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從敦煌壁畫看唐代青綠山水

敦煌研究院趙聲良文章 區仕美整理資料   

青綠山水山水文章 故官博物院院刊2018年5期 

敦煌壁畫大量的山水畫跡, 可以復原唐代青綠山水的原貌,為研究中國山水畫史提供真實的依據。本文以敦煌壁畫中的山水畫為例,分析了唐代山水畫流行的四種構成方式:

  • 三山構成
  • 金字塔形構成
  • 左右對比構成 和
  • 闕型構成

文中對唐代風景圖像中樹木、水的表現方法,以及色彩應用等加以分析,闡述了唐代青綠山水畫的基本特點。

中國山水畫自東晉南朝興起,至唐代達到成熟。唐代山水畫名家輩出,除了王維與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外,吳道子、朱審、韋偃、張藻等畫家都擅長於山水,並且當時的山水畫, 多繪於寺院壁畫中。唐代絲綢之路空前繁榮,隨着中國與西域諸國的頻繁交往,處於絲路要衝的敦煌, 已成為一個佛教文化的中心。

長安、洛陽的藝術風格很快就能傳到敦煌,敦煌壁畫的發展, 差不多與中原完全同步。文獻中記載的長安、洛陽一帶, 佛教寺院壁畫的經變畫等內容,絕大多數都能在敦煌壁畫中找到,說明當時敦煌壁畫藝術 與 中原寺院壁畫藝術 密切相關。由於長安、洛陽等城市的唐代寺院幾乎消失殆盡,寺院壁畫中的山水畫 難以見到,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山水畫跡就成了研究唐代山水畫的重要依據。

敦煌雖然沒有出現完全獨立的山水畫,但在唐代洞窟中,畫家們往往以宏大的山水場景作為經變畫的背景,如初唐第332窟、盛唐第148窟的涅槃經變,盛唐第33窟、445窟的彌勒經變,盛唐第323窟的佛教史跡畫等,就是以滿壁的山水為背景進行佈局的。盛唐第103窟、172窟、217窟、320窟等都出現了具有相對獨立意義的山水畫。
隋唐時代經變畫的產生,意味着中國式佛教繪畫的形成。經變畫以一個完整的畫面表現一部佛經的主題思想,重點在於表現佛國世界的景象,並在這個相對完整的「佛國世界」中表現 與 該經典相關的具體情節和場面。經變畫 體現着一種中國式的宏大空間構成,而這一構成的形成,從某種意義上說,就依賴于山水畫的發展。由於山水畫的高度發達, 促成了中國畫空間理念 的形成,使畫家們可以把握大畫面中的主體建築 以及 山水環境的構建、眾多人物的佈局、局部情節的展開等問題。

唐代山水畫基本上是繪於牆壁的,以青綠重色為主,風格華麗燦爛。中晚唐開始出現
水墨山水,但並非主流。五代以後,隨着宮廷畫院制度的形成,壁畫這種載體不再是
山水畫的主流,絹本紙本的水墨山水畫 逐漸流行,繪畫材料的變化,必然引起繪畫技法及色彩觀念的改變,於是唐代青綠山水的傳統漸漸失傳。

「青綠山水」一詞大概出於宋代,唐朝講山水必然是青綠山水,沒必要專門提出「青綠山水」一詞,倒是唐朝後期出現了水墨山水,成為另類。因此,唐代著作中沒有「青綠山水」一詞,倒是有「水墨山水」的說法。因為那時說「水墨山水」就是表明它與正常的山水概念不同。而進入五代、北宋,山水大體都是水墨為主。要是誰畫了青綠山水,便成為另類,必然要專門說明它是「着色山水」或「青綠山水」。至於「金碧」一詞,恐怕出現得更晚,絕不是唐人的概念。更有畫家誤以為金碧山水, 便是在山水畫上加以金色勾勒,說明後人已不太懂得唐人的青綠山水了。

雖然宋元至明清時代, 都有所謂仿唐風格的青綠山水,畢竟材料有別,畫風差距更大,已不復見唐人青綠山水之風。而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山水畫跡, 可以復原唐代青綠山水的原貌,為我們研究中國山水畫史提供真實的依據。

一、山巒形勢及其基本構成

莫高窟唐代前期的壁畫中,凡採用山水為背景的經變畫,都是以山水景物佈滿畫面,並於其中展開人物活動。畫面佈局則依經變故事內容的需要,在山水中形成一個一個的場景。這時期的山巒表現大體 是以線勾出山巒輪廓,再沿山的輪廓描繪樹木。樹木的呈現方式, 既有貼近地面的草叢和灌木,也有可分辨出成株的喬木。總的傾向是喜歡畫連成一片的樹林,以表現遠山森林的景致。
初唐第209窟南壁西側、西壁和北壁西側的故事畫中, 都可見山水景物,山的佈局還顯得較單一,右邊一重山佔了將近四分之一的畫面;左邊主要畫了三重山,其間以曲折排列的樹木相連(看圖)。 樹的畫法,既有連成一排的樹林,也有高低錯落的樹木,但畫家似乎並沒有以樹木的大小, 來區別景物的遠近關係,樹的大小僅是因畫面空隙的大小來定,具有一定的裝飾性。


莫高窟第209窟西壁 山水 初唐

第217窟南壁西側的山水畫,在山勢佈局方面頗費一些功夫。畫面的順序大體是上部從右至左,下部再從左至右(下圖)。 右上角是危崖聳立,繪二人騎馬一遠一近行進。透過山崖,可見遠方曲折流淌的河流。中部兩座高峰之間,有一道瀑布涌瀉而下。左部也是一條曲折的河流,在近處被山崖遮斷。畫面下部的山峰,懸崖突出,青藤蔓草懸垂。中間靠右是旅人向一座西域城堡走去,路旁桃李花開,春光明媚。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 山水 盛唐


第217窟南壁西側的山水, 主要表現了四組山巒:
左側一組山峰峭壁聳立,山岩的刻畫頗細,以石綠和淺赭相間染出。
中部是一組平緩的山丘,與左側的山崖相映成趣,
右上一組山峰位置較突出,山上繪有飛流而下的瀑布(水的顏色已變黑),顯然這是全畫面的中心,也是最傳神之處。
左上部的遠景,儘管不如前面幾組富有特色,但在畫面的構圖上必不可少,將左側近景山崖與右側一組山巒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在兩組山崖之間還畫出一行大雁飛向遠方,使畫面顯得較有縱深感。
圖中山巒輪廓都用很單純的筆法勾描,平塗石綠色。樹木附着于山的輪廓線,有兩個類型化的表現:一是密集的線條表現的樹叢,往往畫在山峰頂端;另一種是一株一株獨立的樹,富有裝飾性。此外,在懸崖上還有許多懸垂的藤蔓。在平緩的山丘間還着意畫出較大的樹木,枝葉表現較為細緻。從這些不同的樹木大體, 已區別出遠近的關係。


第323窟南北壁中部 均畫佛教史跡畫,以山水為背景,體現出畫家駕馭複雜山水空間的能力。如南壁共有三組故事畫,畫家用兩組山脈把壁面分成三段。左側的山脈呈「之」字形,左下部又有一組小山相呼應。右邊一組山脈大體呈「C」字形,環抱故事畫,壁畫最右側上部又有一組山崖與之相照應(圖)。在兩組山脈之間,還有一組山峰聳立,把兩組山脈連結起來,使之在橫長的畫面中形成穩定的結構,主宰着全壁。遠景的山水則通過曲折的流水相連繫,由近景到遠景,層次豐富而境界遼闊。


莫高窟第323窟南壁 佛教史跡畫 初唐

除了這些大型畫面的佈局外,唐代壁畫中逐漸形成了一些 固定的構成形式,不論是
小型的山水場景, 還是大畫面中的部分山水景物,都會以相關的構成 來表現一定的空間關係,很好地表達出壁畫的主題思想 和 相關的故事人物。

唐代山水常見的構成形式有如下幾種:
(一) 三山構成:三座山峰並列,中央的山峰較高,兩側各有一山,這樣的形式
來自古老的傳統樣式,在唐代的銅鏡和其他工藝品中出現較多,敦煌壁畫中則多用於表現遠山,直到中晚唐時期,仍然採用這樣的形式(圖)。有時也用於表現較大的山崖,如第23窟南壁的山水畫,中央的山峰與左右兩側山峰並峙,山峰之間形成深溝,類似的構成在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唐代山水繪箱上, 也可以看到。這類山水, 大約是基於中軸對稱的審美思想,同時也符合唐代壁畫構圖飽滿 的習慣。


莫高窟第159窟西壁 遠景山水 中唐

(二) 金字塔形構成:往往以一座大型山峰作為全圖的背景,或有一主峰佔據
中央位置,具有雄渾的氣勢。如莫高窟第321窟南壁的十輪經變、第369窟的金剛經變等(圖)。在一些屏風畫中也有類似的構成,如第159窟、361窟的屏風畫五台山圖,就以主峰佔據畫面的主要背景,具有金字塔般的穩重感和震懾力。


莫高窟第369窟 山峰 中唐

(三) 左右對比構成:多在小型畫面中,左半側或右半側畫出較高的山崖,另一
側則表現遠景或河流,形成左右虛實對比,如第320、172等窟的
觀無量壽經變小畫面中,就是典型的代表(圖)。這種構成對於五代以後的山水畫具有深遠的影響。


莫高窟第320窟北壁 山水 盛唐

(四) 闕型構成:即兩座山峰並峙,中間畫出平遠的景色,往往在兩山之間畫出
河流,盛唐以後出現較多。莫高窟第103窟南壁經變中的山水是典型的代表(圖)。在觀無量壽經變的一些小幅畫面中也常常出現,此外,在日本正倉院所藏琵琶表面的畫中也可看到。


莫高窟第103窟南壁 山水 盛唐



唐朝文物 琵琶 ( 日本奈良)
琵琶正面圖案還原

除了以上幾種流行的構成外,唐代山水還有別的構成形式。這些山水的構成形式,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表現一種空間的深度。西方繪畫講透視法,而中國繪畫並沒有形成「科學的」透視法; 中國繪畫並非不講究空間關係。唐代山水畫非常重視空間關係的表現,畫家們試圖在二度空間的牆壁上, 表現出三度空間的感覺,只是沒有採用「科學的」透視法,而是從畫面的效果出發,通過山水與樹木等元素, 共同構成一個具有相對遠近關係的空間。

唐人著作中論及山水畫常常提到「深」、「幽深」等概念,其要旨就是講縱深感,就是空間的深度,也表明唐代山水畫 對空間表現的重視。這種「深」的概念,
宋代畫家郭熙總結為「遠」,提出了「三遠法」 (高遠、深遠、平遠),這
「三遠」的表現,其實在唐代敦煌壁畫中都已出現了


二、樹的表現
在山水畫諸要素中,對樹木的描繪是發展較早的,早期壁畫中就已出現了種類
眾多的樹木。唐代以來,樹木表現手法十分豐富,而且與山水的遠景空間相關聯,採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遠近關係。遠景的樹,多以樹叢形式來表現,往往在山頭以色彩畫出蘑菇狀的樹叢,其中又加一些小點,如點苔狀(圖)。 並不是一概用點來表現,一些山頭的樹叢用短線並列,如草叢一般,當然也有在遠景中畫出一株一株的單體樹木,但僅勾畫出輪廓,並不對枝幹加以描繪,顯然還是作為遠景樹木來表現的。


莫高窟第68窟北壁 山頭的樹叢 盛唐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 山頭的樹叢 盛唐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 樹叢 盛唐

比遠景樹叢稍大一些的樹,大體置於中景的地位,往往只畫出簡單的樹幹和樹枝,樹枝上還以明亮的顏色畫小點,表示如桃花、杏花一樣開花的景象(下圖)。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 樹木 盛唐

至於近景的大樹,則以雙鈎法詳細描繪樹幹、樹枝、以及茂密的樹葉。如第79窟龕內,佛像後面的屏風畫中畫出枝繁葉茂的大樹,用皴法表現樹幹細膩的紋理,對樹葉的刻劃更是十分細緻。


莫高窟第71窟西壁 樹木 盛唐

在第148窟北壁經變畫中佛像的身後,還畫出了數株蒼勁挺拔的松樹。樹幹的屈曲,枝蔓的分叉等都很自然,且有迎風挺立之勢(下圖)。在大幅的山水畫中,畫家通過不同的樹法,表現出山水景物由近及遠的空間感,如第217窟南壁經變中,穿插在各個場面中的樹木,種類豐富又畫得真實可感,同時,也表現出
遠景、中景、近景的不同空間。


莫高窟第148窟北壁 松樹 盛唐

唐代敦煌壁畫中,已開始運用「皴法」來描繪樹木。特別是近景中的大樹,樹幹的紋理用皴法表現,到了中晚唐,還出現用水墨技法表現樹幹的紋理。這些壁畫中還能真實地表現出柳、梧桐、松、槐、芭蕉、竹等多種植物。


莫高窟第17窟北壁 樹 晚唐

三 、水的表現
水的表現,是山水畫的重要方面。比起北朝壁畫中僅以波狀線條表現水的狀況,唐代表現水的主題和形式非常多。河流是人們最容易看到的水的存在,對於河水水流的表現,有急有緩,在第172窟的河流中,我們可以看到畫家對河水形成的漩渦有十分精彩的描繪。


莫高窟第172窟南壁 河流 盛唐

經變中要表現凈土世界,凈水池就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畫家們往往把凈水池也畫成流動的水,以顯示一種生氣。有的是急流(看圖);有的是輕緩流動的效果;有的是微風「吹皺一池春水」的感覺。


莫高窟第321窟北壁 急流 初唐


莫高窟第148窟 東壁 水池 盛唐


莫高窟第172窟北壁 水池 盛唐

莫高窟第205窟南壁 水池 初唐
微風「吹皺一池春水」的感覺

第148窟甬道頂部表現善事太子入海故事中,太子及眾人乘船航行於大海,海水中則是波濤滾滾,並有怪獸出沒(下圖)。上述這些水的表現,反映畫家們能根據不同的主題表現不同狀況的水景。


莫高窟第148窟甬道頂 大海 盛唐

泉水、瀑布也是山水畫的重要題材,盛唐第217、103等窟中成功地表現了流泉、飛瀑的景象。第217窟的畫面中,因變色所致,瀑布的顏色已變黑(當初應該是白色)。但仍可感受到瀑布由高山之巔飛流而下的那種壯麗的景象。畫家也通過水邊的人物向着瀑布或觀看,或禮拜,以顯示瀑布的重要(見圖)。第103窟的山水畫面:近景岩石和藤蔓都作了細緻刻畫,岩崖上一道流泉飛瀉而下,畫家特別表現了水的透明感,以加強其真實性。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 瀑布 盛唐


莫高窟第103窟南壁 瀑布 盛唐

中晚唐壁畫中,山巒景物往往以泉水瀑布相配合,使畫面富有生機。
第323窟壁畫中,表現了煙雨迷朦的江湖景色,儘管線色脫落,但是仍可看出近處的波浪和遠處的河流,特別是遠景的點點帆影,較有意境。畫家已注意到水天一色的場面,其中水面反射的波光,最能體現水的生氣。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 海上遠景 盛唐

第172窟東壁《文殊變》共畫出三條河流,由遠而近流下,在近處匯成滔滔洪流,
左側是一組壁立的斷崖,中部是一處稍低矮的山丘,畫面右側是一組山巒,沿山巒
一條河流自遠方流下,近處則表現出洶湧的波浪,遠處河兩岸的樹木 越遠越小,與
遠處的原野連成一片,表現出無限遼遠的境界。河流的表現引人矚目,特別近景中的波浪(下圖),不僅氣勢壯闊,而且通過色彩變化表現出水面反射的光影效果,令人稱奇。說明唐朝畫家對水的觀察和表現都達到較高的水平。


莫高窟第172窟 波光的表現 盛唐

四、 色彩技法
山水畫中,雖然南北朝時代已使用青綠顏色,但多為裝飾性填彩。具體與山崖、
峰巒、岩石、樹木以及水光天色相匹配的色彩應用,則是到唐代才逐步成熟的。
敦煌北魏至北周時期的山水畫, 都是裝飾性色彩,具有圖案效果。隋代開始通過顏色的深淺 來表現山巒、岩石的質感,但仍未完全擺脫裝飾的效果。
唐代的壁畫中,山水以青綠色彩為主,如第217窟南壁的山水:大塊的石綠色,體現出春意盎然的情調,其中又畫出白色的梨花、紅色的桃花,人物多着紅色衣服,在青綠色的山水中, 顯得耀眼奪目,整個畫面色調統一,絢麗多彩。
第172窟東壁《文殊變》共畫出三條河流,由遠而近流下,在近處匯成滔滔洪流,左側是一組壁立的斷崖,中部是一處稍低矮的山丘,畫面右側是一組山巒,沿山巒一條河流自遠方流下,近處則表現出洶湧的波浪,遠處河兩岸的樹木越遠越小,與遠處的原野連成一片,表現出無限遼遠的境界。河流的表現引人矚目,特別近景中的波浪,不僅氣勢壯闊,而且通過色彩變化表現出水面反射的光影效果,令人稱奇。


莫高窟第148窟西壁 山水 盛唐

南宋馬遠曾畫《水圖》十二幅,各有名目,如「洞庭風細」、「層波疊浪」、
「寒塘清淺」、「湖光瀲灩」等等。若與敦煌唐代壁畫相比,大部分形態都可以在敦煌壁畫中見到,而敦煌壁畫中水的種類卻並不止十二種。


馬遠 - 水圖卷局部 - 層波疊浪

唐代壁畫山水不像後代山水講究留白,基本上是畫滿整壁,天空也要繪出白雲或彩雲,有的還畫出紅色的太陽。可惜部分壁畫由於顏料變化,天空和紅日往往會變成黑色。但如在第148窟等處的山水中仍能看出彩色的天空景象。

結語
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以畫青綠山水著稱,《唐朝名畫錄》盛讚李思訓「山水絕妙」、「國朝山水第一」。《歷代名畫記》說李思訓「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嶺之幽。時人謂之大李將軍其人也」。

《圖繪寶鑑》說李思訓的畫「用金碧輝映,為一家法,後人所畫着色山,往往多宗之。然至妙處,不可到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李思訓一派山水畫的特點在於:

一、筆格遒勁,實際上就是注重以線描勾勒;
二、金碧輝映,說明注重明亮色彩。這兩點也就是青綠山水的一般特點,這樣的山水畫在唐代是很流行的。

唐代絲綢之路繁榮,長安與敦煌的往來也十分便捷,長安一帶流行的畫風, 很快影響到敦煌,不論是人物畫、山水畫,敦煌壁畫所見到的風格, 都可與長安的流行風格對應起來。所以,敦煌唐代壁畫中的山水畫 受到李思訓一派山水風格的影響是很自然的。

王希孟,這位18歲的宋朝「央美」學生,曾被才子皇帝宋徽宗親自點撥、稱道。可惜的是,他的一生短暫得如曇花一現,留下的這唯一作品,驚艷地證明了「天妒英才」這句讖語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 四披下部 山林結廬 局部

最具代表性、水準最高的洞窟, 尤其在北魏晚期到西魏的壁畫中,用石青、石綠表現山水的圖像已成經典。莫高窟285窟窟頂四披下部邊沿,就描繪了一圈層疊的山巒 和 茂密的林木。山間林中結有草廬,草廬中僧人盤膝打坐,心無旁騖,在遠離塵世喧囂的自然美景中 靜心修行。

畫中還描繪了漣漪微盪的池水,水中蓮蕾初放,有小鹿在池邊飲水、在林中飛奔,一派生機勃勃而又寧靜和諧的自然風光。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 南壁 五百強盜成佛圖 局部

石窟南壁描繪了「五百強盜成佛」故事,一組組起伏的山巒分隔開畫面空間,將故事情節分段展開,這些山巒的主色調用的正是鮮艷的石青石綠色。

明麗如昔的石青石綠色至今在壁上猶存,青綠山水畫種就此萌芽,並不斷影響着敦煌北周、隋代壁畫中的山山水水。


敦煌莫高窟北周428窟 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圖中山水局部
唐代的中國山水畫進一步發展成熟,用色輝耀的青綠山水正大行其道,敦煌壁畫中的
山水畫也有了新的模樣。

唐代畫工重視寫實技法。危峰高聳,巉岩林立的崇山峻岭;峰巒疊翠,綿延舒緩的小山丘陵;湍急的河流,潺湲的山泉,林間的芳草鮮花,天上的流雲飛鳥……無不表現得接近自然,盡善盡美。

人物在山水中的比例縮小了,相比魏晉時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特點,此時畫面中的場景比例更加真實。山水主要以綠色調為主,且注重微妙的深淺冷暖變化,不僅是以往常見的平面裝飾化色彩。

最美「江山」在盛唐
唐代敦煌壁畫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優美山水畫,出現在盛唐時期,如盛唐第 103、217、172、320窟 所描繪的山水,呈現恢宏博大而又蘊藉雍容的魅力。

畫中使用青綠色調錶現自然山水,色彩渲染、過渡更加柔和,層次分明;畫面構圖很有氣勢,已經能夠很好地表現遠近空間層次;在細節表現上,描畫得愈加豐富細膩。

唐中晚期至五代,敦煌壁畫的山水錶現技法和風格有了新的變化 -
色彩上,濃色重彩的青綠變為較為淺淡的青綠,並配合中間過渡的淺赭色,顯得不甚華麗但卻平添了淡雅清新。
用線勾勒物象輪廓的表現手法更為突出,從單一的質感發展為粗細變化、頓挫轉折更為明顯的線,並且有些線條刻意去表現乾濕濃淡的變化,這就有了「皴法」的特徵。

水墨山水的表現手法與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正在悄然結合。

敦煌莫高窟中唐159窟 西壁文殊變下部屏風畫四扇之一 五台山道場

這一時期壁畫內容經變畫仍然是主體,山水景致出現在各題材的經變。從五代到北宋,中國山水畫處於從青綠山水轉變為以水墨山水為主體的階段。處於西北邊陲的敦煌地方統治者,也效法中原建立了官辦「畫院」,「院體」畫風也影響到敦煌壁畫的表現風格。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j4yjvpp.amp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