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登入 聯絡我們
本頁 | 有關服務隊 | 四十週年 | 隊友動態 | 網站地圖
昔日文章 | 最新文章 | 環境生態 | 社會時事 | 特刊 | 網站介绍 | 興趣切磋 | 生活素質 | 文化探索

 

文化探索

文化節目
文化旅游
文化城址
認識文物
少數民族
有關文化
文化網址

 

 

 

庐山百年老镇被令拆迁 1.2万居民3年内分批下山
http://news.sina.com/102-000-101-101/2006-09-11/2249288372.html
本報記者 孫勇傑 江西廬山報道

 

1.2萬人居住在只有2平方公里的牯嶺鎮,再加上每年150余萬的旅游人口,形成了繁重的人口負擔。這直接導致了廬山的生態環境和旅游條件日益惡化。

今年7月22日,廬山風景管理局正式宣布將遷民下山,意味著這個醞釀近10年的遷民方案開始實施。山下修建廬山文明新城的動遷工作也將在9月底結束。而萬人遷移對廬山景觀究竟產生什麼影響,還需拭目以待。

2006年7月22日,李浩明就從《人民日報》上看到消息,“廬山將在山下建一座廬山文明新城,山上現在居住的1.2萬居民3年內將分批遷下山。”山下的新城即將開工建設。這座城的城址是在廬山腳下的威家鎮芳蘭村。近日,江西省九江市房管局發布的房屋拆遷公告顯示,芳蘭村───這片2平方公里的土地,將于9月底完成拆遷工作。2008年10月,芳蘭村將變為一座“廬山文明新城”。如今,山上人人都會禁不住議論幾句搬遷的事和山下的新城。

“現在山上住的人太多。”李浩明知道,現在居住在廬山風景區的人口已經達到1.4萬,主要集中在牯嶺鎮,大都是從事旅游業人員和行政人員,“這樣引發的問題也多。搬下去是遲早的事。”

正處級的危房待遇

人口超重負荷,導致山上房源緊張,很多居民只能在危房中生活。
距離牯嶺街不足百米的新建村街上,73歲的劉明禮和鄰居69歲的老于,坐在牆根旁。身後低矮的小屋,是原來的房子成為危房後,政府安排給他們的住所,一人一間,每間不足十平方米。

新建村街北臨的這排小屋,乍看上去,很像城市里八九十年代,修建居民樓的輔助建築儲藏室,現在這里卻住著近十戶山民。“這已經是政府能夠做出的最大努力了。”9月7日,牯嶺鎮政府工作人員說,人口越來越多,而可居住的房子,卻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危房,再加上部分房屋改造成賓館,住房已經成為了牯嶺鎮一個不能解決的矛盾。

廬山的人口增長是從1980年開始的,當時,國家在廬山設立了風景區管理處。在隨後的20多年里,廬山旅游業迅速發展。廬山的風景區管理處成為風景區管理局。廬山上的行政人員也在不斷增多,直到如今,已有4000多人。

在旅游業的蓬勃刺激下,廬山周邊愈來愈多的居民,開始從事旅游業。現在,在牯嶺這個2平方公里的小鎮上,聚集著1.2萬人。“加上周邊地區一些在山上從事服務行業的常住居民,就要超過1.4萬了。這幾年新招的人員,都是自己租房子住。租房子一年要三四千塊錢,比山下的九江市要貴一倍。但是,牯嶺越來越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生活越來越不舒適。

半年冷淡的生意現在的牯嶺居民中,除了寥寥幾百人的原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從事旅游服務和旅游管理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廬山原本只能做半年興隆的生意,但過多的人加入旅游行業,使得這半年生意也難以興旺。很難說牯嶺的人均收入有多少,開酒店的、開旅館的,是越來越有錢。剩下做小生意的、做導游的、打零工的,則越來越不好做了。牯嶺居民的收入不能從人均值來衡量,除了一部分人有錢以外,很多的居民並不能找到一個掙錢的營生。

由于人口增多,廬山的旅游管理人員中已經出現有人下崗。據《九江日報》8月24日消息,廬山管理局每年將出資80萬元,購買100個工作崗位,為轄區內下崗職工提供就業機會。這次主要是安排在管轄的林區里工作。 “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旅游業發展能容納的勞動力數量。”管理局一名有關人員表示,整合旅游資源、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也在搬遷的考慮範圍之內。


醬綠色的如琴湖

如琴湖是上世紀60年代初修建的人工湖,《廬山戀》的部分取景,就在這個湖上。在于新紅的指點下,能看見從鎮上過來的一條排水渠,和兩根粗大排污管,直通湖底。罩在雲里霧里的如琴湖,已經全面富養化了。

廬山的湖水,在人口的壓迫下,接近了排污極限;同時,空氣質量也受到嚴重影響。人多了,鎮里人的生活是有提高,但污水排放量也增加了。”如琴湖在她小時候很清澈,可以游泳,如今連洗手都不敢了,“現在湖水比前兩年還稍微好些。最嚴重的時候湖面是醬綠色的。” 2004年10月,如琴湖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開始分擔牯嶺鎮上的排污壓力。如琴湖和半山腰的剪刀峽,兩個污水處理廠是一塊啟用的,日處理污水5500噸,占廬山污水總量的40%。”

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說,山上人口的增加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已經影響到了山腳的八里湖。除了湖水,廬山的空氣也出現問題。“以前冬天鎮上居民都是燒煤的,2000年左右,一到冬天,整個鎮上都是嗆人的煙霧。”廬山環保局工作人員說,當時調查,空氣里的二氧化硫和煙塵嚴重超標,年排放的有害物質在550噸以上。
2002年的最後一天,廬山管理局宣布,禁止燃煤上山。“現在空氣污染的是汽車尾氣,廬山還沒限制汽車排量,突突噴煙霧的客車,一輛接一輛的。”出租車司機李良淼說,尤其是春夏旅游旺季的時候,風景區的主要道路上,都會出現堵車的情況,“那陣勢,不比大城市的狀況好多少。”

遲來的遷移

10年前就開始考慮遷民下山,在解決各種困難後,遷民方案終于開始實施。其實,遷移牯嶺居民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一名景區管理局領導說,“1997年認定廬山為世界遺產地的時候,填報的人口數量是7000人,就已經超標一倍多了。”在廬山參評世界遺產前,管理局已經籌劃過遷移牯嶺居民下山的事情,只是最終沒有形成決議。在之後幾年里,廬山的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遷移的問題又被反複討論。

2003年,根據國務院、建設部等9部委以及江西省建設廳的要求,管理局專門聘請了清華大學的相關專家,修編《廬山總體規劃》,形成了《廬山風景名勝區2004~2020年總體規劃大綱》。這份大綱規定,廬山風景區範圍內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壞性開發,包括住房,並逐步將山上與旅游無關的人員全部遷移至山下居住。到2020年,廬山風景名勝區將完全恢復其歷史的

真實性和完整性。

而直到今年,廬山風景區管理局才正式宣布,將在3年內分批遷移萬余名牯嶺居民。但在之後7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廬山風景區管理局強調搬遷下山的“不是全部廬山居民,而是
4000余名行政管理機構的幹部職工。”“其實,行政人員和其他居民的界限是很難分清楚的。”一名管理局退休的老幹部說。

廬山的常住人口可以分成3個部分,建鎮時搬上來的老廬山人,解放後陸續派到上山的行政工作人員,以及部分轉業軍人。同過幾代人的生活,原來的行政人員也有家屬在山上做服務業,原有居民的子弟也有不少做了公務員,界線已經很難劃分清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說,“下山的人中,如果包含幹部職工的家屬在內,實際上也是1.2萬人。所以,數字不同,但內涵是一致的。”

打破無住房福利的歷史

遷民下山將改變廬山沒有福利分房的歷史,而其他深遠的影響,只有到小鎮搬遷後,才會顯現。作為我國一個特殊的區域,廬山幾乎沒有私房,所有住房產權都屬國家,至今還有很多廬山工作人員住在老別墅改造的房屋內。

一位牯嶺鎮的行政人員說,“廬山人是全國惟一沒有享受房改福利的群體。廬山文明新城的建設本質上是補上這份福利。” “公家說這是補房改,讓廬山人享受住房福利,這是行政人員享受的,我們老百姓到底能得到多少好處?”廬山客運公司董事長韓金龍有些擔心,普通居民下山能獲得福利,而且政府出一部分、居民自己拿一部分的比例,現在還沒有說法,居民能否接受還是個問題。

按照新城建設方案,兩年後在廬山腳下威家鎮芳蘭村,建成的“廬山文明新城”,短時間內能否解決居民生活、衛生、教育等各方面需要,都是牯嶺居民所擔憂的。在新城規劃中稱,凡屬于應當享受房改政策的土地,一律實行無償劃撥,避免一城兩制。同時,經濟適用房住宅小區的建設與商業用地的土地出讓結合起來,學校、醫院和商業網點三同步,新城的功能性設施逐步完善。

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居民遷到山下,本質上是住房問題,與移民無關,下山後的廬山居民仍持廬山戶口,山下居住,山上工作,繼續享受管理局所有的福利。同時,風景區山門也將遷到山下,並新建大型立體公共停車場,開通游客上山旅游觀光的環保車,客服中心、交通指揮中心等機構也將下遷,“這一系列的規劃完成之後,將會衍生大量的就業崗位。”九江市規劃局工作人員稱。鎮上的居民都安心地等著具體方案的出現。對于何時遷移,山上的人也不著急,畢竟下面房子還沒蓋好呢。

往事 -一個洋人一部電影改變小鎮歷史

“牯嶺”,來源于英文“cooling”,意為“涼爽”。為其取名的是英國人李德立。當他在廬山出現後,改變了這座山的歷史。在李德立來廬山之前,山巔原是一片荒地。《牯嶺開闢記》記載,1886年的廬山是豺虎野豬所出沒的地方。那時的牯嶺鎮,不過是廬山上一片較為平坦的荒地,僧、道、尼還有幾個燒炭工,常住人口不過百人。

1895年,李德立來到廬山後,立即為這片荒山著迷。他通過清朝的總理衙門,費盡心機地以“每年十二千文銀”的租金,租借廬山長衝谷一帶,也就是現在的牯嶺鎮。租期是999年。天生有商人頭腦的李德立,強租牯嶺以後,就將該鎮變成了牯嶺公司,把地分成小塊,並挂上序號,以每塊三百元的價格,面向世界各國出售。充分利用媒體,大做廣告,李德立的炒作方式跟現在商家推銷房地產的手法,沒有什麼大的差別。

幾年的工夫,李德立就把牯嶺的土地,全部賣給了來自西方各國的洋人們。隨後的33年里,李德立和他的各國住戶們,開展了龐大的別墅修建工程。1927年的時候,山上已經有別墅560棟,滿山金發碧眼的洋住戶兩三千人。同時,為了配合洋人的生活和建設,中國人在牯嶺鎮西頭的西谷,從事洗染、理發、茶葉等服務行業,加上建築別墅的中國工人,中國人在牯嶺,也形成了自己的城鎮。當時的建築工人是分幫會的,石幫工人來自湖北大冶,木幫工人來自湖北黃梅和江西湖口、都昌,泥水幫來自山下的星子以及四周的山民。
直到1980年,廬山的常住人口一直保持在六千左右。廬山歷史在1980年發生改變是因為一部電影,改革開放初期的言情片───《廬山戀》。當初,它在影院放映時,幾乎常常爆滿。它的熱映直接帶動國內游客湧上廬山。1980年以後,廬山突然掀起的旅游熱潮,導致了牯嶺鎮人口持續增長,不久小鎮常住人口就保持在一萬以上。,一部電影讓廬山聞名天下,它也成
了廬山不堪人口重負的最直接根源,而導致今天的遷民下山。


http://forum.st.gd.cn/News.php?ArtcleNo=1081922433&fPage=0

牯嶺(英文:Kuling)是廬山風景區的中心,是一座海拔1167米的公園式的美麗繁榮的獨特的「雲中山城」,包括環繞牯牛嶺的東谷和西谷。牯嶺鎮面積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3萬,為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所在地。

雲中山城



廬山老教堂之一

廬山老教堂之二

牯嶺的街區經過嚴格的規劃,乾淨整潔的街道兩旁,溪水潺潺,綠樹成蔭,遮天蔽日。上千棟歐美各種風格的別墅、教堂、賓館、飯店,錯落有致地分佈在綠葉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號稱東方瑞士。

牯岭本来是庐山的一部分,庐山因为牯岭多出一分烟火气。其他山上,也有散落的民居,却终究不能如牯岭一样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城镇。环境使然,历史使然,天上、人间以这种方式重叠,这是庐山的幸运,这是牯岭的幸运,这是最可珍贵的人文遗产。

如果撇开庐山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背景不说,牯岭镇的生活气息和任何一个山城小镇没有分别,不过是商业区、生活区以及行政机关的办公区显得更为浓缩地密集在一起。不长的牯岭街上,管理局下属的若干办公机构、银行、店铺、餐馆以及宾馆杂陈而列,镇政府就在这街中间位置的小山坡上。牯岭也是庐山的交通要冲,不论是北边从九江沿北山公路上山的车辆,还是南面从南昌沿南山公路上山的车辆,全部汇聚于此。居民或者游客,在牯岭镇中转的人们,或者按部就班,回到自己的生活,或者沿途皆风景,好奇着别人的生活。

安静的小镇生活开始发生明显改变,是1978年庐山作为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之后的事情。“上山的人突然就多起来,尤其是暑假期间,多得山上都住不下了。那时候庐山所有的宾馆加起来不会超过50个,其中很多都是国营性质的招待所,一定身份的人才能住进去,一般的游客只能随便找地方将就住下,电影院的大厅晚上就提供给游客们过夜。”算起来,这也是庐山伴随旅游发展以来的第一缕商机,而庐山中学很敏锐地抓到了这个机会,办起了招待所。“其实也就是暑假期间把教室利用起来,给游客提供个住的地方。”曾经担任过庐山管理局文化处处长的王炳如回忆,那时各个景点之间的环山公路也很简陋,沙土路面,车一过尘土飞扬,“就是电影《庐山恋》里记录的模样”。

现在的牯岭镇“繁华得多了”,延伸了两倍的牯岭街,越来越密集的宾馆、饭店和售卖庐山特产的旅游超市,还有往返于山上山下络绎不绝的车辆。在习惯了旅游人潮营造出的淡季和旺季之后,牯岭依旧自有一番世外桃源的安宁。庐山有公路的历史从1953年8月1日北山公路通车开始,第二条公路在大约20年之后的1971年7月1日通车,就是衔接南昌的南山公路。在这以前,上山的道路只能步行或坐轿。

牯岭的基本格局是 ----- 东谷地区成为外国人聚集的“洋人区”,有独立的教堂、医院和学校,西谷也有少部分外国人别墅,而两者之间衔接地带的牯岭镇,则是为外国人生活提供服务的“华人区”,也被称为“棚户区”。在国民党将庐山作为“夏都”的时期,东西谷和牯岭镇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庐山的行政建制和管理机构经历了多次变更,庐山格局的变化也因此变得更加微妙复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东谷的老建筑各自有了新的归属,一些特殊单位进驻庐山的时候,根据各自当时的权限,名下都有数目不等的老别墅,其中拥有老别墅最多的是庐山疗养院,当时直属于卫生部,后来归省卫生厅管辖,名下最初有200多栋老别墅,连“美庐”最初也归属其中,现在统计下来,依旧有139栋之多。

根据最新统计,整个庐山现存的老别墅总共有636栋,庐山疗养院现在依旧占到了六分之一。老别墅大约有3种用途,王炳如分析,“原来的公用建筑,比如医院、学校、教堂,被改建成新的学校、电影院、疗养院、行政机关办公用房等,一部分提供给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居住用房,另一部分成为庐山管理局交际处的接待用房”。回忆起来,1962年之前的庐山,并没有更多的开发和建设,在完成了老别墅的新一轮分配之后,“基本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格局”。

60年代以前庐山上的人不多,老房子基本就能解决居住需求。但随着机构的扩大和人口增加,住房要求开始变得迫切,这一时期不少老别墅开始大变样了,“阳台被封闭,改成住房”,临时搭建起来的厨房让别墅看起来像“外面长包长角”。这样拓展出来的空间并不能满足全部需求,王炳如回忆,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庐山,开始了“新一轮建房小高峰”。不过这一轮的建房热无法跟20年代那次相提并论,“上一轮是别墅风潮,而这一次是解决基本需求的宿舍楼,各个单位的标准都不高”。

经历了这一轮建房小高潮之后,发展起来的是牯岭镇,因为这个区域是各个机关单位通过复杂的手续之后,能够获得建房许可的地方。牯岭的重心,也因此慢慢从东谷向西面转移。更新一轮的变革动力,则来自改革开放之后,旅游热的逐渐兴起。

牯岭小镇百年的历史,这些层次叠叠的建筑便是最好的见证.


免責聲名| 個人資料|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