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西藏文化 - 印刷經文
區仕美資料整理

多康地区自古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朝政府自古就有“治藏必先安康”的遗训,而作为拉萨地方政府,如果要实现整个藏区的长治久安,多康地区的稳定局面也是其关键之所在。从整个藏区的历史来看,德格土司家族世袭从公元617年开始到1951年成立德格县人民政府为止,经历了长达1334年的历史。它之所以有如此深远的背景,在全藏形成了如此大的势力,也与它所在的重要地理位置分不开。

现在的德格地区,就属于下多康六岗中最重要的色莫岗地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上看,德格地区处于多康与卫藏相结合的关键部位,卫藏的政治与宗教文化正是通过德格这一重要通道与跳板,与多康地区剽悍英武的族群相碰撞,才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神秘深厚的康巴文化。所以,从整个藏文化发展史上来看,德格的重要地位便因其所处的位置凸显出来。


藏文化有三大发祥地。西藏的日喀则 郎通印经院,曾经被大火焚毁,抢救出来的印版文物已经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承担起保存和发扬藏文化的职能;甘肃夏河拉卜楞寺的 觉列印经院,收藏最多时的印版数大约为15万余块,也远不及德格印经院。70 % 以上的藏文化典籍,德格印经院都有收藏。它的印版有30多万块,画版6000多块,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和绝本的印版。因此,无论从保存的典籍数量、规模,还是从印版的古老、珍贵程度上来看,都居于“藏文化三大发祥地”之首。


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德格,有座佛教萨迦派的寺庙更庆寺。更庆寺内有个印经院,名叫德格印经院一它的全名叫 “ 西藏文化 宝库德格扎西果芒大法宝库印经院”,也称“德格吉祥聚慧印经院”。据藏文《德格世德颂》记载,印经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 却吉·丹巴泽仁(1689~1750)创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这位德格土司是藏族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土司之一,在他32岁时,即被清朝中央政府册封为宣慰使司。他的学识渊博,胸襟宽阔,足智多谋,胆略超群。在他执掌德格地区政教大权的时期,政治上,极大地扩张了德格土司家族的势力范围;经济上,聚集了大量社会财富,使德格土司家族富甲一方;宗教上,他在辖区内极力奉行兼容并包、不分教派的宗教主张,使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均能在这块土地上和平共处,既保留了各教派独具个性的宗教特色,又消除了因教派之争而造成的社会动荡。



德格印经院的印版原料是当地盛产的红桦木,经火熏、粪沤、水煮、烘晒、抛光等工序后,形态经年不变。


印经院构造独特,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靠大门一侧为一楼一底,正房则为二楼、三楼,参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藏版库大小共6间,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印书操作也在其中。藏版库中排列着整齐的版架,书版分门别类地插满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这是“德格巴尔康”的特色之一。书版规格有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有书版21.75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宏大。


印经院位于德格县城东不远处的更庆鲁珠顶欧普龙沟口,据说欧普龙沟口具有藏族传统风水文化中典型的“八瑞相”,它周围的山水格局自然形成了一系列被认为是吉祥宝地的符号:妙莲、吉祥结、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金沙江的两条支流色曲河与欧曲河汇聚于此,如同两条游动的灵龙,闪跃腾挪着护拥在这块吉祥宝地的身旁。那么,德格土司曲杰·登巴泽仁是如何为德格印经院选中了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呢?据传,是佛祖给了曲杰·登巴泽仁3次昭示。



在德格印经院创建之前,由德格土司出资雕刻的印版数量约为1500余块。要妥善保存好这些珍贵的印版,并且发挥它们在传扬佛法中的作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建成一座印经院收藏这些经版,并将其源源不断地印制成经文,便成了德格土司要做的头等大事。

印经院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整个工程历经十二、十三、十四代三代德格土司的努力,前后耗时27年,才将登巴泽仁土司心目中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建成后的印经院,分派大量人马奔赴各地,全面收集流传、失落于民间的各派经典,重新校对整理,并刻版印刷,对康藏地区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登巴泽仁成为藏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受到大家的敬仰和朝拜。至今在印经院正门的房顶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块金光灿灿的法轮 和 一对栩栩如生的铜质镏金孔雀,据说这是当年清朝政府特别赐予德格土司,以表彰其创建印经院的丰功伟绩,这也是藏区所有寺院里惟一的一对。

藏版库大小共6间,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印书操作也在其中。藏版库中排列着整齐的版架,书版分门别类地插满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这是“德格巴尔康”的特色之一。书版规格有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有书版21.75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宏大。

印经院布局为回字形,其中有印刷室、印版收藏库、晾晒纸张室、装订室、经书保管室,以及塑有各种威猛神灵的护法堂等。在印经院建成的200多年以来,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细腻、精巧的手工印制着一页页梵香缭绕的经卷。在整个藏区,只要是德格版的经书,所有的人都会闻之生敬,视若珍宝。几乎所有的寺院都会以珍藏有德格版的经书为荣;几乎所有的僧侣,也都会希求在德格版的古老经卷中,品味佛陀至高无上的甘露妙法。

1984年,中国藏学中心对《大藏经》进行对勘,在现存8个版本的《甘珠尔》中,就选中了德格印经院的《甘珠尔》作为对勘的底本。由此可见德格版经书在藏文典籍中的突出地位。时至今日,其刻版、造纸、印刷、装帧等诸多工艺技术基本保持了历史上的传统工艺,为人类已逐渐消失的刻版印刷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既古老而又鲜活,既真实而又质朴的实物例证。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价值。

為了防火,这些陈列室都没有安电灯,所有的印版和贮藏它们的木架都在暗红色的光影中浮现出一种神秘而古远的色调。它们在同样暗红色的墙壁间交错起伏,散发出古木、烟墨与酥油相杂的浓浓暗香。

由于信仰的缘故,工人们做事都很虔诚,很多人是一边念经一边做事,一般不会出什么差错。因此德格版的经书才有很高的声誉,经版雕刻得最好,文字没有差错,印出来的文字最清晰,不愧为藏区印经院之首。

 

德格县城坐落在更庆镇欧普龙沟口,这里四周高山环绕,两水汇集,民间传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其右山如青龙上天,左山如大象负宝。前山似孔雀展翅,后山如大鹏展翅。

一个印刷小组
一个人磨墨刷墨,一个人取纸滚筒印经,还有一个人负责搬运经版和纸张。这就是印经院每3人为一个印刷小组的具体分工。活儿都是承包的,每个小组每天少要完成2400页左右的经文印刷。完工之后,他们还要到楼下领取第二天用的纸,取水将纸弄湿,然后用布包好,夹在两块木板之间,上面再压上四五十斤的大石头,把水慢慢挤出,这样用滗过水的纸,第二天使用时,墨迹印到纸上才不会散开。费心的事还有很多,一本经书可能至是五千块印版,也可能是一万块或者三万块,像《丹珠尔》巨著,就是几万块,一块都不能搬错!这些工人都是县上的,印经院是属于县工厂,但最初却是隶属于更庆寺的,所以印经院的管理者都由寺庙派驻,并且实行轮换制。每天的任务就是巡查一下,看看质量有没有问题。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德格印经院。
成卫东 摄影

德格位于川藏交界处,与西藏的江达县一江之隔,特殊的地理区位,使这里从古至今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历史的变迁也使这里积淀了其他地域无可比拟的厚重文化底蕴。

在藏区三大印经院(另两个是西藏拉萨印经院和甘肃拉卜楞印经院)中,以收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管理完备而严格、原材料制作考究、印刷高质量,以及对古建筑物、壁画、印版和其他文物全面而有效的收藏和保护而位居首位 (中国藏区木刻雕版印刷的发源地,所藏书占整个藏区文化典籍的70 % 以上) 。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4月28日,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德格印经院刻板制作工艺流程的技艺考究,可以称之为精雕细刻,艺术超常。雕版制作程序大致可以为 原材料加工、书写、刻制、校对 四道工序。德格印经院最初雕刻的103函,3305块的一部《甘珠尔》经版使用的材料, 就产自德格印经院附近的欧普龙半山腰上 非常坚硬的“红桦木”,由于当时欧普龙半山腰山的“红桦木”, 生长有限,刚好够《甘珠尔》经版的使用。为更好长期有序地发展德格印经院,德格土司下达盛产区的差民以减差的方式,向差民下达指标(红桦木除原德格土司管辖的几个地区盛产外,其它地方几乎不多),并在砍伐红桦木的时间上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 -


一 是要等到秋收后, 木质水份较为减少,树皮带有一定颜色和水份略干后, 才能砍伐


二 是砍伐的树种生长周期, 必须在三十年以上,要挺直无节巴,按照所需尺寸, 锯成节后划开,就地上架用微火熏烤脱水后,再放入畜粪堆中沤制 一个冬季,待次年3、4月份,板材木性沤退后,将其取出再烘干才能正式懈版,大致推选后成为胚版,驮至德格印经院,经严格验收合格后入库,才算安排差民砍伐红桦木的任务完成。此后的213函,64512块的《丹珠尔》和其他用版就是这样增收完成的。


根据画版和印版不同图案和文字的粗细要求,选用木材也要严格筛选,凡是雕刻验收合格的印版, 必须在酥油锅中熬制、浸泡,让木制吸够油,才能达到印版的经久耐用。雕制刻版前,先由藏文书写员 严格按照德格书法(全藏区三大书法中 最具著名的叫做德真,就是德格书记法)家所著的《藏文书法标准四十条》和印版的尺寸,按内容书写。

雕版的书写一般有两种书写方法:-
一种方法 是将藏文直接反书于胚版上,雕刻之前严格进行校对;
另一种方法 是将透明的薄纸先载成与胚版规格相同,然后将藏文书写于样纸上,经过认真校对无误后,将书写的样纸用清浆糊反贴在胚版上,藏文字迹自然渗透在胚版上,等待样纸干到一定程度,用水浸湿,取掉样纸,字迹就会清晰地显现在胚版上。

雕刻工匠都是以师带徒进行培养,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出来的, 才能接受德格经院雕刻的重任。《德格印经院》为了保证 刻深、刻准、刻精、刻好,规定每人每天只准刻二寸版面。版子初刻出来后,要由专人认真校对、控补改错,反复多次校对,如《甘珠尔》校对十二次,《丹珠尔》校对十次,其他至少校对八次,做到绝对无误后,最后请高级雕刻专家验收,验收合格的印版, 放入酥油锅中熬制、浸泡十几个小时,再取出晒干,用当地一种名叫“苏巴”的植物根, 须熬水把酥油清洗晾干。所印刷后的画版、书版必须冲洗干净,再放置房顶上日晒,上酥油,待日晒把酥油全部浸入木版内,再阴晾后上架,在印刷员搬运过程中有严格的操作程序,绝不允许印版之间发生碰搓,印版保管要随时检查有无虫、鼠的损坏现象,而在印刷全过程中,刷墨和印制滚筒, 必须是自制选用羊毛制成的木织垫,其它印刷工具均禁止使用。

院內製版、印刷、裝幀工藝精湛,堪稱一流,工藝流程古老而完備,被稱為 “ 刻版印刷的活化石 ”。


印經院的整體建築呈正方形,紅牆平頂,莊嚴古樸,具有濃郁的康巴藏式古建築特色

遠觀紅牆平頂上的金剛時輪、鎦金孔雀和金幢經幡


院內分藏版庫、紙庫、曬經樓、洗版平臺、裁紙齊書室及佛殿、經堂等

数量庞大的经版有序地存放

 

德格印经院藏书丰富、门类齐全,收藏有丛书或专著200多部,其中包括一些珍本和孤本,涉及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佛学经典、天文历算、诗歌音韵、语言文字、历史传记、藏医藏药等。院藏书版基本保存完好,不仅以兼容并蓄、版本良好、印刷考究闻名于世,而且也以其收藏各类印版的数量丰富、内容完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最初搜集书稿时,德格印经院曾派出大批有学问的人到西藏的桑耶、钦普、纳塘、夏鲁、萨迦、拉萨、阿里等地遍寻手抄本或木刻印本,然后邀请相关学者分类校勘定稿。定稿后,由精于藏文(楷体)书法的数十人缮写书版,并由几位学者核审;然后由数百名经过培训、挑选出来的能工巧匠刻版,再由学者校对。经过4次反复校对,确认无误后,又经过对经版的复杂细致的防腐、防裂等技术处理,一块经版才算制作完毕。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规定十分细致、严密,完成的经版字迹清晰准确,经久不变。

由于气候原因,每年印经时间只有半年,从藏历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在此期间,人们可到印经院 參觀‭ ‬朝拜书版,称为“巴尔恰东”。印经院规定:《大藏经》一律用朱墨(朱砂研细、掺胶,成红墨)印刷,以示尊敬,其余用黑墨。

印刷时,一人来回奔走取送书版,另两人相对而坐,书版置于两人之间,一人用擦板蘸墨涂版,一人放纸,用滚子滚墨、揭下,一页书当即印成。印好的书页晾晒在各组固定区域的绳子上,干后收起,交给巴仲,由巴本(印经院总管)等3人进行最后一次检视校对,质量合格的才能送齐书室理齐、磨平,四周涂上红色,捆扎起来,即为成品。


耸立于藏域 德格,拉萨,拉不楞 三大印经院内就收藏着不少珍贵的文化典籍。其中德格印经院以 收藏文化典籍最广博,印板制作最考究,印刷质量最高 而位居三大印经院之首。在藏区,印经院通常都修建在寺院内,属于寺院的一部份。德格印经院,她自成一格,规模宏伟,古朴壮观。她的颜色,结构,以及那震憾灵魂的威严,无异于一座庄重的寺院。不!加之她包罗万象,涵盖古今,涉及中外的珍贵典藏,她更像是一座融度胜过汪洋,厚度高于天地的城堡。

二樓的經版庫

1979年 德格县文物管理所成立,负责印经院的维修保护和书版的清理工作。1980年,印经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修葺。1982年春起,印经院恢复经书刻版印刷,对残缺和少量遗失的书版重新雕刻、补齐。不到10年时间,仅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就印了6200多部,行销青海、西藏、甘肃、云南、四川、北京、南京等地,藏文典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经版的制作

经版先是经过文火烤出水分,又在动物的粪池内堆沤数月,其后取出。再经水煮、烘干、刨平等工序,才开始雕刻经文,经版雕好后,还要历经数十次严格审校,校改无误的经版需在酥油里面浸泡,最后晒干刷上一种名为 “苏巴” 的草根熬制的水,经版制作方才完成。这一精良考究的制作过程,像是让每一块经板, 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双手里, 历经一场盛大而虔诚的修行,每一块都被注入了生命,然后开始它们普度众生,救赎灵魂的永恒职责。每块印板顶端设计有长约10 cm 的手柄。它们大小不一,规格近十种之多。最大的印板是长约110 cm,宽70 cm, 厚约3 cm单面雕刻的画板,最小的印板有大印板的1/3大小,书画兼具。

它们身上刻雕的文字, 整齐地记录着 藏传佛教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包罗宗教、历史、科技; 医学、数学、文学,藏族文化大,小五明学; 甚至大量古代亚洲文化思想史料。更为珍贵的是,这些美得迷离的文字, 深深地在绛红色的经版上烙印着, 一批稀世孤本,如宋代的《般若八千颂》,早已在印度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以及研究佛教 和 医学最古老且无二的 藏医药名著珍藏本《四部医典》。实在觉得 “ 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藏域印经院之首 ”!等盛名,德格巴宫当之无愧 !

由于藏文《大藏经》在传抄、校订、雕刻过程中的一些原因,许多版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字、漏字、衍文,甚至章节编排也不尽一致,影响了藏文《大藏经》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因此,对现存的各种木刻版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对勘校订显得很有必要。在《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于1982年5月设局开始进行整理工作,已分册陆续问世之后,藏文《大藏经》珠连璧合,成为世界上最为完善的《中华大藏经》,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總計約30萬塊經版排列整齊,分門別類地插滿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是“德格巴爾康”的特色之一。製作經版的材料是當地常見的紅樺木,在秋天砍伐,經熏烤乾燥,半年後再經水煮、烘乾、刨光成型,才能刻版。刻好的經版要放進酥油裡熬煮,才能經久耐用。

三樓是至今仍保持著三百年前的傳統木刻印經技術和工藝的印經作坊

印經時兩人一組,相對而坐,印版放置在二人之間的斜板上,從刷色、上紙、壓滾、取紙……周而復始以快速的動作持續不斷地上墨印經

在环绕天井的走廊间,显得便是热火朝天。十几个印经台排列在天井走廊间,印经师傅两两一组相对而坐,一人附身在印板上涂墨。另一人左手铺纸,右手执一滚筒一推而过,一页一页纸张在印板上有节奏地刷刷擦过,整个过程因熟练而惹人目不暇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印经师傅们亿万次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或者在普通人眼里那动作简单机械,然而朴素的藏人印经师傅,吟唱着古老的歌谣,脸上填满了喜乐。


德格印经院被当地人称为德格巴宫 Tib Dege Parkhang。藏语的意思是 德格土司印刷经文的房子。

印經成品有分墨汁版和硃砂版兩種類型

印经院的印刷流程, 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之前德格印板印刷, 已经存在,并有百余近两百年的历史,而整个德格印板印刷可追溯历史五百年左右。造纸的原料十分独特,是一种含有微毒的藏药材——阿胶如交(瑞香狼毒草)的根须,经过洗净浸泡,捣碎成泥,加碱提桨等复杂的流程制出。这种特殊制作出来的纸,久藏不坏,韧性极强且纸身轻盈。那一匝匝狭长的书籍,一卷卷珍贵的经书,尽数都是用这样的纸印制而成的。

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技术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格印经院藏式雕版印刷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格印经院所保存的特殊形态的古籍也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有力的保护。

曬經處

在印經院的屋頂上遠眺山邊

1996年,德格印經院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立了專門的文物管理所,由專職人員負責研究和保管工作,目前則正積極申報為 “世界文化遺產”

source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