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登入 聯絡我們
本頁 | 有關服務隊 | 四十週年 | 隊友動態 | 網站地圖
昔日文章 | 最新文章 | 環境生態 | 社會時事 | 特刊 | 網站介绍 | 興趣切磋 | 生活素質 | 文化探索

 

文化探索

文化節目
文化旅游
文化城址
認識文物
少數民族
有關文化
文化網址

 

 

 

中西區宗教古跡 區仕美資料整理


中西區宗教古跡路線 , 可欣賞不同宗教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 例如在和安里的路邊神壇 (圖一), 四方街附近的福德宮 (圖二) , 沿太平山街的水月觀音堂, 太歲廟 (圖三, 圖四)等等。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在數少時內在中西區宗教古跡路線, 有天主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猶太教, 民間宗教, 回教….建築的方式。

聖約翰座堂是聖公會在香港殖民地時期最有地位的教堂,堂內有很多皇家標誌。屬哥德式建築,呈十字型。教堂正門之上建有一座鐘樓。為本港最古老的西式教堂建築。






聖約翰座堂


聖約翰座堂位於花園道4號,1847年起興建,兩年後落成。 是聖公會為當時新設的香港教區而設,為在港的歐洲裔教徒提供禮拜的地方。是香港聖公會最重要的教堂,建築費近八千英鎊, 一半 由 英國政府資助,一半由在港的教徒籌募。

建築風格源於英國的哥德復興式,但糅合了法國諾曼式的風格 (Norman Style), 如採用牆垛、柱廊和十字裝飾等。正門入口處的鐘樓建於 1853年,特色而高聳。 建築平面呈十字形,中央為中殿,兩旁設有偏殿,修長纖窄的尖頂窗、屋頂的鋸齒圍牆、支撐 屋頂的木構架,令整座建築物予人混厚笨重的感覺。大體上以廣東磚塊,菲律賓硬木,配以中國式筒瓦等建成。



聖壇朝東,分前後兩部,前半部是詩班席、祭台、讀經台和講道台;後半部是小禮拜堂。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窗進入,倍添神聖的色彩。

聖約翰座堂建於1847年,是英國聖公會為當時新設的香港教區而興建的,施工設計由測量總署署長卡拉弗利主審訂立,並由本地勞工興建。教堂屬當時崇尚之十三世紀初英國之哥德式建築,於1849年落成,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堂,建築費約8,000英鎊。教堂又於1872年加建側翼,增加了60個座位。

1941至1945年間,香港淪陷成為日佔區,日本人將教堂改為公眾會堂及日本人的俱樂部,並在1945年的一次空襲行動中受到嚴重破壞,結果在戰後須耗費了兩年時間才能把教堂重新葺。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終審法院)


今日的終審法院於1843年建成,樓高兩層,初名為「莊士敦樓」,是首任港督砵甸乍所委任的副貿易總監莊士敦(A. R. Johnston)的官邸。1879年至1890年間,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董事庇利羅士成為新業主,銀行的高級職員亦成為了新住客。1915年,法國傳道會以港幣38萬元將大樓買下,改作宗教用途,定名為「法國傳道會大樓」。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軍投降,被囚於赤柱的前布政司詹信(Frederick Gimson)在這大樓成立臨時政府,大樓亦暫作為臨時政府總部的辦公大樓。1949年,法國傳道會淡出中國,並於1953年將之售予香港政府。經過多次作為香港政府的不同部門的辦公地點後,大樓於1997年重修,改作特區終審庭之用。

大樓是本港新古典風格建築的表表者, 現已改作終審法院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與一般天主教堂的分別,在於主教座堂是主教進駐並施行聖禮的地方。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於1883年奠基,五年後即1888年落成啟用,距今已有115年歷史,是香港的歷史文物之一。


1897年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宏偉的教堂建築呈十字形,於交叉點上建有一個鐘樓,為本港具代表性的哥德式建築。該教堂於二OO二年重修,維修計劃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二OO三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嘉許項目獎。

 

教堂的形狀猶如一個希臘十字架,全長八十二米,闊四十二米,高二十三點七米;另中央尖塔高十米,設有座位一千多個。主祭台位於中殿和耳殿的交匯處,是整個教堂結構的焦點所在。在祭台的西南面特設有主教的寶座,亦因此稱這教堂為主教座堂。

牆壁和石柱上,各安放了近二十位聖人的塑像 , 彩色玻璃窗上也是聖人的畫像和事蹟。在平放地面的石碑上,以拉丁文記載了香港天主教首位領袖若瑟神父的生平。正對著這石碑上,有一尊木刻的聖母像從高處慈顧信眾。這尊聖母像頭戴皇冠,腳踏蛇頭,稱為無染原罪聖母。

現有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土地在1881年購買,1883年安放基石,1888年落成,1888年12月7日聖母無原罪日前夕舉行首次獻祭,座堂當時耗資12萬港元。 多年來座堂經過多次改建,1923年座堂加設彩色玻璃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一枚砲彈在1941年12月12日損毀了教堂後方的一根石柱。戰後,1950年代教會在教堂中央加建尖塔及頂部的大十字架,而教堂側面向堅道的門廊,則在1970年代興建教區中心被拆卸。1954年聖母年時,香港天主教學生捐款購買一座木刻的無原罪聖母像,現放於教堂中央牆壁上。1985年再加設彩色玻璃窗。


聖母像


教座堂內的聖人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屬仿歌德式設計,座堂呈不對稱的十字形,右邊比左邊短,建築物全長82米,闊42米,高23.7米,由38條花崗石柱支撐,中央尖塔則高10米。主祭台位於正中,祭臺西南面設有主教的寶座,教堂亦因而得名。宅是香港現存唯一一幢歌德式建築物。建築物經過多次修建,一九五二年更在高塔加建兩層。

哥德式的建築大體來說有下列幾點特徵:尖拱(pointed arch)、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玫瑰花窗(rose window)、花飾窗格(tracery)、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鋸齒狀的尖塔等等。

從法國的聖德尼教堂(Abbey Church of St-Denis)開始,它內部的迴廊採用尖拱交叉拱頂,將重量都集中在周圍的圓柱上,而外面有扶壁支撐著,這樣使得牆壁可以成為巨大明亮的窗戶,將大量的光線引入室內,中央的細長圓柱似乎不費力氣地頂著向上膨起的天花板,形成一種輕巧明快的氣氛。這座由蘇格(Suger)修道院長所開創的新風格的教堂,是哥德式藝術的發源。

新的建築風格向城市發展,提到哥德式的教堂,法國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Paris)、夏特教堂(Chartres Cathedral)、雷姆斯教堂(Reims Cathedral)等,都是代表性的建築。

巴黎聖母院 (前後花了近200年建造的) 的建築,是哥德式建築全盛時期的偉大作品,它擁有哥德式建築的全部特徵。在外觀上,有巨大的飛扶壁用以支撐高大的殿堂,使建築物像是被架起來一般,這是哥德式建築的特徵。位於殿堂交叉點的鐘塔有如尖銳的長矛,直指天際,塔上突起的點,更是將人們的視線不斷引領向上,企圖更加接近上帝。

入口是向內收縮的尖拱門,周圍飾有複雜的雕刻,正門上方位於中間的圓形玫瑰花窗是哥德式的標誌。門廊上有精緻的雕像,上面是兩座華麗的尖塔,塔中框住的是精巧細緻的玫瑰窗。西側門面相當有特色,其型式來自聖艾地安內教堂(St- Etienne)的雙塔造型,卻裝飾得更加流麗。


飛扶壁:由於哥德式教堂有巨大的窗,因此牆面力度恐無法支撐拱形天花板,故飛扶壁的建築結構可以減輕牆面力的負擔。


 

整體來看,著重在垂直線的表達,但橫排的雕像與細柱的裝飾,統合成水平與垂直的和諧美感,加上尖拱的弧線,感覺莊嚴中帶有優雅,使之成為哥德式建築的典範。

在教堂內部,哥德式建築採用尖拱及交叉拱肋為主要結構,尖拱與圓拱不同的是,只要技術可以,它的高度可以往上一直延伸,而重量則由旁邊的支柱來承受。因此,哥德式教堂的高度比羅馬式來得更高,但感覺卻更輕盈。強調直線的成束的圓柱,讓人走入教堂的內殿便有如走入挪威森林般的崇高感受。自然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照入殿堂內,營造出一種神秘華麗的氣氛,恍如天國異境,與戶外的光亮形成明暗的強烈對比,具有宗教震攝人心的無形力量。

英國的哥德式以沙里斯柏利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為代表,較之法國的哥德式教堂,明顯的垂直高度降低了,不再一味強調向上的直線,反而是往水平方向發展。西側門面較寬,不用玫瑰花窗而以三面長的尖拱窗代替。由於高度不高,室外的飛扶壁在此似乎顯得多餘,裝飾作用大於結構的需要。

義大利的哥德式建築帶有羅馬式風格,佛羅倫斯教堂(Florence Cathedral)1296年開始興建,至1436年才完工。除了紅色大圓頂外,外表幾乎看不出哥德式風格,其鐘塔與比薩教堂同樣是獨立的塔樓,義大利傳統氣息濃厚。

哥德式教堂在盛期之後便不再往高度去發展,反而著重在細部的繁複裝飾。到了十五世紀,整座教堂彷彿是一件精巧的雕飾品,外表佈滿鏤空的三角楣及窗飾,幾乎看不到建築本體結構,遠望教堂有如火焰燃燒一般,因而被稱「火焰式風格」(Flamboyant Style),法國盧昂的聖馬克魯(St-Maclou)教堂便是其中的代表。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0710265

 

回教清真禮拜總堂 - 全港最古老的清真寺

全港第一所清真寺,於十九世紀建成。伊斯蘭教傳入香港,最早可以追溯至清順治七年(165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來華經商,船隻停泊在香港,不少穆斯林(伊斯蘭信徒) 船員將宗教傳開,至十九世紀初,船員開始留港定居,便形成香港第一批伊斯蘭教徒。

鴉片戰爭後,來自廣州及肇慶等地的華籍穆斯林,亦陸逐來港生活,組成另一華人伊斯蘭小社區,聚居於中上環,他們於一八四九年建成一所極其簡陋的小石屋,作為做禮拜之用,隨著穆斯林增加,教徒遂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清真寺,於一八七O年,在些利街興建全港第一座正式的清真寺,一九一五年,清真寺擴建,只保留舊寺的尖塔,便成今日模樣。 一九一五年及一九九一年曾進行重建 ,現保留舊寺的尖塔,而旁則興建了一座樓高八層的文化中心。

星月標誌 召喚禮拜


禮拜堂始為香港首座清真禮拜堂,俗稱摩羅廟。該堂外形呈長方形,正門為拱形,四周設有阿拉伯色彩的拱窗。

中環的清真寺,沒有尖沙咀清真寺般宏偉磅礡,它僅容二百人,但小巧玲瓏,足夠展現出伊斯蘭藝術精髓。雪白外牆,已敵不過年月洗禮,變成灰白,但抬頭可見頂著星月標誌的呼拜塔,依然醒目。正門側的呼拜塔 (亦稱宣禮塔) 是清真寺標誌性建築,蓋在寺旁的塔形建築, 是宣禮員召喚穆斯林前來做禮拜及禱告,伊斯蘭教重視入世、信仰與生活互相交融的特色,亦在建築盡露端倪。


新月則象徵伊斯蘭教開創文明的新時光,但直至一四五一年,新月才成為鄂圖曼帝國的族徽;其後,不少清真寺圓頂或塔尖亦出現新月標誌,而「星月」則是後人為襯托月形圖案而設計。
「伊斯蘭」是一個阿拉伯字的譯音,含有歸順、潔淨、服從及和平的意思。伊斯蘭教(中國人又稱回教)的主旨就是完全歸順真主的訓示和指引。「穆斯林」是指甘心情願信奉真主乃至高至尊者的人。

伊斯蘭教確認真主獨一和至尊至高的地位,叫人明白宇宙萬物存在的意義,與及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祂以穆罕默德聖人的一生為世人樹立了一個完美的榜樣,向人類指示正確的道路。穆斯林聚會禮拜的地方稱為「清真寺」。

伊斯蘭藝術家發展出他們獨特的藝術境界, 最先出現,是幾何人圖案,由清真寺的大理石柱身、窗框、門邊,都可見其影蹤;其次是色彩斑斕 的植物圖案,散見於地毯、大理柱頭及柱腳;還有《古蘭經》經文書法,或繪在玻璃窗、或掛在牆上,是清真寺第三種常見裝飾 。

寺最高是呼拜塔,看塔頂的星月標誌 窗花也是幾何圖形

窗花也是幾何圖形



清真寺主要建築元素
幾何圖形、植物圖案及《古蘭經》經文書法等,均是寺中裝飾重點,而內外建築要素則離不開以下幾部分。在中東國家,清真寺更多是幽雅式的庭園,中央一般設有水池或洗禮堂,四周圍繞一圈拱廊或柱廊,在不同日光下展現不同的美態。

一、圓頂禮拜殿:進行集體禮拜的場所,每逢星期五,更會出現人擠人盛況,伊斯蘭國家尤甚。因為星期五(伊斯蘭教稱之為「主麻日」,是伊斯蘭教假期,教徒很重視當天中午舉行的聚禮 (禮拜之一),因此星期五是清真寺最繁忙的一天。
二、呼拜塔:大部分清真寺最少有一座呼拜塔,可作禮拜前十五分鐘,呼喚教徒進行禮拜之用。
三、壁龕:伊斯蘭教徒需要向著麥加禁寺天房(到麥加朝聖就包括繞著天房進行,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做禮拜,每間清真寺內,前方都有一處凹陷的牆身,這就是僅容一人的壁龕,永遠向著禁寺天房,讓信徒能向著正確方向做禮拜。
四、宣教台:是用作宣教講道,起源可追溯至千多年前先知穆罕默德時代。

猶太教莉亞堂

 

一九○二年建成,為銀行家沙宣爵士所建,用以紀念其母親莉亞女士,因此名為莉亞堂。教士宿舍、學校、以及為會眾而設的康樂會所,原來亦建於該處。此外,跑馬地區亦建有一座猶太教墳場。

猶太教堂毗鄰的學校祁和康樂會所原址、現己重建為兩座住宅樓宇。樓宇內設有箊新的猶太教社區中心,中心內的餐廳及康樂設施,只供會員享用。餐廳供應按猶太教規清潔的食物,由中心全時間監督。該中心亦設有會議室及宴會埸地,還設有一間圖書館,專門收所有有關猶太文獻和文物的資料。



教堂高兩層,按東猶太風格設計。樓上有陽台,供婦女使用。該教堂於一九九八年重修。維修計劃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二千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

廣福義祠 (又名百姓廟 )

位於上環太平山街,約建於1856年(清咸豐六年)。1850年代,中國發生太平天國事件,大量華人從內地遷來香港, 而香港開埠初期,吸引了不少單身漢從中國內地來到香港從事建設工程, 其中一些人因遭逢不幸而客死異鄉,無人為之殮葬。當時的華人團體有見及此,於1851年發起興建義祠,約於5年後建成,以供奉死者靈位,待其家人來港接返故鄉安葬,使死者不致淪為孤魂野鬼。


當時港督文咸順應民情,批准撥地興建。

祠內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 而百姓廟之得名,因廟內供奉不同姓氏的人,彷彿眾人的祠堂。這時百姓廟成為無家可歸者及病危者的集中地,衛生環境惡劣。當時港督麥當奴遂撥款及撥地興建東華醫院,政府下令解散義祠組織,贈醫施藥善舉,交由新籌建的東華醫院統辦, 義祠遂歸東華醫院管理。

百姓廟在1896年曾作重修,後來更將在旁邊的一塊空地借予保良局作辦公用途,直至1931年保良局遷往銅鑼灣。現在,該廟正殿除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奉濟公活佛。

文武廟 -廟宇建築極富中國傳統色彩

 

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亦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1868年的圖片


自1908年,由東華三院管理。 廟內,香火極盛。四周有金色的神壇,供奉文帝和武帝的神龕。文帝手執毛筆,武帝手持利劍,還有包公和城隍。廟宇入口有牌匾顕出這座廟及廟內諸神的歷史。 廟內文物包括一個鑄於清朝道光年間1847年的銅鐘,及一臺1862年的官轎。


建於1847年,是由當時幾個富俗的華人地主如盧亞貴等人籌建,廟內供奉文武二帝 - 文昌帝( 代表功名官祿)及關聖帝君(代表義氣財富)。香港開埠初期,華人普遍仍抱著「生不入官門」的心態,當他們遇上任何恩怨糾紛,便來到文武廟向神靈立誓,以示清白。另一方面,香港在這時期仍未有出現任何較具規模的同鄉會、商會等組織,文武廟位置既方便、地方亦寬敞,遂成為當時紳商集會及議事的地方。

文武廟的建築布局雖然是四面圍合,但並不是正宗的中國「四合院」,而是「兩進式」。第一進為前殿,第二進是正殿。兩殿之間僅有一道稱為「擋中」的屏門,象徵式地分開前殿和正殿,並利用地面的高差和空間的大小來區分兩殿的主次關係,但是兩殿在空間上則貫通一氣。這種設計與現代建築中的「流動空間」有異曲同工之效。

文武廟的石頭構件保留了木結構建築的特徵,如檐廊的石柱、石枋像是木構件般細長;正殿內的石柱亦如木柱的做法,並且通身塗上紅漆。文武廟既反映了香港民間文化的特色,同時也表明了它與中國建築血脈聯繫。

免責聲名| 個人資料|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