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登入 聯絡我們
本頁 | 有關服務隊 | 四十週年 | 隊友動態
昔日文章 | 環境生態 | 社會時事 | 特刊 | 網站介绍 | 興趣切磋 | 生活素質 | 文化探索

 

文化探索

文化節目
文化旅游
文化城址
認識文物
少數民族
有關文化
文化網址

 

 

 

藏傳佛教的建築 區仕美資料整理


佛教在向世界各地傳播時, 其中一路從印度北部傳入中亞地區, 然後經中亞, 西域傳入中國, 再傳入朝鮮, 日本, 越南, 西藏等。北傳佛教主要依據梵語 (原為古印度貴族階層內流行的一種 ‘雅語’ ) 經典, 所推廣者為大乘佛教。

北傳梵語系佛教傳入中國後, 發展成為漢語及藏語兩大系統, 後者流傳於藏, 蒙, 土, 羌等少數民族地區,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及中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由於它在傳承、經典、信仰方面都與漢語系統的「漢地佛教」不同,我們統稱它為「藏傳佛教」。「喇嘛教」則是民間對它的俗稱。

佛教沒有傳播到西藏之前,西藏民眾信奉原始的本教,又名本波教。佛教最早進入西藏是在公元五世紀左右拉脫脫聶贊時期,據傳當時有兩名印度僧侶帶了密教的經典、法器和真言(咒語)等進入西藏,但並未引起藏王重視,也沒有起過任何作用。公元七世紀中葉,吐蕃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公元629-650年在位)統一了西藏高原各部,建立起吐蕃王朝,但本教已開始不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佛教傳入西藏具備了客觀的條件。在松贊干布時期,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先後嫁與松贊干布。這兩位公主都信奉佛教,她們入藏時,帶了佛教的經典、佛像以及其他法物。松贊干布也皈依了佛教,後來在拉薩建立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圖一 : 寺內供奉松贊干布 (中), 文成公主 (右) 和赤尊公主 (左)

由於王室信佛,佛教的偶像崇拜和神權觀念在吐蕃獲得初步流傳。在十三世紀後, 上層喇嘛逐步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權, 經過不斷發展, 終於形成了西藏地區獨特的政教合一的 ‘藏傳佛教’。

格魯派的創始人是宗喀巴(公元1357-1419年),「格魯」,意為善規,表示該派的教義最為完善。因該派提倡戴黃帽,所以俗稱「黃教」或「黃帽派」。這是藏傳佛教中最後興起的,也是最有實權的大教派。格魯派禁止僧侶娶妻生子,為了解決宗教首領的繼承問題,他們採取了活佛轉世相承的辦法。所謂「活佛」,在西藏佛教中,是指在宗教修行方面取得較高成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活佛轉世過程大致為:一位活佛逝世後,按照他生前提供的線索,或由寺院上層通過占卜、降神等儀式得出的線索,在指定範圍內去尋找符合條件的嬰孩即「靈童」,經過某種宗教儀式對靈童加以確認之後,他便在寺院中繼承原活佛的宗教地位。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間,對於佛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小乘佛教認為,世間祇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而佛祇是覺者、導師。大乘佛教則把佛看成是法力無邊和無所不能的. 同時還認為,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十方(四方、四維、上下)有無數無量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國土裡教化眾生。大乘佛教以成佛為最高果位,因此成佛是大乘佛教的
最終目的。


圖二 : 甘丹寺

甘丹在佛教世界裏面是指彌勒居住的地方, 甘丹寺 (建立標誌著格魯派的創立) 佔地大約有布達拉宮三倍大, 柱基大殿 (措欽) 是寺內最大建築, 可容納三千多名僧人, 講經用的大集會堂裏, 供奉彌勒佛和宗喀巴等銅像。


圖三: 哲蚌寺

早期哲蚌寺曾經住有僧人多達三, 四萬人, 現剩下三千人左右, 是世界上面積最廣, 僧人最多的寺院。


圖四: 色拉寺

色拉寺是拉薩三大寺之一, 佈滿佛殿和僧舍城堡, 可容納五千多僧人, 主要建築是採明朝廟宇式的斗拱結構設計。上述三間寺廟外, 還有札什倫布寺, 是四大根本道場


圖五: 札什倫布寺


札什倫布寺是歷代班禪的住地。寺內最精美宏偉的靈塔是安放四世班禪 (五世達賴喇嘛的老師) 法體的靈塔, 建造花了四年零四月的時間。它擁有世界最大的鎏 金青銅強巴佛 (未來佛), 亦是彌勒佛, 身高26.2 米, 由九百個工匠用了九年的時間完成的。

印度佛寺早期的印度佛寺,以佛寺建築為例有些修築於平地之上,以佛塔為最主要的建築物及禮拜對象。有些則修築於較幽靜的河谷之中,在河岸的岩壁中開鑿出一系列的洞窟,供僧侶禮佛、靜修及生活之用。我們稱後者為石窟寺。塔起源於印度,原指墳塚,梵文音譯窣堵波、佛圖、浮圖等,意譯為圓塚、方墳、靈廟等。後來略去「窣」字,簡稱堵波,也叫塔婆,最後省去「婆」字,而簡稱為「塔」。它是專門安放佛骨--舍利,或法寶--佛經用的。佛塔一般由塔剎、塔身、塔座三部份組成。最初窣堵波的祖形是呈現覆缽形,且是實心為安置舍利而造,基本上是由塔基、覆缽體、塔剎三部份組成,如現存的珊其佛塔(Sanchi stupa)

 


佛塔南門
西元前一世紀,砂岩
圖片提供:林保堯


圖六: 印度桑淇大佛塔


喇嘛教建築
早期的建築有薩迦寺和夏魯寺 夏魯寺建於公元1027年, 夏魯,是油菜的嫩葉; 夏魯寺建築風格十分特殊,各殿堂為琉璃瓦頂,是典型的蕆漢綜合體。夏魯寺珍藏著大量完好的壁畫、佛像、經書、唐卡等。

主體建築為三層藏漢合璧建築,牆體和布局為藏式風格,屋頂為漢式琉璃歇山頂,由金殿、回廊、護法神殿、般若佛母殿和東西南北無量宮殿組成。金殿一層回廊繪製了根據黑帽系四世活佛所撰本生故事集的壁畫,其棋格式構圖,為夏魯寺一絕,是元代藏傳藝術的珍品。

夏魯寺以四大寶著稱 –

  1. 是由108塊不同樹種拼制而成的印經板,其經文能夠護身驅邪、攻毒、治病;
  2. 是一壇,12年才能夠換一次水的“聖水銅壇”,壇中的水是最潔凈的水,能治愈108種疾病,洗凈108種污垢;
  3. 是破土建寺時才建挖的一塊自然形成的有“唵嘛呢叭咪哞”六個字樣的石塊;
  4. 是曾被建寺活佛吉尊•西繞瓊乃和薩迦班智達貢嗄堅讚洗過臉的盆形巨石。相傳,即使傾盆大雨時石盆中的雨水也不會外溢。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薩迦縣。「薩迦」藏文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寺院分為南北兩寺,北寺是薩迦派創始人貢卻傑布於 1073 年創建的,現僅存二層大殿,餘皆已殘毀。


圖七: 薩迦北寺

南寺為薩迦五祖八思巴創建,是城堡建築:平面為方形,有護城河和城牆,四角為角樓,完全仿照漢式城池建築;但主體建築仍是有四座殿堂的大經堂;正殿內部有 40 根柏木原木立柱(有四根直徑達到 1.3 米左右),殿內有眾多的佛教經典和難以計數的珍貴文物,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圖八: 薩迦南寺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院具備佛, 法, 僧三寶, 格局以外面荒涼的曠野代表芸芸眾生無邊的苦難, 裏面雄偉的寺院, 有如從天上降臨到凡塵的天國。

“桑耶”,藏語譯音,意爲“不可想像”。相傳,赤松德贊爲了弘揚佛教,請印度僧人蓮花生爲其建寺傳法。蓮花生施展法術,一座寺廟現于掌心,赤松德贊見此景大驚,寺廟建成後,便命名爲“桑耶寺”。 西元767年奠基,西元779年竣工,歷時十二年。該寺建築風格別具一格,融合了漢、藏、印三家的建築風格,底層爲漢式建築,中層爲藏式建築,頂層爲印式建築,從整個外表看是屬藏式建築風格。它是西藏古代建築中最有特色的建築群,完全是按照佛經中的世界形成圖設計的。

桑耶寺的主殿烏策大殿是面東的三層建築,結合了漢、藏和印度等三種風格,以它為中心,象徵須彌山,四方各建一座佛殿象徵四大部洲,每座左右又各建一座象徵八中洲,在大殿的南北兩側又有日月兩殿,整個寺廟規模,十分考究。

 


屋頂 鎏金銅瓦.法輪與鹿


圖九: 桑耶寺

布達拉宮
從紅山山腰建起,倚山攀緣而上,氣勢巍峨雄偉,整個宮殿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東西長360米,南北長140米,高約113米,包括裝飾窗共13層。其中白宮外牆全部刷成白色,而白色在藏傳佛教中象徵和平;為達賴喇嘛起居及處理公務區。紅宮外牆都刷成紅色,紅色在藏傳佛教中象徵著威望或權力;內有歷輩達賴喇嘛靈塔殿和眾多佛殿,其中西大殿是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的享堂,是紅宮內面積最大的殿堂,有725平方米,四壁繪有這位達賴的傳記壁畫,清順治皇帝覲見五世達賴的壁畫就在東壁。

它是一座融宮殿、寺宇和靈塔於一體、規模浩大的宮堡式建築。布達拉宮始建于唐貞觀中期,吐蕃贊普松贊幹布與唐聯姻,爲迎娶文成公主而首建此宮,後世屢有修築。整體為石木結構,宮墻全部用花崗岩壘砌,最厚處達五米,墻基深入岩層,外部墻體內還灌注了鐵汁,以增強建築的整體性和抗震能力,同時配以金頂、金幢等裝飾,巧妙地解決了古代高層建築防雷電的問題。

 


圖十: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高聳的墻面為曬佛臺,在佛教的節日用來懸挂大幅佛像挂毯。眾多的建築雖屬不同時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勢修建,使整座宮寺建築顯得非常雄偉壯觀,而又十分協調完整,在建築藝術的美學成就上達到很高的水準。

紅宮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是歷代達賴的靈塔 (是歷世達賴埋骨之地) 殿和各類佛堂, 其中以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靈塔殿最為考究。靈塔高近15米,方基圓頂,分塔座、塔瓶、塔頂三部分,塔體用純金包裹,而且裡面裝有各種寶物,外壁也遍鑲奇珍異寶,成為宮藏寶物之集大成者。五世達賴的屍骸用香料、紅花等保存在塔瓶內。塔身用金箔包裹,共用黃金3724公斤,並鑲嵌著15000多顆各種珍貴的金剛鑽石、紅綠寶石、翠玉、珍珠、瑪瑙等,塔座陳設各式法器、祭器。

西大殿為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是紅宮中最大的宮殿,由48根大木柱組成,高6米多。建築中採用漢族建築中常用的鬥拱結構,還有大量的木雕佛像、獅、象等各種動物。 布達拉宮在17世紀的修建和以後的擴建中,由西藏地區的優秀畫師創作了數以萬計的精美壁畫,大小殿堂、門廳、走道、回廊等處都繪有壁畫,這些壁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有表現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的,有表現佛經故事的,也有表現建築、民俗、體育、娛樂等生活內容的。

藏傳佛教知多少 - 香港佛教483期

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但宗教在尼泊爾,卻是互相包容,專重和影響的, 除了印度教徒可到佛教寺廟祭祠外,彿教徒也可在印度廟宇內祈福。千百年來,尼泊爾人民都生活在濃厚的宗教色彩下,無論起居飲食、生老病死,都在各形各類的宗教禮節中進行。尼泊爾有三千三百多萬的神佛,比人口多出一千萬呢!

在只有約600平方公里的加德滿裡,有二千七百多座寺廟和祭壇, 可說是五步一寺、十步一廟, 是世界之冠。最有代表性 就是斯瓦揚布 Syambhunath 佛寺( 印度教) 和帕素帕帝拿 Pashupatinath 印度廟。

佛教聖地斯瓦揚布佛寺,建在山頂上的寺廟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 造型典雅奇特, 塔基宏大, 聳立在加德滿都的西面山崗上。 塔身由四方形和十三層的圓環組成, 頂托著一個巨型華蓋和鎦金寶頂, 是尼泊爾最古老的佛塔, 是佛塔建築典範; 而方形塔身四面, 都繪有色彩鮮豔的釋迦牟尼佛的雙眼, 象徵佛法無所不在, 警惕世人行善積得。 因佛寺有猴群出沒, 故有稱猴廟 Monkey Temple。宏大的白色覆缽上有個方形塔,四面畫有巨大的佛眼,表示佛法無邊,無所不見。


圖十一: 猴廟

四眼天神廟主建築是一棟大佛塔,有白色半球形的基層,對上的四方體,每邊都畫有一對佛眼;而眉心之中另繪上第三隻眼睛,象徵無上的智慧,參透世情,至於像問號的鼻子形似尼泊爾數字一,象徵和諧一體,四方佛塔上蓋有十三層的圓錐體,意為十三層天界,最頂的傘蓋則象徵涅槃。

濕婆神廟 ( 又譯名為印度廟 ) Pashupatinath Temple供奉濕婆神,樓高三層,建於1696年,嚴禁非印度教徒入內,但可在河對岸眺望寺廟全景,對岸有不少白色小舍利塔沿坡而築,並有不少猴子出沒。

Pashu 是尼泊爾文的動物,Pati指的是保護,Nath則是神,相傳濕婆神當初厭倦了所住的皇宮,為避免其他的神發現它,便更名來到此處,這間廟便是當時濕婆的住所。

非印度教徒不得親近的濕婆神廟,在印度教寺廟排行榜中地位相當崇高,建於西元879年,歷屆國王皆出資維修。在尼泊爾, 到處都有濕婆神廟, 濕婆神俱有毀滅和再生的力量, 因此濕婆神廟不僅供奉濕婆或化身, 也祭拜象徵男性生殖器的濕婆 ‘靈甘’, 代表性力, 繁衍之意。印度教教義與性力, 生育和多產有密切關係, 所以交歡畫面是公然裝飾
在寺廟的柱上。


圖十二: 濕婆神廟

博拿佛塔 ( Boudhanath Stupa)

是全尼泊爾最大的佛寺。建於兩千年前,在11世紀重建.佛塔建在層層階梯上,建築型式大抵雷同,一個白色的半圓球做基座,代表宇宙是圓的,其上頂著一座小佛塔,佛塔底層是正立方體,四面畫有眼睛,意思是佛眼看照天下四方,在鼻子的部分有一個類似問號的標記,其實是尼泊爾的數字一,為一元復始之意,眼睛上方的小尖塔有13層,指的是修為的13個境界,最頂端一個華蓋,就是修為最終境界─極樂世界。

外圍則刻著108 尊阿爾佛,這兒的十三層經輪,一為圓形,一為四方體,與其他寺廟截然不同。華蓋下方通常掛有五色梵文旗,祈求平安幸福,圓球底部則有許多小小的佛像。這裡聚居許多西藏人,有「小西藏Mini Tibet」之稱。


圖十三: 博拿佛塔

尼泊爾的佛寺是指藏傳佛教的喇嘛廟, 這裡的人認識的佛教, 多半是來自西藏的佛教, 在佛塔, 佛寺造型, 深受西藏風格影響。喇嘛廟裡有僧侶修持, 佈滿寫上經文的祈禱輪和五彩經幡 , 寺裡掛有唐卡佛像畫; 金剛法器等等, 都是藏傳佛教的主要特徵。

佛塔多手漆成白色, 四面繪飾有巨大的佛眼, 樣式,融合西藏風格。這種半球体覆缽式的佛塔在其地區也可看到類似的造型, 是代表忘記一切煩惱進入無我之境。繪飾佛眼的塔尖部份, 代表佛教徒必須經過十三個階段, 才可抵達修行最高境界 - 涅槃 (Nirvana) ; 曼荼蘿 (Mandala) 圖案的基座, 是佛教徒修行的道場, 代表通往神界的地圖。

 


圖十四: 曼荼蘿

不丹
「不丹」原意是「西藏邊陲的土地」,據說藏王松贊干布娶了文成公主之後在不丹興建佛寺,這是不丹人認識佛教的開始。公元一六一六年,西藏喇嘛「雅旺南嘉」苦於寺院奪權而出走,統一不丹各山頭並抵抗西藏入侵有功,而成為第一任國王。真正遍傳佛法於不丹的,非蓮花生大士莫屬。在一路從西藏降妖除魔而來到不丹,在密境中領悟佛陀教義而傳授不丹人鎮魔驅邪、消災祈福的是蓮花生大士。

不丹和尼泊爾都是喜瑪拉雅山國,但在文化起源上,不丹與其西方鄰國有很大的差異。夾在亞洲兩大國-----印度和中國之間,信奉佛教的不丹與中國(特別是西藏)聯繫密切,而印度教的尼泊爾卻傾向南方的印度。

西元650年,唐高宗永徽元年,不丹併入吐蕃,不少吐蕃人南遷不丹,造成後來有百分之八十的不丹人為藏人後裔,其信仰為喇嘛教中之白教與紅教。由於西藏是不丹佛教傳入的母國,不丹信眾反而把西藏當成佛教聖地,每年還會有不少的人道西藏燒香朝聖。公元1959年以前,不丹的年輕喇嘛都要到西藏東部的卓克欽寺(Drokchhen Monastery)去受教育,後來就改由中央寺院負責訓練。

清朝初期時,不丹還曾納貢稱籓,到了同治年間則已不再臣屬,反受到英國的保護。直到十九世紀初期到二十世紀中葉,又有尼泊爾人的遷入。公元1907年烏顏•旺楚克(Ugyen Wangchuk)廢除掉沙布東及德布王,宣布建立君主世襲制的國家。西元1947年英國自宣告獨立的印度撤出,二年後的八月八日,不丹獨立。同時印度與不丹簽訂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的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導,所以併入印度勢力範圍,成為印度的保護國。直到公元1971年,經過多年的努力,獲得了主權和獨立,而加入聯合國。

不丹設有僧官,依次是基勘布(Je Khenpo,大法王)、洛本(Lopen,高級僧官,大臣)、中央寺院院長、地方寺院院長等職位。七世紀初期不丹的佛像雕塑與西藏相同,常用金屬、泥石、木料和糌粑、酥油、貝殼等作為材質,用來塑造各種佛、金剛、法王、度母等形像。當然還會利用金、銀、銅作為裝飾物。不過,較大型的塑像都是用黏土材料,而不使用金屬或石材。但是都打磨得十分光鮮豔麗,並且依其身分地位穿著適切的衣服。後來經濟狀況改善了,鎏金的雕塑品也出現了。

西元十七世紀中葉,大部分由嘎望南喬 (又譯為阿旺•納姆加爾,Ngawang Namgyel,Shabdrung Rimpoche ,宗教領袖,統一不丹者,在生年1594-1651年﹚所建立城堡式的 “仲城”﹙Dzongs,或稱為宗﹚,都用來作為每一行政區文教與施政的機構。雖然西藏地區也有類似的建築,但是並沒有比在不丹地區的完整。這些仲城多以山洞或岩石為基礎,依其地勢而興建,可以攻防兼備。不丹人運用木工藝術,把它們修建得多采多姿、精緻宏偉,呈現了不丹古代藝術建築的風格。

不丹王國是由二十個行政區組成,每一區都由 “仲城” 來治理。而且這些二或三層的 “仲城”,數量及建設面積巨大到足於容納那一省的人口來躲避戰爭。不丹人﹙Bhutanese﹚有朝拜聖地的習慣,而且這些聖地也不少。公元640年藏王松贊干布就在不丹中部的布姆塘河谷(the Bumtang Valley)修建了賈姆帕寺院(Jampa Monastery,強巴寺院 ),讓佛教傳播下來。據說後來被不丹人視同第二佛的佛教尊師蓮華生大士﹙Guru Rimpoche ,Padmasambhava﹚曾在這座寺院完成了他的奇特功績。

唐玄宗天寶五年,西元746年,蓮華生大士到達不丹弘法,有一個靜坐的地方,位在不丹西部巴洛河谷 ﹙Paro Chu Valley﹚ 海拔2896公尺高的山崖上,稱為達克沖寺﹙Taktsang temple﹚,能見到7300公尺的卓莫拉峰的全景,每年就吸引不少不丹人的造訪。巴洛河谷谷地的基楚寺(Kyichu Monastery)是不丹的著名古寺,據說也是唐代時藏王松贊干布於公元649年所修建的。這個河谷還有其他寺院,如桑納措克寺(Sangnah Chhokhe Monastery)、桑托佩米寺(Sang Tog Pemi Monastery)、登些多丘林寺(Dense Docholing Monastery)、春普寺(Chhumphu Monastery)、東切寺(Dungchi Lhakhang Monastery)等。

在各大小城鎮,均有宗派寺院(Dzong)的設立,每座宗派寺院都屬該區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內裏全是喇嘛。Dzong (「宗」),是不丹最重要及最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築,既包含了政府的行政部門,同時是喇嘛修道及居住的地方。這個源於西藏的名字,是堡壘的意思。「宗」是不丹的政治、宗教和執法中心,按傳統方法建造而成,被譽為是最能反映不丹建築藝術的建築物。它們最顯著的特色,是牆壁厚且設有固定的傾斜角度,而窗戶亦順勢向內傾斜,不過卻不失平衡,教人讚歎不已。

Paro Dzong 位於帕羅市的山上,內設政府重要部門,同時是喇嘛修道及居住的地方。建於小山岡的山腰上,意思原本解作寶石中的堡壘,曾受地震及大火的蹂躪,經過重修,才有今天的面貌, 在此可眺望 Ugyen Pelri 王宮 。宗寺的行政塔樓 比 宗教塔樓高出6米,由中央的天井向上 看 十分雄偉 , 迴廊上畫了許多佛祖的生平故事,畫工精細,叫人歎絕。


圖十五: 帕羅宗 ( Paro Dzong )

Taktshang 「達藏寺」
「達藏寺」(Taktsang Monastery, The Tiger's Nest)位於帕羅的峭拔山崖(近三千米的高) 之上,是不丹著名的佛寺。相傳早在八世紀,蓮花生大師騎老虎跨越群山,從西藏來到這裏降魔伏妖, 更在山洞靜修了三個月。後人得知,便在洞外建寺供奉,規模更愈加愈大,成了今天的半山神殿。98年的一場大火,差不多把全廟統統燒盡,唯獨是這Rinpoche的佛像,火後仍神蹟地完好無缺。蓮花生大師,就是不丹最重要的宗教象徵,被尊稱為「第二佛祖」(Second Buddha)。

在眾多高山寺院中,帕羅( Paro )市附近Taktshang 寺院最著名,意為「 老 虎 的 巢 穴 」,16 世紀依崖而建,十分險要。登上附近的觀景台,眺望一番,亦覺十分雄偉。觀景台其實是 一茶座,位於三千公尺高處,或會有高山反應,尤其此登山之路非常陡峭,個多小時的步行,已十分疲乏, 但可欣賞到如此鬼斧神工的建築,不禁讚歎僧侶的堅毅和刻苦。遊人登廟,需從停車場開始步行上山; 山徑年前由當地學校及其他團體自願修建,寬敞好走。


圖十六: 達藏寺 (請與西藏藥王廟比較)


圖十七: 藥王廟

不丹以佛教為國教,並得國王推崇,全國人民非常虔誠, 常寺院頌經參拜,其中首都廷布(Thimphu )的 Trashichhoe 宗寺最古老,帕羅( Paro )的帕羅宗(Paro Dzong) , 古都普那卡( Punakha )的普那卡宗(Punakha Dzong)及 Trongsa 的 Trongsa Dzong 更是享負盛名,朝拜者眾 。每間寺院周圍均由數座大樓圍成四方形,樓高八九十呎, 十分巍峨,中間有大天井,中央再有一座較高的塔樓,這便是宗寺的政教分界線 。

首都的 Trashichhoe Dzong,是不丹的國會,最古的部分建於13 世紀,內裏有國王的辦公室、國會會議廳及各政府部門辦事處,遊客不可拍照。入內的官員是用所配帶的肩掛顏色來識別他的官職及身分 。


圖十八: Trashichhoe Dzong

現在裡面仍住著1500-2000名喇嘛,目前不丹境內有5000名左右喇嘛。典雅的建物為當地國王及政府高官的辦公處,同時也是當地重要政經活動的舉辦地。

古都普那卡的 普那卡宗 ( Punakha Dzong) 坐落於母親河(Mo Chhu)及父親河 (Pho Chhu)的交匯處,走過鐵索橋,便進入了宗廟的 大門,是不丹第二座宗寺, 建於1636年,天井有一棵菩提樹,旁邊的塔樓高六層, 非常有氣勢,加上兩河景色,美不勝收 。

由不丹第一位神權領袖沙布頓阿旺南杰 (Shadrung Ngawang Namgyel) 修建,是不丹的第二座宗,亦是她的「冬宮」。自阿旺南杰開始,每年冬天,宗教的大主持基堪布(Je Khenpo)和追隨他的僧侶都會來到這裏過冬避寒。長久以來,它可謂「多災多難」,曾多次遭火災、地震和洪水侵襲。後來幸得重修,展現眼前的是一座長達180米,闊約72米,中間設有六層塔樓的城堡式普那卡宗,白色的外牆襯上紅色的窗戶,奪目鮮明,氣勢十足。


圖十九: 普那卡宗

「通薩宗」(Trongsa Dzong)位處東西軍事要塞,聳立於海拔達2200米的高山之上,於1648年由阿旺南杰依山勢修建而成,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仍然屹立不倒,一直守護不丹的人民。是它促使通薩得以有效地控制整個地區。而在通薩宗之上,我們還找到另一個發揮重要軍事功能的瞭望塔——「塔宗」。


圖二十: 通薩宗

「塔宗」 - Ta Dzong
原是1641年初蓋在山上的一座瞭望塔,外觀如一座圓筒形堡壘,現已改為歷史博物館。


圖二十一: 塔宗

「庫杰寺」(Kurje Lhakhang),位於布姆塘(Bumthang)。「布姆塘」解作觀音大士手中的聖水瓶(bumpa),布姆塘就因地形像個水瓶而得名。它是不丹宗教的搖籃,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附近一帶寺廟林立,當中最著名的當然包括庫杰寺。相傳,早在八世紀,印度一位國王(Sinda Raja)因兒子戰死沙場而傷心過度病危,後來幸得蓮花生大師施救,病愈後皈依佛教。為了紀念這件事,他更興建了這座寺廟。


圖二十二: 庫杰寺

不丹的寺廟, 佛堂最經常供奉釋迦牟尼佛, 蓮師和不丹法王 Shabdrung Ngawang Namgyel.。傳統的佛教文化深入人民生活的各個一層面, 處處可見的舍利塔, 宗, 紀念塔和經幡 , 正反映出不丹人對佛教的虔信; 且不丹王室致力維護傳統文化, 力求免於隨文明而來的污染。青山綠水間, 錯落著樸拙別緻的傳統建築。

免責聲名| 個人資料|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