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本來的顏色
|
Terra-Cotta Warriors in Color
It was a dazzling spectacle: a life-size army of painted clay soldiers buried to guard an emperor's tomb. Now archaeologists and artists, armed with the latest tools and techniques, are bringing that ancient vision back to life.
National Geographic June 2012 |
秦兵馬俑“失色”之謎 節錄 作者:殷建強 來源:拙風文化網
(區仕美更多補充資料)
曾在1974~1976年間參與試掘秦俑1號坑的老楊回憶說,“雖然大部分兵馬俑的彩繪在出土時已經脫落,只是殘存了一些色彩殘跡,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兵馬俑在出土時仍保留著黑色的頭髮、古銅色的皮膚、褐色的鎧甲、紅色的甲帶等等,色彩完整而絢麗。但是,讓人萬分痛惜的是,這些通體彩繪的兵馬俑出土後一接觸到空氣,絢麗的色彩在五六分鐘內便消失殆盡,而那些出土時還殘存有部分色彩的陶俑,殘彩隨後也大部分慢慢剝落了。
秦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秦俑考古隊原隊長袁仲一先生對不同兵種、不同個體的武士俑的服裝顏色進行仔細研究後發現:秦軍三大兵種步兵、車兵、騎兵的鎧甲由政府統一發放,同一兵種、地位相同的士兵穿的鎧甲的形制和顏色比較一致,鎧甲片為統一的褐色,甲帶均為紅色。但是,由於秦國實行的是徵兵制,平民在服兵役期間的服裝除鎧甲統一發放外,其餘衣服皆由士兵自備,由士兵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所以,兵俑鎧甲內的上衣、下衣和護腿、圍領、袖口的顏色則互不相同,異彩紛呈。 “根據我對出土兵俑身上色彩的分類統計,秦兵馬俑在入坑時,除鎧甲外,服裝以綠、紅、紫、藍四色為主,其中綠色最多,白、黑色很少,未發現一件黃色。而且,秦人很注意上下衣及袖口、領口的色彩對比和搭配。秦俑在入坑時,有的著綠色上衣,下穿天藍或粉紫或紅色的褲子;有的著紅色上衣,下穿深藍色或淺綠色的褲子;綠色長衣,鑲著朱紅色的領子和袖口;紅色長衣,則鑲著綠色或粉紫或天藍色的邊。由於俑衣顏色的搭配採用強烈、鮮豔的對比色,所以可以想像,兵馬俑方陣的本來色調是何等的明快、熱烈和生機盎然呀……”袁仲一先生無限感慨地說。
秦俑為何“黯然失色”
是什麼原因使色彩絢麗的兵馬俑失去了原本的光彩了呢?從1990年開始,秦俑博物館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合作開展了長期的秦兵馬俑彩繪保護研究。經中德專家多年的大量實驗和模擬,終於確定了秦俑彩繪底層和褐色有機層的主要成分為中國生漆,彩繪顏料大多是天然礦物顏料。而且,專家們判定,秦俑彩繪顏料粘和劑為動物膠。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著名文物保護專家吳永祺介紹說:“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發現了秦俑彩繪損壞的主要原因:顏料顆粒之間及彩繪和層次之間粘附力很微弱,特別是底層(生漆)對失水非常敏感,在乾燥過程中底層劇烈收縮,引起起翹捲曲,從而造成整個彩繪層脫離陶體。” 袁仲一先生則從另外的角度進一步解釋了秦俑“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他認為,一是由於遭水浸泡。秦俑陪葬坑在建成後,驪山幾次出現山洪,俑坑內數度大量進水,致使秦俑遭受長時間浸泡。二是由於慘遭火焚。據史載,項羽入關時曾攻入秦始皇陵,“燔其宮室營宇”,陵內的許多建築物包括兵馬俑陪葬坑曾被項羽的軍隊放大火焚燒。三是由於自然侵蝕。兵馬俑埋藏地下至今已2 200餘年,長期遭受重土覆壓和自然侵蝕。正是由於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秦俑身上原來鮮豔的彩繪層絕大部分脫落。而那些沒有被水浸火焚的兵馬俑,出土時身上保留的色彩比較多,但出土後一接觸空氣,很快便發生氧化,絕大部分也逐漸失去了色彩。袁先生說:“紫外線對色彩影響最大,文物一出土,光線一照,彩塑馬上起翹氧化。因為文物在地下成百上千年,它已經適應了地下的那種環境。一出土,馬上打破了原來的平衡,於是便發生各種快速的變化。” 而對於秦俑的保護來說,以生漆為底層的彩繪陶質文物保護乃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和技術可供借鑒。
在沒有掌握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的情況下,為了不使彌足珍貴的兵馬俑繼續遭受損壞,秦俑坑基本不再進行大的挖掘。秦俑最大的1號坑在發掘後又大部分進行了回填,2號坑和3號坑只是試掘。據考古勘查,秦俑1~3號俑坑內共埋藏有近8 000件兵馬俑,然而由於保護技術所限,3 000多件已發掘的兵馬俑已重新回填。目前,陳列展出的兵馬俑只有1 000多件。 “等什麼時候我們擁有完善的保護技術了,才可以把絕大部分至今仍埋在土裡的秦始皇的'地下兵團'全部發掘出來。”吳館長說。
秦俑何日本色再現
秦俑彩繪對研究秦代軍人的服飾和服裝來源、秦代科學技術和雕塑藝術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秦兵馬俑彩繪保護一直是秦俑文物保護工作的中心。在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秦兵馬俑博物館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攻關科研,成立了專項課題組———兵馬俑彩繪保護科研小組,並積極與中外科研單位及其文保專家開展合作,努力尋求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的突破。 1990年以來,科研小組成員和德國專家合作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和直接實驗,試用了幾十種加固劑和十多種保護方法。經過大量實驗,2003年,彩繪兵馬俑保護難題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突破,專家們終於成功獲得了彩繪的兩套有效保護方法:一套是用抗皺縮劑和加固劑聯合處理保護方法,另一套是單體滲透、電子束幅照固化加固保護方法。彩繪保護方法取得階段性突破的主要證明是,1999年,對秦俑2號坑新出土的10件通體彩繪武士俑按上述方法保護獲得成功。 2號坑先後出土的這10件跪射武士俑,彩繪顏色前所未有地大面積完好保存,彩繪顏色也讓人稱絕。這些武士俑的髮髻及髮帶上主要為赭石色或硃砂紅,面部為粉紅色,領部為粉綠色,手為粉白色或深紅色,衣袍為粉綠色,腿部為粉綠色或深紅色,腳麵為粉白色,而且其整個形體的比例大小如同真人,纖細的縷縷髮絲也酷似真人一般。在按照專家們研究摸索出的兩套彩繪保護方法進行嚴格保護後,到目前為止,這10件武士俑身上的彩繪一直保存完好,彩繪色調穩定、自然,顏色鮮豔。後來,這一保護方法又在4件百戲俑上推廣應用,也效果良好。彩俑的保護成功,不但真實再現了當年秦兵馬俑的風采,而且為研究秦代彩繪工藝、服飾顏色、顏料成分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2003年,這一成果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的技術鑑定,認為“在以生漆為底層的彩繪陶質文物保護領域中,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但是,秦俑館吳館長表示,在新技術進一步完善之前,還不會全面應用到新出土的兵馬俑身上。據了解,要採用這種彩繪保護新技術來保護彩俑,需要相當高昂的代價。在彩俑出土4分半鐘的時間內,彩俑剝離泥層和清潔污垢都要進行加固處理,以防止彩色漆層隨泥土而剝離。然後,要將彩俑迅速移送到恆溫恆濕環境,開始一點一點地對陶俑進行修復。專業人員先將固化溶液塗抹到附著在俑身的泥土上,讓溶液逐漸滲透到生漆層,然後再用很小的手術刀和極細的毛筆將彩繪表面的泥土一點一點地剝離。由於彩繪與粘在俑身表面的泥土的附著力比彩繪與陶俑表面的附著力還大,專業人員既要剝離彩繪表面的泥土,又要保證彩色不從陶俑上脫落,所以,只能用筆和刀加倍小心地一粒一粒剝離陶俑表面的泥土,往往一天只能做1寸左右,這樣做完一件俑,需要整整一年時間。在進一步研究完善目前已有的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的同時,為了多方法解決秦俑彩繪蛻變、脫落和霉變等問題,2005年3月,秦俑館與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美國沙漠研究所四方接觸,準備聯合啟動“秦俑館室內大氣污染特徵”研究課題,繼續尋求和探索秦俑彩繪保護的新思路、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