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佛教藝術

區仕美資料整理

佛教藝術 (雕塑、建築、繪畫) 發源於公元前6至前5世紀左右, 在公元1世紀前後,將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時代開始,
並持續至今。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佛教藝術也朝著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變,以適應各國的需要。

佛像藝術 探索

犍陀罗佛像

犍陀罗作为古代地理名词, 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东部一带, 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公元前6世纪被古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占为行省,公元前326年又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

到公元一世纪中期,贵霜君王成为犍陀罗的统治者之前,犍陀罗的艺术中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佛像,之前的几个世纪, 虽然佛教盛行,大量的寺院、窣堵波已经建造起来,佛教艺术还停留在对印度桑奇 (Sanchi) 等地的早期佛教雕刻的尊崇上,从未出现人形的佛像,仅以菩提树、台座、法轮、足迹等象征物暗示佛陀的存在。

贵霜人原系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月氏的一支。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 Kanishka I ( 约公元78-144年在位) 又征服了东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定都布路沙布逻 (今白沙瓦 Peshawar ),把贵霜统治中心从中亚移至犍陀罗。迦腻色迦治下的贵霜帝国与中国、罗马、帕提亚 (Parthian) 并列为当时世界的四大强国, 国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 Darya 、葱岭 Pamir Mountain 、南至纳巴达河 River Narmada。

贵霜帝国时期的犍陀罗地处中亚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国丝绸、漆器、东南亚香料、罗马玻璃制品、麻织品等贸易中转站,与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尤其密切。从其铸造的金币可以知道其与罗马帝国的商业关系。另外,这些金币所表达的 各种希腊宙斯 和 胜利女神奈基、罗马、祆教祭坛、耆那教的公牛、印度教和佛教神祇可以证明贵霜对发扬于当地的宗教和艺术的宽容和融合的关系。

 

迦腻色伽 “佛陀” 字样金币,头光和身光环绕中的立像 被认为是最早出现在钱币上
的佛陀形象。

出土的 “ 迦腻色迦金币” 正面有迦腻色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 表明他的拜火教信仰,背面有佛陀立像,佛像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

贵霜王朝时代(公元1-3世纪中叶)是犍陀罗艺术的鼎盛时期。犍陀罗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佛像。佛陀本身是反对偶像崇拜的,涅槃之后500年间,他的弟子和信众们主要尊崇了他追求自我解脱的教法,以静修和冥想为主,并不热衷于佛教的传播。

对佛陀的纪念和缅怀也以修筑佛塔和雕刻与佛陀生平相关的象征物来实现,比如菩提树代表初次说法,宝座代表得道,莲花和石阶上的脚印代表降诞,佛塔代表涅槃。佛像的出现与公元1世纪以后佛教的传播和印度大乘佛教的兴起有关。佛教传播到远方,那里的人们说不同的语言,无法读懂佛经,有什么方法能比形象的佛陀生平故事雕塑和佛陀塑像更理想呢 ?

佛陀 他在外出巡遊時,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人稱四門之遊,經常在 閻浮樹下 ( Yan Fu tree) 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 的某個月夜乘馬出家修道。

 

出家逾城

 

云岗石窟 第5窟 洞逾城出家佛传故事

桑奇(Great Stupa of Sanchi)大塔东门
第三横梁刻的是《阿育王参谒菩提树》,第二横梁《出家逾城》

釋迦牟尼與五比丘在苦行林中修苦行6年,忍受飢餓痛苦。在一次苦行中昏倒了,巧遇牛奶女救祂一命並給祂牛奶喝。從此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修行要不鬆不緊 不要吃太飽 也不要太餓簡單的說就是中道。

苦行的釋迦牟尼,片岩石雕, 2 - 3世紀, 拉合爾博物館 (Lahore Museum)。

大乘佛教这种把佛陀神化、人格化的观念,恰恰符合犍陀罗地区流行的希腊、罗马文化的 “拟人说” 即 “神人同形” 的造像传统。於是犍陀罗艺术家, 开始打破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惯例,仿照希腊、罗马神像 直接雕刻出佛陀本身人形的形象,创造了希腊化风格 的犍陀罗佛像”。

證道成佛

初轉法輪 度五比丘


最早的犍陀罗佛像出现在公元一世纪 (我国的东汉时期)。
先是描述佛陀生平的佛传故事浮雕, 是在建造佛塔时围绕塔基的装饰。故事浮雕多达一百多个场面,从前世佛本生故事、释迦牟尼的诞生、上学、宫廷生活、出城见历生老病死、树下观耕思惟、决意出家,到出家后的苦修、成道、说法、神变、涅槃、荼毗、分发舍利和建塔; 佛传主人公佛陀的形象, 完全以写实的人形刻画,从中能看到初期佛陀与众人同等高度,到后期佛陀形象远远众人高大而突出的过渡。

石头制窣堵波,佛传故事石雕,拉合尔博物馆藏

石头制窣堵波 (stupa) ,佛传故事石雕,拉合尔博物馆藏

鹿野苑教化五比丘

後來逐渐出现了单独礼拜的佛像,有石雕也有灰泥、赤陶的材质,造型采用了希腊化艺术的形式,表现的却是印度佛教的观念。可以说犍陀罗佛像等于希腊化艺术的写实人体加印度佛教的象征标志。




犍陀罗佛像从整体上来看是由希腊太阳神阿波罗式 (Apollo) 的头部,披着罗马长袍的身体,与某些标志着佛陀的印度伟人身份的相貌特征(三十二相中的肉髻、白毫、光环等)混合构成。 有些佛像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袈裟是袒露右肩的。而佛陀的发髻, 也经历了大发髻直发, 到中等发髻曲发、小发髻螺发的发展过程, 面貌则是从有胡髭的粗壮男子, 渐变到细眉垂目沉思的女性化表情。

犍陀罗本部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 与 喀布尔河 (River Kabul ) 交汇处的白沙瓦 谷地 (Peshawar Valley) 。印度河以东 的塔克西拉 (Taxila) 曾作为犍陀罗的首府,可以说是犍陀罗艺术的摇篮。白沙瓦谷地北边的 斯瓦特河谷 (Swat Valley) 、西边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的 哈达 (Hada) 、贝格拉姆 (Bergeram) 等地,也往往被划归犍陀罗艺术流派的范围。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佛教在前6世纪末兴起后﹐数百年间无佛像之刻画﹐凡遇需刻佛本人形像之处﹐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象征。1世纪后﹐随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崇拜佛像渐成风气﹐遂有佛像的创作。最初佛像乃从印度民间的鬼神雕像转化而来﹐而在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又较多地吸收了 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


鹿野苑说法的佛陀

现存最早的犍陀罗圆雕佛像出土於马尔坦﹐佛的脸型﹑衣衫皆有浓厚的希腊特色﹐但神态 肃穆﹐颇具佛教精神犍陀羅地區素與希臘、羅馬有深厚的文化淵源,因此揉和印度與西洋美學的觀點,創造出姿態生動、五官輪廓分明,線條簡練、有著波浪式髮紋,強調衣紋質感的造像風格。

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中叶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汇印度﹑希腊、波斯、罗马、中亚草原地区风格於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且带胡须等。

巴基斯坦白沙瓦的贵霜王国首都富楼沙城址 (今白沙瓦)) 出土的佛像和浮雕﹐都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犍陀罗艺术的另一贡献是创造了菩萨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音译略称,义为 “ 觉悟的有情众生”,即未来佛陀。在犍陀罗弥勒菩萨的信仰颇为兴盛,菩萨为救度众生, 而推迟自己进入涅槃的时间,把众生从此岸的生死苦海, 拯救到彼岸的极乐世界。

菩萨的出现代表了佛教从小乘向大乘发展,有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双重追求。一方面要自己积世修行, 达到彻悟的境界; 另一方面要在现实的苦难中救助他人, 使他人走向觉悟的世界。菩萨的装束和面目体态无疑是当时犍陀罗地区民族特征和艺术手法的完美体现, 他们都是尚未脱离尘世浮华王侯般的人物。相比已经悟道的佛陀的离世远遁, 菩萨更接近世俗世界, 也更具有亲和力;一般上半身裸露, 下半身穿着裙,应该就是至今仍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流行的 “陀地”(Dhoti), 脚下是有珠串装饰的鞋子。

“陀地”(Dhoti)



弥勒菩萨 Bodhisattva等身像细节,2-3世纪,白沙瓦博物馆藏
(有珠串装饰的鞋子)

唇上留须, 长发绾在头顶, 有豪华的束发珠串和敷巾冠饰, 这是印度河恒河区域的贵族装饰。胸前佩带的三、四重绳状项饰, 常有一对龙型怪兽口衔宝石, 却是取材与北方中亚游牧地区。 “活泼而华贵,酷似贵霜时代印欧混血的风度翩翩的王子” 。

Buddha’s Enlightment relief 佛陀的啟示

 

犍陀罗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从中亚向东扩散,东渐中国、朝鲜、日本,为远东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初的佛像的范式。贵霜王朝开始,来自犍陀罗或克什米尔的高僧在中国西域络绎于途;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朝圣者开始前往佛教的起源地印度,以求获得原始的佛教经文典籍, 其中最著名的有法显 (公元 395-414年 )和玄奘( 公元629-644年 ),他们的旅行笔记中描述了犍陀罗佛塔、佛像的庄严壮丽。

中亚佛教传播者, 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努力也带来了艺术风格的影响,新疆楼兰地区米兰佛寺的佛像 和 于阗地区 拉瓦克塔院的佛像、菩萨像,明显取自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艺术。克孜尔石窟的塑像和壁画则杂糅了希腊化、波斯与印度的因素;有些泥塑的佛像、菩萨像与呾叉始罗和哈达的塑像相仿。

米兰古城遗址出土的震惊世界的“有翼天使”壁画(资料图片)

新疆克孜尔石窟遗址壁龛上割取的菩萨半身像
犍陀罗时期迦毕试的样式甚至影响到中国内地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 形成了大量与汉地风格高度融合的艺术作品( 見下图)。这种吸收了犍陀罗佛像因素的中国式佛像后来又传到朝鲜、日本。

菩萨,彩色壁画,北周,敦煌莫高窟

‭ ‬莲花飞天井心及垂幔、伎乐天,壁画, 石刻浮雕,北魏,大同云冈石窟
初唐,莫高窟第329窟-窟顶藻井

《釋迦牟尼於靈鷲山說法圖》絲織品,約8世紀,敦煌莫高窟出土,

隋 莫高窟305 窟 《说法图》

A tribute to the bodhisattva, Kushan king, II-III century
涉及佛像起源的问题,希腊、罗马起源说和印度本土起源说两派观点仍各执一词,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专家和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亚洲的专家众说纷纭,各有不同见解。由于犍陀罗时代的印度次大陆各个王国都鲜有文字历史,因此关于犍陀罗艺术的各种观点还都缺乏考古学的确凿证据和年代学的准确判断的支撑。


西元2/3世纪 犍陀罗 灰片岩雕弥勒菩萨坐像

 

上海震旦博物馆贵霜王朝的石雕石刻

三大藝術中心
約公元1-一3世紀,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 與北印度的秣菟羅 ( Mathura art) 曾是貴霜王朝時期的兩大雕刻中心。此外,在安達羅王朝 (Andhra Empire) 統治下的南印度阿默拉沃蒂 ( Amaravati ) ,佛教雕刻自成一派,與犍陀羅、秣菟羅鼎足而三,成為這一時期三大藝術中心。

鍵陀羅雕刻藝術的影響極其深廣,主要向西北、東北和東南三個方向傳播。3世紀以後,向西傳入阿富汗東、中部地區,著名的巴米羊石窟,被認為是後期鍵陀羅藝術的巨制。印度佛教藝術的向西進發僅僅到達中亞的部分地區,止於巴米羊就返折向遠東傳播了。

公元5世纪时﹐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公元7世纪,此即後期犍陀罗艺术或 “ 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称巴米扬艺术。主要代表有巴米扬佛教遗迹﹑哈达佛寺遗址﹑丰杜基斯坦佛寺遗址等。


秣菟羅藝術
強調健壯、華麗、裸露的肉體美和力量感,佛像著偏袒右肩式,薄衣透體,鍵陀羅那種波浪式捲髮,已變成剃光的形式。

这个艺术流派除继承犍陀罗艺术固有风格外﹐还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的传统,佛像脸形趋圆﹐衣衫变薄﹐以灰泥表现衣褶﹐并将印度的石窟建筑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创立石窟佛像综合体,对中国新疆﹑敦煌﹑云冈的佛教艺术有重大影响。另外犍陀罗式佛塔也经中亚传入中国﹐和中国固有的楼阁形式结合﹐形成常见的多层宝塔。

秣兔羅地區則純粹是從印度本土所孳育的文化型態,作風粗獷雄渾,所造佛像薄衣透體、衣紋細密而勻稱,配上雅利安民族的相貌,十足的印度風味,這是緣起於兩地習俗文化不同,發展出殊異的佛造像風格。然二者卻有其共通的圖像形制:如螺髮肉髻、白毫相以及手足網縵相。另外由於釋尊以太子身踰城出家,脫卻衣冠纓珞、剃鬚髮、著僧服。因此兩地佛造像,皆現出家相。其後,秣兔羅風格式樣,在印度及佛教南傳的地區展開,而犍陀羅的造型風格,則經由西域傳到中國

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

中國佛教藝術是沿著三條路線發展的:雲岡、龍門和響堂山。
雲岡巨大的佛像從岩百上直接雕出來,這種手法完全是印度式的,衣飾的旋狀紋和巴米揚佛像有一致之處,且帶有鍵陀羅風格的剛硬。

到達河南的龍門石窟後,中國的藝術家已經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亞風格的能力,龍門石窟異於雲岡之處就是造像更富於東方民族氣質。

響堂山百窟則是另一種富於特色的形式:柱狀的人物顯示出一種建築學品格,也增加了一些寶珠的裝飾。這三種類型迸一步融合,便發展出偉大的唐代風格。唐朝以後,復由中國東向而流入高麗、日本。



雲岡巨大的佛像


龙门石窟佛像

從印度的阿旃陀、阿富汗的巴米揚,到印尼的婆羅浮圖、柬埔寨的吳哥寺;再到中國的克孜爾、伯孜克里克、敦煌、炳靈寺、雲岡、龍門,再東向流入朝鮮、日本;這些佛教藝術的奇葩宛如一串璀璨的寶珠,」點綴在亞洲大陸,放射著藝術的光芒。

https://kknews.cc/zh-hk/news/mp6zp6.html
免責聲明:圖文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