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友動態]
尋找北港營地的踪影 - 2015年3月11日
張凱嫻 更多相片
服務隊歌集編寫---楊萬强
為雅安災民做點實事
「中文字母輸入法」
《工作營膳食回憶集》
李樹章獲傑出義工獎
重訪工作營 : 青磚圍,沙螺灣丶北港
參觀展覽針情線韻
李美賢給服務隊隊友導賞
李美賢精彩導賞的錄影
拳術示範
蕭乾示範詠春拳
林鼎示範太極拳
練功養生防老的現代解讀
"蓄而後發"譚燕梅
潘鳳群示範瑜伽
譚燕梅嘗談太極
我對古城San Miguel的認識
楊鍾基高美慶101本相薄
鄔天賜與林鼎胡文焯相聚
鄔天賜的南美照片
蕭乾2009長城之行
更多
visit yahoogroups
梁秉中陳裘德講太極與保健(下期登載) |
文人風骨 筆墨內美—黃賓虹書畫精品展展覽展至2016-10-23 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
黃賓虹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一位繼往開來的重要人物,其早年 的山水畫既根植於傳統且章法多從古人,但至 60 歲後,卻一變轉向為 描繪真山真水的寫生創作,畫面風格也變得筆觸繁複且黑密厚重,至愈到晚年的作品愈為抽象,僅用點與線的筆墨構成。黃賓虹是在用筆用墨的根基上再去求新求變。右圖是黃到香港時畫的山水畫
|
 |

“南海一号”出水的
磁灶窑绿釉菊瓣口小碟
|
「海上瓷路- 粵港澳文物大展」
完成展出。 “展覽共分為'東方瓷國'和'海上通衢'兩個部分。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元代景德鎮窯、江蘇宜興紫砂陶、福建德化窯白瓷、廣東石灣陶、廣州織金彩瓷等將一一亮相。除了中國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窯口生產的各種瓷器外,亦可觀賞到大量的外貿窯口生產的瓷器。 此次展出了多件“南海一號”、“南澳一號”古沉船瓷器。葉楊介紹說,“南澳一號”是一艘明朝萬曆年間向外運送瓷器、失事沉沒於廣東汕頭市南澳縣附近海域的商船。它最初被發現於2007年,船上裝載有盤、碗、罐、碟、瓶、蓋盅等瓷器,品種包括青花瓷、醬褐釉瓷等
。 |
Claude Monet: The Spirit of Place
這是剛剛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完成展出的展覽。克勞德·莫內,
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莫內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
 |
|
"我們的海" - 羅馬海軍與龐貝古城
這是剛剛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完成展出的展覽。古羅馬得以從意大利半島向外擴展,全賴航海知識和技術的發展,讓其逐步控制地中海沿岸城市和港口。古羅馬航海技術對運輸、商業活動、消閒娛樂、戰爭、軍事防衛及社會各方面均影響深遠。公元79年,位於意大利西岸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大量火山灰和碎屑摧毀 龐貝等鄰近城鎮。羅馬海軍從水路前往拯救災民,為歷史記載最早的營救行動之一,亦是羅馬航海史上重要的一章。這次拯救行動, 反映羅馬帝國的航海史 及龐貝人的生活及文化。 |
西藏文化 - 印刷經文
70 % 以上的藏文化典籍,德格印經院都有收藏。它的印版有30多萬塊,畫版6000多塊,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和絕本的印版。因此,無論從保存的典籍數量、規模,還是從印版的古老、珍貴程度上來看,都居於“藏文化三大發祥地”之首。經院為了蒐集書稿,派出大批有學問的人到西藏各地遍尋手抄本或木刻印本,然後邀請相關學者分類校勘定稿。定稿後,由精於藏文書法的數十人繕寫書版...然後由數百名經過培訓的能工巧匠刻版,再由學者校對。經過4次反復校對,又經過對經版的複雜細緻的防腐、防裂等技術處理,一塊經版才算製作完畢。 |
 |
|
多姿多彩博物馆
" 我們想要设計一幢隨著時間和光!線演變的建築,以此營造一種瞬息即逝和不斷變化的感覺。 " 建筑師弗兰克·盖里 說。他首創精確至毫米的弧形玻璃,制作出組成12塊帆形棚罩的3600塊構板,以及19000塊纖維混凝土板,締造出晶瑩如雪的冰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