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成 - 明代杰出的园林建筑家 區仕美資料整理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
稀罕彩绘陶亭园林建筑特点
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 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
到了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东内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又兴广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的组建筑中,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
计成
明代杰出的园林建筑家, 生于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卒年不详。计成自小喜欢山水风光、园林名胜,常乐在其中,受其薰陶,并不断研究园林艺术,常留意于古今园林的建筑结构、意境情趣,翻阅古人有关园艺的论述,旁采博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造园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长于建造园林,主张「虽由人作,宛自天井」,造园林要因地制宜,富有天然色彩,并以此作为衡量园林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系统总结江南一带园林修建的技术成就,着有《园冶》,是中国的造园名著之一,对中国建筑史、园林史、美术史的研究有深远的影响。此书并传播到日本和西欧,日本造园名家多静博士曾称《园冶》为「世界最古之造园书籍」。
中国的造园实践历史悠久,最早约在黄帝时就出现了,至殷周时则有详细记载,秦、汉、唐、宋历代帝王和官吏都建有大量宫宛和私家园林。但由于战乱和历史变迁,这些建筑屡建屡废,保存无几。尽管历史上造园名家辈出,但有关造园艺术的探索,大多是片言只语,不成系统。计成决心撰写一部系统总结造园艺术的专着。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并绘制整理出自己的图式文稿,终于写就《园冶》一书。此书于崇祯四年(一六三一)定稿,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刻板发行。
《园冶》共三卷。其中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栏杆、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等篇,对于造园的理论及技术,都有详细阐述。他以「宜」字为指导思想,辨证地叙述了造园的意义和方针。对园景艺术提倡将「园」和「画」融为一体,把诗情画意运用在建筑的艺术布局和艺术处理上,并与四周动、静环境密切结合,体现「精而合宜」、「巧而得体」的艺术效果。这是计成造园艺术的独到见解。
《园冶》的菁华部分,是相地、立基、铺地、掇山、叠山、借景等篇。计成从选择园址,进而阐述园林建设的经营位置,再从园林建筑的种类深入到构架、门窗、栏杆、铺地等细小部分,叙述井然有条,又各有特色,充分表现了中国园林中造园与建筑的调和美。他指出,造园应以「求宜」和「应变」为方向,园景的布置,要随客观环境做出恰如其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有随机的、多样的,涉及园景的各个方面。还强调借景,可以有远借、邻借、仰借、应时而借等数种。他的这些观点,都是造园艺术的创新,至今仍为近代造园所常用。
他还主张利用或模仿山村牧野、天然风韵,探求园林的雅趣;主张入门有趣,随地取景,力求自然野趣;还叙述了立基的准则和掇山的方式,这些理论均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园冶》中绘有各式插图二百三十二幅,占全书内容的很大比重。这些图式素雅古朴、不落俗套、匀称细致、比例适当、式样新颖、层出不穷,自书问世以来的三百年间,还没有超过的。
《园冶》集中国造园之大成,写前人所未写,对中国建设史、园林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该书传入日本后,极受重视,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刻本,大村西崖的《东洋美术史》中用「夺天工」取代《园冶》。二十世纪初,日本首先援用「造园」为正式科学名称,并尊计成为造园鼻祖。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三五年间,瑞典造园学家西润曾三次来中国,搜集有关中国园林历来成就的照片和书籍,他对《园冶》推崇备致,并将《园冶》中的七十三幅图式收入他的《中国庭园》专着中,还出版了《园冶》英译本,向世界介绍计成的精辟论述、独创的理论和精美的图式,《园冶》作为世界园林科学最古的名著而彪炳史册。
影园在其原址扬州荷花池公园西北角恢复重建 - 该园建成于明崇祯八年(1634年),园主为明末扬州名士郑元勋。它是我国造园鼻祖计成晚年亲自设计营造的一座江南古典园林,以“山影、水影、柳影”而著称,是惟一有遗迹可考的计成造园作品,集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与实践之大成。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人们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见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甲中之甲。苏州园林的主要成就是私人宅园;苏州园林为典型的江南风格,小巧、自然、幽雅、清淡、秀美。苏州园林对吴文化的反映,较之其他地方园林对当地文化的反映,要系统得多、明显得多、深刻得多。苏州是吴文化中心,吴文化的特色十分具体地体现在园林的建筑、山水、花木诸要素之中。扬州园林,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既雄伟、沉重,又秀丽、轻巧,体现了南北文化的融合。扬州园林比苏州园林更加开敞,周围的山水与园林成为一个整体,被人们称之为内外结合的、集锦式的滨水园林群落。
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拙政园波形廊
拙政园小飞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