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登入 聯絡我們
本頁 | 有關服務隊 | 四十週年 | 隊友動態
昔日文章 | 環境生態 | 社會時事 | 特刊 | 網站介绍 | 興趣切磋 | 生活素質 | 文化探索

 

文化探索

文化節目
文化旅游
文化城址
認識文物
少數民族
有關文化
文化網址

 

 

 

香港史特別專輯︰香港的古物與古蹟 講師︰蕭麗娟 助教︰姚穎嘉
期末報告題目︰考察香港早期客家教友村—鹽田梓 阮錦輝
http://web.stteresa.edu.hk/~kfyuen/his5505Bfinal.doc

引言

客家人從內地遷徙到香港,多不能住進早由本地氐族佔有的有利土地,個別的客家氐族, 唯有選擇一些較偏遠的小島聚居,居於西貢鹽田梓(又名鹽田仔)的陳姓客家人便是其中一例。

和香港大部份的農村一樣,由於四、五十年代鹽業、農業息微,再加上政府對當時新界居 民的特惠簽發往外地謀生的勞工護照,不少鹽田梓的居民都已離開故土,但每年的五月首個星期日 ,他們都會從各地返回鹽田梓,參與天主教的感恩祭及聖若瑟(全村的主保)的瞻禮。因鹽田梓是香港 最早期的教友村,鹽田梓雖然沒有宗祠,但聖堂及主保(聖若瑟)瞻禮發揮了凝聚村民及延續文化的 重要功能。

本文希望達到的目的包括︰1.探討客家教友村的特色;2.瞭解鹽田梓的文化(有形及無形)現況;3.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旅遊方案。

鹽田梓的背景及現況

鹽田梓的開村先祖相傳註1是一對陳姓夫婦,在三百多年前由中國觀瀾搬到寶安縣的鹽田村,再由鹽田遷至現在的鹽田梓。最初的鹽田梓並沒有名字,『鹽田』是這對夫婦遷來之地的名稱,『梓』是鄉里的意思,為了不忘故鄉,他們把這片陌生的土地名為『鹽田梓』。

1841年,藉著英國取得香港的統治權,新的教區成立,當時的教宗便派遣傳教士到香港傳教。Fr. S. Volonteri及Fr. G. Origo在1864年抵達鹽田梓傳教。1866年聖誕節,陳氏家族有三十人領洗信教,並捐出空地讓教會興建小聖堂及學校;1875年,鹽田梓全島居民領洗;1879年,聖言會會士福若瑟終於在鹽田梓建成了聖若瑟小堂(St. Joseph's chapel),及至1890年,新的聖若瑟堂建成,並成了鹽田梓的地標。圖1

鹽田梓村民以曬鹽、務農、捕魚為生,全村全盛時有一千二百多人居住,今天鹽田梓的村民已全數搬走,往外國或市區謀生註2。假日小聖堂的打理工作由西貢聖心堂派人負責;政府會不定期派人到島上除草開路;愛好戰爭遊戲(war game)的人亦會不時在島上出現。

鹽田梓的客家教友村特色

筆者的太太是鹽田梓的原居民,她的父親小時候仍是居住在鹽田梓(約50-60代),據他的憶述,上小學時,他需要從家中自攜櫈子到學校(聖堂旁的澄波學校)上課,那小學現在仍保存得十分完好。聖堂和學校地處小山丘之上,居民的房屋圍繞山丘四方建成,『上』聖堂、『上』學校成了居民日常的中心活動。而在聖堂外,亦能俯瞰居民的居所及鹽田、農地。聖若瑟小聖堂自然成了鹽田梓村民的鄉族地標。

除了聖堂外,村民的墳地亦展示了教友村的特色︰遊人從墓碑上的十字架標記,自遠處便能分辨出這是一個天主教的墓地,由此更可聯想起這是一個有天主教背景的鄉村聚落。

另一方面,不論從鹽田梓村民的傳統飲食文化註2,或是村屋的建築特色,都保留了客家人的特色。

鹽田梓有趣的地方,是你可看到客家文化和天主教文化自然地溶合在一起。鹽田梓是一個沒有宗祠的客家聚落,可能是由於天主教在60年代以前,不許信眾參與祭祖活動有關。然而,由於每星期都參與主日彌撒,聖堂內聚會自然成為村民生活的一部份,而聖堂亦成了凝聚村民的中心。據說,從前聖堂的前半部份都是男性專用,女性則坐在後排,唱詩時男女聲前後呼應,很有特色。客家人男女不平等的觀念,在聖堂內的活動亦能反應一二。

每年五月首主日,由於是鹽田梓的主保聖若瑟的瞻禮,四散於各地的鹽田梓居民,會聚首於島上的小聖堂參與感恩聖祭,活動所發揮出團結宗族的功能,絶對不亞於任何大氏族的打醮活動。

鹽田梓的歷史環境及文化資源

從鹽田仔碼頭出發,沿小路往聖約瑟堂走,數分鐘可小聖堂圖2。聖堂現已重修,平日可供一、二百人參與感恩彌散,由於此聖堂是香港最期的農村聖堂之一,建於1890年,伴隨著它亦有
一段段有關上世紀到港傳教士的故事,進入小聖堂令人能具體接觸昔日鹽田梓作為教友村的特色。

小聖堂下方有澄波學校,保養情況良好,可讓人想像昔日小農村的村民在聖堂旁為自己的下一代建造將來。

小路的另一旁,有一所小磚屋,上有『陳丹書神父故居』的字句。陳丹書神父(1990 – 1975)是首位出自鹽田梓的神父,他於1917年晉鐸,可反映當時鹽田梓的村民已有一定的教育水平。

再沿小路往前走,小路兩旁的村屋外形仍然完整。其中的一所村屋,是現時香港天主教教區陳志明副主教的祖屋。這可反映鹽田梓雖是一個偏遠的小村,但對香港天主教的發展及在培養天主教信眾、神職人員方面,實起了不少的作用。沿小路上山,可走到山丘的小亭。從小亭回望,一方面可看到小聖堂的全貌,一方面可看到富天主教特色的村民墓地。據1868年高神父(Timoleone Raimondi 1827 – 1878)向天主教傳信部作的一份報告中提及,鹽田梓的居民都很熱心,他們像初世紀的教友般彼此相親相愛。註4看到墓地,想像到他們都是熱心教友,雖然他們不僅在港為『客』,更在世為『客』,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下去的是那份信仰和團結。

從小亭的另一方觀看,可看到滘西洲。據說從前鹽田梓的居民在水退時會把牛趕到滘西洲吃草,由於水漲時連接兩島間的小路會被水淹,牛隻便需靜待水退時由牧人帶回家,滘西洲因而成了鹽田梓居民安心放牧的地方。這說法雖然疑點甚多,但從此亦能反映出鹽田梓和滘西洲兩島居民間的密切關係。而現在已有石霸把兩島接連,遊人可任意往返兩島。


鹽田梓文物文化旅遊方案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定義組織』(UNESCO)的定義,文化遺產是確認和豐富文化身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每個地方帶來可識辨的特徵。它亦是人類經驗的倉庫。以下提出的方案,冀望能

  1. 向公眾介紹鹽田梓所盛載的早期客家教友文化;
  2. 顯鹽田梓的文化特徵;
  3. 傳釋早期居民及東來傳教士的艱苦經歷。

1. 會說故事的小聖堂︰
我們為保存歷史而保護文物。聖約瑟小聖堂外可放置聖堂建成的歷史碑誌,過百年歷的小聖堂、全村村民領洗的事蹟、早期傳教士的生活書信,都構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空間。由於聖堂仍能使用,人們可進入其中祈禱默想,聖堂本身的功能從没減退。聖堂前的澄波學校,可佈置成一個小型博物館,以早期教友村為主題,存放鹽田梓村民活動的歷史照片及一些小故事的文字記述,作為瞭解早期村民的信仰生活資料點滴。作為一個客家村,認識鹽田梓的過去可瞭解香港早期移民的定居過程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作為一個教友村,認識傳教士在鹽田梓的工作及生活片段可瞭解天主教在香港的早期傳教工作。聖堂前的辦事處可設備捐獻箱,讓公眾人士有渠道支持有關項目的維修及管理費用。

2. 從小聖堂眺望鹽田
早期的村民以曬鹽為生,以鹽與西頁的鄉市交易,換取生活所需。到了六十年代,曬鹽業息微,村民陸續尋到出國謀生的門路,鹽田便一下子荒廢了下來。我們可在小聖堂前設一眺望台,在台前建碑文及舊照片描述鹽田的盛衰經過,從而讓遊人認識村民的生活變遷。

3. 復修陳丹書神父故居及陳志明副主教祖屋現在此兩磚屋都只能從外觀看,屋內的設施相信都已甚為破爛及乏人保養。我們可把此兩屋復修,讓人們能進內參觀,使他們感受20年代的陳丹書神父起居生活的清況。當中可放置小箱,讓人們寫下一些禱文,投進小箱內,讓他們彷如和當日的神父一起祈禱,一起感受鹽田梓的天主教信仰氣息。

4. 從小亭遠眺小聖堂及墓地
小聖堂及墓地,正起了鹽田梓成為早期教友村的地標功能。

5. 設退修營舍
從西貢碼頭到鹽田梓只需30分鐘船程,由天主教教區在島上設立營舍,供公眾人仕租用,可重新建立小島與人的生活關係。小島的自然景色、文化背景,正需要有人在其中起居生活配合;而人能重踏富歷史意義的聖堂、走過前人所建的路、所倚賴為生的田,種種所感所受,都是一份人類的珍貴經歷。鹽田梓的退修營舍可起優化人們生活的功能。

總結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公署在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期間,舉行了數次名為『西貢鹽田梓聖若瑟堂—宗教文化生態之旅』的活動,透過信件及公教報,邀請了不少天主教的中小學及天主教徒參加。淳樸的農村氣息、源遠的信仰經歷、上百年歷史的小聖堂、追蹤早期傳教士的足印,都成了吸引不少天主教信徒到訪的原因。善用這些資源,用來發展鹽田梓的文化、文物旅遊,再從中獲得更多的資源來保護文物,讓更多的人(無論是教徒或是非教徒、香港人或是外國的遊客)認識這群『在世為客』的客家信徒如何在一個偏遠的小島上,走過這百多年的時光。這些經歷無疑是人類共有的一份珍貴遺產。

註釋︰
註1︰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介紹鹽田梓小冊子。
註2︰筆者的岳父是鹽田梓的原居民,來自他的口述資料︰現在全村約有千二至千三人,其中約有百分之八十居民在外國生活,仍在港居住的約有二、三百人。
註3︰筆者太太的姑媽,能做一手很好吃的客家茶菓。
註4︰高神父的報告中提到鹽田梓『…曾有一個小島上的全體居民領洗入教,而 且大家都很熱心,他們像初世紀的教友般彼此相親相愛…』全島領洗入教, 無論在當時或時現在,都是一件不常見的事。

圖1鹽田梓聖約瑟小聖堂(圖片來自王賡武︰《香港史新編下冊》744頁1999年)

圖2 資料來源︰網上黃頁地圖—搜尋︰西頁鹽田仔

免責聲名| 個人資料|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