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文章
-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 二十五年来学术界对“文革”起因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在历史和世界视野中审视毛泽东和文革
- 文革歷史發展一覽
文化大革命談話
- 講東講西
15/05/2006 節目重溫
劉天賜,馬鼎盛,譚志強:文化大革命四十年祭(1)
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1/Free_as_the_wind/20060515.html
- 講東講西 2006-05-22 節目重溫
劉天賜,馬鼎盛,譚志強:文化大革命四十年祭(2)
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1/Free_as_the_wind/20060522.html
- 神州五十年 - 由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於2002年開始播出,由張偉國博士和麥勁生博士主持。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60.htm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70.htm
文革歷史發展
70.文革開端
毛澤東推行大躍進,令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終於他在黨中央的壓力下被迫承認錯誤,退居二線,日常政務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人掌管...
71.海瑞罷官
1960年底,著名歷史學教授兼北京市副市長吳,寫成了「海瑞罷官」劇本,內容是頌揚明朝嘉靖年間的清官海瑞。劇本寫成後,由北京京劇團負責演出...
72.二月提綱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匯報發由姚文元撰寫,題為「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點名批判海瑞罷官劇本的作者吳,指稱他借劇本為右傾機會主義翻案...
73.大字報
60年代,中國的年青知識分子及學生對社會主義十分憧憬,對毛澤東推翻舊世界改造新社會的理念十分認同,而且認為以群眾力量向當權者施壓就等於實現民主...
74.紅衛兵的故事
1966年,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貼出後一星期,人民日報頭版刊出一篇題為「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社論充滿批鬥式語言...
75.文化浩劫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接受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來自全國各地,超過100萬名紅衛兵及人民群眾的吶喊歡呼...
76.造反派
毛澤東策動文化大革命,目的不是破四舊,而是利用群眾力量推倒黨及政府的當權派,因此紅衛兵運動不斷升溫的同時,各單位、部門的中、低級人員中,亦出現揭露反動黑幫,批鬥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造反派」...
77.一月奪權風暴
1967年1月,上海工人造反派首領王洪文得到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張春橋、姚文元的指示,在上海展開奪權行動,王洪文等人策動上海紅衛兵造反派、民眾超過100萬人...
78.劉少奇之死
1966年8月初,毛澤東發表了「炮打司令部」大字報之後,召開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林彪成為黨中央第二號人物,而劉少奇的黨內地位由第2位降到第8位...
79.二月抗爭
二月抗爭,又稱為「二月逆流」,是因應造反派利用群眾的聲勢,肆無忌憚地衝擊黨、政機關,奪取權力而激發。1967年1月後,造反派奪權的狂風吹襲全國...
80.八條命令
196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軍委在北京的京西賓館召開碰頭會,討論軍隊內是否需要展開「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問題...
81.六十年代外交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冷戰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處於敵對狀態,形成兩大敵對陣營...
82.文革時期外交
1966年中,文化大革命展開,中國駐外的大使館、領事館亦受到國內氣氛影響,出現批判資產階級作風的活動,有人上書中央,批評駐外人員生活與無產階級代表身分不相稱...
83.六七事件導火線
1967年春夏間,正當文化大革命發展得如火如荼,香港亦爆發了一次嚴重的社會騷亂...
84.六七年香港暴動
1967年,香港發生了一次暴動。支持中國政府的人稱之為「反英抗暴事件」,支持英殖民地政府或反對共產黨的人稱之為「67暴動」。這次社會騷亂,對香港的政治、社會、影響深遠...
85.土製炸彈
1967年「522衝突」後,左派陣營發動罷工、罷市,企圖迫使香港政府讓步,5月23日開始,九龍巴士、中華巴士、電車、煤氣、中電、九龍倉、天星小輪、油麻地小輪...
86.沙頭角事件
中國對香港的形勢雖然密切注視,但並沒有直接插手干預,5月初勞資糾爭發生時,紅衛兵、造反派及某些地方單位表示支援香港同胞爭取權益...
87.奪權到武鬥
1967年1月,上海的紅衛兵、造反派在百萬人大集會中奪取上海市黨委、上海市政府的政權...
88.工宣隊進駐學校
1967年8月7日中央文革派領導人之一、公安部長謝富治發表講話,揚言要「砸爛公檢法」。文革派另一主將王力亦煽動群眾奪外交部權力...
89.林彪崛起
毛澤東掀起文化大革命後,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林彪全力擁護他,成為他最有力的支持者...
90.毛澤東與林彪關係
1969年4月後,林彪成為中共黨章中指定接班人。不過,毛澤東和林彪並非合作無間,而是矛盾重重...
91.中蘇邊境衝突
1969年3月至8月,中國和蘇聯的邊界發生軍事衝突,兩國的邊防軍隊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烏蘇里江江心的珍寶島及新疆塔城縣巴克圖哨所附近爆發戰鬥,互有傷亡,雙方政府都指責對方挑起衝突...
92.珍寶島衝突
1962年4月新疆邊境大逃亡後,中蘇邊界更加緊張,雙方邊防部隊時不時爆發零星的射擊...
93.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的原因是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以軍事力量阻止社會主義營的北越向南方擴展...
94.越南戰爭與中國
越戰發生的另一個因素,是由於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范文同、武元甲、黎筍、長征等人長期參加抗法鬥爭,實戰經驗豐富,有深厚的民眾基礎,而且和蘇聯、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
95.中、美、蘇三國外交關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展開後,中國的外交活動幾乎完全停頓。由於紅衛兵、造反派敵視外國人,而且曾經包圍英國、蘇聯駐北京使館,令中國在國際上十分孤立...
96.乒乓外交
1970年6月,美軍從柬埔寨撤退,美國重新向中國發出善意信號,試圖打破僵局,但是苦無接觸機會,而中國方面亦暗中判研中美關係...
97.尼克遜訪華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遜一行人乘搭「七六精神號」總統座駕飛機,在中國首都機場降落,展開為期一周的中國訪問行程...
98.破冰之旅
1972年2月,尼克遜訪華,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牽領副總理李先念、葉劍英等人到首都機場迎接。周恩來對尼克遜說:「你的手,伸過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來到與我握手,我們二十五年沒有交往呀!」...
99.林彪外逃
1971年9月中,西方國家的通訊社發表一項消息:9月13日凌晨,一架中國飛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東部的溫都爾汗附近墜毀,機上所有人員無一生還...
100.林彪父子
1967年,在林彪掌管中央軍委的時候,他安排兒子林立果到空軍黨委辦公室擔任秘書...
101.鄧小平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不久,當時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黨總書記兼副總理,在黨內排名第6的鄧小平,被文革派加上「黨內第二號走資派」的罪名,迅速被打倒...
102.鄧小平與毛澤東
鄧小平由1956年9月開始擔任黨總書記,由於他的政治理論水平高、辦事認真、敢於提出意見、勇於承擔責任,所以得到毛澤東稱許...
103.鄧小平被軟禁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鄧小平被打倒、被軟禁、批鬥,他的五個子女亦受牽連...
104.鄧小平在江西
鄧小平到了江西南昌,由江西省革命委員會負責監督勞動,江西省革命委員會第一把手程世清是林彪的親信,不過,周恩來預先知會江西省革委會,需要照顧好鄧小平...
105.鄧小平在江西的反思
1969年10月,鄧小平被流放到江西省南昌市郊外一所農村拖拉機修理廠監管勞動,對於長期在中央領導層工作的他來說,可說是展開人生的新一頁...
106.鄧樸方上訪
1969年10月,鄧小平被轉送到江西省南昌郊外一家農村拖拉機修造廠監管勞動,脫離了北京的政治鬥爭核心,而且獲准和家人通信聯繫,可以過一些較正常的生活...
107.老幹部「解放」
1971年11月初,林彪外逃墮機死亡的消息,向全國公布,在江西農村接受監督勞動的鄧小平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刻直接寫信俾毛澤東,表達自己對黨中央的決定堅決擁護,並表示希望能夠為黨做幾年工作...
108.整頓亂局
林彪叛逃後,毛澤東准許部分被文革派打倒,靠邊站的老幹部恢復工作。而且毛澤東亦認識到,文化大革命發動差不多6年,造反派打倒一切,令到「天下大亂」...
109.批林批孔
1971年9月13日,林彪外逃墮機死亡,對策動文化大革命的毛澤東來說是非常嚴厲的打擊,他的政治威信出現危機。文化大革命的發展亦因林彪事件而轉向...
110.周恩來與毛澤東
1972年初,周恩來借批判林彪集團為名,指示「人民日報」、「紅旗」等黨中宣傳媒體發表文章,批判「極左思潮」。當然,周恩來等人對文化大革命加以糾正的行動,引起毛澤東的警惕...
111.中共「十大」
1973年4月12日,鄧小平出現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向全世界顯示他已經重返中國政治舞台。不久,中國官方傳媒稱呼鄧小平的職銜是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復出後不久,中共中央籌備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大」...
112.回朝派與文革派角力
1973年4月12日,鄧小平出現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向全世界顯示他已重返中國政治舞台。他復出後不久,中共中央籌備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大」...
113.八大樣板戲
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大陸的文化活動幾乎完全停頓,文化大革命以前所拍攝的電影,所撰寫的劇本、傳統戲曲都被造反派打成「毒草」,被冠上為「死人戲」...
114.八大樣板戲之藝術特色
1963年6月5日,文化部在北京舉辦「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35個劇目中,大部分以農民革命,國共內戰、抗日戰爭、窮人爭取解放等內容為題材...
123.四屆人大
1973年三月,鄧小平恢復工作後,輔助身染重病的總理周恩來,主持國務院日常工作,出席重要國際活動,接待來訪外賓,成為中外觸目的中國政壇焦點...
124.「風慶輪」事件
1974年10月初,毛澤東透過中共中央發出明年初召開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通知,召開四屆人大,最重要的意義是將經歷文化大革命重創的中國政局,重新納入正軌...
125.1975年整頓
1975年初,四屆人大閉幕後,鄧小平執行人大決議,主管國務院日常工作,放手進行整頓。他在日後回顧當時的情況表示:其實,撥亂反正在1975年就開始了...
126.批「水滸」論戰
鄧小平所說的「整頓」,是指將文化大革命爆發以來,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混亂、動蕩,重新納入正軌。他整頓的另一項工作,是落實政策,尤其是為群眾落實政策...
127.七六年變局
1976年是中國近代史上風雲變幻的一年。1976年1月8日上午,長期受癌症折磨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走完人生道路,終年78歲。他的逝世標誌中國共產黨領導層內的務實派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文革派趁機會乘勢反擊...
128.周恩來逝世
華國鋒擔任代總理後不久,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繼續和深入」的文章,指斥「右傾翻案風」,認為黨內至今不肯悔改的走資本主義路線當權派...
129.76年天安門事件
1976年3月底4月初,由於清明節臨近,全國各大城市的民眾紛紛自發悼念剛剛逝世的總理周恩來。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成為北京民眾獻花圈、獻悼詞,甚至集會悼念最重要的地點...
130.華國鋒出任國務院總理
據記載,政治局會議決定採取緊急措施,防範更大事端。北京市政府派人連夜清理花圈、標語,派遣民兵,公安人員封鎖人民英雄紀念碑...
131.唐山大地震
1976年的中國是「多事之年」,年初周恩來總理病逝,引發「天安門事件」,鄧小平因此被罷免黨內外職務,而中共主席毛澤東病入膏肓...
132.唐山大地震的反思
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唐山市政府和外界失去聯絡,一些部門主管在劫難後想到要設法善後...
133.鄧小平軟禁
1976年4月初「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中共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員草擬了一篇「天安門事件現場報導」,派毛遠新向毛澤東匯報,毛澤東??決定「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
134.毛澤東逝世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發生時,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已經長期臥病在床,奄奄一息...
135.毛澤東的一生
毛澤東,字潤之,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8歲開始在家鄉私塾啟蒙,同時幫助家庭農作,13歲停學務農,15歲離開家鄉...
136.回顧毛澤東生平之毛澤東興起(上)
1927年4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總司令蔣中正突然下令清黨,將原本因為國共合作而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逮捕、殺害。蔣中正控制上海、南京後,宣佈在南京成立由蔣中正主導的國民黨中共黨部及國民政府...
137.回顧毛澤東生平之毛澤東興起(下)
1933年初,上海的中共中央地下組織被國民黨當局破獲,中共中央領導層撤退入江西蘇區,江西蘇區完全被王明、秦邦憲等國際派控制...
138.回顧毛澤東生平之毛澤東思想(上)
毛澤東在貧窮落後的農村,領導農民革命10多年,同時,又與配備優良的國民政府軍隊展開長期的生死存亡戰爭,加上要應付蘇聯所支配的共產國際干預...
139.回顧毛澤東生平之毛澤東思想(下)
澤東認為,中國85至90%人口是工人及農民,所以革命政權應當首先代表工人、農民的利益,而大土豪、大劣紳、大軍閥、大官僚、大買辦只是少數...
140.政權接班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中共中央隨即組成毛澤東治喪委員會。委員會以華國鋒為首,成員包括王洪文、葉劍英、張春橋等黨、政、軍領導人...
141.逮捕四人幫
1976年9月22日,張春橋發信給上海市委書記,提示上海市委要警惕黨內出現修正主義,希望上海市委切實準備好對策...
142.華國鋒上台
華國鋒聯同中共元老逮捕「四人幫」後,中共領導層內的文革派迅速被清除,華國鋒登上中國大陸政治權力的最高峰...
143.「學大寨」、「學大慶」運動
華國鋒上台後,強調繼承毛澤東的遺志,堅决決執行毛澤東的革命路線。1976年12月,中共中央先後召開「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會議,均由華國鋒親自主持...
144.兩個「凡是」
1976年10月,文革派領袖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等所謂「四人幫」被逮捕後,中國共產黨內,甚至全國民情,都希望盡快結束文化大革命混亂局面,以及要求恢復鄧小平參與中央領導,為四五天安門事件平反...
145.鄧小平復出
1976年至1978年之間,中國政壇最高層展開一場關係到黨及國家生死存亡的理論大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