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登入 聯絡我們
本頁 | 有關服務隊 | 四十週年 | 隊友動態 | 網站地圖
昔日文章 | 最新文章 | 環境生態 | 社會時事 | 特刊 | 網站介绍 | 興趣切磋 | 生活素質 | 文化探索

 

文化探索

文化節目
文化旅游
文化城址
認識文物
少數民族
有關文化
文化網址

 

 

 

敦煌佛教藝術 (第一部份-北涼至魏晉南北朝) 資料整理區仕美

印度的佛像藝術有兩大源流,一個是位於印度西北方(現今巴基斯坦境內),以塔克西拉為中心的犍陀羅(GandhAra)藝術,另一個則是發跡於恆河流域,亞姆那河畔的秣菟羅(MathurA)藝術。犍陀羅藝術的發源地因位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要衝,所以有著強烈的希臘藝術風格,而秣菟羅藝術則因處在印度的心臟地帶,而帶有濃厚的印度本土藝術色彩。這兩大佛像藝術派別都興起於西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而目前所出土的佛像在年代上都未早於這時期。

產生在北印度犍陀羅地區的藝術 , 是典型的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產物 - 亞歷山大的東征使希臘藝術傳播到北印度 ; 而印度孔雀王朝時佛教在印度普及 , 惟阿育王之後 , 傳統婆羅門教勢力反撲 , 使西北部的犍陀羅地區成為新的佛教中心 , 於是以希臘藝術形式表現佛教內容的新藝術。犍陀羅地處中亞交通的要衝, 其石窟藝術通過中印進入西域 , 傳入中土的佛教美術 , 感受了羅馬 , 希臘及波斯的影響 , 風格帶有西方雕塑的特色 , 例如強調自然的寫實性 , 也有犍陀羅作風 - 希臘神像的雕塑及風格 , 面型略橢圓 , 眼部稍深 , 鼻樑高隆 , 頭髮呈波紋狀 , 有很大的圓形髮髻 , 反映希臘人髮式 ; 衣服褶皺紋多 , 從左肩往右方呈放射形分散狀態 , 是希臘傳統的神像風格。

從佛像本身造型變化,可將人為的、非佛說的佛像分為四個時期。

  • 第一代的佛像:象徵期 -以菩提樹、蓮花、寶蓋、法輪、足印等象徵世尊。
  • 第二代的佛像:希臘人造型期 - 佛像的雕刻、塑造一直到異族入侵,才在異族開放的藝術風氣下撇開佛法禁忌雕起佛像,而且雕的還是異族自己造型的佛像。依共同的說法就是希臘人造型,最明顯的特徵是高高的鼻樑、捲髮,有的還留鬍鬚。部分佛像除了具有西方希臘人的容貌特徵外,在坐姿方面也有西方雕像特有的雙腿垂放,不再侷限於印度傳統的盤坐。這就是第二代的佛像。
  • 第三代的佛像:印度人造型期 - 在異族率先造佛像後,本土的印度人也開始跟進造起佛像
  • 第四代的佛像:三十二相造型期 - 當風氣已成,宗教天才們高度演繹的佛像相關教義也跟著出現,超越凡人的三十二相理想型、完美型的造型應機出現。相關造佛教義演繹的極至便是標準化的製造佛像法則經典的完成。

這一個雕像的寫實雕刻方式卻是典型的犍陀羅風格。它的右手,雖然現在已經遺失,但相信是雕刻成施無畏印的形式,亦即是忠誠地向他人表示不用擔心。 它的左手微微彎曲而且手執衣服,這個姿態無疑是源於希臘羅馬的傳統。擁有寬闊的肩膀及比例上較小的頭,這種佛像的表達方式令它有一種壯麗的氣質。從前面看起來就更覺如此。假若從旁邊看,它龐大的身體會變得較為細小,這個特徵可經常在犍陀羅的雕像中找到。

根據它頭髮及衣服的雕刻方式,再加上沒有嚴厲的面容,可以証明此佛像是於加爾斯卡一世 (Kaniska I) 王朝後不久製成,亦即犍陀羅藝術的高峰。 據說這佛像是安奉在較高的地方,參拜者在這佛像下向那慈愛的面容祈禱。直立不動的身體、彷彿為救世而步行的腳,都令拜觀者得到心靈的安慰。

中國佛教是隨絲綢 ( 長安通往西方的貿易 ) 之路的商貿活動而傳入的。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 位於三丫路口上 , 頻繁的商貿活動使它成為繁華的都市。 商貿帶來了商品 , 也帶來了文化。佛教就在這樣的背景在四世紀至五世紀初傳入敦煌 , 並在這裡開窟, 造塔 , 建寺 , 而它的藝術隨佛教經典與僧侶俱來。

敦煌的歷史

應從春秋時說起 , 是秦的屬地 , 原是羌 , 戎居地。敦煌美術創始於晉而興於北魏 , 北魏以前佛教輸入中土 , 使中國樸素的古代美術 , 加上了一層美麗的外衣 , 類化為一種創新的作風。魏塑與畫壁 , 有濃厚的印度畫風者 , 筆觸粗健 , 豪放 , 單簡 , 明快 ; 圖案之處 , 頗有波斯作風。北魏時期敦煌美術 , 是把中國固有象徵的, 圖案的裝飾為趣味的藝術 , 混入了西方的寫實技巧的初創新一個新生的作風。

隋朝時用筆更為流利 , 將外來藝術逐漸融化 , 成為民族的新藝術。故事畫中 ,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人物作品 , 更寫實了 ; 畫用淡彩薄裝表現 , 不再是強烈對照。唐代一統的雍容氣象 , 表現在文化的每個部門。從南方的海道 , 西北的陸路 , 交通西域與區歐 , 也日益發達 , 使佛教藝術在唐代影響了全部藝術的領域。敦煌的唐代美術 , 是融合了中國的象徵寫意圖案趣味的古典藝術與印度的寫實手法 , 發揮其交融後美麗的光彩。壁畫的用色 , 屬於佛畫天宮天物者 , 多金碧輝煌 , 屬於人間社會則逼真 , 情感洋溢。人兒鳥獸 , 技巧表現充滿生命。中印藝術的交流 , 其光彩已在盛唐盛開放 , 宋以後是衰落點。

敦煌石窟

是敦煌地區石窟群的總稱 , 其中以莫高窟的規模最大 , 三大石窟是指莫高窟 , 西千佛洞 , 榆林。敦煌學分兩類 , 一是屬於造型藝術的塑像 , 壁畫及木建築等 ; 一是屬於文書如竹簡 , 寫本佛經及一切史料文書等。在魏畫中 , 不論任何部份 , 都是以簡單的筆觸象徵地圖案式畫出 , 畫手無指 , 畫目無睛。全個畫面的主題 , 是取之印度。菩薩的上身全裸 , 佛菩薩的袒右臂等是。四周的小千佛 , 則作為裝飾圖案之用。北魏的石窟藝術包含了外來因素 , 西魏則開始吸收中原藝術。由於孝文帝的改革 , 鮮卑族學習漢民族的文化 , 所以南方的藝術影響北方。這一時期以 275 , 272 , 249, 257 , 285 等等石窟為代表。

北涼時期的代表 – 275 石窟

一尊交腳彌勒佛像 ( 見圖一, 圖二 ) 眉清目秀 , 氣質超然 , 是早期最大的彩塑。彩塑是佛教石窟的主體 , 北涼時期多以彌勒菩薩為主尊 , 因它是西方淨土世界 ‘兜率天宮' 的主宰。這身菩薩體態健碩 , 眼珠突出 , 具有西域少數民族特色。在雕刻手法上 , 看出犍陀羅的影響 - 碩大的臉龐 , 長得及肩的雙耳等等。

彌勒佛像 ( 圖一 )

圖二彌勒佛像 ( )

石窟建築型制和彩塑佛, 弟子, 菩薩 , 天王等形象及布局是根據佛教儀節而作的。佛教的藝術題材離不開佛像的崇拜 , 早期的石窟佛像 , 有明顯的犍陀羅藝術風格 , 特色是佛身高大 , 鼻子高挺 , 雙耳長垂 , 細眉大眼 , 肩膀寬 , 腰肢細 , 服裝里層著僧衣 , 外層是半披肩式的袈裟 , 衣褶突起較密而工整。

壁畫 ( 見圖三 ) 內容豐富 , 是依據佛經故事所描繪的佛像 , 本生 , 因緣等故事畫出來。此尸毗王割肉贖鴿本生 , 講述尸毗王為拯救被鷹追捕的鴿子 , ?割自己的肉喂鷹以贖鴿子。《尸毗王本生故事?》畫面上尸毗王垂了一?腿坐?,有人用刀在他腿上割肉。另有
人手持天平,在天平的一端伏了安?的?子。這樣雖也?明了故事內容的一部分,然而還不能比較概括地 說 明下述全部情節。


圖三 尸毗王割肉贖鴿本生

 

 

如:佛的前身的尸毗王為了從 鷹 的口中救出 鴿 子的性命,願意以和 鴿 子同重量的一塊自己的肉為 贖 。但割盡 兩 股、 兩 臂、全身的肉,都仍然輕於 鴿 子,最後 決 心自己站在秤 盤 上去。 結 果天地震動,尸毗王得到完全平復,且超過以往。

尸毗王本生是北魏佛教壁 畫 和一部分浮雕中流行的 許 多本生故事之一。 這 些本生故事都是說佛的前生如何為救助旁人而 犧 牲自己的故事,借以宣傳佛教教義。構圖上以上單幅畫的形式描述一個完整故事 , 人物形象有明顯犍陀羅特性 , 色彩用凹凸法 , 人體輪廓純向內顏色漸淡 , 從而表現立體感。

272 殿堂 - 圖四。這是莫高窟最早的殿堂式石窟 , 也是北涼三窟之一 。

圖四 272 殿堂

頂略呈覆斗形 , 中央有四方套疊藻井。

272 殿堂頂

坐式供應菩薩 , 共廿身 , 舞姿婀娜 , 無一相同 , 造型優美 (見圖五 ) 。

圖五 坐式供應菩薩

 

 

257石窟

這是莫高窟最早時期的中心塔柱窟 , 在北魏和西魏時期 , 中心塔柱窟的壁畫裝飾 – 南北壁前部份多繪大幅的說話圖 或佛傳故事 , 其餘壁面繪千佛, 西壁在千佛中繪一跏趺坐佛。石窟內的柱是塔的象? , 四面雕有佛陀造像 , 僧侶或信徒在禮拜時 , 要從右面向左繞塔而行。這形式是由印度傳來的 , 巧妙地將一個完整的空間分為兩個單元 , 將講堂與禮佛集於一堂。

本窟最引人注目的是繪出南西北三壁中部的故事圖 , 最為著名的當推 ‘九色鹿本生' ( 圖六 ) 。這鹿皮毛有九種顏色的花紋 , 曾經救人一命 , 但那人卻向國王報告了九色鹿的所在的地方。畫中國王乘坐白馬車 , 出城找尋九色鹿 , 而鹿昂首挺胸坦然地站在國王面前 ; 鹿的形象很美 , 構圖突出鹿的訴說。畫面的裝飾 , 滿地的小花 , 小草 , 增強了神話氣氛 , 是北魏壁畫中較少宗教色彩的一幅畫 , 較有人性的美感。它承?了漢代繪圖的傳?。如樹木、動物(老虎、鹿)、山林、建築物(塔、?、??),及《鹿王本生?》的?卷式構圖,以及每一段落的附有文字榜? , 說明傳?繪圖在新形成的佛教美術中的重要作用。

圖六 ‘九色鹿本生'

 

佛經故事 , 包括經變 , 佛傳和本生故事三大類。經變是根據佛教經典而繪製在壁畫上 , 雕刻在石窟內的變相。佛傳及本生故事是石窟壁畫的一個重要題材; 佛傳是描寫佛祖成佛以後的故事 , 把故事情節表現在一個畫面上 , 突出畫面的主題 , 成為中國裝飾繪畫的典範。本生故事 , 本緣 , 是說釋迦的前生 , 其情節皆佛前生從善的行為 , 在佛教聖地宣傳佛經教義 , 比文學佛經更有宣傳作用。

早期的石窟裝飾多單純 , 發展到宋代 , 裝飾手段精緻多樣 , 受印度佛教影響之遺風 , 漸漸失去。北魏洞窟一般形式是有前室及正室 兩 部分。前室作 橫 長方形,具向前後 兩 面坡的屋 頂 ,椽與椽之間有成排的忍冬花 紋裝飾 (稱為“人字坡圖案”)。人字坡 , 中國傳統的石窟裝飾形式 , 在椽柱之間分割成若干個長方形 , 以配紋樣基本單元為骨架構成圖案。上 , 下 , 左 , 右 四方位和椽柱有邊飾圖案 , 排列富於變化。正室方形,中央有一中心方柱。中心柱上有佛 龕 及塑像。四壁都有壁畫。窟 頂裝 繪著划分為方格的平基圖案。

藻井是窟內天花的圖案裝飾,圖紋千變萬化,是畫師豐富想像力的表現 。藻 井, 中國古代建築中頂棚式結構 , 交木為井 , 飾以藻文。西魏藻井圖案 , 以蓮為井心 (仿中國古代宮殿內部屋頂用方木疊架而成的藻井裝飾 ), 雲紋 , ‘火焰'紋 , 龍頭忍冬為主。?描流暢
自如 , 邊飾?細粗交合得當 , 有早期佛教圖案的古樸 , 厚重 , 大度之風。


蓮花如意紋卷草紋磚

飛天是敦煌藝術的代表,他們通常出現在窟內壁畫的上部, 在畫師筆下的天 宮中遨翔,不翼而飛,形態優美 。飛天,與其說它是一位神,不如說它是乾闥婆與緊那羅的複合體。乾闥婆是梵文音譯,是印度古神話的娛樂神或天歌神,又因為他能散發香氣,因此又叫香音神。緊那羅則是歌舞神,又叫天樂神。

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經過中國藝術家的天才創作,男女不分,合成一體,變得眉清目秀,體態俏麗,翱翔天空之中,已可說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及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文化複合體。由於幾乎窟窟都有飛天,各種飛天的形象都大異其趣,各有所愛,已很難說那個洞窟的飛天最為完美。

若從歷史演變的角度看,早期的飛天,形體較為健碩 ,袒露上身 , 斜披天衣 , 形體短小, 有單身, 有十餘人一組 , 左右相連。面刻浮雕玲瓏 , 陰陽對比強烈 , 給人以輕盈活潑 , 飄忽流暢的美感 , 舞姿動態誇張 。到北魏晚期以後,飛天顯然已吸收了當時南朝流行的飛仙形象,顯得清秀瀟洒,但身體的動感仍不夠多樣化。北周時代,三五十身的飛天騰空而起,形成浩浩蕩蕩的歌舞隊伍。

 

圖七 西魏 - 249 石窟

圖八 天宮伎樂

圖九 窟頂佛教題材

繼承北魏壁畫的內容佈局 - 佛和菩薩身材修長 , 而面貌清瘦。四壁繪製一周的天宮伎樂 ( 圖八 ) , 千佛及說法圖 , 供養菩薩等。窟頂有西王母 , 東王公 (中國傳統的神話題材) 及其侍從。在東 , 南 , 北 三坡分別畫有天皇 , 地皇 , 人皇的形象, 西坡畫的是阿修羅王 ( 見
圖九 ) ; 兩側又畫出風 , 雨 , 雷 , 電 四神 ( 圖十 ) , 把中國傳統的神話內容與佛教內容結合在一起了。

圖十 風 / 雷神

 

圖十一 狩獵圖

窟頂的狩獵圖 (十一) , 描繪出活潑奔馳的動物 , 人馬 , 並有青龍 , 白虎 , 騎射圖像 , 驚心動魄構圖 , 令人目不暇給。藻井井心繪卷瓣蓮花 ( 圖十二 )。

圖十二 蓮花

西魏285 石窟 ( 圖十三) – 最重要洞窟之一

圖十三 西魏285 石窟

因有墨書題遻記 , 知道此窟的開鑿年代是大統四至五年 (公元 538 – 539 年) , 是莫高窟最早有明確紀年的洞窟 ( 圖十四 ) 。壁畫的菩薩 , 與中原一帶流行的佛教美術 , 有共同的風格特點。早期的菩薩上身不穿衣服 , 體格健壯 , 這裏的菩薩身材苗條 , 面相清瘦 , 雙目??有神 , 穿?袍大袖的衣服 ( 圖十五 ) , 顯得衣飾繁華。菩薩和供養人具有清瘦的臉型 , 穿上厚重多褶紋的特色漢族長袍。

圖十四 285石窟有明確紀年的洞窟

圖十五 菩薩穿寬袍大袖的衣服

285石窟是一個標準的禪窟 , 主室兩側各開有四個僅容一人的小禪室 , 說明這個洞窟的主題 , 是禪修的思想 ( 圖十六 )。頂中央是 ‘ 斗四藻井 ' ( 圖十七 ) , 四面坡而上畫的是日天 , 月天 ( 女媧 ) , 雷神 , 飛天 , 還有成排的岩穴間的苦修者 ; 岩穴外面有各種動物休憩於林下。

圖十六 標準的禪窟

圖十七 頂中央是 ‘ 斗四藻井

 

南壁畫的是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 (圖十八) , 以長卷式連環畫來表現 , 說一群強盜經常搶劫 , 後被官兵收捕 , 處以極刑。這時佛從天而降 , 給他們說法 . 使他們悔悟而爭相皈依。畫家畫出了人物 , 對周圍的環境渲染 (高大的樓房 , 山丘環繞的水池 , 綠水蕩漾 , 嬉戲的鴨子等等 )。

圖十八 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

 

佛教在北魏是興盛時期 , 這時佛臉龐較長 , 有鮮卑族外貌特徵 ; 南北朝是佛教思想傳入中國的重要階段 , 題材多是佛陀生平和小乘襌觀的對象。佛陀體格粗獷 , 神態較肅穆 ; 晚期創造 ‘秀骨清像 ' 型 , 向中國化審美風格轉化 , 體態輕盈為修身宗旨, 以秀骨清像為審美標準。北魏佛教壁畫取材多病苦 , 悲慘 , 犧牲的內容 , 反映了南北朝時代民不聊生的歷史背景。宗教神秘感較濃 , 提倡 ‘淨心修持 , 明心見性 ' 的精神 ; 佛陀和菩薩 , 表現出苦修的神情。

北魏晚期 , 菩薩形象細眼薄唇 , 瘦體肥衣 , 神情恬淡 , 舉止高雅 , 由秀骨清像變為面短而艷的風格。 這種自北周出現的比例不?稱的特色 , 直到隋唐初才消除。魏晉南北朝的石窟畫藝術 , 既有佛教藝術的影響 , 也有現實生活的根據 , 不單追求形式美 , 而且在表達情感和精神方面 , 逐漸深入到美學的領域。

中國傳統的影響

隨著佛教的中國化 ,佛像的面孔 ,衣著都有中國風味 , 除保留犍陀羅藝術中?肩細腰 , 高鼻子 , 面孔秀雅的特色 , 佛像的體形變得修長 , 臉型似漢人 , 眉梢微微向上 , 眼睛成?眼 ; 衣帶飄逸 , 裙褶流暢 , 雕刻手法華麗 , 是地道的中國佛。

北周王朝的政治 , 經濟 , 外交及以敦煌當時的形勢地位 , 對莫高窟發展有利。北周注重發展與西域的友好關係 , 絲綢之路又興盛起來。由於注重對佛教經義的研讀和宣講 , 與之前強調修習襌定不同 . 因此襌窟不見了 , 主要窟形為殿堂窟 , 是仿照中國古代殿堂建築內部形成來設計的 , 主室平面呈方形 , 正面開龕 , 龕內塑像 , 佛居於中央 , 兩側依序排列佛弟子 , 天王 , 力士等郡像。

這時期的壁畫描繪細膩 , 出現凹字形構圖 , 使故事主題得到突出的展現 , 故事畫成為這段時期的特色。

 

圖 十九 北周296 石窟

殿堂窟的代表 ; 藻井在窟頂 , 象徵天空的緣故。藻井四邊畫出垂幔和垂角紋 , 使裝飾的藻井圖案具華蓋的性質 (華蓋本是古代帝王所用的傘蓋)。頂部畫有善事 太子本生故事 , 描述太子為國家入海求寶 , 但受其親弟所害 , 流亡他國守園 , 以彈琴抒發抑鬱。後來太子能回國 , 其親弟交回寶珠 , 把寶珠供奉 , 從此國家便繁榮富強起來。

 

圖二十 北周290石窟

中央有中心塔柱 , 中心柱東向而圓券龕內塑一侍坐佛二弟子 , 龕外兩側各塑一菩薩。人字坡兩面畫佛傳故事。

圖 二十一 北周 428石窟

早期最大洞窟 , 中心柱形制 , 前為人字坡頂 , 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圓形龕 , 塑有結跏趺坐佛像和弟子。供養人眾多 , 泥塑千佛佈於四壁上部 , 平頂及人字坡圖案華麗 , 保持完好。

 

 

免責聲名| 個人資料|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