議在附近的更練館(類似民間自衛隊的辦公室)設病床,予鼠疫病人接受治療,其後政府撥地興建醫局。而眼前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前身曾是舊西約公立方便醫局,1909年落成,曾為居民提供治療。前醫局後有小石屋,曾用作殮房。1938年,醫局改為醫院職員宿舍。
舊贊育醫院
舊醫局隔離,即位於西邊街的紅磚麻石牆建築物,就是1922年落成的舊贊育醫院,為華人提供西醫接生服務,因死亡率較低而大受華人歡迎。克寧醫生 (Dr Alice D Hickling)是首位來港的女醫生,有份建議成立贊育醫院,亦致力培訓華人助產士上門接生,有些助產士學成出山,在外開設留產所,讓西醫接生遍地開花。舊醫院門外有「好生之謂德,保赤以為懷」對聯,出自清朝遺老港大中文系系主任賴際熙之手,而門頂上的「贊育醫院」則由另一清朝遺老陳伯陶題。後來醫院搬遷至醫院道,舊醫院建築物就成為西區社區中心,繼續服務西區居民。

16
长春社文化古蹟资源中心位于港岛西边街西区社区中心的会址

長春社於2007年透過香港賽馬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將舊贊育醫院職員宿舍復修活化後,變為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於2009年1月啟用。該項捐款包括推行一項為期三年的「文化承傳」社區參與計劃,及「保育文化古蹟」教育及外展計劃,透過舉辦收集口述歷史、考察、工作坊、展覽和專題講座等活動,向社區人士及學生推廣文化保育,保護香港文化歷史。

復修後的前醫院職員宿舍,除保留原有的壁爐、木造百葉窗等建築特色外,內部設有一個可用作展覽廳或講座的多用途會堂,另外尚設有視像室、會議室、教學室、活動室及圖書館等,以便舉辦各類推廣文物保育的活動。

在西邊街轉右向北下山,來到第三街口的紅磚建築,是舊贊育醫院, 現已改為西區社區
中心。
 
18
在西邊街的入口仍保留著以前贊育醫院的模樣; 圖中看一副有意思的對聯。

 20

20

 

太平戲院
香港開埠初期,中環一帶已有街頭戲曲表演。隨著香港人口增加,經濟活動漸趨活躍,市民對消閒娛樂的需求亦越加殷切。一些專門演出戲曲的戲院亦陸續在上環、西環一帶落成。這些戲院的設施較戲棚完善,遂成為華人重要的娛樂場所。太平戲院便是二十世紀早期建於西環的大型戲院。

太平戲院於一九八一年 結業後,其院主源碧福一直悉心保存戲院及其家族業務的文物。 二○○四年 (2004) 年底,源氏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聯繫,表達將文物捐贈給政府的意願。由於源氏家族旗下業務繁多,有關文物涉及範圍廣泛,數量龐大,清點需時。最終於二○○六年 (2006),落實將六千多項文物分別捐贈給康文署轄下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

位於西環皇后大道西與德輔道西之間的太平戲院於一九○四年 (1904) 落成,樓高三層,設有一千多個座位,是二十世紀初香港規模最大的戲院之一。除提供一般戲院的椅位和板位外,該戲院還創設較舒適的「貴妃床位」和「對號位」,令其他戲院爭相仿效。戲院於一九三二年重建,添置有聲放映機,放映中、西名片,令這所粵劇戲院兼具電影院的功能;戲院座位增至約二千個,更設帶位員協助觀眾入座,無論設備和服務素質都大為提升。

戰後香港電影事業發展蓬勃,粵劇電影亦迅速發展,但粵劇演出則於一九六○年代末 (1960) 陷入低潮,加上電視普及、戲院行業競爭激烈等因素,太平戲院最終於一九八一年停業,最後一部放映的影片為《摩登保鑣》,戲院拆卸後改建為現時的華明中心。

22

太平戲院於一九八一年結業後,其院主源碧福一直悉心保存戲院及其家族業務的文物。二○○六年 (2006) ,源氏落實將六千多項文物分別捐贈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以仍作保存。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