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友動態]
服務隊歌集編寫---楊萬强
為雅安災民做點實事
「中文字母輸入法」
《工作營膳食回憶集》
李樹章獲傑出義工獎
尋找北港營地的踪影 - 2015年3月11日
張凱嫻 更多相片
重訪工作營 : 青磚圍,沙螺灣丶北港 參觀展覽針情線韻
李美賢給服務隊隊友導賞
李美賢精彩導賞的錄影
拳術示範
蕭乾示範詠春拳
林鼎示範太極拳
練功養生防老的現代解讀
"蓄而後發"譚燕梅
潘鳳群示範瑜伽
譚燕梅嘗談太極
我對古城San Miguel的認識
楊鍾基高美慶101本相薄
鄔天賜與林鼎胡文焯相聚
鄔天賜的南美照片
蕭乾2009長城之行
更多
visit yahoogroups
|
 |
隊友活動
鄭如玉鄔天賜今年五月來灣區時攝於胡文焯家丶 胡家後園和山上的梯田都有種植果樹
更多相片
|
香港的隊友們大約二月一次飲茶
這次我們有從加拿大回來的隊友鮑觀滔夫婦和從美國深圳回來的楊萬強夫婦
大張相片 |

|
 |
一起遊逛街頭藝術
香港街頭藝術節,街頭塗鴉的華麗
範圍覆蓋西營盤忠正街、奇靈里及石棧里 中環伊利近街48號 西營盤的「藝里坊 ARTLANE
本地及國際藝術家為牆壁繪上了獨一無二的色彩
更多相片
|
一起參觀南豐紡織廠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 六廠)是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一部分,即南豐紡織昔日在荃灣的廠房原址,於2019 年春季正式開幕。CHAT 六廠所策展的多元化項目包括展覽與共學計劃兩大類型。透過這些項目,我們感受香港紡織業勇於創新的精神;並在紡織的領域裡, 於當代藝術、設計、科學、歴史意義、社群與工藝共冶一爐的氛圍之下,展開一段段啟發思考的探索旅程和交流。
|

|
 |
上世紀初,西夏考古發現的文獻,是繼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之後,成為我國古代史研究的重要文字材料。西夏文 極像漢字,可仔細一瞧,卻如天書,一個字也認不出來。它是象形文字,但結構複雜,筆畫繁冗,大多在十畫以上,它的撇、捺較多,而像宀、口、田、辶等構件基本沒有。它筆畫平直,由上至下、由右至左書寫,主要採用會意造字,也有部首、楷體行體等。那是一種受漢文字影響,又與漢字不同的獨特文字,那就是神秘的西夏文。 |

尼雅 · 考古 · 故事 斯坦因發現木板上的文字是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字——佉盧文,這種文字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出土的佉盧文木簡中也發現了這樣的條款:" 砍伐活樹,罰一匹馬,砍伐樹杈,罰母牛一頭。"精絕國開始用法律手段保護水源和樹木,可見環境已經惡化到必須通過法律強制保護的地步了。
|
百物看世界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以「百物看世界」為主題,展出101組人類創造的物品,訴說背後不同的故事,觀眾可以一同由
200萬年前走到現今世界,認識世界各地的文化。這 藏品展的緣起,是來自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的電台節目,
由館長講解一百件大英博物館內的珍藏,結果大受歡迎,於是大英博物館以此為題舉行展覽,甚至到海外巡迴展出 |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於二0 一九年一月 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 「穿越紫禁城——建築營造」展覽,透過建築模型、斗拱模型、垂脊裝飾和彩畫複製品等十八件(套)展品,讓觀眾認識紫禁城所蘊藏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建築智慧。是次展覽以紫禁城的建築和工藝為主題,介紹紫禁城的由來、規劃和建築特色,當中會重點介紹紫禁城內規格最高的建築——太和殿。 |
素描畫家彼得羅 Pietro Cataudella,用一個較特別的方法記錄到訪過的世界景點,靠自己的畫技把想像力及現實世界的歐洲著名景點
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幅幅夠創意又有趣的畫作相。其後彼得羅又為計劃加入新項目「Fantasy」,每幅作品都由簡單的照片 及有素描設計
的畫紙合併而成,例如比薩斜塔會變成長法包、朱古力噴泉;倫敦橋的鋼枝變成蜘蛛俠的蛛絲網等 更多 |
 |
 |
蜀錦藝人善於巧妙選用動物、植物、器物、字紋、幾何紋、自然景物以及各種祥禽瑞獸作題材,用其形,擇其義,取其音組合成含有一定寓意或象徵意義的紋樣圖案,這就是寓合紋。
魏晉 「登高」錦 (局部) |
|
|