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良渚文化
區仕美資料整理

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 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遺址。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同馬家浜文化、馬橋文化一樣,其考古地點分布於太湖周圍地區。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其中圓盤玉稱作「璧」,柱狀玉稱作「琮」。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玉兽面纹冠形器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玉琮江蘇省武進寺墩4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琮形錐狀玉器-江蘇新沂花廳18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細長的器身,呈方形,上面雕刻的紋飾與玉琮上的紋飾相同,紋飾精美。上端有一小柄,但無孔,小柄上還有一個筒套,用途更讓人琢磨不透,不能將其歸入簡單的玉佩,應有特殊的宗教用意。


透雕人獸鳥玉飾件-江蘇崑山趙陵山77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該器構圖奇巧,雕琢精細,通體以鏤空加淺浮雕技法,下面琢一曲肢男性人像,頭戴平冠,冠中出一粗壯的飾物,飾物頂部立一仰天長嘯的神鳥,一隻動物正在人、鳥之間跑動。這是反映良渚文化的鳥圖騰崇拜的原始宗教生活畫面。此透雕人獸鳥玉飾件為破譯玉琮上神人、神獸、神鳥紋飾提供了實物。



玉鉞


玉半圓形器

平面近似半璧形玉璜,正面稍孤突,飾神獸面紋,各部位以淺浮雕凸起,重圈為眼,眼臉為橢圓形,冠頂與雙眼緊貼,眉心作雲雷紋,寬鼻、闊嘴。背面相應內凹並有3對燧孔,出土時多位於墓主頭端,亦為高級貴族專用



玉三叉形器

發掘品僅見於浙江反山、瑤山,出土時均位於墓葬主人頭骨的上方,應是插在冠帽上的飾件。正面正中陰線細刻簡化「神徽」,以獸面上方刻冠頂外緣。兩邊叉上端陰線細刻一對神鳥。背面四個凸塊上, 也用陰線細刻出兩隻圓眼和捲雲紋等繁細紋飾,線條流暢有力。此器為男性貴族專用,顯示其崇高神聖地位。

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 ‬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众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 ‬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由此带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而,制陶、治玉、纺织等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治玉工艺,表现了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他诸如漆器、丝麻织品、象牙器等,均表现出当时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先进性‭ ‬及‭ ‬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

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众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由此带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而,制陶、治玉、纺织等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治玉工艺,表现了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他诸如漆器、丝麻织品、象牙器等,均表现出当时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

柱形玉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已经分化成‭ ‬不同的等级阶层,这在墓葬遗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浙江的反山、瑶山、汇观山等等贵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贵族墓大都具有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 ‬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与其相对的则是如徐步桥、千金角、平邱墩、吴家埠、庙前等遗址所见到的小型平民墓葬,它们不具有专门的营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围,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可见,良渚社会已在激烈的冲突中显现出等级差别。

良渚文化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用玉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的产生。埋于大型墓台之上的良渚贵族墓中出土的玉器种类达20余种,主要有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冠形器、璜、纺轮、圆牌饰等。而在那些散落于居址周围的所谓小墓中,随葬的只有小件玉器,这些小件玉器仅为管、珠及单件锥形器,而无贵族墓中所见的其他玉器种类,这些墓葬可视为平民墓, 贵族墓。

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些制作精致的刻有繁缛的蟠螭纹或鸟禽纹图案的陶制双鼻壶、鼎、豆等器形,均出自贵族墓,它们或可看作是用玉制度在陶器上的反映。

良渚城墙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

遗址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相当精美。







良渚文化距今为5300~4000年,处于没有历史记载阶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不到1000年,这个地区的历史记载就开始了。记载有越人和吴人,这两支部族在良渚文化以后不久,就在良渚文化地域范围之上登上了历史舞台。良渚人与吴人、越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后来吴地古老文化的母体,是吴文化的基石,而吴和越是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两个中心。其大致的分析是这样的:
浙江省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础地,在距今 2万--10万年间,自然界的变迁频繁而剧烈,越族人的祖先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宁绍平原繁衍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距今1.5万年左右,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在距今1万年以后的一次迁徙中,有一支越过了钱塘江进入了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地带,从此在这个地区生息繁衍,逐渐地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

国宝玉器(良渚文化玉镯 )

玉柱形器

良渚文化反山十二號墓所出土的 “玉琮王”, 上面雕有完整的 “神人獸面紋” 圖像, 這個圖像被稱為良渚文化的“神徽”, 雕琢一位頭戴著高帽, 面如梯形的神人, 騎著一個神獸的圖像…


玉琮是良渚文化重器,因其造型奇特精巧、构图优美对称、寓意深奥神秘而著称于世.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瑶山墓中玉琼上发现雕琢精细,令人叹为观止的“徽像”,更为中外学者所瞩目,激起人们去揭示其蕴含奥秘的热情,玉琮遂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题目。在起初阶段,良渚文化玉琮主要是作为"神徽"的物质载体,其功能在于镇墓。其后,随着玉的价值被进一步认识,墓葬中随葬玉琮数量的逐渐增多,玉琮被赋予了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意义。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庄桥坟遗址距今5000多年,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庄桥坟遗址的研究表明,当时的先民已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需要用某种方式来交流沟通,就会出现这类刻画符号。

良渚文物上的文字或符号

Liangzhu Culture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