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絲綢的故事

資料整理區仕美 

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將生絲作為經絲、緯絲,交織製成絲織品的過程,就是絲織工藝。

漢代時絲綢憑本身的特質持續成為有價值的物品,而 不單單只是作為一種材料。絲綢被用於支付稅收以及對臣民的賞賜。當時有人根據黃金的一定重量而估計絲綢產品的價格,而且絹的長度在中國成為除銅幣之外的貨幣標準(除銅錢以外)。絲綢帶給中國的財富挑起周圍各國人民的嫉妒。公元前2世紀開始,匈奴經常掠奪漢代的各州郡達250年之久。絲綢是中國皇帝安撫外族部落的一種常見物品。
 
新疆丹丹烏里克歷史文化遺蹟出土的一幅繪 有「東國公主傳蠶種」傳說的木板:
一位公主在帽子裡偷偷地隱藏來自「東國」的蠶卵,成功西傳。這個傳說故事在玄奘《大唐西域記》、《新唐書•西域傳》中都有所記載。

 

 
中國蠶桑絲綢的發展歷史長達5,000年。蠶桑的起源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河南和浙江就出土過這一時期的蠶絲織物。此後,蠶農一直使用傳統技術生產絲綢。他們栽桑養蠶,獲得蠶繭後以手搖或腳踏絲車繅絲,用傳統的手工織機織出各種美麗的絲綢織物。 中國絲綢業發展至唐代達到頂峰,明代則是絲綢傳統技術成熟的時期。十九世紀中期以後,中國開始利用西方工業化的成果生產絲綢,中國絲綢業自此由傳統生產技術體系過渡到現代生產技術體系。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已基本具備了現代絲綢生產體系。現今,中國佔有世界蠶絲生產量的70%和絲織品生產量的50%以上,是公認的絲綢生產大國。中國的蠶桑分佈十分廣泛。除青海、西藏外,各地都有栽桑養蠶,其中浙江、江蘇、四川和山東為蠶桑的重點產區。
 
 
絲綢特性
第一,  舒適感。
真絲綢是由蛋白纖維組成的,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係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低的,僅為7.4%。

第二,吸、放濕性好
在正常氣溫下,它可以幫助皮膚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膚過於乾燥;在夏季穿着,又可將人體排出的汗水及熱量迅速散發,使人感到涼爽無比。正是由於這種性能,使真絲織品更適合於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因此,人們都把絲綢服裝作為必備的夏裝之一。絲綢不僅具有較好的散熱性能,還有很好的保暖性。它的保溫性得益於它的多孔隙纖維結構。在一根蠶絲纖維里有許多極細小的纖維,而這些細小的纖維又是由更為細小的纖維組成。因此,看似實心的蠶絲實際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氣,這些空氣阻止了熱量的散發,使絲綢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蠶桑絲綢滲透於中國人的生活,主要反映在物質生活和政治經濟兩個方面。在物質生活方面,絲綢美化了中國人的生活。他們以豔麗柔美的綾羅綢緞為衣料,令以麻、棉、毛為服料的西方異族所欣羡,並由此孕育了以運輸絲綢為主要物產的「絲綢之路」。絲綢不僅裝飾着男女老少的衣裙,而且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滿足着物質需求,用織、繡、染等工藝製成的幔帳、旌幡、桌圍、椅套、車轎、結婚被面、書籍裝裱、書畫材料,甚至小到巾帕、扇套、荷包、小童圍嘴,幾乎在中國人的吃穿住行、婚喪節慶中隨處可見。

在政治經濟方面,蠶桑絲織業是中國鄉村經濟的主要依賴,同時它也是全國最重要的財政及外貿收入之一,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起着很大作用。
 
古代漢語詞彙中,大量的文字和詞彙與絲綢有關,其中以「糸」為偏旁的文字大多與紡織絲綢有關,很多一直延用到現代,成為現代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絲綢與中國的禮儀制度也有很大關聯,古代將男耕女織看作自然分工,故天子親耕土地、皇后親自養蠶以為天下表率,勸耕農桑則是考核官吏政績的主要尺規。
 
男耕女織
[典故出處]   明·趙弼《青城隱者記》:“女織男耕,桑麻滿圃”
 
千頭萬緒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
 
滄海桑田
大海變為陸地,陸地淪為大海。謂世事多變。
 
耕織圖
是中國古代為勸課農桑,採用繪圖的形式詳實記錄耕作與蠶織的系列圖譜,描繪細緻入微又富有藝術感染力,有賴於樓璹對農業生產的長期觀察體驗和高超的藝術造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經彬的人生最後一件作品,巧妙地突破時空侷限,將東陽淺浮雕與黃楊木雕的圓雕鏤雕巧妙結合,把傳統農耕中耙耖、插秧、灌溉、割稻、打穀等幾乎全年農事,濃縮在這幅長卷上,這幅作品連獲兩個國家級銀獎。
 


《耕作圖》細節
 

 
《灌溉》《一耘》圖,繪出了當時使用戽斗、桔槔和龍骨車抽水灌田的情景。從《收割》圖中看到的是一幅緊張的割稻場面。《織》和《攀花》等圖繪出了當時已經使用的素織機和花織機,使人們能夠更形象地了解當時蠶桑及紡織的發展面貌。其中記載的許多耕織知識和生產工具一直沿用至今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一顆蠶繭可抽出約1000米長的繭絲,若干根繭絲合併成為生絲。
 
 
繅絲
當繭結成後,人們就要從繭上把絲拉引出來,變成一根根連續不斷的絲縷,若干根絲同時抽出並利用絲膠黏着在一起,這就是繅絲。一顆繭子可以從頭至尾抽出一根長約800至1000米的絲來。根據絲線要求的粗細可以組織不同數量的繭子來繅絲,但主要以七至八粒繭合成的「七繭絲」為主。繅絲需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 烘繭:繅絲的時間是非常緊迫的,因為繭子摘下後只能放7天,否則蛹便會化蛾,
破繭而出。烘繭就是用熱力殺死繭內的蛹,並除去鮮繭的水分,以便長期貯藏。
2. 剝繭:繭子的外衣纖維細而鬆散,絲膠含量又多,因此不能繅絲,剝繭就是要去除
這層繭衣,以便進行下一道工序,從而提高生絲的質量。
3. 選繭:這就是將那些不可以繅絲的次繭選除,再對繭子分類分級。
4. 煮繭:利用水、熱和化學藥劑等的作用,使繭絲的絲膠膨潤、軟化和溶解,目的是
便於找出絲的頭緒,順利地將絲從繭子上拉引出來。
5. 繅絲: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繅絲,那是把煮過的繭理出頭緒,按產品地規格要求,把
若干粒繭絲併合的過程。剛繅出來的絲稱為「生絲」,生絲經過精練就是
「熟絲」
 
作繭自縛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裡面。比喻做事自陷困境。
 
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捲繞於絲筐上,成為織綢的原料。

 
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一顆蠶繭可抽出約1000米長的繭絲,若干根繭絲合併成為生絲。
 
繅絲是製絲過程的一個主要工序。根據產品規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繭的繭絲離解,合併製成生絲 或 柞蠶絲。繅絲方法很多,按繅絲時蠶繭沉浮的不同,可分為浮繅、半沉繅、沉繅三種,蠶繭的浮沉主要決定於煮繭後 繭腔內吸水量的多少。按繅絲機械類型的不同,可分為 立繅 和 自動繅 兩種。按自動繅絲機的感知型式不同,可分為 定粒感知繅絲  和 定纖感知繅絲 兩種。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


蠶形隨葬的考古出土
「龍蠶形玉」,軀身為蠶,首尾共8個腹節,蠶背上有一立鳥,或為象徵太陽的金烏鳥。玉、蠶、龍在中國墓葬文化中發揮的作用有溝通天地、引導墓主或墓主靈魂升天等。這件龍蠶形玉非常罕見,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代表蠶、龍關係的實物,也是說明中華民族的玉文化、龍文化、蠶桑文化的傳播與交融的最佳考古實例。

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编制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成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
 
起初中国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但朝鲜则在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与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与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实现养蚕。不过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
 
真丝面料品种分14大类43小类,包括:纺、皱、缎、绫、纱、罗、绒、锦、绡、呢、葛、绨、绢、绸。 常见的真丝面料品种按照工艺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双乔、重乔、桑波缎、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 每大类绸面都可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中國絲綢博物館)、江蘇省(蘇州市)、四川省聯合申報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
遺產名錄。
古代服飾,以「綾、羅、綢、緞」最為人所熟知,多用以形容衣料的華美與貴重。四種絲織物中,「綾、綢、緞」自古至今較為常見,而「羅」於今日已鮮見於大眾視野,往往只聞其名卻不知其物。羅仍是中國14類絲織品——紗、羅、絹、綾、綃、縐、紡、錦、緞、綈、葛、呢、絨、綢之一,在中國絲綢織造技藝中亦佔有重要地位。

羅的特殊技藝,是經緯組織相錯並交絞,織出的花紋呈椒眼中空,質地輕薄、結構疏鬆、紋理優雅,形成透氣、立體、通透的薄型絲織物,故多用於夏季服飾以及各種刺繡與妝花的基底。

羅的織造與使用歷史可溯至商周,最早的絲羅實物出自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銅方彝,其蓋部留有織物痕跡,經專家鑑定為絲羅。河北藁城台西村等遺址出土的青銅器表層亦存有羅織物,證明商周時期的織羅技術已具有一定的水平,此時期已出現二經相絞的素羅與四經相絞的素羅。秦漢時期,出現了羅的繡花與提花,湖北江陵馬山楚墓發掘出土的羅,用於龍鳳虎紋繡的繡地,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提花羅,是現存最完整的提花四經絞羅。漢代羅的織造技術已然成熟,西漢哀帝時(公元前7—前1年),紗羅的生產技術甚至已流傳至日本。
             
龙凤虎纹绣罗单衣

网孔状近似六边形,灰白色素罗为绣地,多种颜色的绣线刺绣出龙、凤、虎三种动物形象。图案中,一侧是一只凤鸟,双翅张开,头戴花冠,脚踏小龙,另一侧是一只满身布满黑红条纹的斑斓老虎,张牙舞爪朝前方追逐大龙,大龙作抵御状。色彩鲜艳,绣工精细。在这种素罗上锁绣出纹样繁复的美丽图案,难度极大。这件龙凤虎纹绣罗单衣为当时的巅峰之作,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褐色菱点罗  -  唐辽之间最为常见的一种提花罗,属于通绞罗,其纹样大部分是小几何纹


刺繡藝術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手工工藝品之一。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 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繡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繡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繡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此外尚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

刺繡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繡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宋代時期崇尚刺繡服裝的風氣,已逐漸在民間廣泛流行,這也促使了中國絲繡工藝的發展。明代刺繡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繡」的蘇繡、粵繡、湘繡、蜀繡。其中蘇州的蘇繡 和 緙絲 (kesi) 最為盛名。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