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解讀彌勒下生經圖變
區仕美資料整理

在慈山寺大雄寶殿掛着的三張敦煌榆林25窟三張壁畫,中間的是彌勒下生經圖變。 內容主要描述彌勒下生時,人間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彌勒佛在龍華三會中說法渡眾的盛況。畫中部以小型画面大量描写了弥勒世界的美妙事物,如路不拾遗,一种七收,树上生衣,写经诵经,女人五百岁出嫁,老人自诣墓塋,以及上层的迦叶献袈裟,弥勒观父母,弥勒率弟子乞食翅头末城,以及兜率天宫等神秘场面。

榆林窟 第25窟 ( 盛唐) 被称为中唐吐蕃时期(公元781年一848年)最为突出的洞窟,也是敦煌壁画中最动人心魄的绝妙佳作所在。

北壁绘弥勒经变一铺,以弥勒在龙华树下成道说法为主体,以弥勒三会形成三角形结构。主尊前首先表现儴佉王以镇国七宝 和 宝幢献给弥勒,弥勒又将宝幢转赐于婆罗门,而诸婆罗门立即拆毁宝幢各共分之,哲理性地表现人生无常,顷刻即逝,只有出家修行,摆脱现实苦难,便能进入净土世界,开宗明义地点出全画的主题思想。中部以小型画面大量描写了弥勒世界的美妙事物,如路不拾遗,一种七收,树上生衣,写经诵经,女人五百岁出嫁,老人自诣墓塋,以及上层的迦叶献袈裟,弥勒观父母,弥勒率弟子乞食翅头末城,以及兜率天宫等神秘场面。东端、西端画菩萨各一身,西端下宋画女供养人四身。

弥勒二会说法  榆林窟第25窟

彌勒佛 億七千六百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根據《彌勒上生經》塑造的彌勒形象為菩薩相,表現的是彌勒上生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的形象。其特點為彌勒身着菩薩裝,雙腳交叉而坐,後以左腳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臉頰,稱作「半跏思維像」此為彌勒菩薩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


 

彌勒下生經 ,講述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生人間成佛的佛典,收於大正藏經集部。內容主要描述彌勒下生時,人間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彌勒佛在龍華三會中說法渡眾的盛況[。彌勒將來乃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個時期,地球經過了許多變化,山河石壁,皆自消滅,多是平原,海水平靜,土地肥沃,多有自然樂園。一年四季,風雨調順,百花開放,萬類和宜,產物豐收,果實甘美,並產天然粳米,沒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長壽,毫無疾苦。又無任何災難,人心皆為大善,沒有貪、嗔、痴、慢、疑、……,更無殺、盜、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習身、口、意三業清凈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別,無有爭執,相見歡悅,多以善言互相勉勵,人行萬善,無諸惡業,飲食無憂。其衣裳,不需人工紡織,地長天衣樹,樹上會生各式各樣的細軟衣裳,任人採取穿着;房屋宮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沒有少許污濁不凈,人慾大小便溺,地廁自開,便後自合。

地上多產各類寶物,隨手可拾,人拾寶石於手中玩賞,會說:聽說過去劫時(大概是指我們現在劫),人為財寶,互相傷害,系閉牢獄,受諸苦惱,如今此寶,如同瓦石,無人守護,真是一個清平世界。那時世界雖有若干小國,而只有一個大國統一,在此地球上,有寬廣四百萬里的大平原,四大海水,各據一方,有大都城,名雞頭城,東西五百里,南北二百八十里,土地平廣,人民眾多,街道整齊,空中有龍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澤,晝則晴和。城中有羅剎眾,名叫葉華,於深夜出現,為人類服務,除去穢惡,打掃清潔,又以香水遍灑於地,非常香凈。

龍神鬼類,都為人類工作,但絕對不須祭拜。天時地利,人民和順,鬼神擁護,感生了一位轉輪聖王出世。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雞頭城,對於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臣寶、守藏臣寶等,以鎮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極其自由,逍遙自在,平等安樂。


 

弥勒初会前方供案上及两侧有儴佉王为弥勒献的七宝:中间为摩尼宝珠,左侧为金轮宝、兵宝、马宝,右侧为宝函既藏宝、象宝、玉女宝。儴佉王的七宝:金轮,白象、绀马、神珠、玉女、主藏臣、以及主兵臣 , 以此七宝,「镇此阎浮提内,不以刀杖,自然靡服。」

翅头末城国王儴佉王把自己的镇国七宝台, 呈献给了下生的弥勒,弥勒接受了七宝台之后又把它施舍给了婆罗门。众婆罗门得到七宝台之后立即把它拆毁,每个人分割部分宝物带走。弥勒眼看如此美好的七宝台转眼间化为乌有,于是深悟人生无常的道理,便在龙华树下修道成佛。这就是弥勒下生成佛的缘由。同时,《弥勒下生经》谈到,弥勒下生后,谛观众生受苦,遂心生悲悯。

 

婆罗门外道拆楼图。

画面中阁楼的顶部已经拆除了,也能清楚地看清内部的建筑结构,但是五六个婆罗门人并没有善罢甘休,仍然在拆毁阁楼。初会的供案上和供案两侧,陈列着儴佉王的七宝: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藏宝、兵。供案上中间是摩尼宝珠(珠),左为金轮宝(轮),右有一宝函,即藏宝(藏)。供案右侧有一白象和一女子,即象宝(象)和玉女宝(女);左侧一匹白马和全副武装的将军,即马宝(马)和兵宝(兵)。


婆罗门撤经楼 - 幢有四轮,形如亭子,分为二层,婆罗门正在拆上层。图像清晰,是研究古代建筑的参考资料

弥勒初会正前方婆罗门正在拆除宝幢,宝幢为中国式两层楼阁,有围栏,底层有轮,为稀有之活动宫殿,宝幢左边一婆罗门用绳子将木板掉下,下面一婆罗门在承接,右边有两个婆罗门做着投掷的动作,还有一个婆罗门在背木版。宝幢两侧为云彩托起的藏宝,盖上为宝函,下有莲花,旁边各有两条神龙在守候。

中古建筑内部结构图

榆林窟25窟 北壁 象宝与女宝

七寶,一名輪寶,二名馬寶,三名象寶,四名玉女寶,五將軍寶,六主藏寶,七如意寶。
象是古印度主要的运输工具,传说最优秀的象有六牙,左右各三。此为六牙白象,脚踏莲花
身饰璎珞。紧挨象旁的妇女是女宝。供案上中间是摩尼宝珠(珠),左为金轮(轮),右有一宝函,即藏宝(藏)。珠宝(天珠) 。有光明照王宫内,夜中置于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务,以为白昼。其珠宝中的九眼天珠,为天珠中最上品、能免除一切灾厄,慈悲增长。

玉女宝
藏密七宝之玉女宝-美女。颜色从容,面貌端正,冬则身温,夏则身凉,举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优钵罗花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玉女是凡界一切女子中最美丽、品德最高尚的人。她被比作印度财富女神罗乞什密。她的身体发出樟木和檀香木的自然香气,呼出的气体散发出蓝色夜睡莲的香气。她体现出女性高雅优美的三十二吉相。她既年轻又强健,宛若十六岁妙龄少女。她的身材比例适中,腰身笔挺,手指修长柔软,朱唇,明皓,黑色长发。耳垂垂长,皮肤润泽光滑,脖颈上有三条细褶。
主藏宝
藏密七宝之主藏宝-宝藏自然财富无量。地中伏藏有有主与无主;若有主则拥护之,无主则取之供王用。此宝在其他经论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宝’者,或‘居士宝’者。


 

弥勒三会之初会之兵宝、马宝。

典兵宝 (將軍宝) 指智谋雄猛英略独决之掌兵大将。此七宝有用金、银、铜、珐瑯制作,亦有用木雕的,为藏密常见之庄严具。

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其盛唐壁畫,世所罕見,其風格是顯密結合。例如東壁畫是密宗風格的《廬舍那佛》和《八大菩薩曼荼羅》。南壁畫《觀無量壽經變》‭(‬亦稱《西方淨土變》和北壁畫《彌勒淨土變》,均表現大乘佛學極樂世界的美好事物。 至於西壁洞口兩側畫《文殊變》和《普賢變》,前者「司智」,後者「司理」,是佛學理智和合的象徵。 

榆林窟第25窟彌勒經變局部,此為第三會,畫迦葉禪窟、一種七收、路不拾遺等情節。

路不拾遗
弥勒世时,珠宝满地,路人绕过、无人去拾,表现人们对和平安乐生活的憧憬,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盛世的一派景象。图中画的是两个路人看见华丽的宝函和珠宝回头而不去拾。

 


树上生衣
弥勒世时人们穿的衣服,树上自然会生出,人们可以随意取用。图中两人正从树上取衣服穿,这种襆头,蓝衫,乌靴正是盛唐时装。



壁画描绘诵经生活场面,是十分珍贵的宗教资料

 

诵经(左)-抄经(右)

在山林中,左边是一施主请高僧为其诵经,施主跪地合掌聆听经文,一僧坐在床上展开经卷正在诵读。早期抄經是為了傳承佛陀的教法,隨著佛教日益興盛,以抄經來布施、供養、祈福發願逐漸成為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

右边是一施主请书手写经,四周蓊鬱的樹木,一片安樂祥和之景。這名清信士 (书在树下床案上伏案执笔书写经文) 因寫經虔誠而蒙佛救度得生淨土,他的前方出現了一縷祥雲飄向空中。这两位施主上方均有云缕升起,人形座于其上,是两位施主因诵经、写经而得度升天。

敦煌壁畫生動地描繪了唐代淨土信仰的普及,讀誦、書寫經典已是修行人日常生活的功課。在《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就有提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法已,受持讀誦為他演說如說修行,香花供養書寫經卷,是諸人等當來之世,必得值遇慈氏下生,於三會中咸蒙救度。」 

 

 

《佛说弥勒来时经》
弥勒佛欲来出时,阎浮利内地山树草木皆焦尽 弥勒佛未来世要下生世间时,阎浮利世界内,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全部化为焦炭‭)‬…………人民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乃行嫁,人民无病痛者‭ (所有人民都能活八万四千岁,女人到五百岁才会出嫁,百姓没有任何疾病痛苦。

弥勒经变·婚礼图


榆林窟第25窟-北壁-藏汉婚礼图

据经文说,在弥勒世界,“人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为了反映这一经文内容,古代画家以人间婚俗为蓝图,因此这些壁画所描绘的婚娶场面实际上是人间婚俗的缩影。画面中,门外搭起帐幕,帐内设山水屏风,宾客对座,婚案上摆着餐具和食物,头戴头额罗幞头的主宾可能是一个唐朝的官员或者有可能为新郎的岳父。帐前着吐蕃装的为藏族新郎,下跪行礼。新娘与伴娘为汉人,着汉装立于一旁,中间为新娘,新娘左右两边为伴娘。它真实地反应了我国北方以“青幔为屋”,和行礼时男跪女不拜的习俗,是一幅难得的唐蕃联姻图,也是当时唐蕃联姻历史的反映。

一种七收的耕获图
作為佛教的宣傳品,壁畫的內容都是有佛典的根據的,如《下生經》說:雨澤隨時,谷稼滋茂,不生草穢,一種七收。用功甚少,所收甚多。因此敦煌壁畫中出現了80多幅“農作圖”,反映農耕生活的場景。當然這些場景都是當時社會的直觀反映。

 

榆林窟第25窟- 耕耘图

画面中一男子头戴斗笠,身穿长袍,双手扶犁,正在犁地,一黑一黄两头健壮的耕牛正在拉动插入土地的木犁前行,这是二牛抬扛式的耕作方式,男子身后有一位农妇正在往犁过的地里播撒种子,侧面一农夫正在拿着镰刀收割庄稼。远处一男子手持木叉正在扬场,一妇女用扫帚把粮食扫到一边。妇女身后有一僧人为两俗人讲经。

老人入墓 –
根据《弥勒下生成佛经》经文“人命将终,自然行诣塚间而死”所绘制。画面中,有一个宽敞场地的墓园,白色大门,赭色砖砌围墙,墓园内外都有松柏树和芭蕉环绕。一头戴幞头、须发皆白、身穿白色长袍、拄杖的老人坐在圆形墓茔中的土台上,安详地与亲人告别。
墓茔前一小孩匍匐在地向老人叩别,墓茔旁侧有三位妇女或以巾拭泪,或以袖掩面,与老人依依相别。另外墓茔旁侧有仆人捧物侍立,墓园内外有亲友送别。未死的老人在亲人的陪同下提前进入坟墓,其性质与寄死窟类似。

 

老人入墓圖

古代湖北等地有一种“寄死窑”,又叫“寄死窟”、“老人洞”等。窑体一般横向开凿,宽高各1.5米左右,长约2米;许多窑内石壁上凿有放灯的小龛及烟痕。关于“寄死窑”,当地民众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认为人老后不中用了,到了60岁就送进窑中,用土石把洞封死,只留一个小口送三天或七天饭,然后让老人食尽而死。由此可见,敦煌壁画中的“老人入墓”和湖北武当山一带的寄死窑有点类似,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俗风气。

剃度圖

 

佛教最初在中国传播的时候,人们出家大抵是偶然且容易的,对于如何出家没有具体的规定,只要“投师允可”就行。

 

梯度圖  榆林窟‭ ‬第25窟北壁

 


敦煌445窟北壁   弥勒经变•女剃度图

这些画面中的形象非常生动,如其中众王妃和宫女们剃度的画面中,在有围屏遮挡的场地内,比丘尼持刀正为王妃落发,被剃发的王妃正襟危坐,侍女在一旁或跪或站捧着器物接取从王妃头上削下的头发,前面地上摆满净瓶、盆盘等盥洗器物;在没有围屏的另一侧,则有比丘尼或宫女手提帷布遮挡。已经剃度的王妃跪拜礼佛,等候剃发的王妃、宫女们聚集在围屏里。

 

 

迦叶献袈裟
迦葉尊者為佛教的初祖,西天第一代的祖師。釋迦牟尼佛以金縷袈裟,囑咐迦葉尊者說:「你拿著,保護著它,把它交給將來成佛的彌勒尊佛。」摩訶迦葉就向釋迦牟尼佛頂禮,說:「我要恭恭敬敬地依教奉行,我要保護這袈裟。」

 

迦叶献袈裟
释迦摩尼灭度前要大弟子迦叶把法衣传给未来佛弥勒,迦叶为了完成任务,在深山禅窟中入定等待弥勒的到来,弥勒成佛后,率众弟子往耆阇掘山,迦叶见弥勒到来献上袈裟,迦叶献袈裟后,任务已经完成,身体升上虚空,追逐彩云,上身出火下身出水,锡杖,盂钵飞荡在空中,越过崇山峻岭,于是入了寂灭。

下生经表现弥勒世界种种美妙之事,如有一种七收、树上生衣、路不拾遗、妇女五百岁出嫁、老人入墓、罗刹鬼扫城、龙王降雨、地涌甘泉,又有表现弥勒从降生到降魔成佛的过程,也有婆罗门拆七宝台等、儴佉王及王妃、大臣剃度出家等情节。弥勒经变所集中表现的‭, ‬是被称为‭ ‬“弥勒净土”‭ ‬世界的种种美妙之事,其实也是现实世界中人们‭ ‬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实际、最切身的要求——衣食温饱、婚丧嫁娶、老有所养、死有所归‭ ‬等等。因此可以想见为什么敦煌壁画中‭, ‬有如此多的弥勒经变。弥勒经变又是敦煌经变画中‭, ‬生活气息最浓的一种经变画。

 


罗刹鬼扫城
罗刹鬼‭ ‬是地狱中的第一恶鬼; 敦煌研究院认为,鬼文化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并且至今仍然是许多社会或群体 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 据学者研究,促成地鬼神情与形象反差的原因,可能是出于佛教忏悔轮回观念的影响,体现万物皆有佛性。

 


榆林窟第25窟彌勒經變 受戒供養

佛经中说,在弥勒世界,人们生活很幸福,农民一种七收,用力甚少,收获颇多。路不拾 遗、夜不闭户,树上生衣,随意取用,人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出嫁等等,这些内 容都在榆林窟第25窟北壁- 弥勒经变壁画中表现出来。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