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山西太原隋虞弘墓
區仕美資料整理

虞弘墓最具重大意义的考古发现,是描述中西亚波斯粟特人文化生活的汉白玉浮雕彩绘图像。石椁除椁顶外,椁壁、椁座均有浮雕,并施以彩绘和描金。浮雕彩绘内容由50多个单体图像组合而成,内容丰富多彩。有盛大的宴饮场景;有熱烈的乐舞场面;还有激烈的狩猎场景及人狮搏斗的惨烈景象。图中人物形象均为高鼻、深目、黑发、浓须。图案中的系带鸟、鱼尾翼马和葡萄叶蔓纹饰,胡腾舞和袄教拜火祭坛,充满了异国风情而且生动鲜活,让人感受到浓烈的中亚民族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气息。石椁的中国建筑构造和浮雕绘画的外来内容,与出土的虞弘墓志内容十分吻合,它们相互印证了墓主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 和 文化背景的经历。虞弘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发现的少数 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保存完整。这一发现说明,当时的晋阳与西亚地区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已十分频繁。 

虞弘墓 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祆教内容,是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 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椁座浮雕彩绘图案四面全部向外,图案分上下两层,共29幅。前面及左右为浮雕彩绘,后面仅彩绘未浮雕,但色泽艳丽,内容丰富。每幅图案由彩绘或雕刻成的龛门、壶门或用束腰柱自然分隔,形成各个单独的系列图案。内容主要为狩猎图、饮酒图、乐舞图等。

虞弘的DNA屬於西部歐亞大陸特有的類群,主要分佈在今塔吉克斯坦和新疆喀什地區。墓誌與考古結果互相印證,說明虞弘的故鄉正是當時粟特人聚居的地區,這也同時解釋了他來到晉陽之後長期出任的官職:檢校薩保府——這是一個統領本地粟特人及其宗教事務的官職。

古墓歇山顶下,是一个全部由汉白玉组成的方形石椁。石椁出土时椁门已经损毁严重,剩下了门楣。椁门两侧的汉白玉石壁上,有著精美绝伦的浮雕,浮雕上的人物形象,高鼻深目,发型奇特,绝对不是汉族人的模样。浮雕內容極為豐富,反映了山西北朝晚期藝術東西文化交融的多元性

在典型的漢式屋頂之下,石室四壁內外雕刻了九幅壁畫,其內容幾乎看不到一絲中原文化的影子。1-9為浮雕編號,1、9為外壁浮雕,其餘均為內壁浮雕。按照學者的研究,它們可能分別描繪了接引入天國,勝利之神,天國飲宴和天神出行等場景。單峰駱駝是西亞特有品種。

浮雕 第一幅 – 出行備馬圖

石槨正面右壁上的浮雕刻畫了三名獻祭之人和一名牽馬的馬夫,上方天空中有吉祥鳥,下有
兩犬。專家推測,這幅畫面作為石槨正壁九幅浮雕的第一幅,表現的是祆教信徒向大神
密特拉奉獻駿馬,以求進入善的天國。儘管確認虞弘石槨的浮雕, 表達了祆教信仰中的死後
世界,但是由於同類圖像和文獻的缺乏,準確解讀其內容仍然困難重重。

密特拉教是一個古代的秘密宗教,在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五世紀強盛。它主要是崇拜
密特拉神,源自波斯和印度的神密特拉 和 其他瑣羅亞斯德的神。

马的身上背着丝带一样的东西,马的下面围绕着牧羊犬。马上面的那只鸟,它的脖子上和马尾巴上一样,也系着蝴蝶花结。最奇特是图下面的那只马,竟然是飞驰的有翼神马只飞马!这种带翅膀的动物,也应该是西亚或中亚的艺术形式。下图雕绘一匹飞驰的,马的后部变形为鱼身鱼尾,想象无穷。

浮雕 第二幅 - 饮宴乐舞图 和 狮马搏杀图
有围栏的六角台上,三人勾肩搭背,手舞足蹈,跳着当时中亚流行的“胡璇舞”;台下二人怀抱酒坛,正沉醉在节日的欢乐中。

胡旋舞 是由西域传来的民间舞。此舞的传入,史书中多有记载,主要来自西域游牧民族。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胡旋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旋转性的舞种

浮雕 第三幅 - 骑驼射狮图
一卷发骑士拉弓射击,两头雄狮,张着血盆大口与骑士搏斗,骆驼、猎狗不甘示弱,助主人一臂之力,场面十分紧张激烈。 

狩猎图中多为骑马、骑象、骑骆驼的深目高鼻黑发古欧罗巴高加索人在搏杀狮子,搏斗场面甚为激烈。

浮雕 第四幅 -人狮搏斗图 ‭ ‬长发骑士坐在单峰骆驼上,回首拉弓,两头狮子前后夹攻,画面紧张激烈,动感十足。下图为一只山羊在草地上狂奔的画面。

浮雕 第五幅 - 墓主人夫婦对饮图
上图为一个宏大的饮宴乐舞场面,居中平台上,男女主人举杯对饮,侍从站立两旁。台下一胡人独舞旋转,彩带飞舞。两侧持琵琶、箜篌、束腰鼓等乐器的乐人伴奏,组成了一幅喜庆、欢乐、祥和的场面。
下图表现的则是人狮格斗场面。两头狮子分别将两人头部咬人口中,两人将宝剑刺穿狮子的腹部, 整个画面惊心动魄,十分惨烈。

不仅粟特胡人墓葬图像中有这种夫妇宴饮图像,在两座含有胡人文化因素的同时期汉人墓葬的墓室壁画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图像。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 -
其一,这些图像在石棺床图像或墓室壁画上所处的位置相同,都位于整个图像的中心,
因此,可以被视作是每套图像中最重要的图像;
其二,在这些夫妇宴饮图像上,男女主人都手持一个杯 (或碗), 虽然杯(碗) 的形制不完全
相同,手持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但都是手中持杯(碗), 对坐或并坐在榻上,表达了
宴饮的主题;
其三,男女主人身边基本都有站立的侍者在一旁服侍,男主人的坐姿基本相同,位于外侧
的一腿耷下,另一条腿曲于榻上,女主人一般盘腿而坐;
其四,夫妇宴饮的地点都在一种形制相仿的建筑中,虽建筑的色彩、结构各有区别,但是同一类型的建筑。

总之,这几幅图像无论从场景的构图布局, 还是表现的内容主题来看,基本属于同一系统、同一主题,即通常所称的“夫妇宴饮图”。不过,在具体表现上,因墓主人的文化背景或个人喜好不同而又各不相同。

浮雕 第六幅 –骑象搏斗图,
骑士头戴花冠,手持宝剑,猎狗紧随其后。三头狮子将其团团围攻,进行着一场殊死搏斗;
下图却雕绘着一只鸽子,似寓意人类向往和平生活的一面。  

浮雕 第七幅 –行旅饮食图

主人骑一高头大马,随从持物前后侍奉,为途中小憩的一个场面;下图为一只山羊漫不经心行走在草丛中的画面。
  

浮雕 第八幅 - 休闲图
主人手持敞口高足杯,打坐在束腰座上,仆人单腿下跪手端果盘在前伺候,乐人怀抱琵琶在一旁演奏助兴,反映出主人高贵富有的悠闲生活画面。

   

浮雕第九幅 出行图
主人头戴日月冠,身穿红色圆领长袍半背衫,下着白色紧腿长裤和软靴,气宇轩昂,坐在马背上,侍从手举华盖、持物随其左右,显示了主人一派高贵典雅、尊贵无比的生活场景,下图为牛狮搏斗图。 

石椁底座上的祭火图(上图),中间设一火坛,两边各有一个鸟身人首的祭司形象,表现了祆教的圣火崇拜。而祆教中所崇拜的鸟曾是祆教战神的化身之一,它们以祭司的形象来保护圣火、驱除邪恶。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