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絲路古憶──西夏文物特展”
區仕美資料整理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文化局澳門博物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特別籌辦“絲路古憶──西夏文物特展”,並將於6月14日(星期五)在澳門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是次展覽為“藝文薈澳”系列活動之一,展期至10月6日。

“絲路古憶──西夏文物特展”以西夏文物為主題,通過展示西夏時期的考古發掘成果,讓市民瞭解西夏的文化及歷史。展覽精心挑選共148件/套文物作展出,其代表性和數量概括地闡釋了西夏時期的文明發展,部份展品更屬首次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外地區展示。西夏具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包括文字和印刷術,佛教中的經籍和塑像,工藝中的金器、木器和釉陶,建築中的瓦當、石雕等文物。透過西夏文字、西夏佛教、西夏工藝、西夏建築等方面的文物展示,可領略西夏所創造的燦爛而獨特的文化。西夏文化也是作為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期望透過展示西夏文化的系列珍品,公眾可更深入瞭解 “一帶一路”的歷史背景,以及探討 “一帶一路” 在現、當代發展的重大意義。

絲綢之路上的西夏,建於公元1038年,版圖位於河西走廊以東一帶,其鼎盛時期疆域範圍橫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部,甘肅省、青海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陝西省等部分地區,有“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一說;前期曾與北宋、遼鼎立,後期與南宋、金對峙,歷時190年,共經十主。後來曾經盛極一時的西夏文化湮沒在歷史的塵沙之中,直至二十世紀,隨着各類文獻、文物的大量出土發現,使凝聚了西夏人智慧的一批批珍品得以再現於世人眼前。


西夏鎏金銅牛


西夏四系蓋罐 


西夏彩繪泥塑佛頭像


西夏雕花四系扁壺 

此次展覽是寧夏與澳門兩地文博機構的首次文化交流。絲綢之路上的西夏,建立於公元1038年,西夏疆域範圍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陝西北部以及內蒙古西部地區,西夏地處中西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上,形成了一種受中原漢文化影響為主的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很強的民族特色。由於西夏滅亡時,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西夏文化湮沒在歷史的塵沙之中,直到20世紀,隨着各類文獻、文物的大量出土,使凝聚了西夏人智慧的一批批珍品再現於世人眼前。


绘画、书法
西夏的绘画艺术,留传于今的作品主要是佛教绘画。种類有石窟、寺庙壁画,經卷木刻画,木板、绢帛、纸本绘画等。石窟壁画主要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石窟寺中。绘画题材主要有本生故事、说法图、经变画、千佛、供养菩萨、供养人像与洞窟装饰图案等。壁画中的乐舞图、飞天、水月观音、唐僧取经图尤为西夏绘画艺术的精品。

在壁画题材中,有為阐发佛教经义 绘制的反映西夏社会生产 和 生活内容的农耕图、踏碓图、酿酒图、锻铁图,是反映西夏世俗生活的绘画艺术珍品。榆林窟第29窟的西夏供养人像,无论男女,都身材修长高大。男像圆面高准,两腮肥硕,体魄魁伟,穿戴别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充分表现出党项羌人粗犷、剽悍、豪爽的民族性格。


國師及男供養人  榆林窟第29窟南壁東側

西夏壁画,早期模仿继承北宋,中期学习吸收回鹘佛教壁画艺术的成分,晚期又接受了吐蕃佛教(后世称為 “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藝術风格,在构图、人物造型、线条、敷彩等方面都有特色。如线条上以采用铁线與兰叶描為主,辅以折芦、莼菜条;敷彩大量使用石绿打底,使画面呈现冷色调的 “绿壁画”等。


西夏時期刊印的西夏文和汉文佛经中,卷首多刻有精美的木刻版画,也发现有图解本的西夏文佛经。黑水城出土的大量西夏佛画,有用绢、帛或纸本绘制的,内容有《文殊图》、《普贤图》、《弥勒佛图》、《阿弥陀佛接引图》等。其中还有《十一面观音图》、《上乐金刚图》、《胜三世明王曼荼罗图》及大型 坛城(曼荼罗)木版画等密宗绘画,浓抹重彩,色调深沉,画中附绘供养人像與西夏文题款,别具风格,都堪称艺术佳品。


接引图
除佛画外,甘肃武威西郊西夏墓出土的木板画,内容多为武士与侍者形象,虽构图缺少变化,但用排列整齐的人物形象渲染严肃气氛,笔法飘逸,颇具唐画余韵。黑水城出土的版画《卖肉图》和《魔鬼现世图》,构图新颖,脉络分明,描绘生动、逼真、细腻,刀法娴熟,反映了西夏绘画艺术从写实到写意方面的高超画技。

西夏的书法艺术源于汉字,有楷、行、草、篆四体,传世作品中,楷书多见于写经与碑文,篆书见于碑额与官印,文书、契约则多用行、草。出土文物中发现有西夏时期使用的竹笔,用以书写硬笔书法。仁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刘志直,工于书法,他用黄羊尾毫制作之笔,质量很高,为时人所效法。雕塑西夏雕塑艺术品种类多,有铸铜、石雕、砖雕、木雕、竹雕、泥塑、陶瓷等。

西夏皇陵出土的鎏金铜牛,长120厘米,重188千克,模制浇铸,通体鎏金,造型生动,比例匀称,是西夏铜铸艺术的代表作。西夏石雕题材丰富,出土的有石马、石狗、石螭首、石雕人头像、栏柱、柱础、人像石座等。动物石雕、栏柱石雕都为通体圆雕,比例均衡,刀法细腻,有的留有彩绘痕迹。西夏皇陵出土的人像石座,呈跪坐负物状,形象有男女之分,皆双眉粗厚,双目凸出,短鼻獠牙,一说为西夏奴隶形象的写照。

西夏陵墓石刻,从题材到雕刻手法,造型和艺术风格,都有丰富的内涵。
西夏陵墓既有唐墓石刻的沉厚的力度,又有宋陵造像的细腻和严谨,同时也不乏民族习俗的流露。题材多样化,如有石望柱、石像生、碑刻、人像石座、石马、莲花柱础等。雕刻手法多样,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石望柱为三面减地浮雕,两条蟠龙在云海中翻腾戏珠,形象生动逼真;文臣石像脸颊丰满,八字胡须,粗眉大眼,嘴似欲动,面部和善;白石马通体圆雕,垂头弯颈跪卧于地,体态雄健;人像石座上雕刻出曲膝跪坐,瞪目咬牙的力士形象,形体粗犷,全身裸露,两乳下垂,双臂粗壮,面部体现出因用力负重极力支撑的表情,力度极强。力士手腕、足胫处皆饰圆环,体现出特殊的民族习俗。其实陵墓石刻同样具有纪念碑的性质,带有明显的政治意义。


埋葬习俗上,西夏虽然深受唐宋影响,但同时也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1. (1) 西夏狭小而简陋的土洞墓與中原传统的砖室墓迥然有别,显然另有渊源注。

1. (2) 西夏陵墓中随葬品反映了与中原不同的社会习俗。随葬完整的羊、狗、鸡、鸭以及铜牛、石马等大量家畜家禽的骨架或仿制品,反映了党项族原来以畜牧为主的社会经济背景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