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抗日勝利六十週年紀念特刊
 


認識中國 > 中国经济发展四大瓶颈及四大动力

http://www.zfbs.cn/hotlin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65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05-4-19 文章录入:ez8gundam ]

四大瓶颈

  • 首先,农业破产。在大部分农村,农民如果只种地,除去投入成本和农业税以及地方收费和摊派,结果将是负收入。改革初期的分田承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后续改革措施没有跟上,以致三农问题日积月累成为当今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
  • 其次,真空地带。在许多领域,计划体制消退后,市场机制并未到位,形成了真空地带。其突出表现为行业发展无序、管理混乱、各方普遍缺乏长期战略、市场机制所赖的法律法规不到位,这将迫使周期性地整顿经济秩序。
  • 再次,样板战略。计划经济虽已淡出,但计划思维却在相当大层面继续发挥作用。诸多标志化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化工程等等人为盲目的资源配置使地区间发展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一局面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持续,此用看的见的手对抗看不见的手必将使经济整体发展遭遇挫折。
  • 第四,金融滞后。目前的国有银行系统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缺乏较好的赢利模式,二是资本金严重匮乏,三是不良资产比例过大。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启动,但远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且财政资金的长期紧张和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一大隐忧。

  四大瓶颈因素因其形成过程不同,依附主体不同,因而对未来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农业与金融是对中国经济起着生死攸关作用的两大因素,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根本,一个关乎经济稳定的根本。而真空地带和样板战略则更多是人为因素,其着力于思想的转变和体制的健全,化解起来较前二者相对容易一些。然而此四大因素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滞动作用却在逐渐加强,随着外围改革的完成,内层核心问题便不可避免地愈发暴露在前进的道路上,犹如四只拦路虎。

  四大动力

  然而,中国目前也存在着四大动力,成为经济长期发展的利好因素。

  • 一是国内经济国际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随着WTO的加入而更趋紧密,作为“世界工厂”的趋势也正日益凸现,由占世界制造业5%提高到20%的过程即是中国经济一20年发展的有力支撑。并且这种国际化过程必然加速带动国内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提升,盘实经济发展底部。
  • 二是消费结构高级化。中国正处于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 美元的过渡期,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一阶段也是消费结构变化最快的时期,汽车、房产等大宗消费将逐渐占据主导消费,从而提升整个消费市场的容量与水平,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并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号召将为持续提升民众消费能力奠定长期政策基础。
  • 三是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当前得到空前促动有经济发展阶段的自身需求因素。产业升级的需要、资源流动的加快及消费结构的提升都促进了这一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率目前仅为37.5%,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点,就能创造近千亿元人民币的社会消费需求,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
  • 四是民营经济扩大化。民营经济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对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逐步放开,民间资本将会带动投资的持续增长,有效添补国家积极财政淡出后的投资空间。民营经济的逐步发展将带动大多数产业的总体规模。

  博弈转化

  由此可见,四大瓶颈构成发展的制约,四大动力促进经济向好,双方的博弈将决定未来的经济走势。但是,瓶颈与动力只是时点表象,经济的长期走势,并不是能够从对这几大动力几大制约的判断就能得到结果。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政策作用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处于拐点时期,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为交通设施落后、能源供应不足、通讯滞后等等,但由于相关政策的及时到位,短短几年时间,这几大领域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反而成为带动GDP增长的新动力因素,其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至今犹显。

  同样,目前的瓶颈因素中,农业与金融的核心并没有被触动,主要是条件还不成熟,一旦对此问题开始着手,预计将对中国经济起10年以上的带动作用,这是中国还未翻开的底牌。而动力因素中,国内经济国际化与城市化过程中过分的出口导向和盲目的城市化运动都可能带来意外的后果,成为新阶段的新瓶颈。从长远看,这八大因素是现阶段发展中被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有一定影响,但更深层因素在于,已被唤醒了的发展的巨大能量往往使前进中遇到的瓶颈因素被不断新涌现的发展机遇、战略选择(如小康社会)等动力因素给化解掉,甚至变成促进发展的增长动力。未来20年当基本如此

 

 

 
聯絡我們 | 投稿 |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發表意見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